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2016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3语文必修一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戮力(l) 翌日(y) 游弋(y) 浪遏飞舟()B颓圮(p) 创伤(chung) 蛰居(zh) 殒身不恤(x)C执拗(o) 游说(shu) 人头攒动(cun) 挑剔(t)D着陆(zhu) 贿赂(lu) 花圃(p) 绿林好汉(l)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 肃穆 湔雪 毛骨悚然B惊愕 和煦 引擎 相濡以沫C挪动 冷峻 黑魆魆 不寒而粟D庇佑 吞噬 废墟 断璧残垣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膳食结构不合
2、理带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_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查处淫秽网站,_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A抵制 抵消 防御 抵御B抵消 抵御 防御 抵制C抵制 防御 抵御 抵消D抵消 抵制 抵御 防御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 , , , , 。青
3、藏高原上的纳木错湖,海拔高达4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 ,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我觉得:美在清澈,美在水色。像晴朗的夜空 走近岸边远望湖水湛蓝湛蓝湖水是绿色的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卵石历历可数A B C D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首届“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的比赛线路,选择以珠江新城为起点,海心沙为终点的原因之一,是希望展现城市建设的成果。B. 深圳民营医院有70家之多,数量超过公立医院,已成为国内民营医疗开放程度最高、服务份额最大的城市。C.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有相当部分高血压病的产生就是由于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诱发
4、的。D. 由于“双十一”期间下单的包裹往往需要10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全部派送到位,引发了消费者“快递变慢递”的怨言。二、文言文阅读。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
5、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
6、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齐闻之,乃望燕 望:怨恨 B. 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 诚:真诚地C.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 执:拘捕 D. 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 宗:尊崇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 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B. 观王之群臣下吏 代之宋
7、,宋善待之C. 齐王其霸乎 不信其臣D. 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 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8.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苏代兄弟,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B.苏代认为,贤明的国君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C.苏代认为,如果燕国能够用亲属作为人质,并贿赂齐王的亲信,燕国就可以消灭齐国。D. 齐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后,燕昭王即位,苏代归附了齐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9. 翻译下面的句子。(1)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2)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
8、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三、诗歌鉴赏。10.(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这首词上阕写暮秋景色,词中哪些词语起了描写秋色之深的作用?答:_(2)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语句的含意进行简要分析。答:_(3)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阕“恰同学少年”
9、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此处使用“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答:_(4)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青年毛泽东什么样的形象?答:_(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联想与想象是诗词的两只翅膀,作者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答:_(2)词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_四、名篇名句默写。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
