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318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西钦州市2016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广西钦州市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 一本在中国遭到冷遇乃至唾弃的书,在日本却成为畅销书,人们竞相阅读100多年前海国图志的命运,为中日两国此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海国图志由魏源在1842年著成。这一年对中国意义深远: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门洞开。进士出身的魏源很早就产生了改革内政的经世思想,鸦片战争的溃败,更使他深刻认识到了解西方的紧迫性,于是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世目标,转而走上了“师夷”的道路。照理说,海国图志在这样一个败世颓局中出现,应该引起很大反响才是。该书的宗旨是让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正为当时寻求救国大计的人打开了了解西方的窗口,理应畅

2、销走俏。然而,历史却一波三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评价称,在当时,愚昧排外,“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观念主宰着“世道人心”,由于为“夷”所败,不要说“师夷”,连谈海外之事都成为禁忌。但海国图志却并未就此埋没。历史的吊诡,使它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激起了一场巨浪。由于在国内无人问津,当时有些书商开始尝试在邻国日本打开这本书的市场。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的价格涨了近3倍。海国图志在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利用海国图志提供的世界知识,结合日本实际,提出了维新改革主张,拉开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序幕。据雷颐介绍,2011年3

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日交流与中日关系历史考察学术研讨会”上,日本学者落合弘树在其学术报告明治维新与中国幕府维新的日本和中国中明确指出“以图独立的佐久间象山和魂洋才的想法,大部分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得来的”,充分肯定了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贡献。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不禁让人感叹。而对出版物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思想的态度之差别,为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差异埋下了伏笔。在雷颐看来,中国自古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对周边的国家有着强烈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这也造就了千百年来国人传统意识中的文化优越感,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包袱。由此,当长期处于文化优势地位的中国第一次遭遇西方文化的冲撞

4、时,优越已久的国人习惯性地将西方列强视为蛮夷之邦,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的先进性,“师夷”便成为无稽之谈。同样的,在以后的每一次变革中,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清政府坐拥着华夏正统文化这个巨大的包袱,让每一次文化的对接交融都变为惯性抵触,让每一次的迈步前行都变得步履维艰,一次次地失去变革时机,最终让中国成为国际社会边缘化的一个落后国家。相对而言,日本的文化包袱没有中国那么重。目睹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后,一向对中国文化项礼膜拜的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也意识到了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必要性。所以当19世纪中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时,日本果断地接受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在变革中一路崛

5、起。(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海国图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国图志是魏源在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国门洞开的情形下写成的一本书。 B海国图志是一本在中国遭到冷遇乃至唾弃,而在日本却被人们竞相阅读,并至今畅销不衰的书。 C海国图志一书为当时寻求救国大计的人打开了了解西方的窗口,其宗旨是让中国人“睁眼看世界”。 D海国图志为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提供了世界知识,帮助他拉开了明治维新的序幕。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源在鸦片战争后走上了“师夷”的道路,但当时优越已久的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西方文化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先进的文化,从而

6、将“师夷”看成无稽之谈。 B虽然鸦片战争战败,但愚昧排外、“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观念主宰着“世道人心”,所以魏源提出的“师夷”主张得不到认可,甚至连谈海外之事都成为禁忌。 C海国图志在当时的日本掀起了一场巨浪,其销售价格在短期内大涨,成为当时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为日本明治维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D日本一向对中国文化顶礼膜拜,但中国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日本果断地接受了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在变革中不断崛起。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政府坐拥着华夏正统文化,却最终使中国沦为国际社会边缘化的一个落后国家,其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从而失去

7、了一次次变革的良机。 B海国图志没能挽救大清王朝灭亡的命运,却促成了日本的崛起,这是因为两国在对待西方文化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这深刻地说明文化对一个国家的盛衰有着重要的作用。 C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其文化对周边国家有着强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既使国人在传统意识中有了文化优越感,同时又阻碍了国人对其他文化的接受和吸取。 D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使我们认识到,只要认真对待出版物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思想,就能促进国家的改革,使国家进入现代化进程,从而使国家繁荣富强。考点:论述类答案:1B2D3D试题解析:1B项表述“至今畅销不衰”属于无中生有。文本没有提到现在海国图志的销售情况,而

