收藏 分享(赏)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473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达标巩固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A地区B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解析: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旱以及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都可能发生,气候异变等自然因素是其形成的基础,但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的现象,表现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等。答案:C2图示C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类型主要属于()A沙漠化 B石漠化C土壤盐渍化 D三种类型都有3图示A、B两地区

2、,都有的土地荒漠化类型是()A沙漠化 B石漠化C土壤盐渍化 D草原退化23.解析:考查我国区域性的荒漠化问题。第2题,图示中的C地区,属我国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土地的石漠化问题突出。第3题,图示A、B两地区,分属干旱与半湿润地区,如不合理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答案:2.B3.C新疆地处内陆,有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据图,完成46题。4在A地最常见的地貌景观是下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5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对B地古城、湖泊的多次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因D

3、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6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A全球变暖 B森林破坏C土地生产力丧失 D臭氧空洞46.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荒漠化的景观、成因及危害。第4题,由图可知,A地位于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中最常见的地貌景观是流动沙丘,即图中的丙。第5题,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荒漠化问题在古代也出现过,但现代的荒漠化是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形成的。第6题,荒漠化形成会导致土地的生产力丧失。答案:4.C5.C6.C7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1)(4)题。(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

4、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原因有哪些?(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_,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扩展趋势?(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南部地区河流自_向_流,判断依据为_。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_。(4)在A地区的绿洲地带应采取怎样的具体治理措施?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我国荒漠化的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距海较远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该区西部、北部是我国主要的原生沙漠分布区,生态环境较脆弱,而随着人口增长压力加大,过度的不合理人类活动导致该地区荒漠化发展极快。第(

5、2)题,受西北风的影响,沙尘分布区向东、向南扩展,并影响到华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第(3)题,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图中南部地区河流自南向北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多为内流河,流量较小,且流向沙漠地区,沿途蒸发、下渗强烈,加上农业取水,使其流量急剧减少,甚至中途消失。第(4)题,荒漠化的治理应因地制宜,在干旱的绿洲地带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2)向东、向南沙尘暴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西北风强劲。(3)南北该地区河流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地;现代城镇应位于河流上游,古城遗址应位于河流下游 河流都流

6、向沙漠地区,沿途蒸发、下渗和农业用水使流量急剧减小(4)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退耕还草等。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12题。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是由()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解析: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导致降水量不同,从而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体现了经度地带性的变化规律。答案:A2图中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人口增长迅速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水资源污染严重A BC D解析:地区绿洲的退化,主要是水源来源的减少。而导致水源减

7、少的原因一是河流上游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人为原因);二是气候变暖,蒸发量大(自然原因)。答案:A3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解析:草原地区牧草由茂到稀,一般是过度放牧造成的,如草场超载。而老鼠跑过露脊梁,说明鼠害对草原有破坏,但只是表象,实质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草场资源退化。答案:A4在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A大力发展沼气B大量种植薪炭林C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D开发利用小水电答案:C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完

8、成56题。5图中反映出()A在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B在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图示信息含义。正常情况下,植被覆盖率越好,风速越小,输沙率越小;反之亦然。同理,在植被覆盖率相同的情况下,风速越小,输沙率越小。由此分析可得出,A项正确。答案:A6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C设置沙障固沙 D恢复天然植被解析:由图中植被与风速、输沙率的关系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恢复天然植被。答案:D下图所示为沙特阿拉伯沙漠中的灌

9、溉农业景观。读图,完成78题。7图示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易造成()A地下水枯竭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植被破坏解析:图示圆形灌溉农业景观,主要是由于抽取地下水进行喷灌形成的。因此,在沙漠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易导致地下水枯竭。答案:A8为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图示国家应()A扩大本国耕地面积种植粮食B在国外适宜地区投资农业生产获得粮食C在本国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D加强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解析:沙特阿拉伯多沙漠,基本上属无流国(没有河流的国家),因此,不适宜发展粮食种植业,宜到国外投资农业生产获得粮食。答案:B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

10、,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完成910题。9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10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答案: 9.B 10.D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读下图,完成第11题。11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A防风固沙 B吸烟滞尘C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解析:沙柳具有耐旱、抗风沙的特点,种植沙

11、柳,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答案:A二、综合题12有资料表明,我国国土1/3已荒漠化,专家称主要是因为人类行为失当,并强调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荒漠化防治的全局,不断优化和完善新思路,推动防沙治沙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屏障。据此完成(1)(3)题。(1)上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a陡坡开垦 b过度放牧c生态环境脆弱 d大风季节开垦(2)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3)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为防治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程是_。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以下

12、关键点:(1)通过读图把握住西北地区各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所形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各因素间的关联性。(2)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而风力强劲。(3)地区位于河西走廊,属西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了荒漠化的发展。答案:(1)自上而下依次是c、b、a、d(2)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3)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三北”防护林工程13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黑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二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1)黑河属于_ 河(内流、外流),该河径流量从中游至下游逐渐_,形成这

13、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_和_。答案:(1)内流减少蒸发下渗(2)图中甲、乙、丙三区域最可能形成大面积冲积扇的是_,有大面积沙丘分布的是_。造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答案:甲丙气候干旱(3)分析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位于冲积扇,土壤肥沃;河流多,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4)简述为防止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答案:(在山地生态系统)保护森林,涵养水源;(在绿洲生态系统)减少工矿用地和人工林的种植,节约用水;合理规定载畜量;(在荒漠生态系统)退牧还草。思维拓展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水土流失是困扰我国的

14、另一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尤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该区因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继续开垦荒地只能面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陡坡、林地、草地,而开荒扩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导致人口继续增长,形成恶性循环。后来对其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使水土流失有所缓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材料二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植被覆盖率/%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20155530204030805040606550309585708075605098898090701009590阅读图文,完成14题。1用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的一般方法,

15、探究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2下列关于材料一图中a、b、c、d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a为常用耕地Bb适宜开垦成梯田Cc应大力植树造林和种植水稻Dd打坝建库3(双选)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增加植被可以使()A地表水下渗减少B侵蚀增加C河流含沙量减少 D地表水下渗增加4下图是该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种模式(1)图示治理措施属于()A生物措施 B农业技术措施C工程措施 D政策措施(2)最符合图中框含义的是()A充分利用光热 B减少风沙C蓄水保土 D净化空气解析:本题组用区域生态问题分析的方法,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基础,人类不合理的破坏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图中C处为陡坡,只能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并且又是在缺水的黄土高原,因此不能种水稻。植被是保持水土的关键,它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径流,使侵蚀减弱从而降低含沙量,起到蓄水保土的作用,同时,这种生物措施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答案:1.自然原因:(1)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强度大;(2)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3)地面植被少,固沙能力弱。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采矿和一些不合理的基础设施等。2C3.CD4.(1)A(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