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南市二中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2、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生
3、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
4、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联合国预计21世纪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203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达140万平方千米;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新增25亿。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如今,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进化动力之一。的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
5、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材料三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
6、生活,也意味着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释放氰化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而在市中心,城市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増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国白足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
7、吃到人类丢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关。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增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投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取材于赵照熙等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B. 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
8、来凸显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严重程度。C. 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D. 这则材料反映了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担忧并提出了应对策略2.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分析了城市环境特点,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B. 材料二的引文表达了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忧虑。C. 两则材料中关于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的看法是一致的。D. 两则材料中关于热岛效应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的看法相似。3.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白车轴草为抵御积雪的覆盖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这与城市高温有关。B. 哺乳动物因夜行性增强而改变了习性,繁殖能力降
9、低,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C. 城市白足鼠可能因为吃了比萨饼等食物,涉及消化的某种基因出现过度表达。D. 路灯吸引并聚集了大量的大型昆虫,家蝠或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增大。4. 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5. 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三则材料分表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答案】1. B 2. C 3. A 4. 观点:材料一认为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是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二认为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材料三认为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生物进化是一个难
10、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 5. 启发:三则材料关于“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的观点各有不同,启发我们要多方面(辩证)看待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秉持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保护地球家园。【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有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错,原文“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渡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