8、是提到100多年前,海国图志在日本却成为畅销书,人们竞相阅读。2D项“中国鸦片战争的惨败”不是日本果断地接受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的原因,而应为“当19世纪中期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3D项“只要认真对待出版物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思想,就能促进国家的改革”表述过于绝对。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声容宏伟,善敷奏。擢通政参议。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房能奏追袭河套部众,有旨奖劳。复以七百里趋战非宜,且恐以侥幸启衅,请敕戒谕,帝是之。进尚书。锦衣千户陈珏者,本画工。及卒,从子锡请袭百户。复言:“袭虽先帝命,然非军功,宜勿许

9、。”遂止。其经略宁夏,则言:“中路灵州以南,本无亭燧。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致敌每深入。亦请建置墩台如延绥,计为台五十有八。”其经略甘肃,则言:“洪武间建东胜卫,其西路直达宁夏,皆列烽堠。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延绥将校视他镇为少,调遣不足,请增置参将二人,统军九千,使驻要地,互相援接,实今日急务。”奏上,皆从之。复在边建置,多合机宜。及还朝,言者谓治兵非复所长。特命白圭代之,改复工部。谨守法度,声名逾兵部。时中官请修皇城西北回廊,复议缓其役。给事中高斐亦言灾沴频仍,不宜役万人作无益。帝皆不许。中官领

10、腾骧四卫军者,请给胖袄鞋裤。复执不可,曰:“朝廷制此,本给征行之士,使得刻日戒途,无劳缝纫。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 ”大应法王札实巴死,中官请造寺建塔。复言:“大慈法王但建塔,未尝造寺。今不宜创此制。”乃止命建塔。复好古嗜学,守廉约,与人无城府,当官识大体。居工部十二年,会灾异,言官言其衰老,乞休。不许。居二月,汪直讽言官更劾复,乃传旨,并令致仕归。久之,卒。(选自 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通政参议 擢:被提升 B从子锡请袭百户 袭:继承 C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 属:聚集 D复好古嗜学,守廉约 守:遵守5对文中

11、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B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C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D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绥总兵官房能请求追袭河套地区,王复认为长途奔袭于己不利,且容易滋生事端,皇帝肯定并采纳了王复的意见。 B王复主持甘肃军务时,认为遵从祖制军队移驻黄

12、河确实是万全之计,但不能操之过急,还应先加强延绥建置和驻军 C王复由科举步入仕选,历任刑部、工部等官职,在不同的部门都作出了业绩,任职工部十二年,声名甚至超过了兵部。 D言官认为王复年老体衰,应该致仕回家,皇上没有批准。后来,汪直再率言官弹劾王复,皇上才下令王复辞官归乡。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2)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考点:人物传记答案:4C5A6D 7(1)现在河套地区还未安定,难道能仓促恢复?但也应该依据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增减。(2)京军则每年供给做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试题解析:4C“东西二路

13、,营堡辽绝,声闻不属”大意理解是“东西二路,则营堡之间距离非常遥远,互相情报不通”。可见“属”的含义是“相连,相通”。5文言断句要先推知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从永乐初年以后,北方的蒙古强盗远远地逃走,于是边防军转而驻扎在延绥,放弃了黄河沿线不予守卫。假如能使这一地区兵强粮足,并且仍然按照祖先的规定,据守黄河,那将是万全之策”。6D王复自己要求致仕,汪直没有率领言官弹劾,而是指使言官弹劾。正确理解“汪直讽言官更劾复”的意思。7文言翻译要先明确句子考点,之后串联成句,要注意翻译的句子句意通顺,补充省略成分,调整语序。本题涉及的考点有(1)“靖”安定;“遽复”立刻恢复;“损益”增减。(2)“给”

