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384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 1.2019年3月29日,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EBV病毒抑制剂,这类抑制剂可以阻断EBV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的过程。EBV是一种DNA肿瘤病毒,这种病毒会导致B细胞发生终生的潜伏性感染。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EBV病毒的遗传物质和人类遗传物质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B. EBV病毒在人体细胞内进行繁殖时ADP不会大量积累C. 合成EBV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时,一种tRNA可以运输几种氨基酸D. 被EBV病毒感染的人产生抗体的能力比没有感染的人低【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是

2、非细胞生物,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详解】A、由题意可知,EBV病毒的遗传物质和人类的遗传物质相同,都是DNA,因此其组成元素也完全相同,A正确;B、EBV病毒在人体细胞内进行繁殖时会消耗ATP,但不会导致ADP大量积累,B正确;C、合成EBV病毒的外壳蛋白质的过程属于翻译过程,在翻译过程中,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上并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中将氨基酸放在合适顺序中,在该过程中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C错误;D、由于这种病毒会导致B细胞发生终生的潜伏性感染

3、,即B细胞处于不活化状态,从而导致被EBV病毒感染的人产生抗体的能力比没有感染的人低,D正确。故选C。2.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 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染色剂中的吡罗红结合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D. 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将脂肪染成红色,苏丹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答案】D【解析】分析】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等,蔗糖不属于还原性糖。甘蔗茎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含蔗糖较多。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

4、红色。酶具有高效性,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为了保证结果是在实验所设温度下进行的,需要先将酶和底物在预设的温度下分别保温,然后再混合。苏丹可将脂肪染成红色,苏丹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详解】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含蔗糖较多,蔗糖为非还原糖,所以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甲基绿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进行染色,B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酶溶液、反应底物在相同的温度下各自保温,再混合后在同一温度下保温反应,C错误;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

5、将脂肪染成红色,苏丹将脂肪染成橘黄色,D正确。【点睛】本题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部分实验,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并对选项做出判断。3.医学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loop结构有关。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理论上讲R-loop结构中含有5种核苷酸B. R-loop结构中mRNA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同C. 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D. R-loop结构只影响DNA复制不影响基因的表

6、达【答案】C【解析】【分析】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碱基不完全相同,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另外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所以DNA中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中有四种核糖核苷酸,若同时存在DNA和RNA的场所,则会出现8种核苷酸。转录形成RNA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由于RNA中没有T,所以RNA中的U与DNA模板链上的A互补配对,DNA的模板链和非模板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根据“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可知,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进而影响了翻译过程,

7、且DNA中的模板链不能在正常解旋进行DNA复制和转录过程。【详解】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DNA中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中有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R-loop结构中有8种核苷酸,5种含氮碱基,A错误;R-loop结构中mRNA与DNA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似,只是U替代了T,B错误;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可推测R-loop结构既影

8、响DNA复制又影响基因的表达,D错误。【点睛】正确理解“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是解题的突破点,杂合链中既有DNA又有RNA,故碱基为5种,核苷酸为8种。稳定的杂合链使DNA不能正常解旋作为DNA复制和转录的模板,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无法完成翻译过程。4.以洋葱紫色表皮为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细胞;时间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细胞),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如图,图中代表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

9、水处理结果的分别是A. a、b、c、dB. b、c、d、aC. c、d、b、aD. d、c、b、a【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失水,原生质层收缩;低渗溶液中吸水,原生质层有所增大;等渗溶液中体积几乎不变。【详解】a曲线: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吸水,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根据题目中给的材料,a曲线应该是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清水中;b曲线:细胞先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主动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原因是细胞主动吸收外界溶液中的物质,导致细胞液的浓度上升,进而导致细胞吸收水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在材料中能够细胞能够主动吸收的物质是0.3g/mL尿素;c曲线:细胞先失水发

10、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是在n时间换成清水,植物细胞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符合条件的材料是0.3g/mL蔗糖溶液;d曲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以后,在将外界溶液换成清水,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细胞失水过度导致细胞死亡,符合条件的材料是0.5g/mL蔗糖溶液。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5.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

