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267KB ,
资源ID:4984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9842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试卷满分值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公元前3500年以来,随着生产的进步和私有观念的发展,使得财产及相关权益的世代传承是在家族或宗族内部完成。这一现象导致A. 祖先崇拜得以发展加强B. 分封制得以萌芽和发展C. 宗教成为政治统治工具D. “孝”带有浓厚道德色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财产及相关权益的世代传承是在家族或宗族内部完成”可得出,后人能继承祖先的财产,因此有利于对祖先的崇拜进一步发展,A正确;材料与分封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宗教,排除C;材料与孝无关,排除D。2.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

2、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由此可知A. 夏文化的全貌清晰可见B. 文化是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C. 商周文化照搬了夏文化D. 孔子是夏商周文化的传承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孔子的言论可知,商周两朝分别继承发展了前朝的政治制度,即文化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B正确;题干中仅仅提到了“夏礼”而非夏朝的全貌,排除A;“有所损益”意味着继承和发展,而非全盘照搬,排除C;D不符合史实,排除。3. 东周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振奋和浪漫的一个阶段,但后世中国人一直把东周视作一个无可救药的礼崩乐坏时期。这是因为A. 分封制遭到破坏B. 中央集权产生C. 信奉大一统理念D. 宗法制的

3、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这一时期典型的特征是大国争霸,王室衰微,诸侯在后期开始进行兼并战争,因此中国人认为东周视作一个无可救药的礼崩乐坏时期主要是和其信奉大一统理念有关,C正确;分封制遭到破坏是礼崩乐坏的表现之一,与材料无关,A排除;中央集权的产生是在战国时期,不符合春秋时期的特征,B排除;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材料无关,D排除。故选C。4. 当尚书上出现“中国”一词时,其所指仅仅局限于关中、河洛一带;而后又扩展至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秦汉以降,又将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皆称为“中国”。这表明A. “中国”一词属

4、于带有多重含义的复合体B. 时代发展推动中国由小到大的扩展C.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中华民国建立D. 丝绸和瓷器、茶叶征服了全部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题干可知,古代对于“中国”所指地域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且这种不断扩大的趋势与政治发展相关,如尚书是西周古籍,其统治的核心区域在关中、河洛一带,而秦汉是大一统王朝,因此其所言“中国”指的是中原王朝统辖的区域,意味着时代发展推动中国有小到大,B正确;题干中的“中国”指的就是地理范围,而非多重含义,排除A;C与题无关,排除;D表述绝对,排除。5. 春秋至西汉的部分水利工程芍陂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

5、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漕渠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沿秦岭北麓开凿的人工运河。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而得名。这反映了A. 小农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发展B. 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强化过程C. 历代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 权力集中对社会发展的优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楚相秦国蜀郡太守秦王政汉武帝”可知,国家或政府集权体制助推了水利工程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小农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影响因素很多,水利工程只是其中之一,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强化过程,排除B项;材料

6、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6. 西汉前期,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稳定。汉武帝时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由此可知A. 无为而治思想有利经济恢复B. 儒学已经官方化和制度化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必然D. 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汉前期,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稳定。”可知,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内忧外患,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必然有所作为。这推动了治国理念的调整,即董仲舒新儒学逐步取代黄老之学。故答案为C项;无为而治思想有利经济恢复是在汉初,时间不符,排除A项;时代变迁有助于儒学,而非儒学已经官方

7、化和制度化,排除B项;D项说法是治国理念调整的影响,而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其内容,排除。7. 唐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土地交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A. 农民人身相对自由些了B. 人丁为主要的征税标准C. 改革适应商品经济需要D.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了【答案】A【解析】【详解】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使得农民的人身相对自由了一些,A正确;两税法中资

8、产是主要的征税标准,排除B;材料未反映出两税法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排除C;宋代以后,租佃关系日渐普遍,两税法本身与租佃制的发展无太大关联,排除D。8. 宋代的“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分割宰相财权。由此可知A. 国家元首兼任行政首长B. 中央行政体制日趋于成熟C. 缓和了君权与相权矛盾D. 权力制衡维护了社会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是对宋朝二府三司制的描述,是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起到了加强皇权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缓和君权和相权的矛盾,C正确;A是在明太

