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854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生生”。易经“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易”,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月”,有人认为是日月的变化,有人认为是仿照的蜥蜴,因为蜥埸的形态经常变化,颜色也经常变化。而易经就体现了一种变化的精神。这个“易”有三种意思:“变”“不变”和“简易”,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它的核心意思是“生生不息”。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我们一个很重大的责任就是把香火交传下去,这里面就体现了中国人一种特殊的终极关怀。第二点是“实用”。这个地方不是简单的实用、适用

2、,而是指的人伦日用。李泽厚叫实用性,金关道叫尝试性。中国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走火入魔,因为我们特别重视自己的感觉和经验。但是如果有的事情,超出了感觉和经验,我们往往也会陷入某种述乱和失望的状态。因为理性化的程度不高,所以我们也容易被一些人所欺骗。我们应该讲究实事求是,合乎情理.对神也同时采取实用的态度,信则有,不信则无。第三点是“和合”。人道效仿天道,天道落实于人道,所以中国人讲天人合一,“服乎天,应乎人”,这句话来自易经,易經里面有一封(革卦: 祭莫之日用俘虏作人牲,亨通,吉祥的卜问)就是讲革命的。所以我们中国的革命传统也可以追溯到易经。汤武和周武王,一个革了夏来的命,一个苹了商纣的命。因此,对

3、天、对自然界,我们要顺应,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而对人,我们要响应人的基本需要,满足人的生命发展需要,可“和合”不是说我们都合到一起,都变成了一种混沌状态。这不符合中国文化,不符合中国思想。这里面有不同的要素,有天有地、有阴有阳、有火有水等,而这些不同的要素之间对立共生; 所以自然界也好,人类社会也好,才能够生生不息,才能够不断地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三个特点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制裂开来,这对于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也能够有很大启发。中国人认为儒释道可以合起未,我们可以三教并带。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因为西方人是讲信徒笃真,你信这个种,就不能再信其他种了。而我们三教并并带相交,只要是对我们生存

4、发展有利,不管什么样的文化要素,我们都可以吸收包容,所以中国人的包容性非常大。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磅的一项是A. “易”既指日月的变化,也指蜥蜴的交化,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源头。B. “生生不息”是易经的核心意思,“易”包含了“变”“不变”和“简易”三种意思。C. 孟子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体现了每个中国人把香火交传下去的重大责任。D. 我们对神采取“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态度,这不是讲究实事求是,不是合乎情理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生生”,通过对“易”的两种解释来说明它的变化精神。B. 文章从“生生

5、”等3 个方面来概括并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说明了中国文化传承的传统根源.C. 全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既雨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阐释了中国人的乐观心态和包容精神。D. 末段比较了西方人讲信徒笃真和中国人三教并带的不同特点,说明中国人对不同文化要素有包容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只要有的事情超出了感觉和经验。我们就会陷入某种迷乱和失望的状态。B. 中国的革命传统可以迫测到易经,其原因是易经中的革卦就是讲革命的。C. 响应人的基本需要,满足人的生命发展不仅是“顺乎天,应乎人”的体现,更是“生生不息”的要求。D.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既要生生不息。又要不断变

6、化。“和合”对于创建和谐社会有启发。【答案】1. B 2. C 3. A【解析】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源头”,说法绝对,原文是说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C项,“每个中国人”扩大范围。D项,原文说“我们应该讲究实事求是,合乎情理.对神也同时采取实用的态度,信则有,不信则无”,选项意思和原文

7、相反。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不是总分,是分总结构方式。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逻辑错误。原文是“往往也会陷入某种迷乱和失望的状态”是部分肯定,而用“只要就”就变成了充分条件,全部肯定。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

8、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留性这个村庄刘亮程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应该再晚一些,再晚一些,黄沙梁理着太多的往事,我不想过早地触动它。一旦我槟近那些房子和地,一旦我的脚珠上那条上路,我一生的回想将从此开始。我会趋来越深地陷入以往的年月里,再没有机会扭头看一眼我未来的日子。我给自己留

