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四川成都七中一诊模拟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对吏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法、道各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理论和方案。 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并从“人性善”的前提出发,对权力行使者寄予“自我良善”的期待。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儒家相信人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自我约束,希望通过对权力执掌者的道德引导和改造,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孔子有关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首先是针对执政者提出的,其“庶人之礼”与
2、“士人之礼”的区别,同样意在给权力执掌者提出更高的道德性要求。在儒家的社会等级理论中,统治者阶层优越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要与其重大的伦理责任相对应:士者为仕,不仅要自己修身以成仁,还要为“一国兴仁”,为“天下兴仁”,要“泽加于民”。儒家的吏治思想内涵存在于其博大的“仁学”理论体系中。这一理论所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为权力执掌者的自我约束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其反复强调和敦促统治者以德修己、立身惟正的理念,也对现实政治和吏治产生了积极影响。与儒家“伦理学”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强调君主运用“法”“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驾驭百官臣下。法家批判儒家喻君臣为父子的“亲情谎言”,而以“上
3、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在“君臣利异”及“坏人”假设的前提下,主张对臣下全面防范、制约。韩非子认为人君若要等待臣下“忠其心、诚其意、不我叛”,必将陷于被动。对待臣子,君主唯有主动出击,科之以法、驭之以术,方可立于不败。因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法家吏治思想的核心:严明赏罚,奖功罚过广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处罚官吏的违法行为,督促官吏尽职守法。在以法治吏的同时,为君主者还必须懂得和善于运用权术驾驭臣下:暗中试探、观察、发现、控制、打击臣下的种种不轨行为,以“非常”手段实现权力控制。“法”与“术”相互配合,构成法家吏治主张的主体框架。在吏治问题上,道家对现实中的政府权力及制度
4、的合法性心存质疑:“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道家看来,现实中的圣人及其礼法制度都是失道的产物,它们的存在和正当性于天道无据,甚至是违反天道的结果。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只有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作为,实现“权力谦抑”,才能矫治天下乱象。在现实的吏治问题上,道家的主张和理论贡献如下:主张“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的权力价值取向,为吏治的开展提供前提和方向;以“守道”“无为”为权力运行法则,借此批判现实政府的扰民之政,主张废止“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恶法”;以效法天道、抱朴守真、崇俭寡欲等修身理论告诫天下人秉持中和,克服贪欲和自我膨胀,对执掌权力的
5、官员来说,以上告诫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摘自孙季萍封建帝制下吏治的努力与无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认为士者为仕,自己要修身成仁,也要为“一国兴仁”,其博大的仁学体系成为后来选择权力执掌者的标准和依据。B孔子认为执政者应该具备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并希望以此引导改造社会,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C法家的吏治理论否定了儒家的君臣“亲情谎言”,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主张使用“法”“术”实现权力控制。D法家和道家的吏治思想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恶”,明显有别于儒家“人性善”的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
6、能力。A项“成为后来选择权力执掌者的标准和依据”错误,原文是“为权力执掌者的自我约束提供了标准和依据”;B项“并希望以此引导改造社会,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有误,原文是“孔子有关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首先是针对执政者提出的”;D项“它们均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恶”有误,原文是“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了总分结构,论证儒、法、道三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吏治进行的有意义的探索。B本文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理透彻,明确地指出了三种吏治思想各自的特点。C主体部分对三种吏治思想的阐述,对比色彩明显。法家和道家