11、严重破环”可知不是“缓解”,恰恰是加剧了生物多样性危机。C项,“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错,由原文“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可知张冠李戴。D项,“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A项,“认为应该减少城市化的步伐”错,于文无据,无中生有。B项,由原文“着实令人惊叹”“感到不可思议”可知不是“忧虑”是“惊叹”。C项,由材料一“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12、、材料二“城市作为人类的产物”可知说法正确。D项,材料一“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多样性也是一大干扰因素”,材料二“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可知观点不同。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由原文“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可知“为抵御积雪的覆盖”错,是为了抵御积雪融化后的夜间冰冻。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
13、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由材料一“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可概括出答案;由材料二“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可概括出答案;由材料三
14、“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可概括出答案。【5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三则材料都是针对“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发表的看法,它们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是负面的,有的认为是有利的,有的则认为生物多样性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综合这些观点,启发我们对城市化进程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要全面解读、辩证看待,不可因一时一地的影响就盲目下结论。但有一个原则不变,那就是在城市化
15、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秉持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保护地球家园。【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
16、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杜运燮的诗歌井,完成下面小题。井杜运燮我是静默。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便是我完整和谐的世界。是你们在饥渴的时候,离开了温暖,前来淘汲,才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但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之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你们只汲取我的表面,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绝
17、不逃避,也不兴奋,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首写的是井,是井的自白,这井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象征,是诗人的自白。B. 第一节,首句“我是静默”为全诗奠定了凄苦悲凉的感情基调。C. 第二节,“你们”指来井边取水的人们,他们因“饥渴”“前来淘汲”。作者以“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写出了取水人的愁苦、凄哀。D. 第四节作者用“表面”和“深处”这对相反的词,展示“井”的“冷寂”,一任“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几片”“几朵”“小小”等词,既映衬了井安静,也与后面的“简单”形成呼应。
18、B. 第2-6节,在“我”的“静默”与“你们”的“烦忧”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巧妙地利用水面的映现作用,写“井”的“瞥见”,其实是一种相互观看。C. 本诗是一首形式自由的现代诗歌并没有刻意押韵,语调平静,节奏舒缓,语速均匀。D. 此诗中关于“井”的描述,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总体性的勾画,中间的五节构成了一个整体,是具体的呈现。8. 赏析画线句子。 9. 诗歌中“井”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6. B 7. C 8.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的写出了井遭遇损害与折磨时“不躲避”“不兴奋”从容面对、不卑不亢的品质。 9. (1)沉静、沉默(平淡、自我满足、不事喧哗、甘
19、于寂寞)文中第一节“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几朵浮云”这是它“完美和谐”的世界,可见其沉静与沉默的品质。(2)高洁、自持(坚韧、不同流合污、大度包容、默默承受、不卑不亢)在“我”的“静默”与“你们”的“烦忧”之间,“我”的“冷寂”与“你们”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了“井”的高洁、自持的品性。(3)自信。取水人“只汲取我的表面”,“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因为井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表达了井的自信。【解析】【6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