9、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排除;三省六部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制的成熟,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央机构的调整,与地方关系无关,D排除。故选C。9.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由世官制(先秦时期)察举制时代(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到科举制。这反映了A. 政权从封闭式走向了开放B. 世家大族不再影响官场政治C. 政权基础扩大了到所有人D. 国人由进取精神到创造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官制选官标准是父系血缘,察举制选官标准是个人品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是门第,科举制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这反映了选官制度从封闭式走向了开放。故答案为A项;世家大族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影响官场政治,排除B项

10、;C项说法不准确,是选官范围不断扩大,但并非是所有人排除;古代选官制度不断优化,但无法体现创造意识,排除D项。10. 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商帮”出现。主要得益于A. 大运河的开通B. 白银成为主要货币C. 经济重心南移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地域性商帮长途贩运,需要在携带大额货币,而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其价值较高,对于长途贩运的商帮而言,携带此物更为便利,因此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有利于商帮的出现,B正确;大运河开通是在隋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就已经完成,排除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是在明中叶以后出现的,而且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

11、排除D。11. 在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针对货物进出口税率,规定为“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此后,清政府胡乱把“协定关税”权利给予其他缔约国,清政府欲改变税率,就得获得所有缔约国的一致同意。这表明中国关税权丧失A. 是鸦片战争战败直接所致B. 是清政府对国际法无知所致C. 是列强共同发动战争所致D. 是顽固派投降出卖国家所致【答案】B【解析】【详解】针对货物进出口税率,分别规定为“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和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这一规定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而清政府不重视国家关税保护的行为反映出其对国际法无知,故B正确;“直接”表述错误

12、,排除A;1844年没有列强共同发动战争,只有英国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顽固派,排除D。12. 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严复翻译天演论。其共同影响是A. 为制度变革提供依据B. 创制了托古改制理论C. 开了中国近代化先河D. 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答案】A【解析】【详解】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严复翻译天演论都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为制度变革提供了依据,A正确;B适用于康有为,排除;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排除C;康有为。梁启超以及严复的著作本身不能直接推动社会转型,排除D。13. 19世纪末,“实业救国”、

13、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这表明国人A. 已经开始联合反侵略斗争B. 民族意识的觉醒C. 拯救民族危亡方式已一致D. 武装反清成共识【答案】B【解析】【详解】实业救国、维新变法、义和团以及辛亥革命涉及的是不同的群体,包含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其目的是救亡图存,由此可知,当时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B正确;题干所列群体并未实现联合,排除A;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拯救民族危亡的方式不同,甚至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挽救民族危亡的方式也不同,排除C;辛亥革命主张武装反清,义和团主张“扶请灭洋”,维新变法主张改良,排除D。1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14、市场。辛亥革命后,阳历成为法定历法。这一举措A. 彰显民族精神B. 便于接轨国际C. 体现大同思想D. 否定传统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阳历成为法定历法”可得出这主要是便于更好地融入世界市场,与国际接轨,故B正确;阳历是西方外传的,不能体现民族精神、大同思想,排除AC;阳历成为法定历法,但阴历仍然有使用,并不是否定传统文化,排除D。15. 中共“二大”制定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先后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全民族抗战。这表明A.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B. 马克思主义成为理论研

15、究对象C.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失误D. 国民政府由反共逐步联共抗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制定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先后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全民族抗战。”可知,中共从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正确制定对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了中共逐步走向成熟。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不准确,材料主旨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排除;共产国际曾对中国革命有贡献,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对中共的态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16. 1937年8月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

16、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这表明A. 国共两党意识形态已取得一致B. 国民党积极推动合作抗日C. 共产党的努力促成了联合抗日D. 新三民主义成为抗日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中共军队改编在先,国民党公布合作宣言在后,说明两党合作抗日是在共产党的努力下促成的,C正确;A不符合史实,两党意识形态不同,排除;是中共积极推动两党合作抗日,B排除;国共合作是抗日的基础,排除D。17.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内,在文学艺术上提倡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提倡百家争鸣。这实质上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A.