11、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C. 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D. DNA和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答案】C【解析】【详解】核膜由两层膜、4层磷脂分子组成,A项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项错误;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C项正确;DNA不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项错误。6.某同学在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柱状图(在光照强

12、度分别为 a、b、c 和 d,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时,单位时间内该植物某叶肉细胞中 CO2 与 O2 量的变化,其中 M 代表叶绿体中 O2 的产生总量,N 代表叶肉细胞的 CO2 释放量)。已知光照强度不影响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光照强度为 b 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B. 光照强度为 c 时,该叶肉细胞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供给线粒体利用C. 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强度为 0D. 光照强度为 d 时,光合作用从外界环境中吸收 2 个相对单位的 CO2【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无O2 的产生,只有 CO2 释放,故可表示整个植物的

13、呼吸作用速率;b点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点表示整个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整个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d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有有机物的积累。【详解】A、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CO2 释放0,故此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A错误;B、c点表示整个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整个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该叶肉细胞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供给线粒体利用,B正确;C、a表示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强度为0,C正确;D、光照强度为d时,光合作用释放到外界环境的氧气量为2个单位,即从外界环境中吸收2个相对单位的CO2,D

14、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并能结合柱状图建立起两者的关系,进而分析作答。7.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肝细胞内滑面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中心体B. 细菌细胞内D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转移至线粒体C. 吞噬细胞内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D. 胰岛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答案】C【解析】【分析】1、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2、动物和低等的植物细胞有中心体,中心体无膜结构。3、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再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中心体没

15、有膜结构,构成中心体的成分中没有磷脂,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不能转移至中心体,A错误;B、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B错误;C、溶酶体内含有大量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经过内质网的加工运送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再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C正确;D、胰岛B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需要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然后才能转移至细胞膜,D错误。故选C。8.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光照强度为a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两种B. 光照强度为b时,该

16、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 光照强度为c时,叶绿体消耗的CO2量与线粒体产生的CO2量相等D. 光照强度为d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为3:4【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整个植物的呼吸速率,b点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点表示整个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整个植物的光合速率=整个植物的呼吸速率。d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有有机物的积累。【详解】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没有氧气的产生,因此不进行光合作用,此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错误;B、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变,与图a相同,只是部分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

17、吸收,因此b点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错误;C、光照强度为c点时,氧气产生量与a点时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同,此时整个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叶绿体消耗的CO2量与线粒体产生的CO2量相等,C正确;D、光照强度为d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的相对值为8,而呼吸速率的相对值为6,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为43,D错误。故选C。9.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下图来表示( )A. 1表示固醇,24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B. 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C. 1表示糖类,24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D. 1表示双层膜细胞结构,24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答案】A【解析】【

18、分析】1、脂质的种类: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2、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A、C、G、U)组成。【详解】A、固醇属于脂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磷脂不属于固醇,A错误;B、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B正确;C、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都可以水解形成单糖,C正确;D、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双层膜的细胞器,核膜也是双层膜的结构,D正确。故选A。10.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与衰老、癌变共同组成细胞的完整生命

19、历程B. 有丝分裂有一个细胞周期,减数分裂有两个细胞周期C.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与核DNA的数量之比是1:2D. 每种分裂后期都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与衰老、凋亡共同组成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A错误;B、连续进行有丝分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过程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C、有丝分裂

20、中期经过了DNA的复制,所以中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是12,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的情况,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也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的情况,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D错误。故选C。11.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

21、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 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 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 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跨膜运输的方式根据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详解】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

22、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12.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

23、,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分牛肉膏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青霉素琼脂蒸馏水含量10g10g2g0.4g0.065g1万单位适量1000mLA. 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基因一定在拟核上B. 此培养基只起鉴别作用C. 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D. 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答案】D【解析】【分析】据表分析:此表表示鉴定大肠杆菌的合成培养基。微生物的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有的还会有生长因子等。【详解】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一般位于大肠杆菌的质粒上,A错误;依用途划分,加入