20、看注释,逐句理解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凄苦悲凉的感情基调”错。开头,人格化的井说自己是静默的,没有水浪的汹涌,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就是井里反映的一个完整和谐的世界,这就是说,诗人的灵魂是安静的,没有什么大的激动,他的世界是完整和谐的。诗中借人格化的“井”塑造了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生命形象,并以井喻人,赞扬勇于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并不是“凄苦悲凉”的形象。故选B。【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
21、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并没有刻意押韵”错。作者采用了抱韵、换韵和交叉押韵的方式。如第一节中的“叶”与“界”押韵,第二节中的“候”与“忧”押韵,第三节中“暖”与“满”押韵,第四节中“面”与“烂”押韵,第五节中“面”与“联”押韵,均属于抱韵;第一至四节韵脚不同,第六节“弃”涤”“己”押韵,第七节“诚”“奋”“声”押韵,而第三节“独”与第四节“处”押韵,与各节内的韵构成了交叉押韵的关系。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被赏析的诗句
22、会用到手法,考生首先分析诗句中有没有运用手法;其次,句子的特点和用词的特点也可能在赏析范围之内;最后要注意结合诗句含义来解答。“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首先,“苦笑几声”是拟人手法,那么为何“井”要“苦笑”?联系上面的内容“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绝不逃避,也不兴奋”可知,人们也许会用垃圾去塞满井口,或者说,以一切污秽的语言来侮蔑诗人的心灵,心灵里高洁的诗;可他会默默忍受一切,洗涤一切污秽,他永远会是他自己,决不会屈服,决不会改变自己;也就是是诗人的心灵是“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决不会逃避污秽、丑恶的现实,也不为一时的喜悦而兴奋。
23、因此,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传神的写出了井遭遇损害与折磨时“不躲避”“不兴奋”从容面对、不卑不亢的品质。【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这首诗写于抗战年代,诗中借人格化的“井”塑造了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生命形象,并以井喻人,赞扬勇于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写“井”的沉静品质。开头,人格化的井说自己是静默的,没有水浪的汹涌,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就是井里反映的一个完整和谐的世界,这就是说,诗人的灵魂是安静的,没有什
24、么大的激动,他完整和谐的世界,只是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偶而飘过的一些云彩、几片草叶,也可以说是一些爱的幻想、友情的安慰吧!第二部分写井的高洁、自持。诗人以井的口吻说:在你们人类因为饥渴前来吸水时,我才见到人们“满面的烦忧”,而“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之外”,满足于自己的荒凉中的寂寞,因为只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这是说:人们在失去温暖,遭到苦难,来寻找诗人要啜吸灵思时,我才理解人类的苦难与忧思。诗人的心灵如果不惯于孤寂,就不能保持自己的澄沏情思中的那种诗的丰满。可人们能汲取的也就只是表层的水,我们冷寂的心灵深处,只能叫四方飘荡的花叶腐烂,这也许是指有四方寄来的诗篇在他的心灵深处沉淀。是的,诗
25、人的灵魂深处是无人理解的。第三部分节写井的自信。人们只能扰乱井的表层,可井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井就在深处才跟无边的宇宙相联系,而诗人的真淳的诗也来自心灵深处的黑沉沉的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与表面的热闹无关,诗的生命就在那儿与整个宇宙相联结。人们也许会用垃圾去塞满井口,或者说,以一切污秽的语言来侮蔑诗人的心灵,心灵里高洁的诗;可他会默默忍受一切,洗涤一切污秽,他永远会是他自己,决不会屈服,决不会改变自己;井也就是是诗人说他的心灵是“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决不会逃避污秽、丑恶的现实,也不为一时的喜悦而兴奋。【点睛】抓诗眼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
26、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明虚实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人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写到诗作中去。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诗歌如果只写“虚”,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推敲手法
27、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是诗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的方法,如借助比兴、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知人论世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说,欲解其诗,必知其人,必论作者所处的时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伯熭为临川县丞,而黄干适知其县事,伯熭见二子而师事焉。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源之懿,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
28、为高,徇人而少变也。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朱熹门人杨与立一见推服。来学者众,尝谓:“为学立志贵坚,规模贵大,充践服行,死而后已。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谓:“以洪范参之大学中庸,有不约而符者。”谓:“读易者,当尽去其胶固支离之见,以洁净其心,玩精微之理,沉潜涵泳,得其根源,乃可渐观爻象。”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王柏既执贽为弟子,基谦抑不以师道自尊。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 虽一本于熹,然就其言发明,则精
