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管仲改革后齐国实力大增。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齐桓公制订盟约,借周天子之名颁布。会盟后,“诸侯称顺焉”。据此可知()A周天子天下共主权威得到维护B会盟巩固了原有的政治秩序C经济实力是新秩序构建的基础D尊王攘夷是成就霸业的关键2汉代皇帝秘书处有六尚:尚衣、尚事、尚冠、尚席、尚浴、尚书;宰相秘书处有东曹、西曹、户曹、法曹、尉曹、兵曹、金曹、仓曹等十三曹。由此可见()A汉代中央官僚体制成熟B秦汉以后皇权专制趋势C
2、相权已凌驾于皇权之上D当时国家事权在宰相府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认为:“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条约制度的起点是在()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20世纪初4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的引导宣传B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C自然经济的解体D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5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说:“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
3、,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D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之上6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致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上述材料表明()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罗马法主要调整人际关系D平民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7“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
4、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民主制度有很强的普遍性B联邦宪法如艺术品不实用C各国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国情D联邦宪法有明显的局限性8对于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人指出: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这意在说明德国体制()A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B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C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D有利于内部改造的进行9如图为汉代最先进的利用水力的工具。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D西汉官营冶铁业生产状况10有学者研究发现,关于
5、白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唐代人与明朝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唐代人认为铜钱重要,白银一无是处。明朝的有关论述却认为只有白银能够充当货币。导致这种认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B世界联系程度的不同C政府商业政策的不同D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11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A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B商品经济的繁荣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D社会主流观念改变12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 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
6、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13如表为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时期迁出他乡种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18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19121939年473077396A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B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C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D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14英国人大卫兰德斯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对作者观点理解
7、最准确的是()A工厂成为了犯罪频发的地方B工厂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C批判垄断组织对个人的剥削D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1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史上进步的经济形态,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下列事件或现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过促进作用的是()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实业救国思潮。ABCD16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令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B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商展开竞争C扭转内外交困的局面D完全改变“重农抑商”的国家政策17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
8、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8管子。乘马数中,管子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他说,年岁凶歉的时候,人们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罗斯福新政中也有类似措
9、施,该措施是指()A削减农业产量B改革银行体系C推行“以工代赈”D健全社会保障19随着欧洲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17世纪荷兰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由此可见,与这次金融泡沫直接有关的是()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中心的转移C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D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20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下列关于三次英荷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B导火线是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C结果是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D实质是争夺世界市场的商业
10、战争21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A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B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C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D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22“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已把工人隶属于资本制下的运动扩大到世界规模。印度、中国和日本,现在都不得不遵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世界史法则而无法摆脱历史的命运。”这段论述反映()A近代亚洲国家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19世纪40年代欧洲和亚洲的相互促进C近代欧洲是世界进步的原动力D印度、中国和日本先后沦为
11、西方的殖民地23对如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24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C对俄国的贡献主要局限于航天工业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在长城一线设边镇并驻军80万,每年需从内陆各
12、省协饷和调运物资。洪武三年,政府允许输银买引,徽商也走上大规模食盐贩运的道路。万历四十五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商帮的特点及商帮形成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晚清商会的作用。如何理解从传统商帮到近代商会这一变化?262017年,教育部发函要求将现行教材中“八年抗战”的表述改为“十四年抗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的全过程。第二,“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助于学生理解日本侵华本质的危害。第三,“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摘自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
13、”概念的意义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进行说明。依据自己的理解增加一条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并阐明理由。27阅读下面材料:材料 1832年议会改革后,选举权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广大的中下层人民迫切要求进行一次新的议会改革。在这种情势下自由党为拉拢选民,表示主张新的议会改革。保守党内一部分人为了挽救保守党的政治颓势也表示准备改革,但保守党内一些右翼分子却坚决反对。许多地区都开展了争取改革的斗争,群众到处举行集会。1867年7月15日,议会下院通过了第二次议会改革方案。它规定,在城镇,选举权应给予每一房主和租户,也给予支付一定租金和居住不少于一年的房客。在各郡也实行类似方案。另有
14、4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所空余出来的席位,分配给大城市。经过改革,选民的总数从135万人增加到225万人。贵族地主的势力进一步降低了,资产阶级在下议院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不过,直到这时英国仍然只有二分之一的成年男子享有选举权,工人中只有高工资的熟练工人才获得选举权。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影响。2016-2017学年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管仲改
