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绝密启用前滕州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1。10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11919年5月9日申报头版刊发消息:“商务印书馆印刷所、发行所、编译所于5月9日停业一日”“上海股票商业公会5月9日停止交易一天”“5月9日宁波旅沪同乡会小学校停课一天”各行业休业或停课启事连篇累牍,扑面而来。这表明A上海工人广泛声援学生罢课B社会各界支持五四运动C媒体大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D爱国救亡成为时代呼声2右图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份重要文献原本。文献中有“中央局”、“全力组织全国铁道工会”、“
2、明年七月前,必须出书(关于纯粹的共产主义者)二十种以上”的词句。据此推断该文献可能出现于A1921年1924年B1927年1936年C1937年1945年D1945年1949年3如图是1927年的一幅漫画滚出去,描绘了一把“扩大反英运动”的巨大扫帚正扫向手拿武器的英国士兵的情景。这幅漫画反映出当时A. 列强在华势力土崩瓦解B国民革命形势不断高涨C. 北伐战争取得完全胜利D民众救亡意识开始觉醒4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A便于土地革命全面推行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顺利开展C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
3、日D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5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的宣传画,图上注有“完成三十万双草鞋,使红军哥哥不打赤脚”等字样。该宣传画体现出当时A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得到贯彻落实B根据地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C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解放了生产力D妇女成为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6下图是小明在学习红军长征时找到的著作。这些著作A 彰显了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B表明长征有浓厚的地域色彩C拓宽了研究长征历史的视野D成为研究长征的第一手史料7右图是发表于1943 年的木刻版画,塑造了陕甘宁边区第一位劳动英雄吴满有的形象。他头戴绒帽,身披羊皮棉袄,成为普通农民依靠劳动改变命运的象征。对吴满有的塑造与宣传意在A 动员群众参加
4、土地革命B发动农民支援百团大战C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战D激发边区群众生产热情81939年6月,苏联副人民委员洛佐夫斯基曾指出:“刻下正在中国解决世界性问题:日本是否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类好几十年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和日本斗争的结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中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世界强国地位C. 国共合作抗日是全民族抗战的政治基础 D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9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在回答日本外宾关于“一生中最高兴的是什么”的问题时,兴奋地回忆道:“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那时我们的装备很差,还都在打仗,而民国三十六年的这一胜利
5、是在以弱胜强、以少对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对这一胜利理解正确的是A百团大战,鼓舞了军民抗战士气 B辽沈战役,东北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C逐鹿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渡江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101949年4月,毛泽东指示,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其中公私关系、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该指示着眼于A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B维护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C实现对大城市的顺利接管D实施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11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中央人民政府A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B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C依据1954年宪法履行职
6、权D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12如右图示1952年5月至1953年底,中国高校院系调整示意图。反映了当时中国A 外交政第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反思苏联经验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13央视国史节目国家记忆在解放军入川:修建成渝铁路-集中有这样的解说词:“成渝铁路共完成隧道43座,大桥7座,中桥77座,涵渠1195座,正线全长505公.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三十一周年纪念日,邓小平挥毫题词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成渝铁路的成功修建反映了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B计划经济模式确立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国民经济调整完成141954年,新中国在日内瓦亮相,为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建设性建议;1955年,
7、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发出求同存异的呼声;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这说明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15该图是赵正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A反映出过渡时期工业化的成就B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风貌D反映农民拥护农业生产合作化16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年份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198256,93012,5655,4572,9509971990234,8007
8、0,10054,90016,40032,5001995236,80021,70036,0007,20066,200A移民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B移民剧增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结果C北上广移民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D移民人数的变化与城市经济发展成正比关系17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1988年1992年1996年1997年个体工商户(万户)1454.91583.92703.72850从业人员(万人)2304.92467.75017.15441A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B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C理论突破推动改
9、革深入发展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18姓名是时代文化的镜像,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国庆、新华、抗美、朝生、卫国、建设、国栋等高频名字的出现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应是A1946-1949年B1949-1966年C1966-1976年D1976-1989年19古代世界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表中的国家(地区)与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国家(地区)文明成果A古埃及金字塔和太阳历B古巴比伦王国十二铜表法C古希腊汉谟拉比法典D古罗马荷马史诗20按要素分析是认识历史事物的重要途径。根据下列要素,推断该帝国是A 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亚述帝国21古希腊雅典公民尽管在公民大会上可以提出新的议案,或提出