29、义新意愈出不穷。基文集三十卷,而与柏问辨者十八卷。郡守赵汝腾守婺,延聘请讲,辞不就。复首荐于朝,又率名从官列荐。通判郑士懿、守蔡抗、杨栋相继以请,皆辞。景定五年,诏举贤,特荐基与建人徐几,同被命添差婺州学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力辞未竟,理宗崩,咸淳初,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屡辞,改承务郎,主管西岳庙,终亦不受也。卒,年八十一。国子祭酒杨文仲请于朝,谥文定。所著大学发挥中庸发挥大传发挥易启蒙发挥通书发挥近思录发挥。(选自宋史)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
30、/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B. 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C. 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D. 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31、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B. 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叫做爻象,说卦传中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等说法,把卦画中 、两个符号看成是代表阴、阳两种性质的爻象。C. 古代帝王和王后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平民死曰“死”。D. 晋武帝时,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和官府名,传授儒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礼仪就是祭祀,所以国子监的主管被命名为祭酒。
32、12.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何基拜临川知县黄干为师,遵从师命,刻苦努力,精研深思,深得儒家经典精髓。B. 杨与立是朱熹的弟子,见到何基后非常佩服他的才华;向何基求学的人也非常多。C. 王柏拜何基为师,质疑问难,有时一件事要往返十次,王柏总是等待何基来决定。D. 何基为人淳厚笃实,潜心研究学问,教授门生,不遗余力,赢得当时人的尊敬。13.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2)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14. 何基治学有方,成果颇丰,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哪些治学之道? 请你用自己的话予以概括。【答案】10. C 11. C 12.
33、C 13. 凡是他读过的书没有不加以标注断句,意义显明,有时不需论说而自现。因为他坚守师训,所以才能精通义理达到简约。 14. 答案要点:治学应刻苦,坚持遵从师命,精研深思,亲身实践;凡是读过的书都进行标点批注,反复吟诵;摒弃支离破碎的见解,玩味精微的义理,潜入其中深入研究,得其根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
34、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句子大意是:王柏高明绝伦,序正诸经,弘论英辩,质疑问难,有时一事要往返十次,何基终究不加改变来等待他决定。曾经说:“研治经书应当谨慎持守精心玩味,不必多发疑论。有句要对后学说的话,那就是谨慎再谨慎。”何基淳厚笃实,绝似汉儒。其中,“诸经”是“序正”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项;“基”是“何基”,是“终不变以待其定”的主语,不能将二者分开,排除B项。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35、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错,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王柏总是等待何基来决定”不准确。原文是“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
36、定”,意思是“有时一事要往返十次,何基终究不加改变来等待他决定”,是何基总是等待王柏来决定。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无不,没有不;标点,标注断句;见,通“现”。(2)盖,表原因,因为;确守,坚守;精义,精通义理;造,达到。【14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
37、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由原文“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也。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为学立志贵坚,规模贵大,充践服行,死而后已。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等句子,可以总结出答案:治学应刻苦,坚持遵从师命,精研深思,亲身实践;凡是读过的书都进行标点批注,反复吟诵;摒弃支离破碎的见解,玩味精微的义理,潜入其中深入研究,得其根源。【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
38、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亲伯熭为临川县丞时,黄干正好主持县事,伯熭让两个儿子拜见并师从读书。黄干告诉他们一定要真心实地刻苦下功夫才能行,何基敬畏受命,于是黄干随时随地地引导扶持,何基深得学术精髓。对于微言典义,他精研深思,平心静气,以待通解,未曾参以己意,标新立异,依从他人而稍加改变。凡是他读过的书无不加以标注断句,