15、革后齐国实力大增。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齐桓公制订盟约,借周天子之名颁布。会盟后,“诸侯称顺焉”。据此可知()A周天子天下共主权威得到维护B会盟巩固了原有的政治秩序C经济实力是新秩序构建的基础D尊王攘夷是成就霸业的关键【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以春秋时期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A周天子派代表参加诸侯的会盟,诸侯借周天子的名义颁布盟约,说明周天子的权威遭到破坏,该项错误B在西周的分封体制下,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作为诸侯的齐桓公召集诸侯参加会盟并借天子之名颁布盟约,说明原有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该项错误
16、C齐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召集诸侯参加会盟以构建新的社会统治秩序,说明经济实力是新秩序构建的基础,该项正确D“尊王攘夷”指尊奉周天子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抵御西方少数民族的进攻,材料没有涉及,该项错误故选C2汉代皇帝秘书处有六尚:尚衣、尚事、尚冠、尚席、尚浴、尚书;宰相秘书处有东曹、西曹、户曹、法曹、尉曹、兵曹、金曹、仓曹等十三曹。由此可见()A汉代中央官僚体制成熟B秦汉以后皇权专制趋势C相权已凌驾于皇权之上D当时国家事权在宰相府【考点】1U: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汉朝的中央官制,要求学生街和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主要涉及到的是皇帝
17、的秘书机构和宰相秘书机构称呼的不同,不能反映出中央官僚机构是否成熟,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央官制成熟的标志是唐朝三省六部制B从材料可知为皇帝服务的机构带有“尚“的特点,而宰相的秘书机构以曹来命名,主要反映的是皇帝权力和宰相权力地位的差别,说明君主专制不断的强化C材料明显可以看出皇帝的秘书机构称呼上与宰相秘书机构称呼要高,皇权高于宰相权力D汉朝皇帝的,秘书机构及管理皇帝的家事,又管理国事,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宰相机构只是皇帝管理国事的延伸机构故选B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认为:“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条约制度
18、的起点是在()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20世纪初【考点】91:鸦片战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些条约是对中国的一种压榨,是不平等的条约,而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起源应该是鸦片战争,所以时代应该是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不平等条约C.19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增多D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经形成了体系故选A4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A政府的引导宣传B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C自然经济的解体D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考点】A2: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影响,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如领土完整遭破坏,使中国长期不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解答】材料中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主要是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重视家族观念,侧重于耕读,近代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主张实业救国等思潮兴起,故D项正确;A项于材料无关,排除;B项仅仅是中国古代家训形成的原因,排除;自然经济在中国近代开始解体,故排除C故选D5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说:“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
20、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D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之上【考点】4B: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解答】本题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希腊人受着法律的统治,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说明了法律的作用,强调民主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故D正确;ABC项均未体现出法治的内容,排除故选D6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
21、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致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上述材料表明()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罗马法主要调整人际关系D平民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考点】4H: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罗马法坚持两大准则: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解答】A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是罗马哪个阶级的财产问题,排除;材料中只是一个案例,不是罗马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故C错误;D项的错误原因与A项相同,排除;“凡以遗嘱处分
22、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致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表明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B正确故选B7“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民主制度有很强的普遍性B联邦宪法如艺术品不实用C各国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国情D联邦宪法有明显的局限性【考点】6A: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
23、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解答】材料“美国的联邦宪法,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说明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的民主制度是受美国特定条件制约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通行的法律,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8对于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人指出: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这意在说明德国体制()A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B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C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D有利于内部改造的进行【
24、考点】6H: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需要掌握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抓住关键信息“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进行分析理解即可【解答】依据题干“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可以看出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9如图为汉代最先进的利用水力的工具。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D西汉官营冶铁业生产状况【考点
25、】2D: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分析】解答的关键是从图片切入,结合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进行思考【解答】图片中的工具是水排,一种水利鼓风用于冶铁的工具,由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所以B正确,排除AD;C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B10有学者研究发现,关于白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唐代人与明朝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唐代人认为铜钱重要,白银一无是处。明朝的有关论述却认为只有白银能够充当货币。导致这种认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B世界联系程度的不同C政府商业政策的不同D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考点】2V: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抓住题干所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主要原因”并正确理
26、解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白银能否成为流通货币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B结合所学知识,世界联系程度是白银成为流通货币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C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明朝均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结合所学知识,对外开放程度是白银成为流通货币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故选A11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A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B商品经济的繁荣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27、D社会主流观念改变【考点】2N:宋朝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宋朝商业发展的影响,关键信息有“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解答】材料发源地是宋朝保护财产权的立法,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故B正确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B12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 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考点】2Z: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明清
