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素养评价(一)(第一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B.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C.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D.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解析】选D。我国的原始农业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形成规模,没有先后之分,故选D。我国原始农业是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A排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B排除;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C排除。2.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2、)A.农业生产受到关注B.农业技术取得突破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解析】选A。由材料“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可知,农业生产在当时已经受到关注,故选A。材料并未提及农业的生产技术问题,排除B;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产生,C“发达”的说法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排除;材料并未就当时文学流派进行细致探讨,无法确知现实主义是否成为文学主流,排除D。3.国语鲁语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谷百蔬。”材料可以佐证()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B.铁器的冶炼情况C
3、.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D.神农氏创造耒耜【解析】选A。由材料中“放火烧荒”可知体现了火耕,所以材料可以佐证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故选A。材料不涉及铁器的冶炼,B排除;是昔烈山氏而非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C排除;材料不涉及耒耜, D排除。4.如果要再现我国古代先民在原始农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最好选择()A.使用铁锄清除杂草B.展示耒耜的发明过程C.使用青铜器松土D.用铁犁翻耕土地【解析】选B。我国古代先民在原始农业发展中创造使用的耕作工具是耒耜,故选B。铁制农具的最早使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A错误;青铜农具的最早使用是在夏朝,C错误;铁犁牛耕技术的最早使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D错误。5.发现美洲以来,许多
4、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A.马铃薯、玉米B.小麦、甘薯C.玉米、水稻 D.烟草、可可【解析】选A。据材料“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铃薯、玉米从美洲传播开来的意义,故选A。小麦不是美洲原产,B排除;水稻不是美洲原产,C排除;烟草、可可不属于粮食作物,D排除。6.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
5、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解析】选C。材料“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选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A排除;工业革命的开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排除;亚洲人口的膨胀并不会导致农作物的种类增加和世界范围内扩散,D排除。7.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据此可以推论()A.西班牙从此崛起并成
6、为殖民强国B.新航路开辟促进欧美之间的物种流通C.殖民活动冲击了美洲的饮食传统D.胡椒生产是美洲的唯一经济支柱【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16世纪美洲欧洲饮食”等关键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欧美之间物种流通,因此美洲的辛辣调味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故选B。A、C、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8.16世纪,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进行C.汽船的出现 D.储备技术的改进【解析】选A。根据题干时间“16世纪”和“美洲的玉米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等信息,说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
7、出现,这与新航路开辟有关,故A正确。9.20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主要原因有()优良品种育成推广 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A. B. C. D.【解析】选D。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畜禽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故选D。10.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宣布,当今农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超级水稻的培育技术将由
8、中国人率先攻破。这种杂交水稻亩产量超过800千克,技术难题目前已经基本解决,3-5年内将大面积推广生产,这是世界水稻育种的又一次新的飞跃。材料反映了()A.技术创新促进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B.科技发展导致农业商品化的提高C.技术革命催生了新的产业部门D.新技术革命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析】选A。杂交水稻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有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故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11.1933年,苏联规定农庄的首要义务是每年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其中粮食的交售额占到产量的32%-43%,而国家付给的价格却低于成本,这就是苏联的“义务交售制”,这一制度()A.是保障粮食安全
9、的重要手段B.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C.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措施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解析】选A。苏联采用粮食“义务交售制”,能够保证国家控制部分粮食,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保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故选A。农民是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而不是全部农产品,所以不是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排除B;粮食的“义务交售制”是苏联维护粮食安全的措施,而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措施,排除C;粮食“义务交售制”不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排除D。12.漫画百姓餐桌漫画反映了当今面临的问题是()A.农业生产的现代化B.粮食储备技术进步C.商品保鲜技术发展D.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解
10、析】选D。从图片中“非法添加剂”进入百姓餐桌中的食品中可知,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故选D。A、B、C与漫画现象无关。二、非选择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材料三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
11、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12、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中国明清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题生产方式:根据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等内容可知体现的是男耕女织,因此生产模式是小农经济。产生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就是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就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第(2)题特点:根据材料“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可知特点为男耕女织,有脆弱性,根据材料“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可知特点为自给自足。结合所学的知识补充其他特点即可。第(3)题影响:根据材料“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
13、,其利甚大”可知影响为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可知影响为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根据材料“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可知影响为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根据材料“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可知影响为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2)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精耕细作;脆弱性等。(3)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
14、流动;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民食问题事关政权稳固。据礼记记载,周朝禁止出售不成熟的粮食和水果等:汉代,干肉腐坏变质出售致病,商贩及监管者“与盗同法”。唐律疏议规定,明知脯肉已经变质而不及时焚毁构成的刑事犯罪将受重罚,“其有害心,故与尊长食,欲令死者,亦准谋杀条论;施于卑贱致死,依故杀法”。宋刑统要求食品行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由行会对食品质量负责:明嘉靖时,“发现猪羊肉灌水,及米麦等掺和沙土货卖者,杖八十”。 摘编自蒲丽娟、王伟政治伦理视域下的古代食品安全治理及启示材料二1
15、860年食品掺假法授予地方政府自愿设立“公共分析师”的权力,此前,英国政府和议会对食品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的。1872年英国中央政府开始介入食品安全,制订食与药品掺假法。189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食品与药品销售法,授权中央政府可以干预地方政府强制实行,地方政府官员玩忽职守将被追责:1906年的“芝加哥牛肉事件”迫使英国议会授予英国政府对进口食品的监管权。至此,英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基本形成。 摘编自温小辉、冯杰从自由放任到多层级全面深入监管英国食品安全立法的演进材料三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成“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组织对食品种养、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等环节的治理。1982年11月,食
16、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通过。1981年,卫生部制定了食品卫生标准研发五年规划,陆续发布了80多项标准。1984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准制定。 摘编自胡颖廉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演进(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食品安全治理的特点和目的。(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演变过程。(10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食品安全治理的意义。(6分)【解析】第(1)题特点:通过材料一“民以食为天”可以得出将食品问题上升到了天理的高度;通过材料一“周朝禁止”可
17、以看出统治者重视食品问题;通过材料一“唐律疏议规定”可以得出以法律来规范食品安全;通过材料一“要求食品行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体现出政府监管与民间监管相结合。目的: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从市场秩序、政治统治等方面归纳。第(2)题过程:通过材料二“授予地方政府自愿设立”到“中央政府可以干预地方政府强制实行”可以得出从地方政府自愿到中央政府强制干预;通过材料二“迫使英国议会授予英国政府对进口食品的监管权”可以得出由侧重国内食品监管到国内外食品监管并重;通过材料二“此前,英国政府和议会对食品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的”,可以得出由食品生产环节发展到生产销售环节。第(3)题意义:据材料三“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食品卫生标准研发五年规划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准制定”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食品治理体系、人民群众健康、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回答。答案:(1)特点:将食品安全上升到人伦天理;统治者高度重视;以法律强制力严格规范;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目的:规范市场秩序,稳固统治。(2)过程:从自由放任到多层级全面深入监管;由地方政府自愿到中央政府强制干预;由食品生产环节发展到生产销售环节;由侧重国内食品监管到国内外食品监管并重。(3)意义: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规范和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