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917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 微案三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微案三文化常识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类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从2015年全国卷出现的新题型,一直延续至今。这类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含义比较固定,涉及面较广。具体来看,高考考查的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服饰器物、历法刑罚、古代音乐等。古代文化知识的备考别无他法,唯有积累。对史传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精准高效记忆,是破解古代文化常识题的关键。知识储备(一)官职职掌类示例释义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孔雀东南飞)“太守”,古代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

2、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侍中”,秦汉时是宫廷里应对顾问、往来奏事的官。为皇帝近臣,魏晋后相当于宰相。隋唐时为门下省长官。南宋废。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司马”,古代武职官职名。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上卿”,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泛指朝廷大臣。(二)文化科举类示例释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又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庠序”,古代的学校名。殷商时代叫“序”,周代叫“庠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秀才”,此处指优秀的人才。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续表示例释义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传)“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之一。(三)礼仪称谓类示例释义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九宾”,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伶官传序)“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用羊、猪各一头。(牛、羊、猪三牲全备,叫“太牢”。)总

4、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借指少年时代。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门宴)“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十五岁时,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牺牲”,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四)天文、地理、历法类示例释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兰亭集序)“永和”,年号纪年,东晋穆帝年号;“癸丑”,干支纪年,指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四海”,代指天下、全国。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六

5、合”,出生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都相适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既望”,指望日的次日,通常指农历的每月十六日。提示:文化常识备考重点详见附册考点知识必背清单的“必背清单三文化常识100题例释”。必背清单三 文化常识100题例释(一)官职典制1官职制度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2)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点拨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又因其地位最高,故有“宗子”之称。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3)“分封

6、制”,即中国古代皇帝或国王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中国几千年一直沿用这种制度,直到清王朝覆灭。()点拨“分封制”是商朝时期开始推行的制度。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但仍分封“列侯”等爵位;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后,分封制名存实亡。(4)我国古代常取其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点拨古代的一种爵位制度,始于周代,又称“五等爵”。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5)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将没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点拨察举制始

7、于汉文帝,成熟于汉武帝,后成为定制。其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秀才(东汉改称茂才)、孝廉等。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6)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点拨是自上而下。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聘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7)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点拨“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

8、孝道。(8)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 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点拨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2皇室官职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9)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点拨汉书外戚传中记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10)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简称上皇。无论是生是死,都用此称。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

9、亦自称太上皇。()点拨秦始皇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其父太公为太上皇。另有自称太上皇的,多自行主持要政,始于北魏献文帝传位于孝文帝。此种传位,在当时称为“内禅”。(11)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点拨此制始于西汉,后历代沿称,亦省称“太子”。(12)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称为“宗主”,九卿之一。()点拨应是宗正,始于秦,汉沿置。多由皇族中人充任,为皇族事务机关的长官,宗室、外戚有罪,须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才能处治。历代职掌略同。宗主,指嫡长子,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称。3中央官职判断下列相

10、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3)“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点拨始于周朝,或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沿用秦制。东汉称大司马为太尉。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14)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点拨分左、右丞相,右丞相居上。(15)秦汉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其中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

11、大夫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点拨汉初沿秦制,汉武帝改太尉为大司马;西汉末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东汉时,“三公”权力大减,而以尚书令,尚书仆射为正副职首长的尚书台掌管了国家实权。(16)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点拨历代相沿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17)司徒,“三公”之一。春秋时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献。汉时,主管教化,后世沿用。隋唐“三公”参议国事,但仅为虚衔。()点拨宋代司徒为宰相等官的加官,明清时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18)御史大夫,秦

12、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晋以后,多不置。隋唐以后虽置,但与汉制不同。()点拨“三公”之一,隋唐以后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废。(19)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点拨宋代分宰相之权,以枢密使掌兵权,称为执政,其地位仅次于宰相。(20)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点拨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

13、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之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21)参政,唐初以参加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点拨参政同平章事、枢密使、副使合称宰执,均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和王安石等都曾任此职。(22)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点拨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隋代推行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更为重要。(23)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

14、书郎,三年称侍郎。()点拨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最高长官之副官,地位渐高。(24)自东汉始,尚书省成为行政的总负责机构,因事务繁多,便分曹办事,后来曹变为部,至隋唐定为六部。()点拨各部的正、副首长分别为尚书和侍郎。部下设司,司的正副首长分别为郎中和员外郎。(25)吏部,属六部之一,掌管文官官吏的任免、评选、考绩、升降等。()点拨除吏部外,其余为户部,管理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掌全国军政;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六部制一直沿袭到清代。(26)我国战国时代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