14、 供给;“冬衣布棉”做冬衣的布和棉花;“宪”制度;“奈何”如何;“渝”改变。译文: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对于经营守御宁夏,则上书说:“中路从灵州向南的地区,本来就没有烽火亭。东西二路,

15、则营堡之间距离非常遥远,互相情报不通,导致敌人每次入侵都得以深入内地。也请皇帝在宁夏像延绥一样建置墩台,总计五十八座。”对于经营防御甘肃,上书说:“洪武年间建立东胜卫,它的西面直达宁夏,一路上都设置了烽火台。从永乐初年以后,北方的蒙古强盗远远地逃走,于是边防军转而驻扎在延绥,放弃了黄河沿线不予不守。假如能使这一地区兵强粮足,并且仍然按照祖先的规定,据守黄河,那将是万全之策。可是现在连河套地区没有平定,怎么可能马上完全恢复到洪武年间的局面呢?但也应该依据当前的局面,部分恢复洪武年间的旧制度。延绥镇的军官和士兵比别的边镇少,不够征调差遣,请皇帝在延绥增加设置两名参将和九千名士兵,使他们驻扎在重要地

16、区,互相援助接应。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事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王复在边境建立的新堡垒,设置的新机构,大多都顺应实际情况。等到他返回北京,言官们却上书皇帝说管理军队不是王复的强项。皇帝于是专门命令白圭代替王复,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

17、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很久以后,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题。过杨村杨万里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清和:农历四月。8请从“绘色”“立意”两个角度对诗歌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9诗歌

18、的最后一联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考点:诗答案:8从绘色的角度看,绿色的杨柳、葡萄架,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碧蓝的天空,色彩鲜明,构成一幅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从立意的角度看,田园美景如画,田园生活充满乐趣,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绘色角度、立意角度,意思对即可) 9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在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意思对即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辞官归隐的愿望。(意思对即可)试题解析:8中间两联具体地描绘杨村的美好景色:看到村头,初夏绿色杨柳的浓荫下,有一家门面崭新的酒店,一

19、湾溪水绕村流过,村庄这头的溪边葡萄架下,停泊着打鱼的小船。可以想象,到这酒店里,一定有鲜鱼下美酒,这岂不是十分惬意!掉转头来,看溪流的对岸,沿着水边,开着红的白的各色鲜花。水边的花儿和倒映在水中的花影交织成一片,好看级了。越过溪流,再向远处看去,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将要成熟的麦穗,一片金黄,一直延伸到天边,和碧蓝色的天空连接在一起,显然是一派丰收景象。 这四句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构图好,一个村庄,一湾流水,一座石桥,一片农田;布局好,着色好,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象是重彩的民间画,色调的对比很鲜明;立意也好,不只画出了美景,而且通过景物,表现了田园的

20、乐趣:麦子丰收,吃得饱;鲜鱼美酒,滋味好。画面上没有人物,但是农民的乐趣9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想,意思是说,正当这(政尔)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到外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有这样的好景,有这样的乐趣,我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他说了许多农村如何如何好的话,主要目的,就在于最后这一句话,以田园乐趣来反衬他不太想做官的思想。(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3)古人写诗常化用前人诗文,例如,曹操短歌行中的“

21、 , ”就借用了管仲形解中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考点:名句默写答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默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对必考的这些篇章有足够的了解,切忌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要注意其字形的正确书写,尤其是散文中的虚词和通假字,要特别注意。本题中“潦水、寒潭”就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字形书写。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天火阿来多吉跃上那块巨大的岩石,口中发出一声长啸,立即,山与树,还有冰下的溪流立刻就肃静了。岩石就矗立在这座山南坡与北坡之间的峡谷里。多吉站在岩石平坦

