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程标准学法素养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通过学习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商业发展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关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探究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商业的发展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商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反过来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能够对不同时空框架下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解释。 通过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进行探讨,为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并形成广阔的国
2、际视野。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商业的发展(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2)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状况:商业出现繁荣局面。主要表现: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2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古代商业(1)秦汉至隋唐之前发展状况: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原因: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2)隋唐时期至宋元时期项目时期发展原因发展表现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交通发达大都
3、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3)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位置时间政府监管发展表现宋朝以前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西汉都城长安有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草市”更加普遍明清时期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商业名镇2城市的发展(1)原
4、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2)表现: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1)西汉时期: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时期: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时期: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
5、外贸易。2特点(1)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形式:以朝贡贸易为主,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3)趋势: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渐趋萎缩。【易错提醒】1正确认识“飞钱”唐代出现的飞钱类似于今天的汇票,但不是纸币,宋代的交子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正确区分“柜坊”与“邸店”的职能“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3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
6、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轻巧识记】1巧用“三先”与“三后”记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2宋朝市的发展3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演变【易错提醒】古代“城市”现在“城市”古代中国“城”和“市”最初是分开的。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等,而“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后来“城”和“市”才合二为一,成为社会的中心,城市的商业功能也日渐显露。【概念阐释】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
7、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易错提醒】1古代中国的海外贸易并非一直世界领先古代中国由于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早在汉朝时期就开辟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但多为政府所主导。特别是明清时期又推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的海外贸易更加萎缩。2“闭关锁国”并非与外界完全隔绝“闭关锁国”政策并非取消一切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朝仍然开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网络小结术语精要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发展艰难。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
8、业的局面被打破,但是秦汉至隋唐商业总体水平不高。2两宋时期商业突破传统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商业发展空前繁荣。3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是由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经济职能逐渐增强。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特点1唐代商业的发展史料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李白估客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升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王建夜看扬州市说明水路贸易发达。说明商业发展打破了时间限制。概括史料所反映出的唐代商业发展的情况。提示 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水路贸易发达;
9、出现不受时间限制的喧闹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2宋代商业的发展史料北宋东京城说明“市”在城中的分布处于分散状态。说明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提示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专门市场;交换媒介方面,“交子”出现;城市娱乐场所瓦肆出现。3清代商业的发展史料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说明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说明淮扬盐商习性的影响。淮扬盐商习性有何影响?其出现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怎样的变化?提示
10、 影响:淮扬盐商奢靡风习,使得全国效仿。变化:出现了商帮。古代中国商业的特点(1)商业市场的形式多样:城市中的市,如早市、夜市;城郊和乡村的“草市”等。(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
11、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主导地位。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1唐宋城市的发展史料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画线部分指宋代市的时间限制被打破,体现了宋代商业的发展。根据史料,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 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2明清城市的发展史料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中国古代商业史由画线内容中“向农村延伸”和“以工商业著称
12、的市镇,蓬勃兴起”这两个关键信息得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根据史料归纳明清城市发展具有什么特点?提示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律(1)从城市的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商人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市场逐渐多样化。(3)从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了由北向南转
13、移的变化,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 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1商业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宋朝时期这一限制被打破。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
14、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5城市职能的变化: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6交易范围的变化: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发展。【对点演练】1(2019毕节高一期末)北宋发行纸币,每次的发行总量限定在1 256 340贯,其面额通常为一贯、五贯、十贯等,每印发一次交子,必须备有一定的准备金,以保证纸币能得到自由兑换。其直接目的是()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保证货币信用稳定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保障商人基本利益解析:选B。据题干“必须备有一定的准备金,以保证纸币能得到自由兑换”可知,此举的直
15、接目的是维持兑换,保证货币信用稳定,故选B项。二、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总体趋势: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1从周至唐(1)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2)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3)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2宋元时期(1)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2)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早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
16、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对点演练】2(2019宣城高一期末)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有米粮专业市镇13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B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C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D传统农业进一步衰落解析:选B。根据材料“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蚕桑与丝织市镇”“米粮专业市镇”“陶瓷业市镇”“造纸业市镇”“纺织业市镇”得出地域性分工日益明显,故选B项。1(2017江苏学考)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
