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6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2) ,身世浮沉雨打萍。(3)俱怀逸兴壮思飞, 。(4)不戚戚于贫贱,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 ”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2. 下列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铁铉 家醅(pi) 油嘴滑舌 龙吟凤哕(hu)B.藉贯 酬和(h) 引经据典 一马当先(dng)C.蹲踞 招徕(li) 随机应变 囊萤映雪(nng)D. 发怵 慰藉(ji) 顾明思义 肃然起敬
2、(s)3下列各项分别有一个词语不符合括号内的要求,请找出。(4分)(1)引经据典 旁征博引 夸夸其谈(褒义词,指说话时引用的材料较多) (2)莫名其妙 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褒义词,形容对事物的观察很清楚) (3)囊萤映雪 班门弄斧 悬梁刺股(褒义词,形容苦学、苦读书的典故) (4)呼朋引侣 拉帮结派 狼狈为奸(贬义词,指坏人互相勾结、干坏事) 4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句子作为下面语段的总结句:( )(2分)一年中,有着不同的节日,但总有一样东西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清明时节,无论雨有多大,我们都不会忘了到先人坟前扫墓;中秋月圆,无论夜有多深,我们都不会错过与亲人共赏明月;春节来临,无论路有多远,我们都不
3、会停止回家团圆的脚步。 。A.一个又一个节日,其中的亲情是永恒不变的B.一个又一个节日,亲情是最暖人心的那条线C.一个又一个节日,亲情这条线是最明显的D.一个又一个节日,亲情把它们串成了一条线5北京奥运会已经胜利闭幕。然而,有一些现象我们仍要反思。下面的照片摄于奥运结束后面向公众开放的国家体育馆(“鸟巢”)。请用一句话说说这些照片反映的问题,并就此提一两条解决办法。(4分)问题: 办法: 6.当你和几个同学结伴在赣州郁孤台游玩的时候,同学小强想爬到辛弃疾的塑像上照相,你迅速拉住他说: (2分)7某班正在举行以“民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加入他们的几个小组吧。(6分)(1)全班同学分成
4、若干小组,各小组分头行动,各负其责。参照示例,请设计一个小组名称,并用一句话介绍其主要任务。(2分)小组一:资料搜集组。 任务:搜集与各地民俗或节日习俗有关的资料。小组二:论坛讨论组。 任务:就有关民俗或节日习俗开座谈会、辩论赛。小组三: 。任务: (2)下面是资料搜集组同学搜集到的少数民族特有的一些节日,如果要把对这些节日的介绍放到同一期黑板报上的同一个栏目。请你为这个栏目取一个简洁的名字:(不超过5个字,2分)彝族插花节 布依族跳花会 白族栽秧会 傣族送龙节 瑶族歌堂节 藏族跳神法会栏目名: (3)逢年过节,中国人都喜欢放鞭炮,针对这样的民俗,请你替论坛讨论组的同学设计一个讨论话题,并就此
5、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话题: 看法: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柳(唐)郑谷半烟半雨江桥畔, 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 千丝万絮惹春风。注:柳与“留”谐音,因此,杨柳在古人心中,不仅是“春色”的代替物,也是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会得:体会得。 【思考】8这是一首送别诗。“ ”既是柳生长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点;“ ”则是离人前行之路;而春天是相送的时节。9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品“惹”字的妙处。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各题。(15分)过年文/杨英中国人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揭开序幕的,直到正月十五才告结束。它代表旧年的结束和新
6、年的开始。春节之前,不论大人小孩,都要精心理发,把自己打扮一番,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要把家里收拾一新,贴春联和“福”字,还挂起一盏盏红灯笼。 人们盼过年,盼的就是团圆。他们早早准备好年货和一份团圆的心情,日盼夜盼那个离家的人早日归来。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更是归心似箭,他们收拾好行囊,一路车马劳顿,为的是除夕之夜与故乡亲人团圆。这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扎在了我们民俗文化的底蕴深处,又如烙印一样打在了每个人的心上。正是这扯不清、割不舍的浓浓亲情让“回家过年”的传统活动具有了隆重的情感意味。所以,在民间,与其说除夕是一种传统活动,不如说它是一种心情、一种无法言说的团圆
7、企盼。 。他们盼过年,盼的是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穿到漂亮的新衣服,还能拿到红包。红包又叫“压岁钱”,在中国,除夕之夜吃完饭,孩子们要给年长者拜年,而年长者就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据说可以让孩子们在新年里逢凶化吉。 午夜十二点是年的沸点,在中国叫“辞年”。当零点的钟声敲响,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和烟花,它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祝福 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地区盛行的一种过年方式,饺子的形状如同过去的元宝,象征“招财进宝”。饺子有馅,人们常把各种代表吉祥意义的东西包进馅里,寄托对新的一年的期望。在民间,人们最爱包的是一枚硬币,据说谁吃到谁就会交好运!饺子包好后,还要一圈圈地摆放,象征
8、“团团圆圆”。我国南方的很多地区则讲究吃元宵和年糕。元宵里包一枚硬币,也是图吉利。 伴随春节的结束,亲人之间又要面临分别。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年的情结里融入了中国人性格深处最具普遍性的大悲大喜,是外在的传统习俗与内在的情感回归的复杂交织。(选自东方娃娃2022年第1期,有删节)10本文结构非常清楚,全文以 为写作顺序。请在第段的横线上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连贯。(3分)11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过年的一些习俗,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分)(1)找出并概括其中六个习俗。(3分) (2)这些习俗在表达人们感情上有什么共同点?(2分) 12第段说“这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这是怎样一
9、种“文化心理”?(2分) 13“过年的情结里融入了中国人性格深处最具普遍性的大悲大喜”,有着怎样的“悲”、“喜”?(2分) 14时代在变,过年的习俗也悄悄发生了改变。比如,过去人们讲究在家团聚,现在也有人选择全家外出旅游欢度春节。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江南瓦陈志宏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瓦是风雨之中
10、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
11、一支奇妙的日光舞。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绿,透
12、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糙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江南瓦。(选自散文杂志2022第2期,有改动)15.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横线中。(4分)答:外观与功效_ 瓦上草和苔藓16.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_ 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_17.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_18.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的?为什么?(4分)_四写作(40分)19 请以“家乡风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以介绍家乡风俗为主;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超过600字。第四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四写作按中考要求酌情给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