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卓同教育高2017级2018年下期第二学月考试语 文 试 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I卷 阅读题(共74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许多学者的经验表明,高声朗读和吟诵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
2、。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则没有。中国的语言跟世界上其他语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其他民族的语言是拼音语言。世界的几大古文明都中断过,只有我们中国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为什么?因为当时代
3、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中文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每一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单音独体。单音独体的语言,其节奏基础是两个字一个音节,中国吟诵也是这样。所以最早的诗经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如果总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太单调,所以从两个字一停顿的四言诗发展成为五言诗,之后,又从五言发展出七言诗。诗之为用,是要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为什么诗歌的吟诵重要?因为诗歌有一种声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它的抑扬起伏有一种节奏,有一种顿挫。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也是写诗的
4、重要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跑”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就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来的。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语言文字伴随着这个节奏的律动自己“跑”出来。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同。同一首诗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吟得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中国诗歌的吟诵,就是要在相同的声调之中,很微妙地
5、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外表看起来很简单,四个字一句,两个字一个停顿,都差不多,可是你念的时候,哪个字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有很微妙的差别,变化万端。吟诵传承最好从娃娃抓起,这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百年大计。继承和发扬吟诵,既需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如果仅仅为了吸引更多人注意而过分宣扬似是而非的“吟诵”,乃至将其变成一种才艺表演,那只会混淆视听,最终反而适得其反。(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吟诵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而默读,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B. 吟诵是一种律
6、动,它先于文字。诗人需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熟于吟诵后,诗人的诗能随着声音自己“跑”出来的。C. 中国古文明没有中断过,这是因为文字不同。我们的象形文字是单音独体,表意较为稳定;当时代、语音等条件变化了,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D. 吟诵较为自由与灵活。比如吟诵关雎读者可以因时间、心境的不同,自我调控声音的高低快慢。但是据其变化,吟诵的抑扬顿挫要大体一致。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开头两段首先阐述吟诵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接着对吟诵的概念、目的、前提做了具体的论述。B. 三、四两段分别阐述了中国诗歌便于吟诵与
7、象形文字单音独体的特点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吟诵对于诗歌创作的作用。C. 五、六两段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吟诵及其传承作了具体阐述,强调了吟诵重在传达个体的感受,吟诵的传承不可急功近利D. 文章围绕“吟诵”,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层层展开论述。结构紧凑,论证严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吟诵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利于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和感应,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有利于对读诵节奏平仄的把握。B. 中国吟诵最初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停顿;中国象形文字的每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是单音独体。单音独体语言的节奏
8、基础是两字一音节,中国吟诵也是如此。C. 吟诵不是按照一个调子唱,它不死板。它需要根据个人理解,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吟诵出来。D. 中国诗歌的吟诵看似很简单,其实富有变化,很微妙,我们不能轻视它。它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这一工作既需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牙祭的故事李伊平 阴沉沉的天,飘了三天鹅毛大雪。连绵起伏的山峰早已雪白一片。为赶这三九天,大佬、二佬、三狗、二娃在山沟里忙活了一个星期,整出足足三窑炭。连日的劳累与严寒,让这帮烧炭佬近乎虚脱,牙根子痒痒,只想来一两斤肥巴巴的肉,切成
9、巴掌大的块子,熬一锅汤,饱食一顿,过把瘾。就连晚上困在炭火边睡熟时,烤焦了脚皮子,都有人在梦中喊香。这是个十分贫穷的日子,把一年能吃上一两回荤腥的日子,唤作“打牙祭”。 大佬、二佬、三狗和二娃趁这雪天,担着炭拐过十湾九坡,将黑时分赶到集上,每人终于换得一把毛票票,大佬手中有了毛票票,脚便粘在肉摊边上,挪都挪不动了。二佬、三狗、二娃六只眼睛齐刷刷地望着肉案上肥巴巴的猪肉,尽咽口水,喉节都不自觉地一上一下蠕动着。“打回牙祭吧!”大佬、二佬、三狗都凑了份子,便把眼晴望着二娃。二娃从贴身的内衣口袋里翻出毛票票,粘了口水数了两遍,磨蹭了半天,又咽了几回口水,还是将钱如数揣了回去,讪讪地说:“回去再说吧!