10、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但是如果他的提议没有通过,就会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性命之虞。这表明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22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
11、是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基础23“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A庄园经济是开放式经济B庄园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庄园经济基本自给自足D庄园是发达的经济实体24有学者指出,到17世纪,在允许教会法和教士发挥一定作用的情况下,查士丁尼的国法大全已经成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普通法,补充着当代法律和习惯的不足。其意在说明A教会专权阻碍罗马
12、法的传播B罗马法对近代西方影响巨大C宗教法规所发挥的作用有限D欧洲当代法律不断得到完善25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出口到亚洲的贵金属的价值平均为31.3万英镑,而出口商品的价值平均为9.4万英傍。这反映出当时A英国是世界工业生产的主导者B英国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占据优势D英国占据世界贸易中心地位26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殖民地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A巩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B主要针对和打击海上马车夫C使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D削
13、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27如图反映的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下列对殖民活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段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B段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C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D段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28圣母百花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座伟大建筑,它的穹顶(高106米的八角形圆屋顶,如图1和图2)更是让教皇惊叹其“神话一般”,米开朗琪罗也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下面对该穹顶解读最合理的是A属于古罗马穹顶和拜占庭大型穹顶的经典复制品B窗洞的圆顶反映出人类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C设计完全符合天主教会的要求所以得到教皇赞许D
14、米开朗琪罗对美的追求体现了该时期的人文精神29你认为导致由右图图1向图2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矛盾的消除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C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影响和促进D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被驱除出社会领域30下图中分别代表个国家,下列选项中所指人物与标号对应正确的是A诞生了“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B诞生了“宗教改革的奠基人”,他主张人的灵魂获救要依靠自己的信仰C诞生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的学说科学阐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诞生“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他的作品讽刺教会腐朽,宣扬人性自由31论及牛顿科学成就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有学者指出:
15、“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该学者的这一观点旨在强调A近代科技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推进作用B牛顿定理对其它自然学科的深刻影响C牛顿科学精神对启蒙运动的促成作用D经典力学为相对论创立奠定理论基础32右图坐标中,曲线所反映的是西欧A 王权演变B教权演变C贵族权力变化D市民权力变化331694年威廉在英国发行公债,以120万英镑的资本成立了英格兰银行;并任命牛顿为皇家铸币厂厂长,统一回收英国旧币、铸造新币,使得货币与金融政策顺利推行,因此让伦敦出现正式的证券交易所。这表明当时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遭到破坏B国王仍在行使部分权力
16、C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明显D议会改革未能实现目标34下表内容依据美国宪法部分条文整理。该表体现了美国实行A总统制B内阁制C共和制D联邦制35从1835年到1870年,德国铁路干线总长由6.1公里飙升至2.1万多公里。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以至于诗人卡尔贝克曾如此赞道:条条闪光的铁轨,是婚姻的纽带和证婚的戒指,它柔情地将各邦沟通,良缘就此缔结。这表明德国铁路建设的发展A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进步B加速了工业革命的扩展C加快了融入欧洲的步伐D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第II卷(非选择题共2题,共30分,36题16分,37题14分)36某市纪念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
17、0周年,设计成就成果展,其中提供了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后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外交工作的图片资料。根据以上图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为该纪念馆的“外交工作成就成果展”部分撰写设计报告。(包含设计主题、设计目的、图片介绍;要求逻辑思维清晰,史论结合)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下面四辐图是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贝海姆1492年图 舍纳1523年图霍曼1716年图 丹维尔1761年图 摘编自(美国)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历史参考答案1D【详解】材料反映了
18、五四运动开始后,休业或停课启事连篇累牍,广大爱国群众支持并参与五四运动,说明当时爱国救亡成为时代呼声,D项正确;上海工人广泛声援学生罢课是1919年6月5日后,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各界”,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申报的立场,并不能代表当时所有媒体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2A【详解】根据材料“中央局”、“全力组织全国铁道工会”、“明年七月前,必须出书(关于纯粹的共产主义者)二十种以上”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21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与发展工会组织、发动工人运动的指示,符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工作中心,故A项正确;1927年1936年党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反抗国民反动派,开展土地革命
19、,排除B;1937年1945年党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反抗日本侵略,排除C;1945年1949年,党的工作重心应是争取解放战争胜利,排除D。故选A。3B【详解】根据“1927年”“正扫向手拿武器的英国士兵的情景”可得出此时正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反对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故B项符合题意;A项太夸张,排除A;北伐战争此时并没有完全胜利,排除C;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D。4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可以看出此时应该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全面推行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A项错误;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属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故C项错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应该
