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 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169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 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 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 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 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 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 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 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 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二)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春秋时期,楚国兼并其他国家,在亡国之地设县管理;晋国国内贵族之间兼并斗争日趋激烈,取胜的强宗大族在亡宗灭族的贵族领地上设县管理。楚、晋县制的推行()A强化了楚晋两国国君权力B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C推动了社会关系发生变动D导致了分封制的彻底瓦解C楚国县制的推行强化了国君的权力,为中央集权体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晋国县制的推行反而削弱了国君权力,增强了国内卿大夫的力量,为地主阶级力量上升奠定了基础,这都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动,故选C

2、项;晋国县制的推行削弱了国君权力,排除A项;晋国国内卿大夫力量的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B项;分封制的彻底瓦解是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2(2020宣城调研)春秋时,合族迁徙尚属常见;战国时,却代之以匹夫匹妇襁负其子辗转四方。这一变化()A是分封制遭到破坏的表现B反映了兼并战争更为残酷C标志着小农经济已经形成D加快了血缘政治的瓦解D材料“春秋时,合族迁徙尚属常见;战国时,却代之以匹夫匹妇”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脱离族群,从而加快了血缘政治的瓦解,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迁徙状况,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迁徙的形式变化而不是迁徙的规模,因此不能说明兼并战争残酷,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迁徙状况而

3、不是小农经济,排除C项。3(2020南昌模拟)“九州”原指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后来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最早记载“九州”的禹贡虽托名为大禹所作,其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据此可知()A战国大量兴修水利B中国古代国家结构趋于严密C史上并无大禹其人D“九州”一词不早于战国时期B材料“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后来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说明国家结构趋于严密,故选B项;根据材料“行政区划”可知不是兴修水利,排除A项;材料“禹贡虽托名为大禹所作”只是说明了禹贡并非大禹所作但无法说明史上并无大禹其人,排除C项;材料中“最早记载九州”的文献虽不早于战国时期,但不代表“九州”一词之

4、前没有产生,排除D项。4(2020太原模拟)“士”在商、西周时期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后,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这反映了()A民间私学的兴盛B士族制度的出现C宗法制度的瓦解 D贵族政治的衰落D根据材料“士在商、西周时期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后,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可知此时随着生产力发展,士阶层分化,贵族政治衰落,故选D项;私学兴盛与材料所述时间“春秋末年后”不符,排除A项;魏晋时期,伴随着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出现,排除B项;宗法制度强调血缘亲疏,与材料所述士阶层分化不符,排除C项。5(2020湘豫名校联考)国语记载,周定王时,单襄王途经陈国,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

5、要灭亡。左传记载,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由此可知,当时()A交通设施建设体现行政能力B道路馆舍普遍受到战争破坏C诸侯重视交通建设加强集权D争霸关键在于交通设施建设A根据材料“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可知,当时把交通设施建设与国家治理和政权稳固联系起来,说明交通设施建设的情况反映了国家治理的水平,故选A项。6(2020攀枝花统考)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

6、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礼乐制度逐渐崩溃C齐国独立于周王室 D等级制度走向消亡B根据周代“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到“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可知,服饰色彩作为体现等级的重要标志,但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却受到齐国的推崇,这说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逐渐走向崩溃,故选B项;题干反映的是服饰的“间色”逐渐受到推崇,并没有说明服饰多元成为主流,排除A项;当时周王室虽然地位下降,但齐国形式上仍遵从周天子,没有独立于周王室,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等级制度走向消亡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7(2020济宁模拟)在春秋一书所记述的242年间,鲁

7、国向周天子朝聘了六次,向齐、晋等国朝聘30次;滕、薛等国朝聘鲁国超过30次。相反,周桓王在位23年间曾五聘于鲁。这些现象突出反映了()A鲁国在封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B周王室的影响力已不复存在C朝聘成为维护礼乐秩序的手段D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聘的本意是指西周时期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而题干所述现象是指春秋时期诸侯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来往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这就使得西周时期的朝聘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反映了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地位并不重要,其之所以频繁朝聘其他诸侯国,是为了自身生存的

