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题演练跟踪检测区【高考题组】高频点1 宋明理学考情统计3年10考背景(2)程朱理学(6)陆王心学(2)考题汇总2014课标全国T25,2012海南T42014课标全国T26,2014广东T15,2013浙江T12,2013课标全国T25,2013福建T16,2012广东T392013广东T14,2012新课标全国T27命题分析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1.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2.朱熹的理学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3.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1.(2014课标全国文综卷T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
2、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选C。通过材料可看出道教、佛教在唐代的政治地位都发生过变化,而儒学相对稳定,故C正确。宗教的兴亡不是由皇帝的好恶决定的,故A不正确。题干材料仅涉及“儒道释”三教比较,未能反映出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故B不正确。佛教的社会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不正确。2.(2014课标全国文综卷T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解析】选
3、D。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佛教主张非善非恶,故A、B、C不是宋明理学家思想主张的新认识。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习性却相差很远。语出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是理学思想的普及读物。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故D是宋明理学家认为的人性。3.(2013新课标全国卷T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析】选C。宗法血缘制度体现的是一种按血缘亲疏关系来分配财产
4、、权力、土地等的制度,周公和孔子之间无法看出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故A说法错;仁政理念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就开始深入人心了,故B错;陆王心学未能成为主流思想,故D错。4.(2013广东文综T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解析】选D。关键是“明理”一词,说明理学已经产生,则A、B可排除。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主张通过外在手段明理,而材料是反对这一做法的,因而选D。(2013福建文综T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
5、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解析】选D。A,“三纲五常”只是教育内容之一,非全部,无法体现核心思想,错误。B,“去恶从善”同样只是教育内容的局部和具体体现,错误。C,“以农兴业思想”对应了材料出处,却偏离了材料的核心内容,错误。D,教育后人先明辨善恶是非,再以所知践所行,体现了“理性”的生活秩序,正确。高频点2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考情统计3年4考李贽的思想(2)三大思想家的思想(2)考题汇总2014浙江T122013山东
6、T162012广东T142012浙江T38命题分析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1.李贽对儒学思想的批判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2.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1.(2012广东文综T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解析】选A。题干所述的是相权与皇权的问题,题干中的“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的假设是“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的前提,说明事实上宰相制度被废除,加强了君权。因此,他的主张应是限制君权,B项排除;C、D两项无从反映。2.
7、(2012浙江文综T38)(节选)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解析】本题相对简单,注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与所学知识对应,以概括性语言
8、表述。答案:(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模拟题组】1.(2015枣庄模拟)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简图。其中处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程朱理学开始兴起和发展B.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深入人心C.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各个领域D.独尊儒术日益成为社会主流【解析】选C。程朱理学是在北宋时开始兴起的,与所在时期不符,故A错误;民贵君轻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学说,故B错误;解读图片可知所在时期是隋唐时期,相对应的儒学发展状况是由于佛教道教的兴盛,儒学
9、地位受到挑战,形成三教合一潮流;故C正确;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儒学发展状况,与所在时期不符,故D错误。2.(2015成都摸底)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解析】选D。结合史实可知A是理学的核心即理是世界的本原,但不能体现材料中的“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的文化性格”的作用,故A错误;B体现的也是世界本原,故B错误;C体现的是天理道
10、德与人本性的关系,与题干的要求不符,故C错误;从D可以得出,理学强调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故D正确。【拓展延伸】理学(1)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它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是在唐代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2)理学的基本特征是注重义理。理学以道体(所谓道体就是指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背后或之上,有一个更根本的原理道理,即形而上的存在)为核心,以穷理为精髓,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存养功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成圣为目标。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明末至清代,理学受到了批判,逐渐走向衰落。3.(2014青岛模拟)“宇宙之间一理
11、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中朱熹认为历史发展动力的实质是()A.天理B.儒家的伦理道德C.宇宙D.人本【解析】选B。朱熹认为天理在社会上的表现是“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从哲学角度论证了儒家纲常礼教和伦理道德的合理性,表明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B正确。4.(2015昆明摸底)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
12、儒学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解析】选D。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而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可知材料体现内心的自我修行,李翱的“性命之源”思想认为人性来源于天性,而不是内心,故B项错误;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强调明理在于格物致知,而不是内心修养,故C项错误;王阳明“致良知”的内心体悟“理”的方法论,强调内心修为,故D项正确。【加固训练】(2014广安模拟)王守仁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守仁意在强调()A
13、.万物皆有天理B.“灵明”是良知C.人与自然的和谐D.天人感应思想【解析】选B。材料强调天地鬼神都依赖灵明,与天理无关,故A错误;天地鬼神都依赖灵明,灵明就是天理、良知,故B正确。C、D与材料无关。5.(2014昌平模拟)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他是()A.李贽B.黄宗羲C.王夫之D.顾炎武【解析】选A。李贽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故A正确。6.(2015武汉调研)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
14、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实际上作者意在表达()A.理学背离“五经”原旨B.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C.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D.用思辨方式来对待理学【解析】选C。材料中并没有说明理学背离“五经”原旨,故A错误;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错误;材料中“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等信息说明顾炎武强调孔孟思想是儒学之本,舍弃宋明理学,故C正确;材料是对理学的舍弃,没有强调思辨方式,故D错误。(2014东阳模拟)当政者的治国理念关乎
15、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和历代统治者都在思考对策,如何保障社会稳定,并解决当时面临的各种困境。材料一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清顾炎武材料二就宋代士大夫心目中的政治理念而言:一,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二,为保证理想政治秩序的建立,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是如何实践“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的。概括顾炎武“转移人心整顿风俗”的主张。(2)结合朱熹的社会政治理论,归纳材料二的观点并概述朱熹的历史地位。【解析】第(1)题第一问注意关键
16、信息为“汉武帝”和“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由此可知答题方向为汉武帝时期的人心风俗的实践,即汉武帝改革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第二问注意关键信息为“顾炎武”和“转移人心整顿风俗”,需要联系所学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和“为保证理想政治秩序的建立,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回答;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答案:(1)实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实现儒学教育官方化;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主张: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2)观点: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地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