10、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_, 。总角之宴,言笑宴宴。(诗经郑风氓)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沁园春长沙)(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五、语言运用题。12.阅读下面的材料,“悲剧美”这个完整概念用一句话应怎么解释。悲剧美是一种深层次的审美感受。悲剧美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来体现对美的肯定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_13.某人要拜访张老师,先给张老师发EMS约好见面,其中有几处语言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11、张老师,我很赏识你的文采。你昨天的演讲真是精彩,让我受益良多。你的作品我已经细细研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这是鄙人的近作,希望你有时间看看,并提出宝贵意见。明早九点你在舍下等我,我一定准时登门请教。(1)_改为_(2)_改为_(3)_改为_14.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这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我正在长途客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预计晚上7点可到达目的地。等到了目的地,我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六、现代文阅读。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天才徐志摩余杰1933年11月19日,现代诗坛的夜莺徐志摩,在失事飞机的烈焰中,结束了他35岁的生命,逍遥地“云游”去
12、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如同他热烈崇拜的拜伦、雪莱、济慈一样,彻底地奉献给了远在云端的理想。我感到惊奇的是,在那被鲁迅形容为“处处是非人间的黑暗”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信仰如此单纯的诗人?我始终觉得他不像一个纯粹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很少像他那样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做梦。中国人大都是世故的,滑头的。而在徐志摩的眼里,生命如同一注清泉,处处有飞沫,处处有闪光;生命也像一段山路,处处有鲜花,处处有芳草。不幸的是,错乱的时代与困苦的现实一天天浸蚀着他明朗的心房,他渴
13、望像孩子那样哭,像孩子那样笑,但生活却强迫他长大。他的歌声越来越低沉,他的目光越来越黯淡,他的笑容越来越稀疏,他的诗作越来越晦涩。一只秃笔去,一只秃笔回,再无当年剑桥的神采飞扬。生活的牵制、政治的压迫、舆论的指责、友人的背离团团地包围住了这位坚持浪漫理想的诗人。“你们不能更多地责备我,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能不低头已算好的。”是的,一辈子徐志摩没有绝望过,也没有怨恨过谁。在最悲壮的那一幕到来之前,尽管现实的黑暗一点点地吞噬着他那理想的新月所放射的清辉,他还是在痛苦中竭尽全力挣扎着,写诗作文、教书、办刊物、开书店,甚至实验农村乌托邦计划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
14、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进入30年代以后,徐志摩开始感到,尽管诗歌弱小的翅膀在那里扑腾,还是没有力量带着种种的累赘往天外飞。当每个聪明的成年人都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的时候,那个喊出“什么也没有看见”的孩子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很像安徒生既深味人世的苦楚,又保持不老的童心。然而,长不大的彼得潘毕竟只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徐志摩则是一棵无法与土地告别的树。追求了一辈子的美,突然发现面前傲然开放的是一朵恶之花。我们无法揣度他当年的心态,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人世间的经
15、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这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光辉。只有徐志摩肯亲自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歌唱人生的传奇。“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在诗歌云游中,他写道:“脱离了这世界,飘渺的不知到了哪儿,仿佛有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拥着我到极远的地方去唉,我真不希望再回来人说解脱,或许那就是罢!” 于是,他真的不回来了,真的解脱了。这是一个他早已洞悉的宿命。我不得不相信宿命的存在。否则,这个沼泽地一样的世界上,怎么会有徐志摩这样一个不湿鞋袜的人来走一遭呢?(1)下
16、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徐志摩受拜伦、雪莱、济慈影响很深,一生也如同他们一样热切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B徐志摩世故圆滑,但执著地追求理想,沉醉于自己编织的梦中,不像是纯粹的中国人。C徐志摩生活在一个错乱的时代,困苦的现实一天天地将他的激情消磨殆尽。D徐志摩后期认识到诗歌的局限性,它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肩负起世上的种种累赘。E徐志摩一生追求美而未成,心里非常失望和痛苦,云游就是为表达这种心境而写的。(2)文中第三段画线部分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答: (3)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徐志摩的诗文,请简要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答: (4)作者认为,徐志摩在沼泽似的世上走了一遭,但是鞋
17、袜未湿。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答: 七、作文。16. 在以下两个作文命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请以“不一样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求文章内容要与题目相符。你喜欢展望未来吗?你是否设想过十年后的生活,是否为自己的未来作过设计,如果能够穿越时空,你想对十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请你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要求拟写一个题目,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符合书信的格式要求。【参考答案】一、1.B2.B(A、“寒喧”错误,应为“寒暄”C“不寒而粟”错误,应为“不寒而栗”D“断璧残垣”错误,应为“断壁残垣”。)3.B4.C (前五个空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先是“
18、远望”,后是“走近”,再根据喻体与本体的一致性,句须跟句,句跟句,句也是“走近”看到的,跟在句后,故应是,第六个空的内容是湖水,与后面的喻体一致起来。所以选C)5.A(B“民营医院成为城市”搭配不当,应在“已成为”前加“深圳”;C句式杂糅;D缺少主语)二、6.B(诚:如果。)7.D。A.均为介词,前者译为“与相比”;后者译为“从”。B.前为助词,译为“的”;后为动词,“到”。C.前为副词,表推测,译为“会(将)”;后者为代词,译为“他的”D.均为连词,表因果。译为“因此(所以)”。8. D。“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错误。9. 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