15、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点拨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27)“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点拨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28)起居注,官职名,掌管侍从皇帝起居,记录其言行的官。()4地方官职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9)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

16、廷任命。郡县制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点拨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30)汉承秦制,郡的官制跟秦基本相同,只是把“郡守”改称为“太守”。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仿中央。()点拨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便把“国”的职官加以裁削。(31)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称州时长官是刺史,称郡时长官是太守。另外,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点拨隋废郡存州,州的长官除国都长安所在地的雍州称“牧”,其余均称“刺史”。(32)路,是宋代的一个行政单位,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设转运司掌管财政,以转运使为长官。(

17、)点拨转运司下设副使和判官;设提刑司掌管司法,以提点刑狱公事为长官;设提举常平司掌管赈灾及盐铁买卖,以提举常平使为长官。(33)明初把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长官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点拨行中书省是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当时主要作为军事管理,掌管所辖省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政事务。而中书省是皇帝直属的中书官署,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另有提刑按察使,掌司法;都指挥使,掌军事。有战事时,派朝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如战事牵连数省,则派总督处理。至清代,巡抚是省级最高长官。(34)我国历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历,兼

18、管国家图书。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点拨周代称太史;秦汉称太史、太仆、太祝;魏晋南北朝称著作郎。唐代设史馆,以他官兼任史馆修撰,由宰相兼修国史。宋代史馆称国史院,有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元代把史馆并入翰林院,官名沿用旧称。明清沿用元制。(35)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点拨“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京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有戍兵驻县,更兼管兵事。明清沿用不改。(36)翰林院是文人和医卜技术人员的待诏处所,随时准备给皇帝讲经论典或作辞赋,或草拟诏令或应和文章。()点拨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汉代的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没有官

19、号。唐代设翰林院,玄宗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宋代改称翰林学士院;元代成立翰林兼修国史院;明清称翰林院。5武官官职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7)“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其中的“司马”是一种官职,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贬江州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38)太尉,官名,为全国军事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6官职任免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9)“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点拨“征”是皇帝特聘;“辟

20、”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阶提升或调动。(40)“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点拨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动,“出”专指调离京师,“入”专指调入京师 。(41)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点拨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守”,以高职兼低职为“行”。(42)古代官

21、员遇父母之丧,必须请假回家守孝,这叫“丁忧”;服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阙”。()(43)“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点拨“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服丧期间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44)“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点拨如李密陈情表就是因祖母病重而“愿乞终养”。 (二)古代礼仪)我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

22、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类。1政治礼仪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5)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点拨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的“帝”崇拜发展而来的。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为对月亮和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便抽象为对天的崇拜。(46)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点拨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23、。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47)“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点拨“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48)“相见礼”是我国古礼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相互见面时的礼节。常见的有趋、拜、拱手、作揖、唱喏、长跪、鞠躬、寒暄、叉手等。()点拨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49)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点拨

24、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50)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51)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叫“宾礼”。后来也指接待宾客的礼节。()2生活礼仪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2)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要在宗庙中行冠礼。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点拨古代的“冠”不同于现在的帽。古人留长发,平时把长

25、发在头顶盘成发髻,冠是用来笼结头发的。先秦时期,冠是贵族头衣的统称,老百姓没有资格戴冠,只能用巾。巾最初是黑色或青色,所以,古书又称百姓为“黔首”。(53)古代女子年满十五要行“笄礼”结发加笄,取“字”。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上,以区别童年时代。()点拨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54)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称为“家祭”。()点拨唐代即有人制定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有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5)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这些活动叫“斋戒”。斋戒时要求“五思”,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点拨致斋三日,宿于室内。五思:思其居处、笑语、

26、志意、所乐、所嗜。“戒”又称“散戒”,散戒七日,宿于室外,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悼丧礼,以防止“散思”。(56)古人称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父母为“归宁”,也指男子归省父母。()3姓名称谓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7)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点拨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58)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般敬称。()点拨名和字是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与名和字没有