39、意义显明,有时不需论说而自现。朱熹的门人杨与立一见而佩服。向他从学的人很多,他曾经说:“为学立志贵在坚定,格局贵在宏大,践履服行,死而后已。读诗的方法,必须尽扫胸中杂念,而后吟哦讽咏,意态从容,使人感悟兴发,这才算得有功。”他说:“用洪范参验大学中庸,有的地方不约而同。”他说:“读易,应当尽去固执闭塞支离破碎的见解,使自己的心恢复洁净,玩味精微的义理,潜入其中深入研究,得其根源,能渐观爻象。”因为他坚守师训,所以才能精通义理达到简约。王柏执弟子礼后,何基谦抑自守不以师道自处。王柏高明绝伦,序正诸经,弘论英辩,质疑问难,有时一事要往返十次,何基终究不加改变来等待他决定。曾经说:“研治经书应当谨慎
40、持守精心玩味,不必多发疑论。有句要对后学说的话,那就是谨慎再谨慎。”何基淳厚笃实,绝似汉儒。虽然他源自朱熹,然而对朱熹的议论进行阐明时,精义新意层出不穷。著有文集三十卷,与王柏的问难辩论有十八卷。太守赵汝腾任婺州太守时,曾聘请他讲学,他辞而不去;又首先向朝廷推荐,再率领知名部下共同推荐,通判郑土懿、太守蔡抗杨栋相继请他出仕,都辞却。景定五年,诏令举贤,特荐何基与建州人徐几,一同受命添差婺州学教授,何基兼任丽泽书院山长,坚辞未成时,理宗去世。咸淳初年,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屡次辞却,改为承务郎,主管西岳庙,终究没有受任。后来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国子祭酒杨文仲请示朝廷,赐谥文定。著作有大学发挥中
41、庸发挥大传发挥易启蒙发挥(通书发挥近思录发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各题。秦州杂诗(其十七)杜甫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鸬鹉窥浅井,蚯蚓上深堂。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流落到秦州。其间,他先后写了二十首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窥井:求食。深堂:内堂,屋宇深处的厅堂。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边”指秦州,这两句诗是说秦州秋日因久雨而给人阴沉昏暗之感。B. 用“乱”字写檐下雨水乱溅、淋湿帐幔,暗写风向不定,寄寓飘摇之感。C. 用“度”字来写山头乌云急速行进的状态,暗
42、示此地很快就能雨过天晴。D. 尾联使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深刻表现诗人境遇的凄冷,而又含蓄隽永。16. 请从明写暗写角度对诗歌怎样写雨进行简要赏析。【答案】15. C 16. 前六句皆是写雨,其中“乱淋”明写雨之急骤;其他五句皆是暗写。“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写秋雨连绵; “山云低度墙”写秋雨之一场未断一场即到;“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写积雨成涝。诗歌通过雨乱云低营造了压抑、昏暗的意境,又通过鸬鹚觅食、蚯蚓避湿来渲染久雨后的苦闷,表现了诗人流落秦州的感时伤乱之情和个人身世之悲。【解析】【15题详解】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
43、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暗示此地很快就能雨过天晴”错误,暗示雨天还要持续一段时日。故选C。【16题详解】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要求分析诗歌是如何写雨的,题干中给出明暗的角度,明写主要是“檐雨乱淋幔”,分析暗写注意分析手法,“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用渲染,写秋雨连绵;“山云低度墙”中“度”用拟人手法写秋雨之一场未断一场即到;“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用衬托的手
44、法写积雨成涝;分析效果注意结合注释中的“杜甫流落到秦州”分析感时伤乱之情和个人身世之悲。【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
45、之美。(2)登岳阳楼中“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边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3)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_,_”,写出了作者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在谈种树,而是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答案】 (1). 千呼万唤始出来 (2). 犹抱琵琶半遮面 (3). 吴楚东南坼 (4). 乾坤日夜浮 (5). 吾问养树 (6). 得养人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始”“琵琶”“
46、遮”“犹”“坼”“乾坤”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一个下午,工作之后,我执意往荷塘走去。二十年渐增的体重已使步伐沉重了,少年的意兴也不多存了,然则激奋的心情依旧。我走向荷塘间的长堤。面对这一塘荷叶荷花,扑面的芬芳,什么生命能不振奋!什么意兴能不飞扬!我在长堤中间停步,尽量把脚尖逼近水塘,弯屈膝盖,压低视线, 。但见一层一层的荷叶,像叠居的都市人生,只是这里一切宁静,一切翠绿,一切婉顺着自然。站在长堤上,面朝西方。下午的阳光从荷叶上反弹过来,翠绿跳入眼睛。凝神之际,突然一阵强风从对面吹来,千百张荷叶的一侧,被
47、卷起,竖起,形成直角,阳光便射在翻起的叶底, ,顿时转成昏亮的紫黄,低压的一半在阴暗中,则转为深黛。千百张荷叶,霎时皆成深黛托着紫黄。紫黄耀眼,碧黛深沉。风、太阳与视觉如此的偶合,闪耀出荷叶多彩而豪迈的一面。观荷人的意识几乎跃出了胸腔,跃入那一片紫黄碧黛。瞬间风过,荷叶恢复了举天而立的姿态;紫黄碧黛同时消失。我站在堤边,穿着皮鞋的脚未敢涉入塘水,公事包依旧沉重拉着我的肩膀。然而,我感谢那刹那的一刻,当阳光、荷叶、清风与人,有那瞬间的多彩的神会。18. 文中第一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反问 比喻 排比B. 比拟 反复 借代C. 反问 比拟 反复D. 比喻 借代 排比19. 文中第二段有何
48、语言特点?请试做点评。20. 请在文中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2)【答案】18. A 19. 作者遣词生动形象(如“反弹”“跳入”“跃出”等),色彩浓郁(如“紫黄”“碧黛”等);句式变化多姿,注意整散、长短句式灵活搭配;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跃入那一片紫黄碧黛”“公事包依旧沉重拉着我的肩膀”等),从而使语言具有深度的艺术感染力。 20. 向荷叶间望去使得那竖起的一半【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高考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反复、设问、反问等;要掌握常用