19、臣。(关键点:则、闻,句意各1分)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关键点:罢敝、恶,句意各1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残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是没有满足的时候,送给他的东西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关键点:无厌、两个“之”的不同指代、弥、句意各1分)【参考译文】苏秦的弟弟叫苏代,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苏秦因反间计而死,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后来,齐国听到这些秘密,就恼恨燕国,燕王很害怕。苏代就去求见燕王哙,打算承袭苏秦的旧业。他对燕王说:“我,是东周学识浅陋的人。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
20、,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到了赵国邯郸,看到的情况和我在东周听到的相差很远,我暗暗地认为有负于我的一片期望之心。等到了燕国朝廷,看到大王的臣子、下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啊。”燕王说:“凭什么认为我是贤明的国君呢?”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国君一定愿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而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请允许让我列举一下大王的过失。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后援国家。如今,大王却去帮着仇敌去攻打能援救自己的国家,这对燕国是没有好处的。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据有清济可以用来固守,长城足以作为
21、要塞,果真是这样吗?”苏代回答说:“天时不给他有利的机会,即使有清济怎么能够固守呢?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骄横的国君只贪图眼前利益,亡国的臣子一定贪婪。大王如果能够不以侄儿、弟弟做人质感到羞耻,用宝珠、美玉、布帛去贿赂齐王的亲信,那么,就可以灭掉齐国了。”燕王说:“我终于凭借您而可以从天那里接受意旨灭亡齐国 了。”燕国就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充当人质。燕国的宰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到齐国去侍奉做人质的那位公子。齐王派遣苏代回 复燕国,燕王哙问道:“齐王可能要称霸了吧?”苏代回答说:“不可能。”燕王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任他
22、的臣子。”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不久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大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拥立昭王即位,因此苏代就再不敢回到燕国,最后都归附了齐国,齐王友好地对待他们。苏代经过魏国,魏国替燕国拘捕了苏代。后来魏国释放了苏代,苏代到了宋国,宋王友好地对待他。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危急,苏代就写了一封信给燕昭王。燕昭王认为他写的这封信很 好,就说:“先王曾对苏家有恩德,后来因为子之的乱子,所以苏氏才离开了燕国,燕国要向齐国报仇,非得苏氏不可。”于是就召回苏代,又很好地对待他,和他一起策划攻打齐国的事情。终于打败了齐国,迫使齐湣王逃离齐国。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相亲,就如同苏秦在世
23、时一样,诸侯们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联盟,而各国人士从此都尊崇苏秦所倡导的合纵联盟。苏代、苏厉都得终天年,他们的名声在各诸侯国显扬。太史公说:“苏秦兄弟三人,都是因为游说诸侯而名扬天下,他们的学说擅长于权谋机变。而苏秦承担着反间计的罪名被杀死,天下人都嘲笑他。然而社会上流传的苏秦事迹有许多差异,当时有和苏秦相类的事迹,都附会到苏秦身上。苏秦由普通百姓起家,终于联络六国合纵相亲,这说明他有过人之处。”三、10.(一)(1)上阕写暮秋景色,“红遍”和“尽染”两个词中的“遍”和“尽”字,突出了秋色之深。(2)“击”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雄鹰在天空翱翔的样子,给人以力量感;“翔”字准确细腻地表现了鱼在
24、水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3)词人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先抒发了对美好秋景的赞美之情,后回忆了“同学少年”的激情岁月。这样写,使词句连贯直下,非常有气势,为抒情、议论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4)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青年英雄形象。(二)11.(1)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2)概括描写了壮阔的海景,倾注了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关切的思想感情。四、12.(1)为变徵之声 又前而为歌曰(2)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3)万类霜天竞自由(4)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五、13.参考示例:悲剧美是一种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25、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来体现对美的肯定的,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的深层次的审美感受。14.(1)赏识改为欣赏(2)垂询改为请教(3)舍下改为府上15.示例:车上不便通话,7点后联系。六、(1)AD(B徐志摩不世故圆滑;C“困苦的现实一天天地将他的激情消磨殆尽”于文无据;E文章中并没有说云游是为表达当时失望心境而写的。)来源(2)画线部分语言优美,富有文采,运用了反复、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明了徐志摩追求理想的执著,追求理想过程的苦痛。(3)第二段的引用,意在表明徐志摩是一个富有浪漫气质的天才诗人。第六段的引用,意在说明“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这些引用凸显了徐志摩的诗人身份与追求,增加了文章的诗意。(4)赞同。理由:徐志摩身处黑暗的旧中国却认真、快乐地追寻理想。徐志摩虽遭遇重重艰难,但仍充满希望、心怀宽容。徐志摩饱尝人世苦楚,但仍保持一个意真的心。世人冷漠对待人生,徐志摩却挚爱生命,讴歌人生。(答出三点即可)不赞同:能自圆其说,答出三点。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