22、的顶部,背后,是高大的乔木,松、杉、桦、栎组成的森林,墨绿色的森林下面,苔藓上覆盖着晶莹的积雪。岩石跟前,是一道冰封的溪流。溪水封冻后,下泄不畅,在沟谷中四处漫流,然后又凝结为冰,把一道宽阔平坦的沟谷严严实实地覆盖了。沟谷对面,向阳的山坡上没有大树,枯黄的草甸上长满枝条黝黑的灌丛。草坡上方,逶迤在蓝天下的是积着厚雪的山梁。多吉手中一红一绿的两面小旗举起来,风立即把旗面展开,同时也标识出自身吹拂的方向。他挥动旗子的身姿像一个英武的将军。他口诵祷词。多吉是在呼唤火之神和风之神的名字。呼唤本尊山神的名字。他感觉到神灵们都听到了他的呼唤,来到了他头顶的天空,他的眉宇间掠过浅浅的一点笑意。他在心里默念:

23、“都说是新的世道,新的世道迎来了新的神,新的神教我们开会,新的神教我们读报纸,但是,所有护佑机村的旧的神啊,我晓得你们没有离开,你们看见,放牧的草坡因为这些疯长的灌木已经荒芜,你们知道,是到放一把火,烧掉这些灌木的时候了。”神们好像有些抱怨之声。多吉说:“新的神只管教我们晓得不懂的东西,却不管这些灌木疯长让牧草无处生长,让我们的牛羊无草可吃。”他叹息了一声,好像听见天上也有回应他叹息的神秘声音,于是,他又深深叹息了一声,“所以,我这是代表乡亲们第二次求你们护佑。”他侧耳倾听一阵,好像听见了回答,至少,围在岩石下向上仰望的乡亲们从他的表情上看到,他好像是得到了神的回答。在机村,也只有他才能得到神

24、的回答。因为,多吉一家,世代单传,是机村的巫师,是机村那些本土神与人群之间的灵媒。平常,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但在这个时候,他伛偻的腰背绷紧了,身材显得孔武有力。他混浊的眼睛放射出灼人的光芒,虬曲的胡须也像荆刺一样怒张开来。“要是火镰第一下就打出了火花,”多吉提高了嗓门,“那就是你们同意了!”说完这句话,他跪下了,拿起早就备好的铁火镰,在石英石新开出的晶莹茬口上蒙上一层火绒草,然后深深地跪拜下去。“神灵啊!让铁与石相撞,让铁与石撞出星光般的火星,让火星燎原成势,让火势顺风燃烧,让风吹向树神厌弃的荆棘与灌丛,让树神的乔木永远挺立,山神!溪水神!让烧荒后的土地来年牧草丰饶!”唱颂的余音未尽,

25、他手中的铁火镰已然与石英猛烈撞击。撞击处,一串火星迸裂而出,引燃了火绒草,就像是山神轻吸了一口烟斗,青烟袅袅地从火绒草中升起来,多吉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团升着青烟的火绒草,对着它轻轻而又深长地吹气,那些烟中便慢慢升起了一丛幽蓝的火苗。他向着人群举起这团火,人群中发出齐声的赞叹。他捧着这丛火苗,通了灵的身躯,从一丈多高的岩石顶端轻盈地一跃而下,把早已备好的火堆引燃。几十支火把从神态激越庄严的人们手中伸向火堆,引燃后又被高高举起。多吉细细观察一阵,火苗斜着呼呼飘动,标示出风向依然吹向面南朝阳,因杂灌与棘丛疯长而陷于荒芜的草坡,他对着望向他的人群点了点头,说:“开始吧。”举着火把的人们便沿着冰封峡谷的上

26、下跑去。每个人跑出一段,便将火把伸向这秋冬之交干透的草丛与灌木,一片烟障席地而起,然后,风吹拂着火苗,从草坡下边,从冰封溪流边开始,升腾而上。剩下的人们,都手持扑火工具,警惕着风,怕它突然转向,把火带向北坡的森林。虽然,沟底封冻溪流形成的宽阔冰带是火很难越过的,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每一个人都知道,这火万一引燃了北坡上的森林,多吉蹲进牢房后,也许就好多年出不来了。就因为放这把山火,多吉已经进了两次牢房。今天,上山的时候,他从家里把皮袄与毛毯都带来了。有了这两样东西压被子,即使在牢房里,他也能睡得安安心心,暖暖和和了。大火燃起来了,引燃了那些荒芜了高山草场的坚硬多刺的灌丛,沿着人们希望它烧