49、修辞的特点,记住例句,以便快速判断。“什么生命能不振奋!什么意兴能不飞扬”是反问;“但见一层一层的荷叶,像叠居的都市人生”是比喻;“一切宁静,一切翠绿,一切婉顺着自然”是排比。第一段中没有比拟和借代。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语言一般要先从分析手法开始,此外还涉及到句式、词语的特点。解答时要结合句子具体分析。词语一般要注意动词、形容词、叠音词、副词等。本段中动词和色彩词用得比较生动,比如“反弹”“跳入”“跃出”等,生动地写出阳光的动感、人被色彩感染的感受等;色彩词,“紫黄”“碧黛”等,色彩明丽又富有古典美感。句式也很灵活,富有变化,比如“凝神之际,突然一阵强风从
50、对面吹来,千百张荷叶的一侧,被卷起,竖起,形成直角”,此处长短结合,写出风吹荷叶的动态美;“紫黄耀眼,碧黛深沉。风、太阳与视觉如此的偶合,闪耀出荷叶多彩而豪迈的一面”整散结合,富有韵律变化之美。本段修辞手法有“跃入那一片紫黄碧黛”,“紫黄碧黛”是借代,“公事包依旧沉重拉着我的肩膀”是拟人,这样写使得语言富有艺术的美感。【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第一句,结合上
51、文“压低视线”,可知下面应该写“看”的内容;结合后文“但见一层一层的荷叶,像叠居的都市人生”可知“看”的应当是“荷叶”,据此整理出答案“向荷叶间望去”。第二句,结合上文“千百张荷叶一侧,被卷起,竖起,形成直角,阳光便射在翻起的叶底”,结合下文“顿时转成昏亮的紫黄,低压的一半在阴暗中,则转为深黛”, 可见此处应当写被吹得竖起的荷叶,据此整理答案为“使得那竖起的一半”。 。【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
52、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找出有问题的句子的序
53、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给城市顽症开出了多剂方案。“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击碎了多少外来务工人员的梦想,即将实施的“居住证暂行条例”,会让更多异乡人在城市里找到了归属;“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年轻父母为孩子择校发愁,“就近入学”的新政,会让“虎爸狼妈”们卸下沉重的包袱;“最悲伤作文”让人心酸,“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的誓言,许给了“野百合”们一个不远的春天。突破每一次改革,都会给迷茫中的人们以安心,给焦虑中的人们以方向。【答案】(1)第句;修改为:“方案”改为“良药”。(2)第句;修改为“找到归宿”,(删除“找到了归宿”句子里的“了”)(3)第句;去掉“突破”
54、,或改为“改革的每一次突破”。(4)第句;“迷茫”与“焦虑”位置互换,或“安心”与“方向”位置互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遣词要确切就是要确切地表情达意如实地、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用词的褒贬色彩要分清既不大词小用、小词大用也不褒词贬用、贬词褒用。要根据听话对象表达的内容来选择使用准确的词语,否则就达不到目的。搭配不当:“给城市顽症开出了多剂方案”,“顽症”是比喻说法,那么与“开出”搭配的就应是“良药”;不合逻辑:既然是“即将实施的”,那么“找到了归属”的“了”就应该删掉;“突破每一次改革,都会给迷茫中的人们以安心”搭配不当,去掉“突破”,或改为“改革的每一次
55、突破”;“都会给迷茫中的人们以安心,给焦虑中的人们以方向”搭配不当,“迷茫”与“焦虑”位置互换,或“安心”与“方向”位置互换。22.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5个关键词。近年来,智慧灯杆逐渐出現在多个城市的街头。与传统路灯不同,智慧灯杆整合了监控摄像头、5G基站等硬件,通过信息感加和大数据交互技术,能实现智能照明、智慧交通、信息发布等功能。智慧灯杆不仅节约能源,也可以减少对城市土地的占用,从而让资源高效利用;同时,在一些城市,智慧灯杆还具有气象站、空气质量监测等功能,兼顾了环境保护的需求。智慧灯杆等智慧基础设施之所以能得到推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精细化管理正成为城市治理的普遍要求
56、。智慧灯杆身上的多种资源整合利用,丰富了人们对未来智慧城市的想象。【答案】智慧灯杆 资源高效利用 环境保护 精细化管理 智慧城市【解析】【详解】本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应该找准本段的陈述话题或陈述对象,此话题或对象一般为第一关键词,当然,此话题或对象前面如果有关键性限制语,此限制语一般也为关键词;其次考生应该分析陈述话题或对象后的句意,看文段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此话题或对象的,一般一个阐述角度里面会有一关键词:最后,按关键词出现的先后顺序合理组织答案。本题中,根据原文多次出现“智慧灯杆”可知,此文段的陈述话题
57、或对象为“智慧灯杆,同时文段又从“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智慧城市”四个方面对 “智慧灯杆”进行了拓展阐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9年6月12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633班班主任兰会云在高考结束后带着11名高中毕业生,从朔州一路骑行去上海,总行程1800多千米。尽管兰老师事前做了很多准备,如规划骑行线路、学生体能测试、签订免责协议、购买安全保险等,但出发前,还是遇到很多压力:校领导不主张老师们效仿,有的人认为兰老师是拿职业生涯做赌注,有的家长死活不答应让孩子参加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参加骑行活动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58、。骑行活动出发前,给面临压力的兰老师写一封信。骑行活动出发时,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在骑行活动中,给父母写一封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何畏浮云遮望眼给兰老师的一封信敬爱的兰老师:您好!我知道现在的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无论是校领导、家长还是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都不支持您。但身为骑行队伍中的一员,我想说:“先行自在凌绝顶,何畏浮云遮望眼!”我知道,老师您的做法非常得标新立异,要带十几名学生骑行近2000公里,在国内都极为少见,有众多质疑反对声也不足为奇。但是我相信老师您的做法是正确的,总要有