20、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D项错误。故选B项。5D【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妇女通过做草鞋支持党的革命事业,为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故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时间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事件,A项排除;材料不能说明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成就巨大,其主旨是农村妇女积极支持革命,B项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农民的农业生产,C项排除。6C【详解】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其都是有关于红军长征的著作,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呈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拓宽了研究长征历史的视野,C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强调不同的研究角度,而不是强调历史价值,排除A项;材料不能表明地域色彩,排除B项;材料中的是二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C项。7D【详解】194
21、3年陕甘宁边区宣传劳动英雄吴满有的,树立普通农民依靠劳动改变命运的典型形象,意在激发边区群众的生产热情,D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宣传“劳动英雄”的目的,不是要动员群众参加土地革命,变革生产关系,A项错误;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B项错误;宣传吴满有为代表的普通农民依靠劳动改变命运与“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战”不符,C项错误。8D【详解】材料反映了中日战争的结局决定日本是否能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D;A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9C【详解】根据题干“解放战争时期”,“民国三十六
2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与材料中“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相符,故选C项;百团大战主要是抗战时期彭德怀领导的,故排除A项;辽沈战役主要领导者是林彪,故排除B项;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故排除D项。10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后期,中共在接管石家庄、天津等大中城市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毛泽东提出“四面八方”方针,使各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对大中城市的顺利接管,故选C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强调公有制,与“实行
23、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不符,故排除A项;维护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只反映了“四面八方”关系中的部分人的利益关系,故排除B项;“公私关系、劳资关系”与工业优先发展无关,且“一五”计划时期我国才实施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故排除D项。11B【详解】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占据了最高领导地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在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之前,此时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故选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后取代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排除A;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此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履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24、职责,排除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1956年,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已经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取代,排除D。12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得到恢复和发展,于是国家开始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即一五计划时期。再仔细观察柱状图可知,综合性和财经类院校的占比降低,而工、农、医等高校的占比升高,这就反映出高校院系调整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D项正确;题干是国内教育领域的变化而不是外交领域,故A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是1956年底确立的,故B项错误;调整院系的目的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需要,不是服务于国外苏联经验,故C项错误。13A【详解】根据材料“在中国
25、共产党建党三十一周年纪念日”可知,成渝铁路建成时间是在1952年,这条铁路的建成反映了当过国民经济的恢复,A正确;三大改造完成标志计划经济模式建立,排除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排除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是在1965年,排除D。14C【详解】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以及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都体现了我国一直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正确;A错在“领导者”,排除;万隆会议以及日内瓦会议召开时,我国的综合国力并不强,排除B;和平外交符合我国利益,于世界和平有利,D与题无关,排除。15D【详解】根据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主题及时间,可得出集
26、体化指的是对农业的三大改造中的生产合作化道路,故D项正确;材料与工业无关,排除A;此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排除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排除C。16A【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从1982年到1995年中国移民海外的人数显著增加,这主要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关,A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B项排除;北京和上海并不是经济特区,C项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对外开放同对外移民的关系,排除。故选A。17C【详解】材料反映的是1992年后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的数量显著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十四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开始
27、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C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B是国企改革的内容,与材料无关,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城乡发展的差距是在不断拉大,排除。故选C。18B【详解】国庆指的是新中国成立,时间是1949年,抗美指的是抗美援朝,时间是在1950年至1953年,卫国、建设、国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间至1966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A不能涵盖抗美,排除;C、D不能涵盖建国,排除。19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和太阳历是古埃及文明的成就,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成就,排除B项;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成就,排除C项;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20C【详解