27、去的方向熊熊燃烧。来年,这些烧去了灌丛的山坡,将长满嫩绿多汁的牧草。烧荒的滚滚浓烟升上天空,这大火的信号,二十多公里外的公社所在地都可以看到了。要不了几个时辰,公安开着警车就会出现在机村,来把多吉捕走。(节选自天火,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以多吉的祈火、引火、点火为主线,主线清晰,情节富于变化,笔法老练,凸显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B小说开头两段交代了主要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环境,庄严而神秘,造成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第四段多吉在心里的默念,既展示出他对新的世道的强烈不满,更展示出他对旧神的虔诚信奉。 D作者擅长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重视人物语

28、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摹,并且注重了景物与环境描写对人物的衬托作用,使人物个性鲜明。 E小说中人物的姓名设置、景物特点和动作、语言等细节的描写,让小说蒙上了神秘、庄重的色彩,并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温暖气息。(2)小说主人公多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析。(3)小说设置多吉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这些细节有何作用?请简析。(4)多吉与村民引燃了火,但小说的题目是“天火”,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考点:文学类答案:(1)D (3 分)B( 2分)A(1分)(2)勤劳、善良、安分。“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佝偻的腰背、浑浊的眼睛、虬曲的胡须”。有虔诚的信仰。长啸、对神灵的呼唤和跪拜、唱颂

29、词、祈火等一系列动作都展示出他对巫师身份的重视。他具有责任感,为保护村民的利益不惜几次蹲进牢房,有舍己为人的品质。(3)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小说增添了神秘感和庄严感。塑造多吉和村民的形象。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点明了多吉巫师的身份,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虔诚的信仰及敢于改变现实困境的责任感表现出来,也借此展现了村民的质朴。照应了题目“天火”,并暗示着主题。(4)多吉向火神、风神、山神祈祷,经由神灵同意“借来天火”。与小说中长啸、对神灵的呼唤和跪拜、唱颂词、祈火、放火等一系列细节描写相契合,借“天火”来表现多吉和村民对大自然敬畏、虔诚的共同心理及改变现实困境的渴望。暗示着小说的主题:既要敬畏大自然

30、,同时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要勇于改变,勇于从实际出发承担责任,天与人是和谐共处的。试题解析:(1)A项“情节富于变化”表达不准确;C项“对新的世道的强烈不满”有误;E项“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温暖气息”有误。(2)概括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要关注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多吉的形象首先是一个巫师,他能代表神明和人进行沟通。他对自己的职业很敬畏,对神明很敬畏。他会虔诚的跪拜,高声唱颂词,祈求神明的指示。除了这个身份,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卑微的农人,他有“佝偻的腰背、浑浊的眼睛、虬曲的胡须”,是一个常年劳作的人。但是他的不平凡在于他为了村人,为了山上长出牧草而不是灌木,领大家烧山。烧山是要坐牢的,多吉却勇敢的承担

31、了坐牢的罪责,让大家能安心过好丰足的日子。如此,多吉的舍己为人、虔诚信仰、善良等特征就可以总结出来了。(3)小说设置多吉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这些细节,首先可以为小说营造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氛,表现了多吉和村民对这件事的重视。其次,可以突出多吉的人物形象,表明多吉的巫师身份和他对神明虔诚的信仰。再次,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后文村民烧山的举动正是有多吉所传递的神明的旨意展开的。最后,点明了小说主旨,那就是村民希望有这样的天火来改变现状,实现自己的愿望。(4)小说的题目是“天火”,和小说中由多吉向神明祈祷、申诉、祈求等活动相一致。火是人为放的,同时也是在神明授意之下放的,突出了村民对自然的敬畏。但是山

