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960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邻水中学高2016级(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 史 试 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相应栏内用签字笔或钢笔填写清楚,并将考号栏下对应的数字框涂黑,科目栏将 政治 擦掉,再将 历史 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历史题号:4180)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60分)1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国、强国,比如统一六国的大秦帝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

2、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A和平崛起B武力掠夺C民主强国D制度创新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锄、铲等铁农具 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出现铁器 B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专业设置有中西结合的特点C 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维护民主的一种方式D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建立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的国营“样板”工厂 日本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3读图2,图中内容是著名学者虞和

3、平对某一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4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A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C 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5 “德意志帝国哪怕从1866年击败奥地利算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崩溃,不过半个世纪;日本帝国从开始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到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废墟上兴起20世

4、纪60年代以来,日本和德国经济不断繁荣,如今已持续了半个世纪。”由此可见()A民族主义是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动力B大战摧残了部分参战国的国民经济C民主政体是国家持续繁荣的保障D专制政体不能做到民富国强6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京城十字街街口的酒店、茶馆、点心铺等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 使用招牌广告成为汴京城市中店家促销的重要手段 B 本草纲目一书中指出了猿猴与人相类似的地方,记载了金鱼、鸡等遗传变异的现象 本草纲目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C 路德宣称教皇无权赦免罪行,人若想得救,只需信仰上帝 使人们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D 18

5、98年6月到9月,光绪皇帝先后颁布了100多道变法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 戊戌变法运动促成了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变革 7根据图1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A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B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C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8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时说:“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专注重练兵。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是()A否定,让国民尚武、

6、“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B赞赏,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C否定,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D赞赏,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919世纪后半期,德国和日本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两国政体相同之处有() 君主实际享有绝对权力 内阁是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议会具有一定的立法权ABCD10“孙中山提倡的、一直被有身份的中国人当成非法行动来回避的武力推翻清王朝,这个时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这一情况出现在()A甲午中日战争后B黄花岗起义后 C义和团运动后D“预备立宪”后11有学者认为:“似乎

7、十分有悖常理但又千真万确的是,对西方实际统治的反抗已大大有助于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符合文中所说的“反抗”包括()A太平天国运动和美国独立 B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C明治维新以及五四运动 D洋务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 12钱理群认为其母校北京大学是“思想的实验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新知识的探索者”,下列史实与北大有关的是()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ABCD13在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的民主思想中,其共同的思想倾向有()天赋人权思想社会契约论思想分权与制衡思想主权在民思想A B C D14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B促进埃及的

8、近代化进程C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D 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 15这是一场发生于19世纪中期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在某种程度上,这场战争对战败国的意义类似于甲午战争之于清王朝;保罗肯尼迪说它“证明了(战败国)的落后十分惊人”。这场战争因主要战场在右图中何地而得名() ABCD 16经法国启蒙思想家改造,成为美国资产阶级政体的理论依据的思想是对下列哪一理论的继承发展 ()A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 B卢梭的“主权在民”C洛克的“分权制衡”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17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

9、府主导 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中国式道路是指国共合作完成革命ABCD18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在此反映北魏孝文帝()A入主中原的愿望B实行汉化政策C改革的坚强决心D废除宗法制的决心19王安石说“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A主张儒佛合一 B抨击当朝统治C

10、抨击科举制度 D注重经义策论20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格兰的国情,推行极端君主专制统治,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这里的英国国情具体指()A英国人不信仰基督教 B限制王权的议会传统根深蒂固C英格兰和苏格兰矛盾的尖锐 D英国资本主义发展21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22 1774年,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JKulmus所著的解体新书。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以解体

11、新书的出版为契机,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兰学(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核心的群体。这说明()A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B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传入C日本“脱亚入欧”采用荷兰模式 D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 23读下列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据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A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 B 生产关系的变革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24阿奎那和英王詹姆士一世学说的相似点在于(

12、)A把国王称作神,与上帝相提并论 B君权无限C王权高于教权 D从神学角度为君权作辩护 25刘天纯在日本改革史纲中说:“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过保护助长的方法和性质,都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了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全面实行保护政策。”文中所述的“更加趋向全面”的保护政策是()A保护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 B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政商”C鼓励私人资本投资近代企业 D工部省接管幕藩的矿山和工场26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的军事代表团和日本的考察团都曾到达德国,学习德国富国强兵的经验,受到了首相俾斯麦的接见。了解了中日两国考察的不同侧重点

13、之后,俾斯麦预言:十年后中日若发生战争中国必败。俾斯麦预言“中国必败”主要是基于清王朝()A政治腐败官员贿赂横行 B 中国工业化起步晚于日本C从德国购买的战舰性能落后于日本 D只学西方技术、拒绝变革制度27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曾经大力推行官营工业建设,动用国家力量尽快完成工业化。结果造成政府财政恶化,贸易逆差严重,货币贬值。日本政府对此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土地私有制,增加国家农业税收入B政府增加官办企业拨款,扩大经营规模C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取代传统手工业D将大量官办企业以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28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还涉及到()A引进西方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B改革行政制度