9、住这个村庄,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我曾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站在黄沙梁求边的荒野上,让吹过它的秋风一遍遍吹到我的身体,我在荒野上找我熟悉的一棵老输树,连根都没有了。根抱走后留下的树坑也让风刮平了。我只好站在它站立过的那地方,像一截枯木一样,迎风张望着那个已经光秃秃的村子。我太熟悉这里的风了,多少年前它这样吹来时,我还是个孩子。多少年后我依旧像一个孩子,怀着初次的,莫名的惊奇、恫怅和欢喜,任由它一遍遍地吹拂。它吹那些秃墙一样吹我长大硬朗的身体。刮乱草垛一样刮我的头发,抖动树叶般抖我浑身的衣服。我感到它要穿透我了。我敞开心,松开每一节骨缝,让穿过村庄的一场风,同样呼啸着穿过我。还有一

10、次,我几乎走到这个村庄跟前了。我搭乘认识不久的一个朋友的汽车,到黄沙梁下的下闸板口村随他看亲威。我没告诉这个朋友我是黄沙梁人。一开始他便误认为我在沙湾县城长大.我已不太像一个农民。当丰穿过那些荒野和四地,淅渐地接近黄沙梁时,早年的生活情景像泉水一般涌上心头。有几次,我险些就要忍不住说出来了,又觉得不应该把这么大的隐秘告诉一个才认识不久的人。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走动、居住和生活,那不是我的,我不会留下脚印。我是在黄沙梁长大的树木,不管我的权仲到哪里,枝条蔓过篱笆和墙,在别处开了花,结了果,我的根还在黄沙梁.他们

11、就整不死我,也无法改变我。他们可以修理我的条,砍折我的桠权,但无法整治我的根。他们的刀斧仲不到黄沙梁。汽车在不停的颠簸中驶过冒着热气的早春田野,到达下闸板口村已是半下午,我没跟那个朋友进他老舅家。我在马路上下了车,已经没人认得我。我从村中间穿过时,碰上好几个熟人,他们看一眼我,仍低头走路或千活。审出一条白狗,险些咬住我的腿。我一蹲身,它后退了几步.再扑咬时被一个老人叫住.“好着呢嘛,老人家,”我说。我认识这个老人。我那时经常从他家门口过,这是一大户人家,院子很大,里面时常有许多人。每次路过院门我都朝里望一眼,有时他们也朝外看一眼。老人家没有理我的问侯。他望了一眼我,低头摸着白狗的脖子。“黄沙梁

12、还有哪些人?”我又问。“不知道。”他没抬头,像对着狗耳朵在说。“王占还在不在?”“在呢,”他仍没抬头,“去年冬天见他穿个皮袄从门口过去。不过也老掉了。”我又问了黄沙梁的一些事情,他都不知道。“那个村子经常没人,”他说,“尤其农忙时一述几个月听不到一点人声,也不知道在忙哈。村子附近的地全撂荒了。”我走出村子,站在村后的沙梁上,久久地看着近在眼底的黄沙梁村。它像一堆破旧东西扔在荒野里.正是黄昏四野里零星的人和牲高,緩緩地朝村庄移动。到收工回家的时候了。烟尘稀淡地散在村庄上空。人说话的声音、物叫声、开门的声音、铁锹锄头碰击的声音听上去远远的,像远在多少年前。我莫名地流着泪。什么时候,这个村庄的喧闹中

13、,能再加进我的一两句声音,加在那声牛哞的后面,加在那个敲门声前面,加在那个母亲叫唤孩子的声音中间我突然那么渴望听见自己的声音,哪怕极微小的一声。我知道它早已经不在那里。(根据遥远的村庄改编)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应该再晚一些,再晚一些”采用反复的修辞,写出了作者想回家乡,又担心回乡后走不出来的矛盾心情。B. 当我回到黄沙梁,吹着来自荒野的风,我对村庄的熟悉感一下就涌上心头,那里收藏着我的童年记忆,但令人失落的是伴我成长的村庄变得荒芜而陌生。C. 作者出生在黄沙梁的小山村,在走出大山后,进入城市打拼,因为对自己出身农