27、联系。号,又叫别号、表号。(59)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点拨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王安石谥号为“文”,范仲淹谥号为“文正”。(60)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点拨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61)古代对皇帝多称庙号,也用年号代称。如唐太宗、唐玄宗等。()点拨庙号只有一个,死后定,如太祖、太宗、成祖等。年号可以有多个,生前定,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28、。(62)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点拨汉书记载,公元前122年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群臣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该年为“元狩元年”,并追称“元狩”以前的年号分别为“建元”“元光”“元朔”,以后形成制度。(63)“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点拨其他还有用“斋号”“籍贯”“官职”“官地”“官爵”等来称呼。也有一种情况兼称,先说官职,再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29、(64)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点拨“豆蔻”是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其他如“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及笄”是女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是八九十岁。 (三)教育科举)1政策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5)科举取士始于隋代,此前,选拔官吏主要是实行“选士”“察举”“九品中正”制度。()点拨“选士”

30、,先秦时期,王室的公卿大臣基本是世袭,而中下层官吏则多是从“士”这个阶层中选拔;两汉时期,主要是通过办太学培养博士弟子,或是皇帝公卿“征”“辟”人才。“察举”始于西汉初年,汉武帝以后正式成为一种制度,由公卿列士、郡国守相在民间考察贤德才子,定期向朝廷举荐。(66)“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士。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点拨隋文帝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复设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增加武举;宋以后均用儒家经义取士;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67)“举人”

31、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点拨在唐代指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明清时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参加乡试取中的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2学校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8)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点拨“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

32、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69)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点拨夏代称学校为“校”,殷代为“序”,周代为“庠”。除与时代有关以外,分工也不同。“庠”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培养,“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识,“序”的主要功能是学习“射”这门技艺。秦代以后此称不再使用。(70)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点拨国子监来源于国子学。由晋武帝设立,隋炀帝时期改为国子监。在唐代,国子监隶属于尚书省的礼部,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宋代沿用此制。(71)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

33、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点拨书院始于唐代,由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设立正修书院,后改称集贤殿书院。宋代书院大兴,不仅官府,就连私人也都能开设书院。其中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3学生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72)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点拨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73)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点拨原为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废;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74

34、)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唐代投考进士的考生随地方贡品解送入京赴试,称为解或解送,故后世称乡试为解试。()点拨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即解送者中之冠,后历代沿用此称。(75)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点拨清代科举中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其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均需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排名,由皇帝赐予进士出身。(76)科举考试中,通过进士科考试,考中者称为进士。进士科每年考一次。()点拨唐代进士科每年一次,凡中者皆称进士。宋代其他科逐渐名存实亡,唯有进士科最盛,举人到中央礼部参加省试,尚书省列名发榜统称进士。明清时进士科每三年一次,进士成为考中者的专称,举人

35、在会试时考中成为贡生,再经殿试录取为进士。(77)科学考试殿试中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4教材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78)从汉代开始,把孔子编订的“五经”长期作为教学用书,后来被定为科举应试的标准用书。()点拨“五经”是指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孔子为了教育学生,对所搜集到的古代文献典籍加以选择、修订和整理编订的。(79)“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一开始与“五经”是封建学校及科举考试的标准书。()点拨宋代升孟子为经,并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相配。南宋朱熹对“四书”作了全面系统的注释,明清

36、提倡理学业,遂定朱注“四书”为必读书。科学八殿文限制在“四书”词句中出题。5考试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0)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科目。宋以后其他科目多废,明清时仅存该科。()(81)明清时期在各省省城(或京城),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试、秋闱。考中者为举人,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82)明清时期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83)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亦称“廷试”。()(四)天文地理)

37、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并不是出于繁荣科学、促进发展的目的,而是为了从天象中得知上天对帝王的警示,得出吉凶的变化,从而趋吉避凶。地理,主要是我国古代历代的行政区划。1天文历法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4)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85)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点拨“既望”指阴历十六日。苏轼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86)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

38、点拨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说生命极短的朝菌不知道阴历三十到初一的时间变化。(87)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点拨古代计算时辰、时刻主要是依据木表和滴漏。木表又叫 “圭表”,即在一个有刻度的圆盘中心竖一个标杆,根据太阳的投影确定时刻。滴漏适用于夜间计时,用壶盛水,壶底有孔,壶中有一标杆,上有刻度,随着漏壶滴水,水位下降,即可凭水位刻度计时。(88)古人认为恒星相互的位置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就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

39、选择了黄道和赤道,即地球上的“赤道”作为标志。()点拨这里的“赤道”不是指地球上的赤道,而是指天赤道。选择了赤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区作为观测的标志,就叫作“二十八宿”。古人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然后将每个方位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一种动物形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并称其为“四象”。2地理区划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9)“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又称“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点拨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90)关内,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关外,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91)秦汉时