14、,强化中央集权C传播西方文化,革新教育内容 D宣布制定宪法,确立立宪政体29东方杂志记载:“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材料反映了()A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 B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本C改试策伦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 D改试策论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30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

15、点的是()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31表2为晚清中国学生留日人数表(大约数)(据日本留学中国学生题名录整理)以下对18961905年留日学生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表2 年代(年) 1896 1899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人数(人) 13 143 266 727 1242 2557 8000 明治维新对中国知识界的吸引 清末新政大力提倡留学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ABCD32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务在养一国之才,更一国之政,采一国之意,办

16、一国之事,盖立国之大原,于是乎在。精神既立,则形成随之而进,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的缺点是仅学西方一国B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主张,主张民主共和制C梁启超肯定了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梁启超准备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国民觉悟 33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二十年间,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卖女,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青苗法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B 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仅仅两周就传遍德国,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欧洲。印刷术推动对欧洲宗教改革作用巨大C 该衙门(总理衙门)之设也,

17、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总汇。 总理衙门只管外交事务 D 大日本帝国宪法:“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天皇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 34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是()A学习先进科技B开办近代教育C增强海军实力D涉及体制改革35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

18、工具。下面属于“第一种”反应的是()A明治维新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D阿里改革3619世纪末中日战争的结果,激起了国内几年间的一系列反应。下列事件按照发生顺序排序准确的是() 十五日,命各省督抚整饬吏治士有上书言事者,赴都察院呈递 廿一日,电到北京,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 廿三日,下定国是之诏,以宣示天下。上谕曰: 廿四日,复八股取士之制,罢经济特科,废农工商总局ABCD37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谕:“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经济变之才。”材料表明()A“不做亡国之君”是光绪变法的初

19、衷B朝野上下达成了改革的共识C振兴农工商业是变法的核心 D变法的指导思想与洋务运动相同38 “和议将定,时适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上述事件发生于()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98年39“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这反映了卢梭怎样的思想主张()A反对贫富悬殊,但不反对私有制 B向往小农经济社会C反对私有制,主张公有制 D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40詹姆士一世在议会中声称“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这充分说明()A他是教会组织的统治者 B他在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20、C他在极力贬低神的地位 D 国王权力必须在神权之上二、非选择题(16+24+40分)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

21、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曰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

22、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人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4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3分)2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洛克的政府论成稿于1688年革命之前,在革命发生后匆匆出版,当时并不受广泛推崇。为“光荣革命”辩护的辉格派主流思想,与洛克的理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很少引用洛克的言论,极力回避洛克倡导的革命的权利等激进原则,而主要诉诸英国古代宪法和国王的责任等观念,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18世纪中后期,美

23、国革命者利用洛克的理论为反英运动辩护,英国国内的激进主义者也借助洛克的理论来阐述改革的主张。19世纪英美自由主义成为一种思潮以后,政府论成了这一思潮的经典。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1)材料一中洛克思想的影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呈现出“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趋势。参照图5,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6分) 材料三 历史之学,最重因果。治历史者,职在综合人类过去时代复杂之事实,推求其因果而为之解析,以昭示来兹,舍此无所谓史学也。 -(据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表1时间刊物作者文章1915年9月青年

24、杂志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6年10月新青年刘叔雅欧洲战争与青年之觉悟1917年4月新青年陈独秀俄罗斯革命与我国民之觉悟1919年1月东方杂志杜亚泉大战终结后国人之觉悟如何(3)按材料三中柳诒徵提出的“治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表1所示历史现象。(8分) 邻水中学高2016级(高二下)第一学月考试历 史 答 卷班级 考号 姓名 -密-封-线-二、非选择题41、(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

25、本明治维新“融人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4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3分)42、(1)材料一中洛克思想的影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呈现出“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趋势。参照图5,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6分) (3)按材料三中柳诒徵提出的“治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表1所示历史现象。(8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BDAC 610 DABCD 11-15 CBDBA 16-20 CBCDB2125 DBBDB 2630 DDDDD

26、 3135 ACADB 3640 ADDAB二、非选择题 1(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2分) “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任答一点给2分) (2)依据:提倡君主立宪,推进政治民主化;(2分)宣扬民主思想(民权、平等、进化论),促进思想启蒙,影响近代民主革命。(3分) (3)表现: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4分) (4)启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即时改革;改革要与本国国情结合。(3分)2(1)变化:“光荣革命”后不受推崇,18世纪中后期,成为美国革命和英国激进改革的理论武器。(4分) 原因:洛克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

27、民,而“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主要任务在于限制王权,故不为当权派推崇;18世纪中后期,洛克的主张更符合美国革命和英国国内激进改革的需要。(4分) (2)叙述:鸦片战争时期,林魏等倡导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等掀起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末,以康、梁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20 世纪初,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学西方由器物到制度。20世纪初,以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学习西方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8分) (3)原因: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尊孔复古逆流(或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西方文明的危机;1917年俄国革命对中国的影响。(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民众的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中国人在对中西、新旧文化的反思中探索中国文化的出路和转型。(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