14、村感到自卑,所以“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D. 我重访故乡的村庄,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孤独老迈的留守农民形象,表现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被边缘化,变得逐渐荒芜、冷清的现状。5. 如何理解标题“留住这个村庄”的含意?6.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蝗段的作用。【答案】4. C 5. (1)作者希望从小生活的“村庄”黄沙梁能存留下来,不要被废弃荒芜。(2)作者离开故乡后,渴望再次融入而不得,所以希望旧有的熟悉的乡村文明留存下来。(3)“村庄”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无论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作者都要留住“村庄”赋予的美好的性格。 6. (1)“我知道它早已经不在那里”与标题、首段“留住这个

15、村庄”相呼应。(2)末段运用了排比,“加在后面/前面/中间”,表达了作者渴望望融入村庄的急切心情。(3)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深思。【解析】4.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C项,文中并未提到因“自己出身农村”而感到自卑。属于无中生有。5.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首先,要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词。其次,分别理解关键字词的本义、比喻义(如果

16、有则答,没有就不需要答)、情感义、主旨义等。当然,有时还需适当考虑标题本身存在的表达技巧。答题前要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散文内容。本文题目是“留住这个村庄”,文章从多个角度表达了想把它留下来的意愿。作者同新认识的友人回去时,看到他曾生活过的村庄“像一堆破旧东西扔在荒野里”,村子里的老人说“村子经常没人”“村子附近的地全撂荒了”,作者内心很希望黄沙梁能存留下来,不被废弃。文章结尾,“我莫名地流着泪”,作者希望这个村庄里能加进自己的声音,渴望再次融入,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希望记忆中的乡村传统文明能留下来。“我是在黄沙梁长大的树木,不管我的根伸到哪里,枝条蔓过篱笆和墙,在别处开了花,结了果,我的根还

17、在黄沙梁,他们就整不死我,也无法改变我”,表明黄沙梁是作者的精神家园,给了他精神支撑,勇于面对任何困难,因此要留住村庄,留住村庄就是留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将上述内容分条整理即可。6.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散文段落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散文段落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内容上,本段表达了作者渴望融入村庄的急切心情。最后一句“我知道它早已经不在那里”,深化了主旨,能引发读者无限思考。结构上,该段内容表达我想留住这个村庄,与标题“留住这个村庄”照应;我站黄沙梁看着眼前的家乡内心无限感慨与开头“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首尾呼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特别

18、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国家必须是全球最重要的出口国之一。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SDR成分货币代表性日益下降,扩大SDR篮子货币的呼声日渐高涨。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势不可当。人民币国际使用大幅增加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是一个长远的趋势。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主要欧洲国家均支持将人民币纳入货币篮于,这在西方七国集团峰会上已释放出积极信号。很多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之一就是以美元为主导

19、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适合全球经济发展。新兴市场占据全球经济很大比例,但全球货币体系还是以美元为基础,新兴市场国家又以大量美元为外汇储备,所以美元的波动直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澳大利亚华人金融专家协会理事长郭生祥说:“人民币不纳入这个篮子显然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全局。”2017年9月统计的世界核心产油国与中国交易石油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一览表结算方式人民币结算非人民币结算国别沙特俄罗斯安哥拉伊拉克阿曼伊朗委内瑞拉科威特巴西阿联酋其他比例15%13%11%10%9%8%5%4%4%4%17%(摘自网易财经人民币“入篮”能带来什么?,有删改)材料二: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被正式纳入SDR(特别

20、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也由此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储备货币之一,这意味着国际上对人民币将有更高欺许和更严要求。人民币“入篮”后,整体上,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会提升,它将是一个更稳定、更被广泛接受的货币,人们会更有信心持有人民币资产,进而“减少钱包缩水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境外使用人民币的阻力,国外企业和个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也会提高。以往很多国家不支持人民币直接兑换,必须先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再兑换成当地货币;今后则有望拿人民币直接兑换当地货币,省去兑换美元环节,避免多次购汇造成的损失。在境外如果用人民币投融资,能更好地管控汇率风险。而且人民币流动性增强,相应的交易成本和财务成本会下降