40、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为关东、关西。()(92)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四关之中取名为“关中”。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点拨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的三个降将章邯、 司马欣、董翳,故“关中”也称“三秦”。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93)“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点拨如杜甫咏怀古迹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94)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粤”,也叫“百越”。()点拨如贾谊过秦论中的“南取百

41、越之地”。(95)“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点拨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96)“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区别于边疆地区的说法。狭义指今河南及其附近地区;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点拨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特指当时沦陷于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区。(97)“秦中”是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点拨白居易所作秦中吟中的“秦中”,即指上述地区,一说指唐首都长安一带。(98)“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古代指外长城以北,即今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

42、部及河北外长城以北一带。()(99)“阳关”,一般指西汉所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的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点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即指此。俗话“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中的“阳关”也指此。(100)“长安”是我国古都之一,汉高帝五年置县,七年定都。汉城在今西安西北,周围二十五公里。唐末迁都洛阳后,在长安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方法技巧方法示例识记方法分类串记常见的文化知识高考对常见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古典文学(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称

43、、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称、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运用联想记忆触类旁通识记古代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授官职提升官职调动官职贬官免除官职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化常识。解题方法掌握常见的设误方式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略嫡庶)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以今释古

44、。(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比较法排除筛选错误项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典题演示(2019全国卷)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部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错在“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

45、响最深远”。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应该是“儒、道、法”三家,而不是“道、法、农”三家。答案A即学即练一、判断对错。错误的,说出错误原因。类型一:人的称谓(含名、字、号)、年龄1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错因:_答案2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错因:_答案解析说法正好相反,称自己往往称名,以示谦虚,称别人往往称字,以示尊敬。3“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错因:_答案4古人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说法,“三十而立,

46、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而豆蔻是女子的十三四岁,束发是男子十六岁。()错因:_答案解析束发是男子十五岁。5“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错因:_答案6“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错因:_答案类型二:古代官职(含官职的任免升降)、部门1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根据分管事务的不同,有不同的掾史,如户曹掾史、水曹掾史、比曹掾史、仓曹掾史等。()错因:_答案2比部,三国魏始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

47、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错因:_答案解析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唐代恢复“中书省”。3国子监,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错因:_答案4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错因:_答案5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错因:_答案6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错因:_答案7“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错因:_答案8谏议大夫,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隋唐仍置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

48、和拾遗。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错因:_答案9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帝建造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一、二人,多则三、四人。()错因:_答案解析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10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授予官职。()错因:_答案11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错因:_答案类型三:天文历法1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错因:_答案2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49、。()错因:_答案解析“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3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错因:_答案4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错因:_答案解析“辰时”指上午7点到9点。类型四:古代地理1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错因:_答案2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

50、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错因:_答案3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在唐代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错因:_答案4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错因:_答案解析“河汉”指的是“银河”,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河流称为“江”,把注入内湖内海的河流称为“河”。类型五:科举制度1明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错因:_答案2诸生:明、清两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错因:_答案3乡试: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错

51、因:_答案解析“乡试”三年举行一次。4“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错因:_答案5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错因:_答案解析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业年间”。6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错因:_答案类型六:风俗礼仪1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死亡有不同的称谓,称皇帝死为“崩”,诸侯或大

52、官死为“薨”。()错因:_答案2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后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错因:_答案3“昆弟”指兄弟。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错因:_答案解析“义结金兰”也指姐妹结拜。“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4请老,告老,指官吏因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也称“乞骸骨”,官员正常退休称“致仕”“致政”“休政”等。()错因:_答案类型七:年号、庙号、谥号等1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错因:_答案2世祖章皇帝:“世祖”是皇帝的庙号,“章”是谥号。()错因:_答案3年号

53、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错因:_答案4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错因:_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帝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曰:“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今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于所惑。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痛心伤剥,窃怀忧国,不忘须臾。夫警卫不修,则患生非常。此为贼乱发于左右也。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均九女之施,天下幸甚。”时数有灾异,

54、玄辄陈其变。既不省纳,故久稽郎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咸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玄,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车”是汉代官署名,因汉代常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指举人进京应试。B“社稷”原指为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代指国家。C“元年”特指古代帝王即位后的第一年,现指政体改变或政府组织上发生大变革的第一年。D“持节”本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为凭证,后泛指