7、思想都对儒家思想存疑。D作者对儒、道思想持有明显的褒扬态度,但在对法家的介绍中却暗含一种批评态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但在对法家的介绍中却暗含一种批评态度”错误,无中生有,原文中看不出有批评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但在本文中却难以找到“君权神授”观点的理论支撑。B法家思想从“人性自利”出发,统治者在此思想下来治理百官,不能被动等待百官的忠诚,而要“法”与“术”并用。C因为认识到政治实为“恶之源”,所以道家的吏治思想主张“守道”“无为”,即现实政府不能有所作为,否则即
8、为扰民。D道家思想明显不同于儒家、法家思想,但它有很多积极合理的主张,其中一些主张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现实政府不能有所作为,否则即为扰民”有误,原文是“道家主张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的权力价值取向”,“无为”并不是要求无所作为,道家主张政府要“安民”“守道”。(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富足的物质生活导致肥胖问题日益凸显,这一健康隐患对居民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担忧。20
9、16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成人肥胖人口已经超过瘦子,而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男性肥胖人数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4640万人,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和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均在上升。对于肥胖和超重的青少年来说,饮食习惯仍然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原因。首先,不吃早饭。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吃早饭的比例在逐渐降低:712岁青少年吃早饭比例可达95.7%,但1618岁的青少年吃早饭比例则下降到了90.7%;其次,爱吃夜宵。吃夜宵的人随年龄的增长比例提升:712岁青少年吃夜宵比例只有9
10、.7%,但1618岁青少年则高达23.8%。常吃宵夜的孩子摄入的热量难以消耗、容易引起脂肪堆积,长时间则引起肥胖。但遗憾的是,人们目前仍然缺乏有效应对肥胖问题的相关专业知识。(选自十九大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应对日益凸显的国民肥胖问题,有删改)材料二(选自十九大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应对日益凸显的国民肥胖问题)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居民健康促进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把握“四个坚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
11、关系。“上工治未病。”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以预防为主,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重视重大疾病防控,重视少年儿童健康,重视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健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继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此外,要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
12、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选自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人民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图一可知,自1992年到2015年,我国人口的肥胖率与超重率均呈上升趋势。B由图二可知,地域不同,肥胖率也存在差异,并且北方肥胖率高于南方肥胖率。C从图二可以看出,中国人口的肥胖率,按所在省份所在位置自北向南依次递减。D图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超重率约为30%,是1992年超重率的两倍左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自北向南依次递减”错。从原图可以看出河北的
