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2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选择题1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2南宋思想家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典籍列为儒家经典,与汉代“五经”并称为“四书五经”。这表明 ()A“四书”的地位逐渐高于“五经”B南宋理学体系趋于哲学化C儒家的理论内涵日渐丰富D朱熹欲构建新的儒家道
2、统3宋代绘画常常追求“中和”之美,所谓“中和”就是适中与和谐,主张对象的折中与统一,要求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和谐。这反映出宋代绘画()A注重写实与写意的结合B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C审美标准发生巨变D注重抒发主观情趣4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形象得到大大丰富。这种变化反映出()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士为首的价值观念被打破 C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 D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发展5作为“宋四家”之一,苏轼强调书法艺术应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做到有意无法,而且“书必有神、气、骨、肉、血”。该书法
3、理论()A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B崇尚魏晋风骨C体现政治变革思想 D彰显个性追求6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内地的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这表明印刷术()A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与繁荣B仅在沿海地区得到广泛应用C不利于国家选拔优秀人才D阻碍了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7我国古代历法成果丰硕,阅读下面的图表(部分),可以看出()时期夏朝商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制定的历法夏小正殷历太初历太衍历十二气历授时历A.我国古代历法越来越精确B我国古代重视“天人合一”C制定历法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D历
4、法频繁制定是政治动荡的表现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材料二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
5、因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2)依据材料二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课时作业121解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无法全面体现材料信息,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已经瓦解,B项错误;依据材料“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信息可知,作者强调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D项错误。答案:C2解析:根据材料“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典籍列为儒家经典并称为四书五经”可知,朱熹想确立儒学经典的构架,为
6、后世儒学建立标准,故D项正确。答案:D3解析:材料并未体现“写实与写意的结合”,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中和”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体现,材料反映出宋代绘画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发生巨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注重抒发主观情趣”与材料中“主观与客观的和谐”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4解析: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了文化的世俗化,故D项正确;宋元话本中人物形象的变化体现不出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但这并不意味着“士”的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宋元时代话本人物形象的突破,并不能说明社会教育逐步得到
7、普及,故C项错误。答案:D5解析:材料“有意无法”“书必有神、气、骨、肉、血”说明苏轼的书法注重个性发展,讲究意趣,故D项正确;程朱理学注重气节,A项错误;魏晋风骨指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变革的信息,C项错误。答案:D6解析:根据材料中方志记载的不同地区考中进士的人数的比较,以及印书的数量的比较,可知印刷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与繁荣,故A项正确;根据题目中“内地的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表明印刷术在内地也有使用,故B项错误;印刷术的发展有利于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印刷术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7解析:根据题中的
8、表格与所学知识可知,从夏朝到元朝,制定的历法由夏小正到授时历,历法的内容越来越精确,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天人合一”,故排除B项;制定历法是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无法看出巩固国家统一的目的,故排除C项;历法的频繁制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有关,非政治动荡的表现,故排除D项。答案:A8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文化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宋词、绘画、理学、科技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第(2)问材料二中“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说明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答案:(1)宋词、文人画、理学的形成,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等。(2)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