32、坡上长满了荆棘,这让他们的生活困苦,他们想要改变,想要得到天人和谐相处的自然生存方式。这样他们只能依靠天火完成。分析本题,应该从小说的内容、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梅贻琦:是“寡言君子”,也是治校大师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自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后,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功地执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1931年12月,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发表就职演讲,这篇立言名篇中可圈点者极多。他说:“办学校,尤其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他又说,“一个大学之所

33、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能发表这样今天读来仍新鲜的“重要讲话”的人,才算是真正了解了教育的意义梅贻琦任校长后,不到10年,清华的面貌便彻底改观,声名鹊起。今天,我们可以随口列出清华很多杰出人物及其事迹,却很少提到梅贻琦。这跟他的教育风格很有关系。梅贻琦用的是“黄老之治”,这种思想推崇黄帝时期的政治清明,发扬老子的清净俭约,奉行无为而治。“黄老之治”希望人尽其才,故梅贻琦治校也信奉让每个人充分表达,只要提出有利于清华的建议,他就会颔首微笑“吾从众”;“黄老之治”奉行法度,故梅贻琦尊崇科学,科学即法则;“黄老之治”奉行无己,故梅贻琦可以忘我地去服务

34、。他说,清华的教师出名、学术成果出名、优秀学生出名,而校长却不必出名。梅贻琦的寡言少语使一般人或以为他严肃,或以为他谦和,或以为他没有主见。其实他并非不懂幽默,他的反应是才士也为之叫绝的。有人奇怪,那么多校长来来去去,为何独有他能在大师云集的清华立足,梅贻琦回答:“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人愿意倒梅(霉)!”他的寡言也并非没人欣赏,陈寅恪就曾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作为一名学养极厚的物理教授,他自幼熟读经史,背诵如流,曾对朋友笑言:“假如有谁背诵古经传有错漏,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不少人都能回忆起梅贻琦的律己。他做清华校长时,取消了

35、原有的一些校长特权,不再让学校为他家中工人付工资,并拒绝领取包括手纸在内的一切免费供应。1943年,梅贻琦的母亲去世,当天,同事建议他不开联大常委会。他坚持照常“不敢以吾之戚戚,影响众人问题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1941年,美国空军来华抗日,急需大量翻译,梅贻琦号召联大外文系的男同学参军。1943年,他又动员所有应届四年级身体合格的男生去当美军翻译官。在此期间,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虽然还不到四年级,却提前参军。女儿梅祖彤也随军做了护士。梅贻琦的风度令人难忘。学者何兆武在上学记中回忆:“梅校长那时候五十好几了,可是极有绅士士风度,平时总穿得很整齐,永远拿一把长长的弯把雨伞,走起路来非常稳重,甚至

36、于拉警报的时候,周围人群乱哄哄,他还是不失仪容,安步当车慢慢地走,同时疏导学生。”因工作繁重,梅贻琦积劳成疾,1960年被确诊罹患癌症。他终身从事教育,毫无积蓄。新竹国立清华大学为其垫付一部分治疗费,医院又酌情减少了一部分,还是不够。清华校友们商议募捐,半年间募集台币65万元。躺在病床上的梅贻琦看到凝聚着爱心的募捐记录,“阅后半晌无语,后曾流泪颔首”。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溘然长逝。蒋介石特颁“勋昭作育”挽额一方,副总统陈诚送的挽联是:“崇朴学以黜浮华,实大声宏,盛绩久为文苑重;树良规而垂教泽,薪传火尽,道徽犹系国人思。”梅贻琦的墓前广植梅花,刻石“梅园”,为于右任所书。清华海内外校友,

37、每到新竹必去祭拜。当地人士每日清晨也去凭吊,十年如一日,成为新竹一景。教育家蒋梦麟曾说:“中国崛起于近代文明国家之林,(梅贻琦)厥功之伟,莫之与京(争强比胜)。”梅贻琦之执掌清华,是清华之幸,也是中国之幸。(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说“梅贻琦一生只作了一件事”,意在说梅贻琦所做的事虽然很少,但人这一生若能做成一件这样的事,足矣。 B梅贻琦主张“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明他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中不注重校舍的建设,只注重人才的汇聚。 C人们提到清华很少提到梅贻琦,是因为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治校中,于是也就疏于学问的精进。 D