13、肥胖率为41.9%,明显高于北方的内蒙古39.6%和新疆37.8%。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柳叶刀2016年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肥胖率与超重率都高于美国。B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计委的数据表明,解决青少年的肥胖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第一要务。C物质生活富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不吃早饭、爱吃夜宵导致我国肥胖率不断上升。D材料三强调“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表明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有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中国人肥胖率与超重率都高于美国”错,原文是“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实指肥胖人口数量超越美国
14、。B.“解决青少年的肥胖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第一要务”于文无据。C.“导致我国肥胖率”错,以偏概全,原文是“对于肥胖和超重的青少年来说,饮食习惯”,可知实指“青少年”的肥胖原因,并非“我国”的肥胖原因。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继续促进居民健康事业的发展。(6分)答: 答案普及相关专业知识,解决肥胖问题;把握“四个坚持”;以预防为主,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营造尊医重卫的风气。(每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结合所给材料内容,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促进居民健康事业的发展”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材料三中
15、,“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把握四个坚持”“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以预防为主,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必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另外,材料一最后一段中说“但遗憾的是,人们目前仍然缺乏有效应对肥胖问题的相关专业知识”,由此可知,“普及应对肥胖问题的相关专业知识”也是推进层层健康事业发展的措施之一。据此分条概括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密林深处陈德鸿枪声是下半夜突然响起的,爆豆般一阵紧似一阵。六爷急
16、忙跑出窝棚,紧张地向响枪的砬嘴岭方向张望。一个多小时后,枪声渐渐弱了下去。六爷叹口气,牛大完了。牛大是砬嘴岭胡子的头儿,手下有胡二等六十多个弟兄。六爷想把牛大这伙人拉过来,但牛大对六爷说,你给杨司令捎个话,请他放心,我们肯定不祸害老百姓,但也绝不会投了小日本。六爷回窝棚里抽了袋烟,刚想躺下,远处突然又响起了零星的枪声,断断续续的,竟然朝着六爷的住处飘来。六爷心里“咯噔”一下,刚冲出门,影影绰绰地便见七八个人向这里跑来。谁?六爷大声问。是我,六爷,我是胡二。话音未落,一群人已经奔到了近前。六爷看着气喘吁吁、满脸汗水的胡二,忙问,出事了?小鬼子小鬼子偷袭了砬嘴岭,大当家的他们都没了。胡二喘了一会儿
17、,流着泪说,统共就跑出我们几个。胡二擦了把脸说,按眼下这情况,我们只有投抗联了。这个?六爷刚想说什么,随着一阵枪响,有子弹落在了附近。几个人立刻散开,开始还击。胡二把六爷拽到一棵大树后面,颤声说,六爷,我知道你和杨司令有联系,快带我们走吧,鬼子跟屁股就上来了呀! 六爷来不及细想,使劲拍了拍胡二的肩膀说,马上跟我走。 六爷带着八个人在山里七拐八拐,快天黑时,终于摆脱了鬼子的追击,进到了一处抗联的密营一处窝棚。胡二和几个人好奇地打量着空荡荡的密营,脸上满是失望。六爷说,这个密营是安置伤员用的,战士们不在这里。哦。胡二点点头,跑了一天,我们的肚子早瘪了,有没有啥吃的?六爷笼着火,不长时间,便把二十多
18、个土豆烧熟了,又找出两个大碗,倒上了酒。看六爷熟练地操持这一切,几个人都睁大了眼睛,一个人忍不住问,这里面生火,外面不会看到烟?看到还行?六爷愣了一下,你这口音可挺怪的,不是这边人吧?胡二忙接过话来,对,对,他不是咱们这边的人,是山东的。是山东哪儿的?六爷问。是山东,山东沧州人。胡二说。对,是山东沧州,那儿练武的人多。那个人忙接过话来。好,好。六爷笑了,不管哪儿人,打鬼子的就是好人。没想到,吃饭时,不论六爷如何劝,这几个人就是不喝酒。六爷说,咱晚上就睡这木炕上,连个盖的都没有,冻出病明天还咋赶路?胡二问,六爷,咱啥时能找到杨司令啊?快了,再翻几座山就到了。六爷说,要是你们中有一个病了啥的,耽误
19、了时间,杨司令他们兴许就转移到别处了。那个沧州人朝胡二点点头,胡二说,既然六爷这么说,那咱们就喝点儿,好好睡一觉。快半夜时,六爷迷迷糊糊刚睡着,突然被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惊醒了,他的心猛地哆嗦了一下,再想细听,那个山东沧州人却使劲地咳嗽了几声,爬起来,在墙角哗哗地撒起尿来。六爷再也没有了睡意。天刚亮,六爷便带着几个人上路了。正是初冬时节,光秃秃的树林了无生机,快中午时,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胡二看了看阴沉的天空,有些急了,问六爷,还有多远啊?快了。六爷指着山下一片望不到边的荒草甸子说,咱们穿过这个大甸子,再翻两座山就到了。胡二向山下看了看,脸白了,我知道那甸子,那是片沼泽地,往里陷人,好像没人走过