28、】根据材料中“屋大维大帝”“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行省制”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通过不断扩张,罗马帝国成为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为加强对地方管控,屋大维实行行省制。同时,罗马帝国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C项正确;波斯帝国是公元前6世纪中期由居鲁士大帝开创的,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是公元前336年由亚历山大大帝开创的,排除B项;亚述帝国指的是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末,由古亚述人在西亚地区建立的强大的奴隶制王国,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1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雅典公民“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如果不能通过,提议
29、人会受到惩罚,这说明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B项正确;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每个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并行使自己的权利,“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在公民大会上提议案时要慎重,未涉及公民的言论自由受限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22C【详解】根据“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可知,阿拉伯商人的贸
30、易范围非常广泛,故C项与题意吻合。材料只提及巴格达一个城市,缺乏与其他城市的比较,故不能得出“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这一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贸易,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也并未提及奴隶制和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23C【详解】材料“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菜园、池塘、树林、草地”反映的是中世纪欧洲的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C正确;庄园经济封闭性较强,A排除;庄园经济并不发达,而且其经济形态不是商品经济,B、D排除。故选C。24B【详解】根据材料“到
31、17世纪,查士丁尼的国法大全已经成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普通法,补充着当代法律和习惯的不足”,并结合所学可知,编订于6世纪的查士丁尼法典,到17世纪仍对欧洲发挥着重要作用,说明罗马法对近代西方影响巨大,故B项正确;“教会专权阻碍罗马法的传播”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宗教法规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欧洲古代法律对欧洲当代法律的影响,不是欧洲当代法律不断得到完善,故D项错误。25C【详解】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出口到亚洲的贵金属的价值超过了出口商品的价值,反映出当时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占据优势,大量白银流向亚洲,故选C;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还没有开展工业革命,排除
32、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占据优势,不能说明英国占据世界贸易中心地位,排除D。26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垄断其与北美殖民地的商品运输和贸易,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反映出其主要针对和打击当时的海上马车夫荷兰,B项正确;航海条例颁布百余年后英国的工业革命才开始,A项错误;使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的是工业革命,不是航海条例的颁布,C项错误 ;17世纪在欧美地区从事商业活动的主要国家是荷兰而非西班牙,D项错误。27B【详解】17至18世纪主要的殖民国家是英法与荷兰,当时的美国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段是早期殖民扩张阶段,
33、这一时期主要殖民国家是西葡,段正是英国确立殖民帝国的阶段,段与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因此选项A、C、D描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28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圣母百花大教堂由杰出的雕刻家和建筑师布鲁涅列斯基主持和建造,穹顶的窗洞和圆顶反映出人类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是文艺复兴时期创新精神的突出体现,故B正确;穹顶采用了拜占庭教堂的集中型制,穹顶呈八角形,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穹顶,故A错误;穹顶设计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故C错误;米开朗琪罗对美的追求体现了该时期的人文精神,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错误。29B【详解】观察左图,当时德国的权力结
34、构是金字塔形状教皇处在权力的顶端,而到右图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国王为代表的世俗权力上升,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欧洲宗教改革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既勾结又斗争,矛盾不可能消除,故A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否定天主教权威,故C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只是要实现信仰事务上的自主,构建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需要的宗教,宗教神学没有被彻底驱除出社会领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0D【详解】据所学可知,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是意大利人但丁,故D正确;现代经济学之父是英国的亚当斯密,而德国,故A错误;“宗教改革的奠基人”是德意志马丁路德,图中的是英国,B错误;德
35、国的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的学说科学阐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法国,故C错误。31C【详解】材料强调了牛顿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尤其是确立的新的规范对全人类思想方面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受到牛顿物理学成就的影响,C正确;牛顿力学成就是在文艺复兴之后,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牛顿物理学成就对思想领域的影响,而非其它自然科学,B正确;D依然强调的是物理学领域,排除。32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8世纪至13世纪,西欧社会教权势力强大,而王权势力弱小;13世纪至17、18世纪,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欧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王权势力有所上升;最后,在17、18世纪后,伴随
36、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陆续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世俗王权再次走向了低谷;综上,故选A;教权在8世纪至13世纪一直是居高不下的,这与曲线的走向不符,排除B;中世纪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贵族是欧洲社会的主流和核心,它的势力在8世纪到13世纪不应该是急速下降的,排除C;市民阶层是伴随着中世纪以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出现的,它的起点较低,且是逐步增长的,这与曲线的走向不符,排除D。33B【详解】英国的内阁制度是逐渐形成的,君主立宪制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材料这些事,说明当时国王仍在行使部分权力,故答案为B项;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一成果没有被破坏,排除A项;