21、。以往,中国公民想在海外有资产,必须用美元,国内资产也缺乏国际性,但以后在国际上进行资产配置组合的选择和获得海外投资的机会将更多。人民币“入篮”能降低国际贸易风险。目前石油、化肥等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和结算,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国,中国的国际贸易受到美元制约,一旦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进口成本就会上升。境外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政策发力,也离不开微观主体的努力。人民币“入篮”并非一劳永逸,中国需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使人民币成为接受程度更高的货币。(摘自人民日报人民币“入篮”,有删改)材料三:IMF总裁拉加德曾说,人民币将被国际社会认可,成为可自由使用的

22、国际货币。IMF亚太部副主任李昌镛表示,许多人说人民币“入篮”后国际使用并未大幅增加,这种观点目光短浅。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一年后,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影响力继续提升。全球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2015年11月30日,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份额为10.92%,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共同构成新的一篮子。去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使得人民币国际适用范围扩大。在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下,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突破万亿大关。2017

23、年9月份在全球交易中所占份额为1.85%,是全球第6大支付货币。报告指出,考虑到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可以预计人民币未来将在国际支付上占据更多份额。专家指出,人民币“入篮”既是人民币国际化跃升的重要标志,也给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提出更高要求。受益于经济前景向好和市场化改革等利好因素,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而稳定的汇率又对人民币国际化形成了支撑。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塔米姆巴尤米表示,如果中国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展顺利,预计未来全球可能出现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储备货币格局。(摘自新华网“入篮”一周年,人民币拓展国际“朋友圈”,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

24、,不正确的一项是A. 特别提款权货币挖根生日益下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崛起,因此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势不可当。B. 世界上83%的石油产油国都用人民币与我国开展石油贸易结算,促使主要欧洲国家支持将人民币“入篮”。C. 美元的波动直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所以许多国家用人民币取代美元结算,动摇了美元霸权的地位。D.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适合全球经济发展,很多人认为这是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196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创立了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即特别提款权。B. 世界上许多产油国为了规避美元风险,与中

25、国做生意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生意越大关系越好。C. 人民币进入货币篮子后,对旧有成员没有绝对影响;旧有成员排队依然故我,毫不动摇。D. 人民币“入篮”后对国际和国内都有积极影响,毫无疑问将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有最大的帮助。E. 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提升,未来可能与美元、欧元平起平坐。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原因。【答案】7. B 8. AE 9.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可以自由使用自由兑换。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出门国之一。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和市场化成功改革。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加强的金融管控保障了中国经济安全。特别提款权成分货币代表性日益下降。

26、【解析】7.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83%”是指与中国做石油生意的核心产油国,不是所有产油国家。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

27、、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生意越大关系越好”,文中无据;C项,“旧有成员排位依然故我,毫不动摇”说法不对,应该有变化;D项,“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有最大的帮助”说法太绝对化。9.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概括说明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原因,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概括说明人民币成为国际储

28、备货币的原因,也就是概括人民币的优势。材料二第二节“今后则有望拿人民币直接兑换当地货币”和材料三第一节“人民币将被国际社会认可,成为可自由使用的国际货币”两句,说明人民币被认可后,就可以自由使用,自由兑换。材料一第二节一、二两行能总结出第二、第六点答案。材料三第一节 “在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下” 和最后一节“受益于经济前景向好和市场化改革等利好因素,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能总结出第三、第四点。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若干惠字惠保,代郡武川人也。其先与魏氏俱起,以国为姓,父树利周,从魏广阳王深征葛荣,战没,赠冀州刺史。惠年弱冠,

29、从尔朱荣征伐,定河北,破元颢,以功拜中坚将军。复以别将从贺拔岳西征,解岐州围,擒万俟丑奴,平水洛,定陇右,每力战有功。封北平县男,邑二百户。累迁镇远将军、都督、直寝、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惠与寇洛、赵贵等同谋翊戴太祖。仍从平悦,拜直合将军。 魏孝武西迁,除右卫将军、大都督,进爵魏昌县伯,邑五百户。出为北华州刺史,加使持节、骠骑将军。大统初,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惠每先登陷阵。加侍中、开府,进爵长乐郡公,增邑通前二千二百户。四年,魏文帝东巡洛阳,与齐神武战于河桥,惠力战破之,大收降卒。七年,迁中领军。及高仲密举北豫州来附,太祖帅师迎之。