55、在外担任重要职位。答案C解析“元年”古代既指帝王即位后的第一年,还指帝王改换年号后的第一年。参考译文州里推荐了谯玄,谯玄到官署去,策问应对成绩优异,被授议郎。皇帝多次微服外出,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后独占宠爱心怀忌妒,很多皇子横遭夭折。谯玄上书劝谏说:“我听说天子秉承上天,继承祖宗登上皇位,保有大业,延续帝祚,没有比继承人更为使人着急的。现在陛下的继承人没有确立,天下的人都在注目,然而陛下不以国家为计,一心想着微服外出的事情,恩爱宠幸用在使人惑乱的人身上。我私下听说后宫皇子生下而不能养育。我得知以后很忧伤,心中十分悲痛,私下片刻不忘忧念国家。如果警戒保卫不整治,那么祸患就会意外发生。这就是贼寇祸乱

56、在身边发生的情况。希望陛下想着天下极端重要之事,爱惜自己像金玉般的身体,均分宠爱于后宫,(这样的话)天下的人都非常欣慰。”当时国家多次发生异常灾害,谯玄经常陈述灾异的变化。但他的意见却不被成帝理解接纳,所以谯玄长久地滞留在郎官的位置上。后来调任太常丞,因为为弟弟服丧辞掉官职。平帝元始元年,出现日食现象,平帝又下令要公卿大夫们推荐敦厚淳朴、敢于直言的人。大鸿胪左咸推荐谯玄到官署去应对策问,谯玄再次被授予议郎的官职。元始四年,朝廷要选拔八个通晓政治事务又能推行教化风俗习惯的人。当时大家一致推举谯玄,谯玄手持天子符节,与太仆王恽等人分别巡视各地,考察各地民风民情,每到达一个地方都自行行使惩罚奖励的职

57、权。特色透练7文化常识 基础训练1(2019全国卷)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错在“韩、赵、燕”,应为“韩、赵、魏”。韩氏、赵氏、魏氏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三个,他们在春秋晚期逐步掌握晋国的大权,后来周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

58、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史上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2(2018全国卷改编)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C“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结合屈原列传相关内容可知,“令尹”是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京兆尹”专指京师所在地行政长官,宋朝时府的长官叫“知府事”。所以“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59、”错误。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中国,名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子没有取字的权利。B“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黎元、氓等。C“谥忠介”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D“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语言现象,指尊长的名字应当“避讳”,不能直呼,要用委婉方式称呼。“公讳之焕”中的“讳”就是名的意思,意思是

60、说“梅公的名字叫之焕”。答案A解析“女子没有取字的权利”说法错误。部分古代女子有名有字,穷苦百姓家女子一般没有字。例如: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节”是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B“尚书省”是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C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D“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

61、,一般指升职,如“左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答案D解析“左迁”应为贬谪。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很多,例如:践统、践位、践国、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C“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D“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答案A解析“践政”“践莅”指

62、当政、在任;“践事”指供职、充役;“践袭”指蹈袭、沿用。6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士,在秦汉时是通晓史事、掌管书籍文典的官职,后变成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B“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C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D户曹,掌管民户、农桑等活动的官署名称;“曹”指的是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答案B解析“而非教育行政机构”错,“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7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

63、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也称大比。B会试,明清两代秀才每三年在京城参加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C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D“讣闻”又叫“讣告”,是人死后报丧的凶讯。“讣”原指报丧、告丧,也指死者亲属向亲友及有关方面报告丧事用的文书。“告”是让人知晓。答案B解析会试是明清两代举人每三年在京城参加的考试,国子监监生也可应考。8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夺情起复”,又称“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只能在承亲

64、父母的丧事时,“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但是为了应对各种局势,守丧人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居丧,即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这是为国夺取了孝亲之情,称“夺情”。B“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各人表决,以多数决定。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C“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一般不准为官。D“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答案A解析“只能在承亲父母的丧事时”错,是“承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时”。9下列对词

65、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B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孔雀东南飞中有“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C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上元”“广德”都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D古时的计时法比较特殊,如平旦、人定、鸡鸣、黄昏、食时等。按时间先后顺序,“人定”在“黄昏”之前。答案D解析“人定”在“黄昏”之后。10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中

66、的称谓还有朔、望等。B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C“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狄、南蛮、北戎。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答案C解析西方、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西戎、北狄。语段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阮元,字伯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嘉庆四年,署理浙江巡抚,寻实授。十年,元丁父忧去职,十二年,服阕,授兵部侍