37、当时尚未形成责任内阁制,排除C项;议会改革的目标是限制王权,但如果法律赋予国王行使某种权力,则不在限制之列,所以这一现象与改革目标是否实现无关,排除D项。34D【详解】根据表格美国授予联邦权力的同时又禁止联邦行使权力,州保留一定权力,这些可以看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可知美国实行联邦制,故D正确;材料信息与总统制不符,故A错误;内阁制是英国的,故B错误;材料与共和制无关,故C错误。35D【详解】从材料中的“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等信息可以看出,德国铁路建设促进了各邦的联系和交流,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铁路建设对思想观念的影响,排除A项;铁
38、路建设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材料没有反映铁路建设对工业革命的反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铁路建设对德国融入欧洲进程的影响,当时的德国也不存在融入欧洲的问题,排除C项。36示例一:设计主题求同存异、自信自强和兼济天下的新中国外交设计目的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风采;感受中国共产党智慧的外交理念;彰显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与大国担当。(任答两点,其他符合主题也可得分)展板内容图1中国出席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4月,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在印尼万隆召开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产生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国际
39、地位,迎来了与亚非国家建交的高峰。图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霸权地位相对削弱,亚非拉国家力量提升和支持,在1971年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了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使中国能够更好发挥作用,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图3中国政府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期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中国共产党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
40、国际事务。结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理念,走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中国特色外交路线,体现了大国担当和中国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取得了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其他符合主题的也可得分)示例二:设计主题和平友好、反对霸权、展现大国担当的中国外交设计目的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推行和平友好、互相尊重、反对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1955年万隆会议在中国的推动下取得了会议的成功,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现阶段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是体现了惠济天下的大国情怀。展板内容图片内容解读同上结论随着中国国际地
41、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积极融入世界承担责任,向世界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通过各种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的共同繁荣。示例三:设计主题中国梦与世界的和平、发展设计目的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通过展览我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70年的外交成就,体现我党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强决心,构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展板内容图片内容解读同上结论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己任,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必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领导作用,实现中华民族复
42、兴的伟大梦想,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如有其他答案,只要是言之有理,亦可得分)【详解】根据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外交工作的图片,可提出主题:求同存异、自信自强和兼济天下的新中国外交。设计目的:客场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风采;感受中国共产党智慧的外交理念;彰显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与大国担当等分析思考。图片介绍:图1是中国出席亚非万隆会议,可从面对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产生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迎来了与亚非国家建交的高峰等分析介绍。图2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可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43、,美国霸权地位相对削弱,亚非拉国家力量提升和支持等,说明在1971年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了合法席位的原因。可从这是中国外交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使中国能够更好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等说明其意义。图3是中国政府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从新时期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等,说明其提出的背景,可从中国共产党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等说明其意义。最后总结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
44、,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体现了大国担当和中国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取得了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其他符合主题的,也可得分。)37示例: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反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1492年,在贝海姆所绘的世界地图中,美洲还是模糊不清的。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到达美洲,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舍纳所绘地图对美洲的轮廓描绘大致正确。18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工业革命开展后对外贸易的扩展,世界市场不断拓展,霍曼和丹维尔的地图中美洲的轮廓日益清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渐趋清晰。【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贝海姆1492年图”到“丹维尔1761年图”,世界轮廓越来越清晰,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论题: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反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选取“贝海姆1492年图”和“舍纳1523年图”,说明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到达美洲,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美洲地图由模糊不清到有大致轮廓;选取“霍曼1716年图”和“丹维尔1761年图”,说明随着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工业革命开展后对外贸易的扩展,世界市场不断拓展,地图中美洲的轮廓日益清晰。最后总结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