38、第段中陈寅恪的话既嘲讽了政府制定法令的多而不够谨严,又表达了对梅贻琦的寡言少语的欣赏。 E传记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撷取很多生活片断展示了梅贻琦的寡言君子和治学大师形象。(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梅贻琦是“治校大师”的?请简要分析。(3)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皆为引用,请分析其作用。(4)“梅贻琦之执掌清华,是清华之幸,也是中国之幸”,对此有人评价说国家大幸的背后“是他个人和家庭的超大付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考点:实用类答案:(1)D(3分),E(2分),A(1分)。(2)治校思想先进。他认为办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认为大学要有大师级的教授。治校方法独到。以“黄

39、老风格”治校,让每个人充分表达建议,尊崇科学,奉行无己。严于律己,甘作表率。取消原有的一些校长特权,不肯因母亲去世耽误工作,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将儿女都送去参军。(3)引用何兆武的话突出梅贻琦即使在非常时期也极具绅士风度。引用蒋梦麟对梅贻琦的评价,突出梅贻琦在近代历史上的巨大功绩。两处引用都从侧面丰富了传主形象,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4)这一评价准确的道出了梅贻琦的伟大人格。“幸”表明他对清华对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清华奠定了“校格”,让它不到十年便彻底改观;为中国在动荡中研究了学术、造就了人材。这些历史功绩都建立在他个人和家庭的超大付出的基础上。清廉的他老迈时付不出治疗费;律己的他母亲去世仍召开

40、联大常委会;为作表率,他的儿女提前参军或随军做护士。这种付出令人钦佩,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这种志士仁人的无悔付出,它是无法进步与发展的,这种人作为国之脊梁,值得提倡和赞美。试题解析:(1)B项“只注重”说法过于绝对。C项“少有人提”和他的教育风格有关。A项原文并没有嫌梅“做事少”的意思,表述不准确,故1分。(2)这是一道整体文意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找到文中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条作答。文本首先介绍了他的治校宗旨,“办学校,尤其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其次介绍了他治校方法,那就是“黄老之治”。人尽其才,奉行法度,奉行无己。(3)这是一道手法分析的题目,手法是引用,引用的

41、作用是增强可信性,引用他人的话肯定是突出传主的某方面性格,结合文意进行分析。何兆武的话,描写的是梅贻琦的绅士风度,即使是在发出警报的非常时期,他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风度。蒋梦麟的话是对梅贻琦的高度评价,评价了他在中国教育中的具体作用的突出贡献。这些引用,不但丰富了文本内容,使传记真实可信,而且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4)“梅贻琦之执掌清华,是清华之幸,也是中国之幸。”正确理解这句评价,应该从梅贻琦对清华做出的贡献和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上论述。结合文本,奠定了清华的“校格”;梅贻琦任校长后,不到10年,清华的面貌便彻底改观,声名鹊起;“中国崛起于近代文明国家之林,(梅贻琦)厥功之伟,莫之与京(争强比胜

42、)。” “是他个人和家庭的超大付出”的说法也是有文本依据的。他严于律己,不享受校长特权,不因为母亲去世而耽误开联大常委会,送儿子和女儿提前参军,报效祖国。积劳成疾却因为毫无积蓄而无法给付医药费。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伟大。这样的探究题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固定答案。五、语言文字运用1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 )认识固有文化很重要,但如果认为一定要回到旧有的生活方式,那就是 了。在为大众做福利工作时,应该脚踏实地地去为人民服务,不应该只做表面的事, 。日本军国主义绝不甘心于他们在中国的失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集聚力量,妄图 ,我们对此必须有高度