67、郎,复命为浙江巡抚。累迁内阁学士,迁工部侍郎,出为漕运总督。腾越边外野人时入内地劫掠,而保山等处边民曰傈僳,以垦山射猎为生,可用,乃募傈僳三百户屯种山地,以御野人,野人畏威,渐有降附者。 (节选自清史稿阮元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署理”指某官职出现空缺,由其他人暂时代理。阮元先代理浙江巡抚,后正式担任此职。B“服阕”指古人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阮元因丁父忧离职,服丧期满后担任兵部侍郎。C“漕运”指从水道运输物资,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它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D“傈僳”指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傈僳族,大多分布在云南和四川一带,以狩猎、农耕为生。答案C解析“漕

68、运”是从水道运输粮食。参考译文阮元,字伯元,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考中进士,嘉庆四年,阮元代理浙江巡抚,不久正式担任此职。嘉庆十年,阮元遭逢父亲丧事而离职守孝。嘉庆十二年,阮元服丧期满,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后来)再次受命担任浙江巡抚。多次升迁后担任内阁学士,(又)调任工部侍郎,(后来)调出京城担任漕运总督。腾越边境以外的土人时常进入内地抢劫掠夺,而保山等地有傈僳族边民,他们以开垦荒山和打猎为生,官府可以将他们用起来,于是招募了三百户傈僳边民集中开荒种地,借用他们来抵御境外土人的袭扰,境外土人害怕(他们的)威势,渐渐地就有了来投降归附的人。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黻,字声伯,乐

69、清人。早有令名,年三十四,以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侪辈已翕然称之。时丁大全方为台属,劾奏丞相董槐,将夺其位。黻率同舍生伏阙上书,言朝廷进退大臣,须当以礼。又谏游幸疏曰:天下无道,人主以逸乐而忘忧勤。陛下春秋尚少,作而不法,后嗣何观?会丁父忧去位,服除,授集英殿修撰。(节选自宋史刘黻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帝开始设立,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B“伏阙”,即拜伏于宫阙下。多指臣下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C“春秋”,指年龄,“春秋尚少”与“富于春秋”,都是指年纪尚少,年轻。D“服除”,即脱去孝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

70、近制定丧服的轻重,穿大功服的亲族服丧五个月,穿小功服的亲族服丧九个月。答案D解析说法颠倒。应为:穿大功服的亲族服丧九个月,穿小功服的亲族服丧五个月。参考译文刘黻,字声伯,是乐清(今属浙江)人。很早就有好的名声,三十四岁时,他在淳祐十年应试进入太学,同辈人已经一致称赞他。当时丁大全正在做台属,上书弹劾丞相董槐,打算夺取董槐的相位。刘黻率领太学同舍直接向皇帝上书,说朝廷任免大臣,应当依照礼仪。(刘黻)又上奏了谏游幸疏,说:天下无道,国君因为安逸享乐而忘记为国事而忧劳。皇上年纪还轻,做事如果不合法度,后世子孙们将会怎么看呢?碰巧,刘黻遭遇父亲的丧事离职,服丧归来,被授予集英殿修撰。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71、,完成文后题目。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之权,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然国家多难,四方帅守单寡,束手环视,此法之弊。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上从其言。初,宗尹廷对,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以辅政无状请免,上不许。 (节选自宋史范宗尹

72、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进”指旧时部属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南宋政权。B“藩镇”指唐代中后期在边境及重要地区所设置的节度使,掌管当地军政大权。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前者。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中“日有黑子”被视为朝政有失的证据。答案C解析“廷对”在本文段中指后者,即科举时代的殿试,由“置宗尹乙科”可知。参考译文范宗尹,字觉民,是襄阳邓城人。宣和三年,考中进士。经多次升迁任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出使金国返回,说金人一定要得到三镇。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

73、职,返回乡里。张邦昌越礼建立伪国,恢复了范宗尹的官职,派他同路允迪去见康王劝说他称帝。吕颐浩被罢去相位,范宗尹代理宰相之位。当时盗贼们占据州县,朝廷无力制服他们。范宗尹上言道:“太祖收回各藩镇的权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以说是良策。然而国家多难,四方守帅势力单薄,垂手环视,是这个方法的弊端所在。现在应当稍微恢复建立藩镇的方法,分割河南、江北几十个州的土地,委以兵权,使他们来拱卫皇室。与把土地舍弃给夷狄之人相比,难道不是相差很远吗?”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当初,范宗尹参加廷试,详定官李邦彦特别奏请皇上把范宗尹放到乙科,范宗尹很感激他,赠李邦彦观文殿大学士。绍兴元年二月辛巳,太阳上出现黑斑,范宗尹因为辅政没有成绩请求免职,皇上不答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