20、啊!没人走过?六爷撇撇嘴,我找杨司令就经常走,里面有条密道。胡二看了那个沧州人一眼,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六爷说,不走甸子也行。眼见着这雪越下越大,等咱们赶到了杨司令的驻地,怕是他又走了,可就不好找了。这这。胡二的脑门上冒出汗来,他焦急地看着那个沧州人,沧州人瞪了他一下,指了指山下。胡二忙点点头,对六爷说,那就走大甸子吧,我们也想早点见到杨司令。六爷长舒了一口气,带着八个人,向山下千百年来从没人走过的大甸子走去日本关东军史载:昭和十二年11月,关东军小野暗杀队执行任务时,在大黑山一带失踪。当地县志载:抗联交通员郑大力同志于1937年初冬失踪;郑大力,男,河北沧州人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21、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激烈的枪声开篇,“爆豆般一阵紧似一阵”运用比喻手法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设置了特定的背景。B“胡二和几个人好奇地打量着空荡荡的密营,脸上满是失望”,其中的神态描写表现出他们想投奔抗联却扑了个空的失望。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这一细节暴露了那个山东沧州敌人的身份。D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写敌人设计,六爷将计就计,双方斗智斗勇,不但情节引人入胜、惊心动魄,而且彰显了主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胡二等人投奔抗联是假,想找到抗联营地并剿灭抗联是真。他们失望是因为这处密营没有
22、一位战士,他们的计划落空了。8请结合胡二等人从“投抗联”到被带入大草甸的经过,简要分析六爷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答: 答案胡二刚到六爷那儿,六爷相信他们,担心他们的处境,为了救助他们,没有细想,满是着急;随着接触,“奇怪的口音”“山东沧州”“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等细节暴露了敌人的身份,六爷从怀疑到确定,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暗自思考对策、镇定自若;将敌人引入大草甸的过程中,六爷表现出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坚定从容。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重点考查对人物的心理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可阅读相关段落,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梳理出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然后进行概括。根据题干要求,
23、确定答题区间在第七、八段到最后。第七、八段中,胡二逃到六爷的住处,“来不及细想”可以看出六爷的焦急和真诚;第九到十五段中,六爷起了疑心,并最终确定他们的真实身份,“再也没有了睡意”说明他内心镇定,开始周密计划;第十六段到最后,六爷开始他的灭敌计划,“我找杨司令就经常走”“长舒了一口气”可以看出他要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据此组织答案即可。9小说以日本关东军史和当地县志的记载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了故事的震撼力。情节照应,揭示真相,凸显人物形象。县志记载的六爷,即郑大力的籍贯为“河北沧州”,照应了前文的“山东沧州”,揭示了六爷早已识破敌人的真面目却
24、并没有揭穿,这凸显了六爷沉着冷静的形象。形成对比,强化主题。敌人诡计落空终命丧沼泽与英雄巧妙周旋、慷慨赴死形成对比,给读者以悲壮的美感体验,强化了小说爱国的主题。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针对小说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以及读者的阅读感受等几个角度答题。内容上,小说以两段史料记载结尾,这种引用本身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读者感受上,增强了震撼力;情节上,“河北沧州”与前文的“山东沧州”照应,突出伏笔的作用;人物形象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取得胜利,突出了六爷的沉着冷静和视死如归的品质;主题上,以人物义无反顾的牺牲强化了为国家
25、民族大义而慷慨赴死的爱国情怀。据此组织答案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高鸣字雄飞,真定人,少以文学知名。河东元裕上书荐之,不报。诸王旭烈兀将征西域,闻其贤,遣使者三辈召之,鸣乃起。为王陈西征二十余策,王数称善,即荐为彰德路总管。世祖即位,赐诰命金符,已而召为翰林学士,兼太常少卿。至元五年,立御史台,以鸣为侍御史,风纪条章,多其裁定。寻立四道按察司,选任名士,鸣所荐居多,时论咸称其知人。天下初定,中书、枢密事多壅滞,言者请置督事官各二人,鸣曰:“官得人,自无滞政,臣职在奉宪,愿举察之,毋为员外置人也。”七年,议立三省,
26、鸣上封事曰:“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且多置官者,求免失政也。但使贤俊萃于一堂,连署参决,自免失政,岂必别官异坐,而后无失政乎!故曰,政贵得人,不贵多官。不如一省便。”世祖深然之,议遂罢。川、陕盗起,省臣患之,请专戮共尤者以止盗,朝议将从之。鸣谏曰:“制今天下上死囚,必待论报,所以重用刑、惜民生也。今从其请,是开天下擅杀之路,害仁政甚大。”世祖曰“善”,令速止之。鸣每以敢言被上知,尝入内,值大风雪,帝谓御史大夫塔察儿曰:“高学士年老,后有大政,就问可也。”赐太官酒
27、肉慰劳之,其见敬礼如此。九年,迁吏礼部尚书。十一年,病卒,年六十六,有文集五十卷。(选自元史高鸣传)注不报:不批复,不答复。旭烈兀:孛儿只斤旭烈兀(1217年1265年),蒙古族,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西南亚的征服者,1258年灭阿拉伯帝国。四道按察司:元朝地方监察机构的合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B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