30、军至洛阳,齐神武于邙山将以邀我,太祖乃徙辎重于瀍曲,夜勒兵袭之。及战,惠为右军,与中军大破之,逐北数里,虏其步卒。齐神武兵乃萃于左军,军将赵贵等与战不利,诸军因之并退。时会日暮,齐神武兵屡来攻惠,惠击之,皆披靡。至夜中,齐神武骑复来追惠,惠徐乃下马,顾命厨人营食。食讫,谓左右曰:“长安死,此中死,异乎?”乃建旗鸣角,收诸败军而还。齐神武追骑惮惠,疑有伏兵,不敢逼。至弘农,见太祖,陈贼形势,恨其垂成之功,覆于一篑,于是歔欷不能自胜。太祖壮之。寻拜秦州刺史,未及之部,迁司空。惠性刚质,有勇力,容貌魁岸。善于抚御,将士莫不怀恩,人思效节。十二年,东魏将侯景侵襄州,惠率兵击走之。明年,景请内附,朝议欲

31、收辑河南,令惠以本官镇鲁阳,以为声援。遇疾,薨于军。惠于诸将年最少。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太祖尝造射堂新成,与诸将宴射。惠窃叹曰亲老矣何时办此乎太祖闻之即日徙堂于惠宅其见重如此及薨太祖为之流涕者久之惠丧至又临抚焉。赠本官,加秦州刺史,谥曰武烈。子凤嗣。史臣曰:惠本以杲毅知名,而能率由孝道,难矣。图史所叹,何以加焉。勇者不必有仁,斯不然矣。(选自周书列传卷十七)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惠窃叹曰/亲老矣/何时办此乎/太祖闻之/即日徙堂于惠宅/其见重如此/及薨太祖/为之流涕者/久之/惠丧至又临抚焉/B. 惠窃叹曰/亲老矣何时/办此乎太祖/闻之即日/徙堂于惠宅/其见重如此

32、/及薨/太祖为之流涕者久之/惠丧至/又临抚焉/C. 惠窃叹曰/亲老矣/何时办此乎/太祖闻之即日/徙堂于惠宅/其见重/如此及薨/太祖为之流涕者/久之惠丧至/又临抚焉/D. 惠窃叹曰/亲老矣/何时办此乎/太祖闻之/即日徙堂于惠宅/其见重如此/及薨/太祖为之流涕者久之/惠丧至/又临抚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男子20岁虽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故称“弱”。B. 公,古代最高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C.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皇帝的高级妃嫔之死不能以此相称。D. 谥,古代的君王、大臣或后妃等人死

33、后,给予一个寓含褒义或贬义的称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若干惠精于带兵。他身先士卒,善待将士;将士们都感恩戴德,愿效死力。B. 若干惠勇敢善战。他在友军失利后,力破齐神武的屡次进攻,最终还是全部歼灭了敌人。C. 若干惠特别孝顺。他早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太祖曾为此赠予他射堂。D. 若干惠战功卓著。他一生征战,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加官进爵,位至司空。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齐神武于邙山将以邀我,太祖乃徙辎重于瀍曲,夜勒兵袭之。(2)图史所叹,何以加焉。勇者不必有仁,斯不然矣。【答案】10. D 11. C 12. B 13. (

34、1)齐神武在邙山准备截击我军,太祖就将军事装备转移到溜曲,在夜裹率兵袭击他。(2)图史上所赞叹的人,凭什么能超过他,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爱之心,这不正确呀。【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曰”后必须断开,“矣”是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开。“何乎”是