59、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开创,何谈进步! 首先,骑行本身是一种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跨越如此大的距离本身就是一项壮举,对我们学生而言更是一项极大的身心磨炼。它既能开阔我们的视野,磨炼我们的意志,也能使我们收获人生路上更多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如此一举多得的事又怎么会是错的呢?诚然,骑行本身有一定风险,按传统观念,去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并不明智,可是除去心理因素,无论是对锻炼身心还是增加经历都是极其有益的。在美国,高中毕业生独自骑行至大学早已屡见不鲜,您没有必要为此烦恼。其次,做正确的事一定会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不必担心非议之声。科学史上,哪个重大的发现没有遭受过非议呢?从电的发现,交流电的应用,再到
60、相对论、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没有一项创造发明是没有承担风险的。交流电电死大象,众多科学家反对相对论,可如今电已是电气时代的基石,相对论也成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理论之一。老师,您做的虽不如他们一样伟大,但面临的压力阻力却与他们无太大差别。事件的正确性交由后人去评说,我们只做我们认定的事。再者,校领导、家人等就由我们去说服。他们理解自然是好事,倘若不理解,那又何妨呢?知道其中道理的我们懂您,您不必担心;不知道其中道理的人与此无关,您也不必烦心。相信假以时日,他们会对我们的骑行给予一个正确的认识。毕竟,让他们接受这样一个活动需要一个过程。先行者,身在凌绝顶,目光长远,不畏浮云遮望眼。立根定在破岩中,任
61、尔东南西北风。先行者,前进的路上有许多障碍,这个时候更需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迎来成功。等待世间铅华褪去,不理解的人才能真正看清先行者走过的道路,才能真正明白先行者的伟大。兰老师,做个先行者又何妨?压力不过是前行的动力。 您的学生:XX某年某月某日【解析】【详解】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展开写作。“是什么”就是对事件的概括,“为什么” 是对事件的分析,“怎么办”是对事件的解决。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注意“就事论事和“就事说理”。“就事论事就是对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就事说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本作文采用“
62、热点话题+应用文体+任务驱动”的形式,仿照2019年全国高考卷作文命题模式。旨在引导考生在关注社会实践、师生和家庭关系的同时,也关注自身发展和人生选择,并进行深入思考,自觉提高对家庭、社会、教育、人生、实践等的认识,培养个人的人生观和担当的责任感。材料在叙述事件后给出了相应的写作要求,针对这个事件完成任务,三个任务任选其一.给考生的写作空间是比较大的。但是仔细思考会发现,无论是写给兰老师,还是写给父母,还是写给同学,都不能脱离材料,写作的重心都要围绕此次骑行的意义来谈,否则会陷入空谈。在谈骑行的意义时,可以参考的立意有理论 联系实际, 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磨练自我,锻炼意志品质:增强
63、身体素质,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看到祖国大好河山,培养了爱国情怀等等。参考立意:1.任务一:信件的主题是给兰老师解压。参考立意:可以从教育本身(例如: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教师担当(例如:以身作则、责任担当、敢为人先),学生收获(例如:博学笃行、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等角度给兰老师解压。2.任务二:演讲的目的是动员。演讲稿要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且提出希望与建议两方面内容。参考立意:对骑行的认识与思考可以从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珍惜机会、懂得感恩等角度去阐发。希望与建议可以从坚持、团结、友善等角度去写作。3.任务三:要注意已经在骑行活动中,其背景是父
64、母同意参加骑行活动。参考立意:可以从感谢父母的开明,感恩父母的培养,告知父母自己的收获,请父母放心等角度展开。4.任务四:总结报告正文内容应该包含此次骑行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收获感悟,也可在文末提出建议。参考立意:骑行过程可以从准备、出发、到达等方面进行叙述,收获感悟可以从地理风景、风土人情以及上文所提到的精神感悟等角度进行阐发。建议可以从近年来发展的研学旅行等角度向校长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5.任务五:安慰信的主题应该是安慰。参考立意:可以从理解父母、旅途艰辛、身体条件等方向入手,转换角度则可以从身体不在路上,但可以通过读书使心灵在路上;人生漫漫,机会依然有;意志力、团结能力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
65、等方面切入。参考素材:1.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兰老师带领学生骑行活动,折射出的就是以身示范,用心呼唤,面对挑战,敢于行动。2.有同事认为这是在拿自己的职业生涯作赌注,“很佩服他的精神,但万一路上出点事儿,教书肯定够呛了。”校长谭富德同样忧心忡忡,“学校很包容开放,骑行能磨炼意志,挑战惰性,但不主张所有教师效仿。”兰会云的大学同学甚至在群里调侃,“下一则新闻标题很有可能是:80后老师带学生骑行,途中突发事故,造成多名学生受伤,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还留下个坏笑的表情。兰会云忍了,“发脾气影响骑行,要万无一失。”3.