28、部郡国/C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D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从语意上看,这句话是对三省六部职责的介绍,“中书”职责为“出政”,“门下”职责为“议”,如果商议一致,就会重新交还“中书”,由“中书”交给“尚书”,然后再下达给“六部”。所以第一处应在“中书出政”后断开,排除A、C;“移门下”为动宾短语,“议不合”为动补短语,中间应断开,排除B。故选D。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
29、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域,狭义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地区,广义指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B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一种官署名,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负责选拔、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C三省,是中国古代的行政机构,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D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迁升、迁授、迁叙是升级,而迁谪、迁削、左迁指降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选拔官员不是御史的职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鸣
30、受人赏识。河东元裕曾经向朝廷上书推荐他,诸王旭烈兀曾经多次派使者去召请他出来做官。B高鸣知人善任。四道按察司选拔任用名士,以高鸣所推荐的名士居多,当时的舆论都因此而称赞他。C高鸣很有主见。他不主张设立繁杂的官职和机构,曾先后否定了设立督事官的请求和设立三省的议案。D高鸣宽厚仁爱。皇上同意了省臣擅自处死为害突出的盗贼的请求,高鸣认为这有害于仁政,表示反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皇上同意了省臣擅自处死为害突出的盗贼的请求”错,原文是“世祖曰善,令速止之”,说明皇上没有同意这个请求。故选D。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
31、,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5分)译文: (2)制令天下上死囚,必待论报,所以重用刑、惜民生也。(5分)译文: 答案(1)现在天下比古代大,而且事务更繁杂,由一省决定,尚且说有积压,何况三省呢!(2)制度规定全国上报死囚,一定要等待论罪得到批准,(这样做是)用来(显示朝廷)慎重用刑、爱惜民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关键字词:“方今”,现在;“于”,比;“取决”,决定,裁决;“壅”,堵塞,堆积。(2)关键字词:“上”,名词作动词,上报;“报”,答复,批准;“所以”,古今异义,用来;“重”,形容词用作动词,重视,慎重。参考译文高鸣字雄飞,是真定人,年少时凭借文学知名于
32、世。河东元裕上书推荐他,(朝廷)没有答复。诸王旭烈兀将要征伐西域,听说高鸣贤能,多次派使者去召请他,高鸣才出仕。他向旭烈兀陈述了西征的二十多条计策,旭烈兀多次称赞,于是推荐他为彰德路总管。世祖即位后,赐予他诰命金符,不久征召他做了翰林学士,兼任太常少卿。至元五年,朝廷设立御史台,让高鸣做侍御史,御史台的风教纲纪、条例规章,大多是他裁定的。不久设立四道按察司,选拔任用名士,以高鸣所推荐的居多,当时的典论都称赞他知人善任。天下刚刚安定,中书省、枢密院的政事积压很多,有人建议(在中书省和枢密院)各设两名督事官,高鸣说:“官府找对了人,自然没有积压的政事,我的职务是奉行法令,愿意检举监察,不要再另外设
33、置官员了。”至元七年,朝廷商议设立三省,高鸣呈上密封的奏章说:“我听说三省设于近古,它的方法是由中书省起草政令,递送给门下省,门下省审议其不符合,就会加以驳斥改正,或者封还诏书;如果审议符合,就再递送给中书省;中书省递送给尚书省,尚书省才下发到六部和地方。现在天下比古代大,而且事务更繁杂,由一省决定,尚且有积压,何况三省呢!而且多设置官职,是为了免于政事失误。只要让才德兼备的人聚集在一起,联合各官署参与决策,自然免于政事失误,难道一定要另外设置官署,在不同的地方处理政事,之后才能避免政事失误吗!所以说,政事重在找对人,不在于官多。(因此)不如一省方便。”世祖深表赞同,关于此事的讨论于是停止了。
34、川、陕地区盗贼兴起,行省长官担忧,请求可以擅自杀戮那些为害突出的来制止盗贼,朝廷商议将要同意他们的请求。高鸣劝阻说:“制度规定全国上报死囚,一定要等待论罪得到批准,(这样做是)用来(显示朝廷)慎重用刑、爱惜民众。现在如果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这是打开天下擅自杀人的路,对施行仁政危害很大。”世祖说“好”,命令迅速制止他们。高鸣常常因为敢于进言被皇上赏识,他曾经进入皇宫,正赶上大风雪,皇帝对御史大夫塔察儿说:“高学士年纪大了,以后有大事,去他那里请教就行了。”赏赐太官酒肉慰劳他,他就是这样被皇帝尊敬礼待的。至元九年,(高鸣)升任吏部、礼部尚书。至元十一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著有文集五十卷。(二)古代
35、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完成1415题。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题,前句侧重“堤”,后句侧重“柳”,写景有视觉上的也有听觉上的,给人以美的感受。B三、四句承题,用“十里”“千条”分别指代“堤”和“柳”,也用以表现堤的范围之广和柳树的数量之多。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尾联转入抒情,作者虽然有意避开“柳”字,其实还是使用“折柳”这一传统意象来表达离别相思的主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