10、” 回到炭窑边,已是深夜。众人急不可耐,垒灶支锅,做起饭菜来。他们再一次催促二娃凑份子,二娃沉默了半晌儿,尴尬地说了句:“你们吃吧,我还是留着毛票票给孩子们上学用!”便不再吱声,仿佛是在和自己赌气。 肉是肥巴巴的肉,唯有肥的肉才解馋。洗的洗,切的切,不大一会儿工夫,便香味四溢,灌满了整个山沟,肉在锅中翻滚。他们只待汤再少点、浓点,肉再烂点,便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牙祭”。这时二娃站了起来,拿着瓢到沟边舀了一瓢清水,忽然倒在锅中。本来锅中也要加水的,三人均没在意。肉炖得滚乱,香气四溢。大佬、二佬、三狗便迫不及待,捞着肥肉块子便往嘴里塞。当然,没有二娃的份,这个年头牙祭不常有,没二娃的份是天经地义的
11、事,没有人会因此而显得生分。可二娃还是拿碗来了,众人着急。二娃却讪讪地说“别急,我没入伙,当然不会吃肉,我只是口渴,刚才搭在你们锅内一起烧了瓢水,我就喝碗水,别的,我不要。要不,太晚了,人也困了,另外再烧开水晚了些”三人自然没有话说。看着二娃盛了满满一碗肉汤,一口气喝了下去,然后将碗沿都舔了个干干净净,才恍然大悟,大呼上当。 那天以后,二娃打牙祭的故事便传开了,像山岗上的风一样快,迅速传到了村野中的每个角落。童叟皆知,家喻户晓。故事情节自然都绘声绘色。说者口中带着讽刺,众人皆把它当作笑料来传。若是有人觉得别人占了他的小便宜,又不便直说,往往拿二娃打牙祭的故事打比方,个中讥讽味,你自己去体会吧。
12、 二娃有四个孩子,个个都上了初中,这在这个山沟里是罕见的,就像二娃打牙祭一样罕见。二儿子还考上了中专,在城里有了工作。孩子有文化,赶上好时光到城里打工挣的钱不少。二娃的家里逐渐富了起来,不再寒碜。然而,二娃打牙祭的故事仍在流行,但这个故事大多数由乡村教师、老村长在讲。每当他们绘声绘色地讲完整个故事后,总要沉默一会儿,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人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二娃有眼光,培养孩子读书才是致富的唯一出路”全然没有当初讲故事人的那种讥讽和嘲弄。 二娃打牙祭的故事便成了村长、乡村教师的活教材,用来劝告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的孩子和家长,让他们送孩子去上学。 当然,富起来的二娃自己也讲这个故事,那是
13、多年以后,属于回忆式讲述,故事尽管讲得平淡,看似是轻描淡写,可每次讲到喝肉汤的时候,他的眼中总是饱含着汪汪的眼泪。当然,这大多数只在儿女回家团聚的时候,二娃才讲的。 (摘编自精选小小说,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着重记述了贫困年代的一个关于吃的笑话,表面上是笑话,实际上是一个励志故事,读来令人心酸,感人肺腑,具有教育意义。B.小说刻画人物形象善用细节描写和夸张的手法,前者如二娃数钱和咽口水的动作,后者如“(香味)灌满了整个山沟”,都极具表现力。C.小说开头对山间雪天环境的描写,既引出了烧炭卖炭的故事,又为写打牙祭、二娃闹笑话的故事
14、作了铺垫,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空间和场景。D.小说的后半部分写故事传开后,乡村教师、老村长在讲,二姓自己也在讲,两种人讲的内容相同,讲时的环境、对象不一样,心情、目的、意义也不一样。5.文章中的二娃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前四段和后四段,在内容、风格情调、作用三个方面有所不同,请分析鉴赏。(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60%以上。中国高铁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已达4万公里,将国内的政治和经济核心区与边远地区连接在一起。中国铁路投入运营的动车组
15、已有2600余组,居世界首位,安全运行里程超过50.5亿公里。安全运行,来源于可靠的技术保障。中铁总工程师何华武表示,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典范,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表示,覆盖范围扩大、成网运营的高速铁路,极大缩短了各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显著改善了大众的出行环境。特别是在西部交通欠发达地区,高铁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其与东、中部地区的时空距离,方便了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 (摘编自光明网中国商铁成网世界第一,技术全面自主)材料二:随着科技发展,“智能”成为高铁新的关键词。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赵红卫表示:中国将研制智能高铁动车组,在
16、这个动车组上应用自动驾驶功能,也就是说,从列车启动、加速,到减速、停车,司机只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了;“接入媒体”、 “窗口电子屏幕”、“自动驾驶”,更加绿色环保,更加人性化地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智能高铁”正向我们缓缓驶来。在铁路建设速度快速发展之外,中国铁路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升级,从互联网购票到高铁动车组自主选座、接续换乘,再到刷脸、刷证进站,免费WIFI,外卖上高铁、点餐到座位等等,使我们感受到铁路服务越来越人性化,使我们出行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摘编自中国交通在线“智能”高铁,为您带来更多幸福感)材料三:时间我国铁路网里程高速铁路里程2015年12.1万公里1.9万公里2020年15
17、万公里3万公里(覆盖百分之八十大城市)2025年17.5万公里3.8万公里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城基本覆盖 (摘编自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材料四: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铁技术飞速进步,高铁“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在国内,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形成;在国外,中国铁路在美洲、非洲、亚洲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线路在世界各地规划、建设、运营,中国铁路正给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改变和惊喜。高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蒙内铁路(蒙巴萨港一内罗毕)的开通不仅改善了当地交通、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将改变肯尼亚人的生活方式,带给他们希望和未来,让人们更务实地用实际行动创造未来。“亚欧
18、班列”的迅猛发展让更多货物跨越千山万水出现在更多人的面前,其模式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国家和地区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让越来越多国家之间互联互通,让更多地区之间打破隔阂和冲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需要高铁,世界更需要高铁。中国高铁正在改变世界,我们期待中国高铁更好更快地走出国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分享高铁红利,为更多人带来美好和未来。(摘编自人民网中国高铁,让世界更美好)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我国高铁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典范,所有技术水平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B. 众多智能装备,将让中国高铁更加绿色环保,更加人性化