8、需要,排除A项;题干中“鲁国向周天子朝聘了六次”说明周天子的影响力并没有完全丧失,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时期,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遭到了破坏,出现了“礼崩乐坏”现象,排除C项。8(2020洛阳统考)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而且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参与工商业活动。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B商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地位C社会变革新兴阶级崛起D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D“不仅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而且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参与工商业活动”说明商业不一定全部由政府垄断,民间也有一定的存在,故选D项;“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9、此时诸侯并立,并没有得到全国的认可,排除A项;“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只能说明财富多,无法判断地位高,排除B项;“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商人不属于新兴阶层,排除C项。9(2020甘肃诊断)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对()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B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C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D由材料“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可知造物应该顺应天时,适应地气,材料上佳,工艺精巧,合

10、此四项条件才能制造出精良的器物,强调一切事物要从整个自然与时代的系统出发进行设计,“地气”是自然界的客观条件,“材美”“工巧”则是主观因素,故选D项。10(2020武汉质检)下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A统治的地域中心 B汉文化影响范围C封建政权的称谓 D中华民族的总称A根据材料可知,“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是统治百姓,由此推断“余其宅兹中国”是西周统治区域,故选A项;根据材料“西周早期”可知此时还未产生“汉文化”的概念,排除B项;

11、根据材料“西周早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称“周”,排除C项;由材料“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可知是中原地区,不包括少数民族地区,不是中华民族的总称,排除D项。11(2020镇江高三期末)战国时期,墨子提出“一同天下”,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A说明墨家儒家法家思想趋于一致B意味着古代大一统思想雏形形成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D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B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墨子提出一同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可知,当时三位思想家都主张统一,意味着古代大一统思想雏形形成,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儒家、法家思想并

12、不相同,排除A项;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为统一全国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与墨子、荀子的思想无关,排除C项;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与墨子、荀子的天下观无关,排除D项。12(2020广州、深圳调研)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图1、图2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部分代表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 A分封体制开始崩溃 B集权体制初现雏形C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玺印具有统一风格B根据“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可知,战国后期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权力逐渐集中到诸侯国君手中,其政治权力不断扩大,表明战国时期集权体制初现雏形

13、,故选B项;分封体制开始崩溃是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玺印制度无法表明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排除C项;题干中的图片只是部分代表官印,不能得出战国时期玺印具有统一风格的结论,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本)业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为国者,边利尽归于兵,市利尽归于农”,“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摘自商君书材料二“民不外务当敌斩首,内不急力田疾作,民皆欲行货财、事富贵不亡何待?”“夫明王治国之政

14、,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使民贫,则民喜农而乐战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以均贫富此帝王之政也”。摘自韩非子材料三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人物,为维护秦国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极力主张国家对经济领域实行超经济干预政策,反对秦国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希望通过由国家全面控制、垄断经济资源的举措,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摘编自李禹阶法家开启重本抑末先河(1)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和韩非相同的经济思想。(9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12分)(3)概括指出商鞅和韩非子的经济思想在历史上的消极影响。(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三“反对秦国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得出重本抑末

15、;根据材料三“由国家全面控制、垄断经济资源”得出国家控制经济;根据材料一“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材料二“使民贫”、材料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得出富国弱民。第(2)问,根据材料一中“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得出民避农战,事商贾;根据材料三“为维护秦国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得出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从该时期的军事、经济等角度得出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反对秦国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得出重农抑商限制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出富国弱民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进步。答案(1)思想:重本抑末(重农抑商);

16、国家控制经济(国家干预经济);富国弱民。(2)原因:“民避农战,事商贾”;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的建立(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3)影响:重农抑商限制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富国弱民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进步。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

17、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是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如根据材料信息“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百家争鸣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等可以

18、提炼出两个观点:一是同意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与评价;二是认为“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或者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其他观点。然后结合相关知识对提炼的观点加以评析。答案示例一: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

19、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示例二: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评析: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东周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基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