66、 可临行之前,有孩子爷爷死活不答应,还气得住了院。一个学生妈妈前晚看到关于车祸的新闻,不再允许孩子参加。还有家长看到兰会云草拟的免责协议后,也不敢让孩子参加。这份协议载明,“参加骑行户外活动时,可能面临包括落石、车祸、高温、刺伤、犬咬和各种意外。健身和休闲的骑行活动也包含有导致受伤、心脏病甚至死亡的风险。同意承担和接受所有伤害的风险,免除活动发起人和同行伙伴们的法律责任。”最终只留下11名学生。学生王宁的妈妈给兰会云发来微信鼓励,“兰老师顶着这么大的风险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不管路上遇到什么磕磕碰碰的,我不会找任何理由和兰老师说一句为难的话。”4.兰会云本有机会带着学生们舒舒服服地骑行。临行前,
67、朔州一家商贸企业提出赞助几万块钱,还有一家企业提出给钱打广告,也有直播平台让他们开直播赚打赏,但兰会云婉拒了,“过得太舒适,骑行变成了度假,就失去了意义。”5. 整个高中,兰会云都试图教授给孩子们,如何赞赏美,表达爱,“努力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这也是633班的班训。“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建筑工人,要欣赏他们的力量之美、劳动之美,感受到美的震撼。哪怕蜗居陋室,也能仰观漫天繁星,感受苍穹之美。”他这么告诫学生。春天下雨,兰会云组织学生到操场雨中跑步,感受半干旱地区的好雨知时节。秋日大风,他让学生聆听感受大风裂帛之声。冬季飘雪,就组织学生打雪仗,享受时令之乐。6. 历经24次爆胎和1800余公里的
68、艰苦跋涉,兰会云和11名高中毕业生最终抵达上海。这一路,走出大同盆地,翻越雁门山脉宁武山,穿过汾河谷地,越过长治高原和太行山脉尾翼,跨过黄河进入华北平原,穿过淮河踏入江南丘陵那些在地理课本上琢磨不透的名词,经过双轮飞驰,成为学生们近在眼前的风景。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兰会云觉得这一路是难得的教学实践,能把对地理的理解,从知识上升到文化。参考结构:题目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开篇非常巧妙地化用两句诗词“会当凌绝顶”“不畏浮云遮望眼”,干净利落地表明立场,并为下文思路的展开打好基础。退一步表明质疑现象的合理,又进一步明确“凌绝顶”具有开创精神。为兰老师解除压力的第一个理由:绿色出行,提高身体素质。为兰老师解
69、除压力的第二个理由:坚持去做自己认定的正确的事。为兰老师解除压力的第三个理由:校领导、家人以后会理解我们此次骑行活动。再次明确先行者敢为人先的道理。文章最后提出呼吁,鼓励兰老师要勇敢地做一个先行者,并指出现在的压力终将是前进的动力。【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
70、+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此题可明确自己的立意后按上述的方式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