19、,带给乘客更多获得感、幸福感。C. 从2015到2025年,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将翻一番,同时铁路网里程也将达到17.5万公里。D. 高速发展的高铁技术不仅在改变中国,还在改变世界,中国希望更多国家来分享高铁红利。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中国高铁正走出国门改变世界,让越来越多国家间互联互通,让更多地区打破隔阂和冲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各国高铁发展树立了榜样。B. 中国将研制智能高铁动车组,这个动车组有许多高科技设施,更加人性化地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这意味着“智能高铁”正向我们驶来。C. 在我国国内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编织成4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将政治和经济
20、核心区与边远地区连接在一起,极大地促进地区经贸交流。D.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和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高铁技术取得飞速发展,有许多国家已经使用了用中国技术建造的高铁。9.“高铁红利”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5分)_ _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
21、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 “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
22、。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
23、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B.擢进士,指通过考试选拔为进士。中国明清前科举制度
24、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明清时,举人经会试及格后即可称为进士。C.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擅长作诗,其它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
25、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C.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D.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5分)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楼杜
26、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注】玉垒:山名。西山寇盗:指吐蕃。粱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粱父吟。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B.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C. 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
27、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D.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5.首联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有哪些?(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_,_。”(2)李白在
28、蜀道难中,描写行人登上峰巅,艰难行走而惊心动魄的句子是“_,_”。(3)李商隐锦瑟中运用庄周、蜀王的典故“ , ”,描绘了美好的情景、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和迷惘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课内诗文赏析选择题(6分)17、对蜀道难第二段全段(“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该段诗人借一个旅行者的感受和经历来渲染由秦入蜀这段道路的奇险难行。B“连峰”四句是对蜀道山水的概括性描写,仍是借一个旅人的眼睛来观察的。诗人采用了夸张、拟人等手法,写尽了山之高、壁之陡、水之湍急。C“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渲染的是哀景,“雄飞雌从绕林间”则是喜景。D
29、“连峰去天不盈尺”若改成“连峰万仞顶破天”,虽然同样都使用了夸张手法,但后者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18、对秋兴八首(其一)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此联下笔密重,用“凋伤”和“萧森”给诗的意境笼罩上了败落景象,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是对“气萧森”的悲壮景象的展开,“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塞上风云”既写景也寓时事。C颈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秋天的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故园心”表明了作者急于回家过一种“独善其身”安定舒适的家庭生活的愿望。D尾联在时序推移之中叙写秋声,关合全诗。第卷 表达题(共7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早春江上雨初晴,
30、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
31、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B. 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C. 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D. 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
32、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D.“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2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
33、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琵琶行一诗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这些本来郁积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A BC D23.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4分)关于举办“读书引领人生,写作点亮梦想”讲座的通知为进一步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写作意识,我校将于4月27日在学术报告厅举办关于“读书引领人生,写作点亮梦想”的讲座。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李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详实的
34、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报告厅,细心聆听李老师的精彩讲座。xx中学教务处2018年4月26日表达上:(1)_(2)_(3)_(4)_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对待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蒙田说“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罗素说“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你怎样对待生命?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