35、个疑问句,前后要断开。“太祖闻之”句子结构简单明了,前后断开。“其”是句子主语,指若干惠,“见重如此”“及薨”是陈述关于他的生前和死后的两种情况,两个谓语,中间断开。“太祖”“惠”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都断开。因此选D项。1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C项,“皇帝的高级妃嫔之死不能以此相称”表达有误,皇帝的高级妃嫔之死也能以“薨”相称。12. 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

36、,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没有彻底歼灭齐神武,由原文“齐神武兵屡来攻惠,惠击之,皆披靡”可知。13. 试题分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邀我,截击我军;徙,转移;辎重,军事装备;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勒,带领,率领;。第二句中,何以,凭什么;加,超过;焉,代词,指他;不必,不一定;不然,不正确。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

37、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参考译文:若干惠字惠保,是代郡武川人。他的祖先和魏氏同时兴起,以国名作为姓氏。他的父亲叫树利周,跟随北魏广阳王元深征讨葛荣,战死,被追赠为冀州刺史。若干惠二十岁时,跟随尔朱荣征伐,平定河北,击败元颢,因功被拜为中坚将军。又以别将的身份跟随贺拔岳西征,解除了岐州之围,擒获万俟丑奴,平定水洛,安定陇右,屡次全力作战立有功劳。被封为北平县男,食邑二百户。多次升迁为镇远将军、都督、直寝、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到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时,若干惠和寇洛、赵贵等人一起商议拥戴太祖。接着跟随太祖平定侯莫陈悦,担任直合将军。魏孝武帝往西迁徙,他任右卫将军、大都督,晋爵为魏昌县伯,食邑五百户

38、。出任北华州刺史,加授使持节、骠骑将军。大统初年,任仪同三司,升为公爵,增加食邑五百户。跟随太祖擒获窦泰,收复弘农,击破沙苑,若干惠常常率先冲锋陷阵。加授侍中、开府,晋爵为长乐郡公,食邑增至二千二百户。大统四年,魏文帝东出巡视洛阳,和齐神武在河桥作战,若干惠竭力作战打败了齐神武,收降了大量的士卒。大统七年,他升任中领军。不久他被拜为秦州刺史,还没有来得及到州部就任,又升任司空。若干惠性情刚直,有勇力,容貌魁武高大。善于抚慰统御部下,将士们没有不感激他的恩情的,人人都想为他尽忠。大统十二年,束魏将领侯景侵犯襄州,若干惠率兵击退了他。第二年,侯景请求归附西魏,朝中商议打算收拾河南,命令若干惠以本官

39、的身份镇守鲁阳,作为声援。遇上生病,死于军中。若干惠在各位将领中年龄最小。他早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太祖曾刚刚建成习箭用的射堂,和将领们一起饮宴射箭。若干惠私下晓良说:“母亲老了,什么时候能置办这些呢?”立担得知后,当天就将射堂移到若干惠的宅第。他就是这样受到太祖的看重。到他死时,太祖为他流泪很久。到了为若干惠办丧时,太祖又亲自前往吊唁。追赠他原职,加授秦州刺史,谧号为武烈。他的儿子若干凤继承他的爵位。史臣说:若干惠本来是以刚毅而闻名,但他能够遵循孝道,难得啊。图史上所赞叹的人,凭什么能超过他,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爱之心,这不正确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

40、诗,完成小题。念奴娇 重九席上辛弃疾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莫倚忘怀,西风也曾,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注释】此词作于庆元六年秋龙山小宴席上,当时词人61岁,赋闲家居于江西。“老兵一笑”“落帽参军”分别指晋人桓温、孟嘉在龙山高会的趣事。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这首词以“重九席上”为题,点明了写作时间是农历九月初九。B. 上片取桓温、孟嘉的典故,写酒席上的雅量趣事,追忆仰慕魏晋风度。C. 上片先写龙山重