17、 多层次和多样化B. 先进性和革命性C. 排他性和兼容性D. 合作性和共生性【答案】A【解析】【详解】双百方针主张在文学艺术上提倡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提倡百家争鸣,而“百花”“百家”这些词汇的使用实质上是承认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A正确;革命性在双百方针中未能体现,排除B;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说明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不具有排他性,C排除;双百方针中未能体现出合作性,排除D。18. 希腊强邦(斯巴达和雅典)即使在鼎盛时期也仅仅是个称霸的盟主,希腊世界始终是一个小国林立的城邦世界,而绝大部分希腊城邦在政治上都不同程度的具有民主色彩。这表明A. 地缘性特征迅速凸现B. 氏族部落

18、血缘关系被冲破C. 造就了殖民扩展思想D. 政治体制受历史传统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希腊地区始终未能实现统一,基本上呈现的是城邦世界,而且绝大部分城邦都具有民主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古希腊地区各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历史传统,因此难以将各城邦整合统一,即政治体制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D正确;古希腊地区城邦林立以及明显的民主色彩与地缘性特征无关,排除A;氏族部落血缘关系被冲破有助于民主制的确立,但是无法解释城邦林立的局面,排除B;古希腊地区山多地少,不适宜农业的地理环境使得部分城邦为了生存被迫殖民,C与题无关,排除。19. 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

19、变通。万民法以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机动的实用性,最大限度地理顺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反映了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时代需要推动国家治理发展C. 经济是法律的基础D. 法律发展规律是简单到复杂【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的出现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因此凭借其灵活性和适用性,很好的缓和了帝国境内的矛盾,B正确;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A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20. 14世纪起,产生了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的歌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下列解释合理的是,这些作品A. 揭开了近现代欧洲历史的序

20、幕B. 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扫除障碍C. 宣扬的思想造成个人私欲膨胀D. 复兴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所列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宣扬了人文主义,但是过分强调个人欲望,造成个人私欲膨胀,C正确;题干并不是强调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排除A;文艺复兴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尚未达到“扫除障碍”的程度,排除B;D只是文艺复兴的旗号,而且题干所列作品也并非都体现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21. 下表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据表内容可知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非洲“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印度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美洲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西

21、班牙环球航行A. 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即将展开B. 各大洲人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C. 工业革命将扩展到世界各国D. 启蒙思想将指导资产阶级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航线可知,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即将展开,A正确;表格中未提到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因此无法得出各大洲人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的结论,排除B;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是17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启蒙思想是17至18世纪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22. 从1688年光荣革命至1832年议会改革144年期间,英国再也没有爆发大的国内战争和动荡。这表明英国此时期A. 制度创新是渐进性的B.

22、消灭了社会的矛盾C. 君主立宪制已经完善D. 国王不再干预政治【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议会改革,英国的民主制度逐渐完善,因此没有发生较大的国内战争和动荡,说明英国的制度创新是渐进性的,A正确;B表述绝对,排除;C中的“已经完善”不符合英国民主制度发展历程,排除;D与题无关,排除。23.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的建立。由此可知,牛顿力学A. 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B. 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C. 开始从宏观深入到微观世界D. 使科学摆脱了神学束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典力学通过实验和数学计算方式,揭示了物

23、体运动的规律,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D正确;伽利略的发现和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A正确;爱因斯坦的理论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B正确;普朗克的研究使得物理研究深入微观世界,排除C。24.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苏联经历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农、轻、重发展比例严重失调,最终苏联解体。这说明A. “斯大林模式”坚不可摧B.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C. 局部改革难以提升国力D. 让人民有获得感改革才能持久【答案】D【解析】【详解】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苏联的改革之所以失败,其根源是改革并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而在斯大林模式下,农轻重

24、发展比例失调,人民生活状况并未有明显的幸福感,获得感,因此改革只有让人民有获得感才能持久,D正确;A表述绝对,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排除;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主要是利用了计划而非市场,排除B;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改革中,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苏联的国力有所提升,排除C。25. 19世纪中叶以后,文学艺术家开始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出现了现实主义。这反映了A. 各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尖锐C. 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D. 经济危机对人的心灵创伤【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中叶后现实主义文学的