24、青霉素说明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而加入伊红美蓝能够鉴别大肠杆菌,B错误;此培养基只能用来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C错误;大肠杆菌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工程菌,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D正确。故选D。1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不可用聚乙二醇B. 过程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抗HCG抗体C. 过程以抗HCG单克隆抗体为抗原进行检测D. 过程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防

25、止病毒污染【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给动物注射抗原HCG,产生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加促融剂,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用HAT培养基进行筛选,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进行大规模培养。【详解】A、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或PEG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A错误;B、过程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抗HCG抗体,还需要进行抗体检测,B错误;C、过程进行抗体检测,即以抗HCG单克隆抗体为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D、过程表示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26、,意在考查考生识图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难度不大。14. 酵母菌被广泛用于发酵,为研究酒精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试管口密封)。1号、2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BTB使溶液至蓝绿色(酸性较强时,BTB溶液变为黄色)。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A. 1号试管可以去除或将1号试管中BTB溶液换成澄清石灰水B. 该装置无法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仍需再补充其他装置C. 温度偏高,导致发酵管内氧气少,酵母菌繁殖速度减慢,不利于发酵D. 为使发酵管中尽量少含氧气,应先将葡萄糖液煮沸,待冷却后加入酵母菌,再加入少许石蜡油,使之浮于混合液表面【答案】D【解析】【分析】酵母菌属于

27、碱性厌氧型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鉴定中,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或用BTB液;酒精可以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详解】A、1号试管是空白对照组,排除空气等环境因素对BTB液检测的影响,因此不能除去,A错误;B、实验中BTB溶液就是鉴定二氧化碳的试剂,B错误;C、实验中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酵母菌死亡,不利于发酵,C错误;D、将葡萄糖液煮沸,有利于排除其中的氧气,同时加少许石蜡油,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影响,使得发酵管中氧气含量尽可能少,这样有利于酵母菌无氧呼吸,D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 15.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人体表皮细胞改造成多能干细胞,可

28、形成多种人体组织细胞,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体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因此细胞中不存在转录和翻译过程B. 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因为其发生了基因突变C. 多能干细胞和表皮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但多能干细胞周期短D. 在多能干细胞中,用健康基因取代致病基因,并使其定向分化为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镰刀型贫血症的治疗【答案】ABC【解析】【分析】1、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2、干细胞的分类: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如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类神经

29、细胞,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3、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详解】A、人体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但仍能合成蛋白质,因此细胞中存在转录和翻译过程,A错误;B、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是因为其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不是发生了基因突变,B错误;C、多能干细胞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其具有细胞周期,但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C错误;D、在多能干细胞中,用健康基因取代致病基因,并使其定向分化为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多种血细胞,因

30、此可用于镰刀型贫血症的治疗,D正确。故选ABC。【点睛】本题考查干细胞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干细胞的类型、实例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6.由于实验材料限制,有时需设法替代,下列正确的是( )A. 用人成熟红细胞代替鸡血细胞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B. 用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代替黑藻细胞进行叶绿体观察实验C. 用成熟叶肉细胞代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D. 根尖成熟区细胞代替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察实验【答案】C【解析】【分析】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2、有大液泡(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明显的质壁

31、分离;动物细胞、无大液泡的或死的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详解】A、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任何细胞器,没有DNA和RNA,故不能用人成熟红细胞代替鸡血细胞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A错误;B、菠菜叶下表皮的细胞不含有叶绿体,故不能用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代替黑藻细胞进行叶绿体观察实验,B错误;C、成熟的叶肉细胞含有细胞壁、大液泡,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质壁分离,同时细胞质还含有绿色的叶绿体,有利于原生质层位置的观察,所以可用成熟叶肉细胞代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C正确;D、根尖成熟区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分裂,故不能用根尖成熟区细胞代替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察实

32、验,D错误。故选C。17.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应选择被原油污染的土壤取样B. 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C. 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D. 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答案】C【解析】【分析】筛选分离目的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筛选分