28、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抓住关键信息“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分析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可知,不能说明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可知,流民沦为雇佣工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农业是以小农经营为主,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应排除故选B13如表为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时期迁出他乡种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
29、事工商业18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19121939年473077396A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B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C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D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考点】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列强侵略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数据反映了南方沿海(某乡)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但“大量”不能体现,A项排除;B“已率先解体”属于隐性比较,且表达绝对化,B项排除;C.19世纪末20世纪初及1912193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确实比较迅速,C项表述本身符合史
30、实,但是材料无明显体现,排除D本题以农民身份变动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南方沿海(某乡)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或国外流动,表明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D项正确;故选D14英国人大卫兰德斯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工厂成为了犯罪频发的地方B工厂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C批判垄断组织对个人的剥削D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考点】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需要掌握工厂制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监狱”、“狱卒”【解答】A项与“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不符,应排除题干“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
31、,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体现的是工厂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而不是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故B项错误题干“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不能说明垄断组织对个人的剥削,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监狱”、“狱卒”可知,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故D项正确故选D1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史上进步的经济形态,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下列事件或现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过促进作用的是()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实业救国思潮。ABCD【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2、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过促进作用,排除;均符合题意,故正确故选B16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令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B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商展开竞争C扭转内外交困的局面D完全改变“重农抑商”的国家政策【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答】19世纪末,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扭转内外交困的局面,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
33、意,排除故选C17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考点】D3: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分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需要掌握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的影响和教训解题的关键是对“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
34、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可以看出胡佛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这对罗斯福新政提供经验教训,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应排除胡佛政府的政策并没有改变美国经济运营方式,故C项错误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是罗斯福新政,故D项错误故选B18管子。乘马数中,管子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他说,年岁凶歉的时候,人们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
35、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罗斯福新政中也有类似措施,该措施是指()A削减农业产量B改革银行体系C推行“以工代赈”D健全社会保障【考点】D4: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学生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别是社会救济的内容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中故事的含义是,通过给人民以工作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削减农业产量无关B改革银行体系,不能够促进社会就业C以工代赈就是扩大社会就业,同时实行社会救济符合材料的故事含义D社会保障体系,除了就业以外,还有医疗养老等等材料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故选C19随着欧洲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17世纪荷兰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
36、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由此可见,与这次金融泡沫直接有关的是()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中心的转移C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D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考点】5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需要掌握商业革命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商业革命的表现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强调的是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导致金融泡沫,结合所学可知,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表现之一,因此与这次金融泡沫直接有关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20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
37、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下列关于三次英荷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B导火线是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C结果是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D实质是争夺世界市场的商业战争【考点】55:英国的殖民扩张【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殖民扩张,侧重于考查的是三次“英荷战争”【解答】1763年,英国取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获得了法属北美殖民地,掌握了海上霸权,所以C项的说法符合题意故选C21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
38、的是()A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B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C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D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考点】58:英国工业革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依靠工资生活的人数量越来越多说明有更多的人失去了生产资料,出卖劳动力从时间上看,正好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以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应该是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发展为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B选项只体现出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没有分析到社会关系的变化没有A