17、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交子”广泛使用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发展繁荣D商帮活动频繁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商业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C项正确。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讲,宋朝面临中国有史以来最显著的进步”。下列属于其“进步”表现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解析:选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最能证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A项错误;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B项错
18、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C项错误。3(2017贵州学考)据记载,宋代东京汴梁宣德楼南边一条“车驾出入”的御街及其两边的御廊,也“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这反映了()A市场规划混乱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C中央集权削弱D城市防御功能增强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许市人买卖于其间”可知,宋代东京汴梁的城市经济功能增强。4(2017山东学考)下图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选D。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徽商、晋商势力强大,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苏州等地出现手工工场。5(2019雅安高一期末)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
19、“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闵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说明()A明朝跨区域贸易的繁荣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又回到北方C明朝区域性商帮开始出现D中国古代南北经济格局的改变解析:选A。“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说明代我国北货南销,而“蛮海、闵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说明南货被商人北运,故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明朝跨区域贸易的繁荣,故选A。6(2018广东学考)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一处对外通商。这一处是()A上海B泉州C宁波D广州解析:选D。清朝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广州一
20、处对外通商。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学思之窗(教材P12)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提示 (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2)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3)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二、本课测评(教材P15)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提示 (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2)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宋元明清时期,商业日益繁荣
21、。(3)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然后逐步渗透到农村,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4)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三、学习延伸(教材P15)按顾炎武的看法,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提示 (1)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成年男子结婚不久就外出经商,有的人几十年都不回去。徽州人很团结,注意互相帮助,一个大商人能够得到许多同乡的帮助,在帮助的过程中,这些同乡也学到了经商的本领。徽州人还崇尚节俭,不奢华。(2)同意。因为顾炎武的看法符合徽州商人的实际,也正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人的真实写照。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保定
22、高一期末)据易经记载,神农氏(炎帝)时期,曾在“日中设市”,“聚天下之货”,使各“交易而退”。材料所载()A为商业研究提供了准确资料B对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C侧面反映出商业的悠久历史D说明当时长途贩运比较发达解析:选C。易经中记载的神农氏时期的商业活动侧面反映了商业的悠久历史,故选C。易经记载多为神话传说,无法为商业研究提供准确资料,无法推动商业发展,也无法说明长途贩运的发达,A、B、D项错误。2(2019蚌埠高一期末)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商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经常面临着威胁。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B通过邸店借贷货款C求助于政府开办的市舶使D通过十
23、三行转运货款解析:选A。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出现于唐代,故A项正确。借贷货款不属于邸店的经营范围,市舶使主要负责海外贸易,十三行是清朝出现的负责对外贸易的主要机构,故B、C、D项不合题意,排除。3(2019如皋高一期末)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D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解析:选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反映了夜市的繁荣。唐朝后期,夜市出现,说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故选C。4(2019龙岩高一期末)下图是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图表。图表中数据变
24、化反映的实质是()A南方物产丰富商业发达B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较快C农产品大规模流入市场D经济重心完全移到南方解析:选B。材料中南方的集市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商品交换的现象较多,反映了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较快,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南方的集市数量相对北方更多,但不能体现南方物产丰富商业发达,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集市数量,不能反映出农产品是否大规模流入市场,C项错误;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明清时期的数据不符,D项错误。5(2019湛江高一期末)16世纪,松江的棉布在全中国打开销路,徽州商人汇集到棉布生产地,他们携带资本,参与了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这一材料反映()A晋商的勃兴B徽商的崛
25、起C粤商的发展D闽商的衰落解析:选B。由材料中关键词“徽州商人”可以推断出材料反映的是徽商的崛起,故选B项。 6(2019鹤壁高一月考)据统计,道光以前佛山共有商业会馆25所,手工业会馆26所。全镇的工商店号在3 000家以上,铺户贸易和转运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这反映出()A清代国内的长途贸易较为发达B清朝前期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C清朝前期的商业活动发生质变D清朝前期佛山的商贸经济发达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道光以前佛山商业规模较大,贸易形式多样,说明清朝前期佛山的商贸经济发达,故选D。7(2019焦作高一期中)据载,唐大历五年,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药材、象牙、犀角
26、、珍宝等物,从中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物产丰富多样B中外贸易的发达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D朝贡贸易的兴起解析:选B。题目中“外国商船载来了香料、药材、象牙、犀角、珍宝等物,从中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的记载表明当时中外贸易发达,B项正确。8(2019揭阳高一月考)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满载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长途航行到达中国后,又把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A泉州 B广州 C南京 D上海解析:选B。据材料中的时间“178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
27、经营对外贸易,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9(2019宿迁高一期末)城市是一个众多因素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职能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刘文帝时,王玄谟论及彭城形势“南界大淮,左右淮汴,城隍峻整,襟卫周固。自淮以西襄阳以北,经途三千,达于齐岱,六州之人,三十万户,常得全安,实由此镇”。摘编自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材料二现在我们在城里见到的大街小巷的名称,有些在宋代就有了,都是以不同的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如杭州的西湖与主要市区有一个吴山,吴山境内有几十个庙,叫鲁班庙每个庙的名字都意味着一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地区也因此而闻名。 摘编自吕振羽中国历史讲稿请回答:
28、(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城池所起的主要作用。(2)材料二中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街道和寺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这一现象在宋代出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解析:第(1)问从民生、安全、国家统治等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经济角度分析;第二小问从商业范围、商业环境、商品种类及媒介等方面回答。第(3)问立足经济分析。答案:(1)作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地方安定;维护封建统治。(2)说明: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条件: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农业的发展;商品种类增加;交子的出现等。(3)变化:由侧重政治职能转向经济职能,城市经济功能增强。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