33、离能够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的细菌需要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接种分离。【详解】筛选能够利用多环芳烃为碳源的菌种,则在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应该含有,所以配置来源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稀释液,A正确;配置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与通用培养基成分的主要区别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B正确;在无菌环境下,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选择培养上,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会杀死原有菌种,C错误;题干有个信息“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所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D正确。【点睛】注意:选择培养基的用途和配制,必须结合所

34、培养微生物的特性,使所配制的培养基能让所需的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而对不需要的微生物要有淘汰作用,如在培养基使用特定唯一碳源、唯一氮源或加入特定抑制剂物质等。18.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到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桑椹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B. 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能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C. 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D. 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

35、分化【答案】AD【解析】【分析】1.卵裂期的特点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胚胎的总体积不增加或略有缩小;2.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阶段(1)桑椹胚:指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时,形似桑椹,这一阶段前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于全能细胞。(2)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的内细胞团分化成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膜,胎盘;胚胎内部出现了囊胚腔;孵化:囊胚扩大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的过程。(3)原肠胚:囊胚进一步发育,内细胞团的表层细胞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这时的胚胎称为原肠胚,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详解】A、胚胎发育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

36、桑椹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而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通常需要培养到适宜阶段,如囊胚期、桑椹胚或之前的阶段,需要培育的时期因种而异,A错误;B、兔子卵细胞质能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从而完成克隆过程,B正确;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依靠的是细胞有丝分裂,故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C正确;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已经出现细胞了分化,如囊胚期有了滋养层细胞和内细胞团的分化,D错误。故选AD。【点睛】熟知胚胎发育过程以及各个时期胚胎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

37、需要的能量都 来自于太阳能B. 叶温在 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 速率比植物乙的低C. 叶温为 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 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 叶温为 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 0【答案】B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随着叶片温度的升高,两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都是先升高后降低,但植物甲对温度的变化的适应范围比植物乙对温度的变化的适应范围更大;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详解】A、植物光合作用的最终能量来源于太阳能,A正确;B、据图分析,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曲线比植物乙的曲线高,故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

38、错误;C、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低于植物乙的净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D、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表示净光合速率,均大于0且相等,D错误。故选BD。【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关键是要求学生理解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并学会识图分析曲线,解决相关问题。20.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突变菌株A和突变菌株B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科

39、学工作者利用菌株A和菌株B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1;实验二:将菌株A和菌株B分别置于U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加压力或吸力后,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经几小时培养后,将菌液A,B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不同菌株间不接触也能交换遗传物质B. 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杂交现象C. 菌株A和菌株B含有相同的突变基因D. 混合培养的菌株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突变菌株A和突变菌株B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实验一中将菌株A和

40、菌株B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基本培养基上有菌落产生;实验二中将菌株A和菌株B分别置于U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将菌液A、B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基上无菌落产生,综合实验一和二可知,图1培养基上的菌落的产生原因不可能是菌株A、B互相提供营养素产生的,因此推测其可能是A和B混合后产生了新的菌株类型。【详解】A、由图2看出,将菌株A和菌株B分别置于U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使细菌细胞不能通过,结果培养基上无菌落产生,说明不同菌株间不接触不能交换遗传物质,而图1中不同菌株间接触后培养基上出现了菌落,说明不同菌株间接触后才可能交换遗传物质,

41、导致产生变异,A错误;B、根据分析,推测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杂交的现象,B正确;C、若菌株A和菌株B含有相同的突变基因,则两者不可能产生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C错误;D、据图可知,混合培养液中有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但不能说明混合培养的菌株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21.花生种子中储藏的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藏在细胞的油体(植物细胞的一种细胞器)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其脂肪酸和甘油又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并最后转变成蔗糖,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的生长和发育(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脂肪的元素有_,促进脂肪