36、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三、四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化用的是韦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典故,诗句描写的是雨景;“千条锁故营”则是化用“周亚夫屯兵细柳营”的典故。这两句重点是为扣住“柳”这一意象。五、六句也不仅是写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三、四、五、六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动景是“飞燕落花”,本诗核心意象是静景“柳”,应是“以动衬静”。故C项错误。15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
37、。(6分)答: 答案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本题题干要求答出两个层次要点:(1)任选题干中的一首诗或自选题干之外的诗,归纳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
38、【白话诗歌】春天江水平如镜,快要漫到岸上啦!堤上树木真浓密,黄莺雀鸟叫喳喳。放眼苑囿有十里,处处笼着新柳绿。千条万条迎风摆,故营遮在美景里。细雨蒙蒙泥土香,燕儿纷飞往来忙。暖风拂面多惬意,花瓣轻轻落身上。堤上烟柳真美啊,折柳留情多风雅。想折你就折去吧,反正明年还发芽!(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琵琶行中琵琶女“暮去朝来颜色故”,渐遭冷落。同样诗经氓中女子容颜如“,”,于是惨遭遗弃。(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3)望岳一诗中“,”两句写诗人望见云气层生,飞鸟归山,内心豁然开朗,以此来衬托
39、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震撼人心的力量。答案(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1)易错字:陨;(2)易错字:晦、朔、蟪蛄;(3)易错字:曾、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文艺评论最基本的要求是“讲真话”。真话是实话,实实在在,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乔装打扮,不涂脂抹粉,()。真话是中肯之语,诚诚恳恳,直言相告,可能不中听,甚至还刺耳,但古人早就说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话是,信而有征,与大话、套话、戏说、炒作等判然
40、有别。真话是家常话,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不像“场面上话”,时常,拿腔拿调,或言不由衷,虚与委蛇。巴金真话集有言:“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但要做到并不容易。”在二十年前这篇短文里,他对自己曾批判过一些文艺家的行为,沉痛反省和自责:“那些年我口口声声改造自己,究竟想把自己改造成什么呢?我不用自己脑筋思考,只是跟着人举手放手,为了保全自己,哪管牺牲朋友?”看似极为质朴简单的话,却是他经历血与泪的磨难后发出的理性领悟,是他获得的生命呐喊,更是他希望重铸文化人人格的箴言。反观当今文坛,尽管巴金“讲真话”的告诫已过去三十多年,尽管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尽管解除禁锢的文艺疆场已是各路好手策马扬
41、鞭的广阔天地,但在文艺评论领域,秉持“说真话,讲道理”原则、醒人耳目的作品却。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言之凿凿装腔作势随波逐流凤毛麟角B言之有物装腔作势言不由衷寥若晨星C言之有物装模作样随波逐流寥若晨星D言之凿凿装模作样言不由衷凤毛麟角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言之凿凿:话说得有根有据,非常肯定。此处强调说话真实可信,符合语境。言之有物:指文章或言论内容具体而充实,不空洞。此处语境强调“真实性”,而不是“内容具体而充实”,故“言之凿凿”符合语境。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用来比喻故意做作
42、。装模作样:故作姿态,故意装作了不起的样子。“装模作样”和“装腔作势”都有“故意做出姿态”的意思;但“装模作样”偏重在虚假和不真实,含有“装样子,装得了不起”的意思,“装腔作势”偏重在以某种身份、地位、架势来吓唬人或引人注意,可用于说话、文章、表演等方面。由后文的“拿腔拿调”可知,应选“装腔作势”。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言不由衷:指说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心口不一。由后文的“我不用自己脑筋思考,只是跟着人举手放手”可知,使用“随波逐流”更准确。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物。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此处不仅有“数量少”之意,更含
43、有“难得、珍贵”之意,故“凤毛麟角”更符合语境。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拔高,不护短,不贴金,不抹黑B不抹黑,不贴金,不拔高,不护短C不贴金,不抹黑,不拔高,不护短D不贴金,不抹黑,不护短,不拔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依据上文的“不涂脂抹粉”可知下文应紧承这一点展开说明,故应先说“贴金”“抹黑”,再说“拔高”“护短”,排除A项;然后再观察其他三项,“贴金”与“抹黑”为反义词,“拔高”与“护短”为反义词,且“贴金”与“拔高”都为褒义词,“抹黑”与“护短”都为贬义词,依据两两对应,且前后对应的一致性原则,“贴金”“抹黑”应分别与“拔高”“护
