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为八思巴(土蕃的大喇嘛,主持宣政院)之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以上材料表明宣政院是统辖西藏地区政务和军事的地方机构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八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对西藏统治。依据所学,元朝的时候,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是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及藏族地区之军政事务的机构。
2、故表述错误,含有此项的均可排除。均符合史实,所以应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宣政院2.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中延续和发展。一下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中正”是在中央设置的负责评定等第的中正官B. “九品”指中正官据人物的才能按九等进行评定C. “中正”所评定的品级即被评人所授官职的品级D. 选官方式的封闭,便利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中正”是在地方设置的负责评定等第的中正官,故A项错误;“九品”实际上是依据门第的高下来划分等级,故B项错误;“中正
3、”所评定的品级是授官的依据,故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门第的高下,从而便利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3.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 B. C. D. 【答案】A【解析】“1916年之后的十年”是指1916-1926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1927年之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
4、 均是该时间段时间,选择A正确。4.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全面掌握民族
5、区域自治的相关内容。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联邦制对中国来说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因此的观点太绝对;民族区域自治只是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言,并不是所有民族都如此,依此不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因此符合题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正确,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学者米健认为,“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已势在必行。”材
6、料最能说明A. 市民法不再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B.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完善C. 罗马法以保护封建私有制为核心D.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信息体现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即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完善。市民法仍然还会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古代罗马是奴隶制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D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罗马法万民法的产生6.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
7、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这段材料反映了美国:A. 照搬了英国、法国的民主模式B. 美国的民主突出了民权C. 吸收了以前的民主成果D. 实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可以看出美国民主吸收了英法政治民主的成果,故C项正确;项中照搬不符合史实,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主旨是分析美国的民主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原因,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
8、确立的因素7. 据史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材料表明隋朝( )A. 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B. 都城商业活动很频繁,草市开始普及C. 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D. 民众经营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A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隋朝时期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B项与史实不符合,草市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所以BC两项错误。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 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中国古代的营商环境8.人民日报某
9、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A.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B. 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C. 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D. 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可判断是处于“人民公社”时期,人民公社的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这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
10、适应的规律,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探索与失误9. “1890年后,西方国家高中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方大众教育的迅速发展B. 工业革命促使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C. 汽车工业需要有体力的劳动者D. 西方低龄儿童数量急剧减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归因,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90年后”,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
11、两项的表述,明显具有片面性;D项表述没有依据,排除。进一步可知,此时期正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近代世界科学技术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征10.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A. 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度发展B. 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C. 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D. 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知识分子大量进入政治领域,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也就成为了民间戏
12、曲小说的主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戏曲小说源于生活,它鲜活灵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故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不是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而是强调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B项错误。材料反映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而不是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D项错误。11.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A. 武装夺取政权B. 走十月革命道路C. 建立责任内阁D. 实行新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
13、24年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促进国共合作,故D正确。武装夺取政权,不符合1924年的背景,故A排除。走十月革命道路,指社会主义道路,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故B排除。建立责任内阁,在辛亥革命后已经建立,故C排除。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新三民主义12.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小说家的任务不仅在于摹写社会现实,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义。能够充分体现这些创作原则的文学作品是A. 人间喜剧B. 巴黎圣母
14、院C. 浮士德D. 等待戈多【答案】A【解析】根据“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可以看出,这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符合题意,A正确;巴黎圣母院是法国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品,浮士德是德国歌德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品,等待戈多是二战以后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戏剧代表作品,B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联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2分)13.2016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圆满结束了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中俄两国利益契合点越来
15、越多,合作领域越来越广,关系越来越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并不纳税”。“俄罗斯国人若有杀人、抢夺、重伤、谋杀、故烧房屋等重案,查明系俄罗斯国人犯者,将该犯送交本国,按律治罪”。摘编自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材料二 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斯大林希望与新中国结盟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不致破坏雅尔塔体系及损害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既得利益,而毛泽东考虑的则是如何树立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苏联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低息货款,但却提
16、出从1950年到1963年,中国必须把它所有过剩的工业原料统统卖给苏联,而不得卖给第三国。苏联坚持在帮助中国建立航空、造船、石油、有色金属等工业方面实行合管。对于苏联的上述行为,毛泽东极端反感。但由于中苏两国强弱悬殊和中国处于受援国地位的现实状况,不论如何努力,中国都不可能争取到真正的平等。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三 2016年5月24日,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外长会议后会见记者时指出,上合组织成立15周年来,已经成功探索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国际组织模式,成长为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合作机制之一,在很多方面成为了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典范。网络版人民日报(1)依据材料一,指出
17、北京条约侵犯了我国哪些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中国的主要影响。为了“树立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做了哪些重大努力?(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国际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综合以上探究,反思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主权: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司法主权。影响: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2)影响: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孤立和封锁;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努力: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3)特征
18、: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合作(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结伴而不结盟。(4)认识:合作共赢;共同利益是中俄合作的基础;进一步发展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国家安全,也有利于我国的国家利益【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不同时期中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北京条约侵犯的我国主权,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并不纳税”“查明系俄罗斯国人犯者,将该犯送交本国,按律治罪”等信息分析得出对我国领土、贸易和司法主权的侵犯来回答。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来回
19、答。(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苏联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低息货款”“但由于中苏两国强弱悬殊和中国处于受援国地位的现实状况,不论如何努力,中国都不可能争取到真正的平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缓解新中国经济困难、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和打破西方对中国孤立封锁的积极影响,以及侵犯中国主权的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回答。为了“树立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做的重大努力,应当联系所学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来回答。(3)联系所学可知,“新型国际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合作,结伴而不结盟。(4)对中俄两国关系
20、发展的认识,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合作共赢、国家利益和安全等方面来回答。14. 近代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共和救国“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材料二:民主科学救国“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材料三:社会主义救国十月革命
21、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一这就是结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请回答:(1)概述上述三个救国方案的实践活动。(2)任选一个方案加以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不超过200字)【答案】(1)实践: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3分)(2)示例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时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顺应了世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开展,推翻
22、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不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关键词“共和救国”“孙中山”,材料二的关键词“民主科学救国”“陈独秀”,材料三的关键词“社会主义救国”“毛泽东”,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2)任选一个方案,可以从方案的指导思想评价、实践活动的影响等角度进行作答。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北宋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朝廷此时又无力兴学设教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必须广泛开设学校,改变官学衰败局面。北宋在农业、手工业
23、、商业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也要求教育既培养精通儒学的文官,又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灿烂而丰富的文化成就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养料,而汉唐以来的官学教育基本上都是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北宋太学内容改革改变了汉唐以来满门经文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治事等内容的新格局。北宋太学采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的“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北宋太学改革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唐代太学限招五品以下子弟入学,而北宋太学只要是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就可以入学,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
24、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摘编自周路宽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教育改革的影响。【答案】(1)背景:北宋时官学因战祸而衰败,造成国家建设人才的匮乏;北宋经济发展也对实用型人才提出了要求;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以经文为主的太学教育矛盾突出,这一现实不能适应北宋社会的发展。(2)影响: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革新教法、严格聘师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也为后世教育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放宽入学条件,扩大了受教育面,相对保障了社会公平。【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北宋教育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
25、料“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可归纳为:北宋时,官学因战祸而衰败,造成国家建设人才的匾乏;北宋经济发展也对实用型人才提出了要求;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以经文为主的太学教育矛盾突出,这一现实不能适应北宋社会的发展。(2)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教育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和“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 ,可归纳为: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革新教法、严格聘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后世教育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放宽入学条件,扩大了受教育面,相对保障了社会公平。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太学改革北宋太学改革的背景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