42、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的酶是_。(2)与萌发前相比,萌发中的花生种子细胞内,有机物种类数量的变化是_。(3)为了观察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需使用染液对种子的切片进行染色,并在_下进行观察。若观察到大量的红色颗粒,则所使用的染液可能是_染液。(4)实验证明,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第三阶段。因此,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化学元素含量上最主要的不同点是_。(5)在脂肪储藏和转变成蔗糖的过程中,先后依赖于油体、乙醛酸循环体(植物细胞的一种细胞器)、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该实例可以说明,多种细胞器之间作用的特点是_。【答案】 (1). C H O (2

43、). 脂肪酶 (3). 増多 (4). 显微镜 (5). 苏丹IV (6). 相同质量的脂肪中所含的氢元素比糖类的多 (7). 分工合作或协调配合【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1)组成脂肪的元素有C、H、O,促进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的酶是脂肪酶。(2)与萌发前相比,萌发中的花生种子细胞内

44、要合成各种酶及中间产物,故有机物种类数量增多。(3)脂肪可用苏丹IV染液鉴定,呈红色。观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常用苏丹lV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苏丹lV染液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然后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成红色的脂肪微粒。(4)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化学元素含量上最主要的不同点是相同质量的脂肪中所含的氢元素比糖类的多。(5)脂肪储存和转变为蔗糖的过程中,先后依赖于油体、乙醛酸循环体、线粒体,说明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脂质的分类和功能,脂肪的检测原理及方法,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45、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22.回答关于光合作用的问题: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38、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39、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将向_移动,b点将向_移动。40、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可以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_。41、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42、为

46、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4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光照强度(klx)0(黑暗)abcde白瓶溶氧量mg/L41218263232黑瓶溶氧量mg/L444444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在24 h内呼吸消耗的O2量为_mg/L。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 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_mg/L。光照强度至少为_

47、(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当光照强度为_(填字母)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答案】 (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 上 (3). 左 (4). 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5). 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6). 水中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7). 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 (8). 8 (9). 22 (10). a (11). d【解析】【详解】38、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光反应和呼吸作用都能产生ATP,呼吸作

48、用是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进行的。b点时植物吸收CO2的量等于0,说明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线粒体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39、将温度调节到25 时,光合作用加强,吸收的CO2量增多,而呼吸作用减弱,释放CO2的量减少,因此曲线中a点将向上移动,b点将向左移动。40、实验中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温度是无关变量,必须是相等的,为了避免光照时产生的热量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在灯与试管之间增加一个盛水玻璃柱。4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之外还有水中CO2的含量。42、图乙装置可通过更换灯泡功率或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改变光照强度,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43、由于在黑暗条件

49、下,水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黑瓶中的生物不断消耗氧气导致溶解氧含量下降,瓶中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瓶内溶解氧的减少量:12-4=8(mg/L)。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应为:氧气增加量+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22(mg/L24h)。光照强度为a时,水层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d光照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23.在白酒发酵的窖池中,当培养液的pH4.5时,酵母菌的代谢活动逐渐受到抑制,甚至停止。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3.5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为选育适合白酒生产的耐酸性强的酵母菌,研究

50、者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发酵过程中,窖池中培养液的pH会逐渐下降,原因是_。 (2)取窖底泥,溶于10mL无菌水中,再取1mL 上清液接入一定量的麦芽汁培养基中培养,其目的是_,2天后分别接种到不同酸碱度的麦芽汁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见下表。为选择合适的菌种,根据培养结果,可从表格中pH范围为_的培养基中获得菌种。注:“+”越多表示菌体长得越好 pH=5pH=4pH=3pH=2.5pH=2+(3)通过图示_法进行纯化培养,取最终的酵母菌稀释液0.1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要将涂布器_后才能进行操作。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其中某组的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99个、92个

51、、94个,则可以推测酵母菌液中每毫升含菌数为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_。(4)实验获得了三个耐酸性较强的酵母菌菌株,特点如下表。菌株ABC特点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pH46时不正常pH2.56,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依据菌株特点,研究者认为_菌株更适合作为白酒发酵菌株,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答案】 (1). 细胞呼吸产生CO2,可形成碳酸,代谢过程还产生了其他酸性物质 (2). 使得酵母菌大量繁殖 (3). 2-3 (4). 稀释涂布平板法 (5). 灼烧冷却 (6). 9.5108 (7). 有的菌落可