41、阳小宴,再忆晋人的龙山盛会,由虚到实,令人浮想联翩。D. 词人的生活经历与陶潜有契合点,戏谑“何必杯中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E. 下片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描写了稼轩赋闲时家宴生活的场景,读后回味无穷。15. 该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答案】14. CE 15. (1)抒发了词人在现实中倍感物是人非,知音稀少的凄凉之情。词人追忆晋人龙山盛会的雅量趣事,然而晋人已逝,樽前客稀,惟余“眼中三两飞蝶”的凄凉。(2)抒发了词人对陶潜躬耕归隐的仰慕之情。由于“凄凉今古”知音稀少,故词人空杯问陶,赞叹“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须信采菊东篱”也体现了词人对陶潜归隐生活的仰慕。【解析】

42、14.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应为由实到虚;E项没有描写。15.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注意回答情感时,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词人追忆晋人龙山盛会的雅量趣事,然而晋人已逝,樽前客稀,惟余“眼中三

43、两飞蝶”的凄凉,抒发了物是人非,知音少的伤感之情。“须信采菊东篱”表现词人对陶潜归隐生活的羡慕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三句直接描绘了赤壁的壮美景象,为秀丽无比的江山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后引起了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两句表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的情景,展示了他们的人情美;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处在理想受挫时用以疗治心灵创作的精神家园。【答案】 (1). (1)乱石穿空 (2). 惊涛拍岸 (3). 卷起千堆雪 (4). (2)便要还家 (5). 设洒杀鸡作食【

44、解析】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穿、涛、岸、要、作等词,都要格外留意。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洞若观火,高瞻远瞩。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不让这三人成虎的态势发展下去。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我们要用管窥蠡测的方法,以有限见识无限,去探究宇宙和人生

45、的要义。过去五年,西方势力粉墨登场,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妄图毁灭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做到见贤思齐,何愁不能事业有成?面对记者,他有些拘谨,可一旦离开镜头,他便轻松地侃侃而谈,话语犀利,精准到位。A. B. C. D. 【答案】B.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

46、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7还有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真佛山不但担负着弘

47、扬中华民族的孝德文化重任,而且传承着巴蜀人民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文明。B. 日前,有关部门初步完成了高铁达州站设计方案的研究工作,并报请铁路枢纽工程指挥部审查通过。C. 美国枪支袭击事件备受关注,事发后,各大网络关于这一事件报道的新闻点击量超过了万次以上。D.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证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正确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

48、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前后内容颠倒;C项,成分赘余,去掉“以上”;D项,介词“经过”开头,后面分句缺少主语,去掉“经过”。另外,“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放在前面作定语,也不太通顺,可将“的”去掉,“来”后面加逗号,让“改革开放多年来”作整个句子前面的状语。19. 下面是达州某中学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写给学校办公室的回信,其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我虽然事务繁杂,届时一定拨冗光临母校参与庆典。B. 因大雨滑坡,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原谅。C. 母亲华诞,蓬荜生辉,甚感喜悦,到时一定出席庆典。D. 我殷切期望母校调整时间,改进方法

49、,办好这次庆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语言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A项,“光临”是欢迎上级之语,“拨冗”指的是在繁忙中抽出时间,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不能用于自己;C项,“蓬荜生辉”是谦词;D项,“殷切期望”是上级对下级或者长辈对晚辈的用语。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 _?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

50、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冬烘先生”。反过来说,_。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_?【答案】 (1). 何曾都有智慧 (2). 有智慧的人也不一定都有学问 (3). 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解析】试题分析: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答题前先通读材料,明确材料谈论的话题,谈论的几个角度。第一空前表明谈论的话题是学问与智慧的关系,通过“有学问的人”与空格后面的“?”空格后面内容,可推知,该处想表达的内容是,有学问的人

51、,难道都有智慧?第二空前“反过来说”表明与前面所说相反,前面说有学问的人不一定都有智慧,那么这儿就应该是“有智慧的人也不一定都有学问”。第三空,说的是第三种人,话题仍然是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根据语境,空格前表达这种人学问不足,但“他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可推知,这样的人是有智慧的,因后面是问号,是反问句,所以第三空应填“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会发生一些转折,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在思维遇到障碍点时,你如果学会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就一定能够促使思维转过弯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如