25、出现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的结果,故选B;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是批判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所以它的出现是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并不仅仅是因为工业革命完成,排除A;现实主义文学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C;现实主义文学是批判现实,而非抚慰心灵创伤,排除D。故选B。二.非选择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亲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宗族集团或异财,或共财,或异财共财相结合。虽然在宗族组织中,有时又分成若干分支家庭,甚至小家庭,但这些个

26、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而是被埋没在宗族体系之中。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春秋时期家庭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答案】主要特点:人数众多,集体大家庭;按照宗法血缘关系组成;父亲家长制;浓厚的等级色彩和明确的政治隶属关系;分支家庭、小家庭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不具有独立性。历史背景: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实行井田制,劳动者从事大规模的简单协作;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密切结合,凝聚宗族,并强化了大宗的特权地位。【解析】【详解】主要特点:根据“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得出人数众多,集体大家庭;根据“

27、按宗法制组成父亲家长制集体大家庭”得出按照宗法血缘关系组成、父亲家长制;根据所学可得出浓厚的等级色彩和明确的政治隶属关系;根据“有时又分成若干分支家庭,甚至小家庭,但这些个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得出分支家庭、小家庭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不具有独立性。历史背景:根据所学可从生产力、宗法制、血缘关系等角度概括。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并分析其主要目的。【答案】形象:古代: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文化,但有失偏颇,美化的成分很大。其目的在于借中国文化来宣传其改造法国社会的启蒙思想。近代: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

28、。其目的是为美化其对华的侵略。当代: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但冷战思维明显。其目的是挑唆周边国家与中国对立,制造中国内乱,遏制中国崛起。【解析】【详解】形象和目的:古代:根据伏尔泰的描述“没有专制、没有宗教、讲道德、行法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文化,但有失偏颇,美化的成分很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其目的在于借中国文化来宣传其改造法国社会的启蒙思想。近代:根据黑格尔的描述“泥足巨人、长辫子、抽鸦片、半野蛮、肮脏、懦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其目的是为美化其对华的侵略。当代:根据材料“北京奥运、神九飞天、亚投行”可知,西

29、方看到了中国的崛起。根据“中国威胁、中国崩溃论”可以看出,西方看待中国时候冷战思维明显。其目的是挑唆周边国家与中国对立,制造中国内乱,遏制中国崛起。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西方民主的发展就是代议民主制的产生和实施。对资产阶级来说,代议制是最好的统治形式。代议制政府用公民普选和候选人竞选这种形式上的民主和平等关系掩盖了资产阶级政府专政的实质近代以来的西方政治思想家就是经过深思熟虑,根据主权在民、法治国家、分权制衡和少数服从多数等原理,精心设计了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本身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发展其实也是克服民主自身缺陷的过程。代议制民主是对古代民主缺陷的克服,而后的民主制度都是对前

30、面民主发展缺陷的克服民主政治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模式不可能成为整个世界的唯一模式。摘编自董石桃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及其反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模式不可能成为整个世界的唯一模式的原因。【答案】原因:西方代议制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启蒙思想家设计的民主也是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代议制民主是对古希腊民主的发展;西方代议制民主是历史阶段的产物;代议制民主在英法美德等国也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受各国历史和现实的限制。【解析】【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代议制政府用公民普选和候选人竞选这种形式上的民主和平等关系掩盖了资产阶级政府专政的实质”可归纳出西方代议制民主

31、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根据材料“根据主权在民、法治国家、分权制衡和少数服从多数等原理,精心设计了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可归纳出启蒙思想家设计的民主也是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根据材料“代议制民主是对古代民主缺陷的克服”可归纳出代议制民主是对古希腊民主的发展;根据材料“而后的民主制度都是对前面民主发展缺陷的克服”可归纳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历史阶段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和国情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科技发展推动历史发展进程阐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例如,第一次

32、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主要发明,广泛应用于生产各部门,并推动了纺织、铁路、航海的发展,促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和电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推动了电力、汽车、飞机、石油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为标志,推动了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的发展,促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综上所述,近代以来的三次技术革命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解析】【详解】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其主要反映的是三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可结合所学从科技发展推动历史发展进程这一角度进行论述。阐述时结合一二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产生的影响等角度概括即可。最后可得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