52、能是由2个或多个菌体形成的 (8). C (9). 该菌对pH的耐受范围更大,发酵初期pH近中性,C菌种适合此环境,更易于形成优势菌群;发酵后期pH逐渐降低,C菌种依然能正常生长【解析】【分析】本题以选育适合白酒生产的耐酸性强的酵母菌为题材,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验分析能力。考生要能从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再结合题意,梳理和回顾相关知识,对各小题进行解答。对第(2)小题的表格分析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菌体的生长情况:随着pH的降低,菌种生长得越来越差。根据第(3)小题的图解应该能判断出酵母菌液被稀释了106倍,

53、据此答题。【详解】(1)在发酵过程中,窖池中培养液的pH会逐渐下降的原因是: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可形成碳酸,代谢过程还产生了其他酸性物质。(2)取窖底泥,溶于10mL无菌水中,再取1mL 上清液接入一定量的麦芽汁培养基中培养,其目的是使得酵母菌大量繁殖;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3.5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所以根据培养结果,可从表格中pH范围为2-3的培养基中获得菌种。(3)图示纯化培养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时,要将涂布器灼烧冷却后才能进行操作;根据图解可知菌液被稀释了106倍(M),该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C(999294)39

54、5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V0.1mL,根据公式可知,酵母菌液中每毫升含菌数为(CV)M(950.1)1069.5108个;由于有的菌落可能是由2个或多个菌体形成的,所以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4)根据表格分析可知,C菌对pH的耐受范围更大,发酵初期pH近中性,C菌种适合此环境,更易于形成优势菌群;发酵后期pH逐渐降低,C菌种依然能正常生长,所以C菌株更适合作为白酒发酵菌株。24.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在植物的信号传导和提高植物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家通过将CDPK基因导入拟南芥中,来获得具有抗性的新品种。下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和含CDPK基因的DNA片段示

55、意图,图中标记了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所用目的基因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基因文库包括_,为了使CDPK基因插入质粒中,应选取_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2)将获取的CDPK基因进行PCR扩增,目前在PCR反应中使用Taq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主要原因是_。(3)图中所示的质粒为Ti质粒,操作过程中需要把CDFK基因插入到质粒的T-DNA片段中,T-DNA片段在转化中的作用是_。为了检测CDPK基因是否导入成功,可以用_作探针检测CDPK基因是否导入拟南芥细胞,导入成功的标志是_ 。(4)为研究CDPK基因表达

56、载体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的影响,将转化后的拟南芥植株生长成熟后,采集其种子,播种于含_的MS培养基中进行抗性筛选。(5)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 ,目的是 _。【答案】 (1). 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 (2). Xba和Smal (3). Taq酶热稳定性高,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在高温下会失活 (4). T-DNA片段能携带CDPK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5).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有CDPK基因的DNA片段 (6). 显示出杂交带 (7). 卡那霉素 (8).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9).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解

57、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应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应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

58、RNA;应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为了使CDPK基因插入质粒中,选择Xba和Smal能够将目的基因完整切下,并且在质粒的T-DNA片段中也有切点,而Hind会影响目的基因的完整度,EcoR会破坏标记基因。(2)将获取的CDPK基因进行PCR扩增,目前在PCR反应中使用Taq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主要原因是Taq酶热稳定性高,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在高温下会失活。(3)图中所示的质粒为Ti质粒,操作过程中需要把CDFK基因插入到质粒的T-DNA片段中,T-DNA

59、片段在转化中的作用是T-DNA片段能携带CDPK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为了检测CDPK基因是否导入成功,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有CDPK基因的DNA片段作探针检测CDPK基因是否导入拟南芥细胞,导入成功的标志是显示出杂交带。(4)为研究CDPK基因表达载体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的影响,将转化后的拟南芥植株生长成熟后,采集其种子,播种于含卡那霉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抗性筛选,能成活的植株就是成功转基因的拟南芥植株。(5)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点睛】本题结合质粒示意图,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