39、选项全面C材料看不出,工业革命的过程,只能反映出工业革命产生的结果D从材料中的依靠工资生活的人口达到4/5,可以看出工人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是明显增强故选A22“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已把工人隶属于资本制下的运动扩大到世界规模。印度、中国和日本,现在都不得不遵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世界史法则而无法摆脱历史的命运。”这段论述反映()A近代亚洲国家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19世纪40年代欧洲和亚洲的相互促进C近代欧洲是世界进步的原动力D印度、中国和日本先后沦为西方的殖民地【考点】57: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分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主要考点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的兴起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争夺西方
40、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解答】通过材料“印度、中国和日本,现在都不得不无法摆脱历史的命运”说明三国都不得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D项叙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23对如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考点】58:英国工业革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对英国以及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时间不符B.1860年当时德国,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C
41、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占据多数,体现了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优势地位,结合所学我们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成为世界工厂D材料看不出国际贸易的发展,只能看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故选C24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C对俄国的贡献主要局限于航天工业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考点】C9:斯大林模式【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列宁
42、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解答】斯大林模式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结合题干信息“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
43、年”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故选D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在长城一线设边镇并驻军80万,每年需从内陆各省协饷和调运物资。洪武三年,政府允许输银买引,徽商也走上大规模食盐贩运的道路。万历四十五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商帮的特点及商帮形成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晚清商会的作用。如何理解从传统商帮到近代商会这一变化?【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的发展考查明代商帮的特点及商帮形成的主要原因;晚清商会的作用以及对从传统商帮到近代商会这一变化的
44、理解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帮和商会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解答】(1)第一小问的特点,根据材料一“秦晋等边关省份晋商借此兴起”、“便以姓氏或宗族结为纲,用族法宗规”、“由官府指定资本雄厚的商人为纲运商人”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一“长城一线设边镇并驻军80万,每年需从内陆各省协饷和调运物资”以及材料中提到的盐法改革、宗族观念的影响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的作用,根据材料二“行业内部自治的机构,还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出建议和组织参加政治改革运动”、“参与国会请愿运动”、“其活动还伸展到教育、地方自治、仲裁、社会公益等十分广阔领域”,并结合当时的
45、时代背景,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产生的积极影响的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的理解,从形成的中心、所依附的力量、经济成分的性质以及政府政策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故答案为:(1)特点:地域性(地缘)、宗族色彩(亲缘)、行业性(业缘)的组合;资本雄厚;具有官府特许经营(垄断)权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跨区域长途贩运的发展);北方边镇的物资需要;盐法改革的机遇;宗族观念的影响(2)作用:推动工商业行业内部的自律与有序竞争;参与制定经济法规,推动工商业发展;抵制洋商扩张,维护民族利权;参与政治运动,推动政治转型;参与地方自治(社会管理),促进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促进近代化)变化:从传统地缘为主到近代
46、业缘为主;从依附封建政府到行业内部自治;从附属于封建农耕经济到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府从抑商政策到鼓励工商政策的变化262017年,教育部发函要求将现行教材中“八年抗战”的表述改为“十四年抗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的全过程。第二,“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助于学生理解日本侵华本质的危害。第三,“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摘自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进行说明。依据自己的理解增加一条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并
47、阐明理由。【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学生应结合所学知识对三条意义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解答】首先是选择题干给出的三条意义进行说明如选择第一条:主要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阶层人民开始了抗日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战确实进行了14年如选择第二条:依据“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就开始在中国进行犯罪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如选择第三条:可以从时间最早、时间最长、付出多、牵制日军等方面迸行说明其次,可用增加一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若“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助于理解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阶层人民开始了抗日斗争,之后全国各地开展了抗日救亡
48、运动故答案为:本题系开放行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具体答案略27阅读下面材料:材料 1832年议会改革后,选举权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广大的中下层人民迫切要求进行一次新的议会改革。在这种情势下自由党为拉拢选民,表示主张新的议会改革。保守党内一部分人为了挽救保守党的政治颓势也表示准备改革,但保守党内一些右翼分子却坚决反对。许多地区都开展了争取改革的斗争,群众到处举行集会。1867年7月15日,议会下院通过了第二次议会改革方案。它规定,在城镇,选举权应给予每一房主和租户,也给予支付一定租金和居住不少于一年的房客。在各郡也实行类似方案。另有4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所空余出来的席位,分配给大城市
49、。经过改革,选民的总数从135万人增加到225万人。贵族地主的势力进一步降低了,资产阶级在下议院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不过,直到这时英国仍然只有二分之一的成年男子享有选举权,工人中只有高工资的熟练工人才获得选举权。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影响。【考点】67: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分析】(1)主要考查英国近代议会改革,要求学结合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和工业革命的影响来分析材料(2)本题主要考查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要求学生结合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征以及工业革命的作用来分
50、析【解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改革首先是由于1832年议会改革不彻底,其次是由于英国两党制不断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同时工业城市兴起,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改变了英国选区的结构(2)经过1867年的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了选民的范围,降低了选举参与的资格,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但是,还没有实行最终的普选权故答案为:(1)历史因素:1832年议会改革不彻底,选举权仍受很大限制现实因素: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发展,两党制的形成工人运动和其他阶层群众运动不断高涨经济上: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工业城市兴起,人口向先进工业城市迁移(2)积极:扩大了选民范围,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更广泛参与政权;适应并推动了工业革命消极:普选权仍未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