52、果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你即使学会适时地对思维加以疏导、点拨,也不一定能够促使思维转过来。_。_。【答案】 (1). 我们即使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2). 即使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语病的判断及修改能力。答题前先仔细审题,看清句的问题类型及说明方式。读后不难发现,该句对前后句间的关系判断不当,关联词使用也不当。修改后使用的关联词为“即使也”。通读材

53、料,第一处“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如果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关系判断失当,因为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只是换种表达形式,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关联词使用也不当,依据句的样式,可改为“我们即使把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转化成已解决过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第二处“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前后分句间的关系判断失当,因为恰当地运用一些思维方法,可能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但不会“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依据句的样式,可改为“即使通过一些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一定会有

54、较大的提升。”四、写作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程春莺在高中读了一年,她特别喜欢文科,文科成绩比理科成绩稍微好一些,在文理分科时,家长、班主任都建议她读理科,告诉她“文科好学不好考,理科难学但工作好找”,这让程春莺同学十分纠结。高中学科是根据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高中学生选择文理科,往往影响着个人的未来发展,甚至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命运。影响选科的因素比较多,往往让人难以作出决断,即使未来高中不分文理科了,学生也会遇到选择文理课程的困惑。你也经历过文理分科,也对文理科的选择有过自己的看法。请联系以上材料和实际,以“我选择了文(理)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

55、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弱水三千,只取那一瓢饮。纷繁尘世,事物实乃多也。为人处事,百千方式。而物不独取华表,事非随波而流。苍苍世间,唯有适于己,方为最好。短文中,歌手因未利用好最适合自己的歌曲而错失争取桂冠的权利。繁繁尘世,又有多少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身份?麦田里的百合,总是在高贵,再圣洁。它站错了位终将沦为一株杂草,被人遗弃。反观朴素的稻草,虽然平凡无奇,但它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世上的位置千千万,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社会上,多少人盲目地选择了热门行业却抛弃了自己所长?多少父母为孩子安排好了未来却忘了孩子本身是否适合?眼中的最

56、好未必是自己最终的归属。那些人亲手堵住了自己的未来,那些父母亲手折断了孩子的双翼,又哪来的大展宏图,一飞冲天?伟人之所以伟大,其必站在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鲁迅弃医从文,向全世界证明笔比手术刀更尖锐,最终成为世人铭记的文学大师。李白离开黑暗官场,漂泊天涯。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叫我不得开心颜。”让他领悟了人生的真谛,成为了著名诗仙。奥托-瓦拉赫放弃父母所选的文学,油画,而投身于化学,最终成为了享誉全球的化学界巨头。他们的人生因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因此独特。墨守成规,随波逐流往往会忽略了自身的价值。喜欢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但适合的东西必定会让你喜欢世上的事业千千万万,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人

57、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均衡发展,更不是全能的,都需要认清自己的强项和弱势,看清自己,找准位置,从事自己的职业,才能立足于变幻莫测的社会。烈日当空,天悬轮月。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世界之所以能安然运行,因万物各司其职,共同协作。癞蛤蟆即使努力一辈子也成不了天鹅。大脚塞不进小鞋,小脚驾驭不了大鞋。梅避繁春而居凌寒,终得傲雪高洁之美名。竹无花而挺立直上,成千古不屈佳话。那位歌手如果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歌,或许他的一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演绎,自己的生活该有自己的选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解析】试题分析:该题为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所给材料是为了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

58、因此写作前要认真研读材料,该材料通读过高一学生程春莺在选文理科的过程中遇到地困惑来引发考生的思考,从而认真地对待选科问题,能客观理性地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文科还是理科,有主观因素的影响,自己偏好哪种,还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班主任的建议,“文科好学不好考,理科难学但工作好找”,也许还有家长的建议,甚至学校科目设置的限制,而选择哪种,这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前途命运是有影响的,因此考生要慎重对待。不能盲目从听别人的建议,也不能不问现实的客观因素,自己一个人匆匆就做了决定。写作时,要写明白选文还是选理科的理由。点睛:1.抓关键词,找准题眼法。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2.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3.填补标题法,添加语素法。有些命题作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方法来审题。4.虚题实做法,化大为小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难以把握。对这类题目,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