43、的警惕。A墨守成规 舍本逐末 重整旗鼓B抱残守缺 舍本逐末 卷土重来C抱残守缺 本末倒置 卷土重来D墨守成规 本末倒置 重整旗鼓考点:词语(包括熟语)答案:B试题解析:“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抱残守缺”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一句形容要回到旧有的生活方式中,就属于“抱残守缺”了。“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二句形容做工作时只做表面而忽略是根本,应该是“舍本逐末”。“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重整旗鼓”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从感情色彩而言,“卷土重来”多用于贬义。因此三句形容日本

44、军国主义妄图重新恢复势力,应该用贬义。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邵逸夫先生自1985年以来,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以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捐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左右,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B雾霾是中国之痛,我们用后代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为代价,换取高速发展的GDP,走的恰恰是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C近年来,一些公务接待活动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用公款大吃大喝,这些现象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极大地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D一座城市的人文温度,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上,只有让阳光也照亮“井居者”“蜗居者”的生活,我们才能同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45、答案:D试题解析:A项“近475亿港元左右”语意重复。去掉“近”或“左右”。B项“我们用后代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为代价”句式杂糅。去掉“为代价”。C项“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用公款大吃大喝”成分残缺。应该在“大吃大喝”后加“的现象”。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可以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

46、种回话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它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ABCD考点:语言表达答案:B试题解析:本段文字论述的是连环画的发展过程。句中“线描插图”是连环画的最初形态。句提及的“回回图”是连环画的发展形态。两句由“既又”两个关联词连接。是连环画向人民大众普及的过程。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 ,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在你绝望的时候, ;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另一半的命运。你的恐

47、惧越放大,你手中掌握的那一半越小,你失去的也就越多;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越大,你获得的也就越丰硕。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 。考点:语言表达答案:不要惧怕命运的神秘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用你手中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掌握的(或: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试题解析:句依据后文“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和“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可知,补写的部分应该于后文句式一致,即“不要惧怕命运的神秘”。句由前文表述和后文“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另一半的命运”,可知补写部分仍然和后句形成对偶,即“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句为总结,那就是人生的意义,是努力争取掌握自己的全部命运,即“用你自己的

48、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17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同:_异:_考点:图文转换答案:同:大多数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服务对自身职业履历有帮助以及能提高自己的才干。异:小年龄段志愿者侧重于从志愿服务中获得一些技能而大年龄段志愿者更多地倾向于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试题解析:观察图表要注意数据对比的意义。本材料是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的意义的认识。就调查的四个问题而言,都是围绕参与志愿活动对职业发展的益处的。从数据比较上看,数据偏高并比较接近的是有关个人简历和自身才干方面

49、的提高。如此就可以归纳出认识上的相同点。另外两组数据相差较大,属于不同年龄的人认识上的不同点。六、写作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假如你观察山涧里一派激流的水,除了你感叹“逝者如斯夫”之外,你也可以见到涧内种种东西应付水流的方法,是很不一致的。树叶,草根,落花,是完全跟水走的,可以算第一种。大一些的东西,例如石块,大树的老根,无论水流得如何湍激,是丝毫不动的,可以算第二种。涧床深处,有许多鱼,头部一律向着上流顶着,鱼身的方向恰恰和水流的方向相反;好像争着往上流游去,却是并不见有什么进步。他们是潮流中的挣扎者。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

50、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点:材料作文答案:略试题解析:材料所说现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更是社会的。“激流”是社会的的隐喻,比喻社会变动或发展的趋势,或曰社会的“潮流”。三种不同的“主体”也就是三种不同的人的化身,三种应对方法也就是三种“人生的态度或方法”。三种方式,三种人生态度,也就有至少三个写作切入的角度:如落花草叶一般的随波逐流,是一种懦弱的生活态度,等待它们的只有腐败和消失。如石头老根一样的坚定,是一种对自我的坚守,是对磨难说“不”的勇气;如小鱼一样的挣扎,虽然看不到什么进步,但它们的逆流而上的勇气,不屈服于潮流的拼搏,正是我们需要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