44、短”对应,由此可排除B、D两项。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看似极为质朴简单的话,却是他经历血与泪的磨难后获得的理性领悟,是他发出的生命呐喊,更是希望他重铸文化人人格的箴言。B看似极为质朴简单的话,却是他经历血与泪的磨难后发出的生命箴言,是他获得的理性领悟,更是他希望重铸文化人人格的呐喊。C看似极为质朴简单的话,却是他经历血与泪的磨难后获得的生命箴言,是他发出的理性领悟,更是他希望重铸文化人人格的呐喊。D看似极为质朴简单的话,却是他经历血与泪的磨难后获得的生命领悟,是他发出的理性呐喊,更是他希望重铸文化人人格的箴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45、获得呐喊”“发出领悟”搭配不当,应为“发出呐喊”“获得领悟”。由此分析四个选项,从主谓搭配看,“希望”的主语应为“他”,所以A项错误。从动宾搭配看,“获得”与“领悟”搭配,“发出”与“呐喊”搭配,故B、C两项错误。20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某中学“巴蜀名人研学团”的同学所准备的解说词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莅临“杜甫草堂”拜谒游览!今天由我担任导游,实乃荣幸之至。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现在,让我
46、们一起走进草堂,观赏杜甫的风采吧!答: 答案“女士们、先生们”改为“同学们”;“莅临”改为“来到”;“拜谒”改为“参观”;“荣幸之至”改为“非常高兴”;“观赏”改为“一睹”。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本题语境为“为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女士们、先生们”使用不当,与“学生”这一身份不符,应改为“同学们”;“莅临”使用不当,多用于贵宾,尤指上级领导,此处应改为“来到”;“荣幸之至”使用不当,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此处应改为“非常高兴”;“拜谒”使用不当,应改为“参观”;“观赏”与“风采”不搭配,应改为“一睹”。21下面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内容写成一段话。
47、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答: 答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的实施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其中,学校教育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达成。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首先,研读题干,明确描述对象和要求,并仔细观察图的内容。其次,厘清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描述的顺序。对顺序的描写要做到清晰明白,合乎逻辑。图中,箭头虽是从左到右,但描述时显然要从右到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课程实现的,而课程又由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方面合力完成,其中学校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再次,选择恰当的联结词,将各个部分
48、简明、准确地连接起来,注意千万不要有所遗漏。最后,检查有没有语病,字数是否合乎要求。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象辞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毛泽东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要求:(1)综合材料意思,联系生活,以材料任意两句或两句以上为关联组合;(2)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3)不得抄袭和套作;(4)字数不少于800字。点拨这是一道名言类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名言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第一句“天行健,君子
49、以自强不息”,意为君子要像上天一样,无论任何境遇都要日夜运行,奋发自强;第二句“奋斗是万物之父”,意为奋斗可创造万物;第三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为要珍惜时间,特别是少年和青壮年时代,切不可碌碌无为,虚度光阴,否则悲伤后悔都无济于事;第四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意为青年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以青年人更要有理想,有担当;第五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意为要随缘安分,用平常心来对待人和事。作文立意:第一、二、三、四句为近义名言,可立意为:青年人应该珍惜光阴,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有理想、有担当;第五句和前四句内涵正好相反,可从辩证角度立意,青年人要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但面对挫折时一方面要坚持有为之心,另一方面要以平常心淡然从容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