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778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A. 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B. 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C. 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D. 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所以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故选D;A属于自然环境不同造成的,排除;中国不符合“小国寡民”,排除B;C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2. 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

2、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主要说明了()A. 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B. 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C. 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D. 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我统治了这个王国”可以看出,波斯国家具有明显的君主专制色彩,故选A项;BCD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答案为A。3. 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主厨。这种现象会

3、导致A. 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B. 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C. 罗马的法治迅速发展D. 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罗马征服希腊并从希腊带回的人质中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人物,这些人质到达罗马后对罗马社会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必然导致罗马文化发生变化,故选A。罗马与希腊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B项描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提及罗马法的发展,排除C;题意与社会矛盾无关,排除D。4. “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既不是互不关联的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希腊文化传播到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同样,印度佛教传布到中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这表明促进东

4、西方文明交融的两种方式是A. 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B. 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C. 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D. 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交流方式既有战争,又有和平交往,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明交流与传播是通过暴力冲突、和平交往两种方式进行的,故C项正确;AB项是和平交往的表现,排除AB项;D项不是东西方交流的方式,排除D项。5. 公元530年,商人奥曼图斯特在君士坦丁堡与当地的手工业者拉慈希发生了经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走上法庭。法官对此官司的裁决将依据A. 封建等级制度B. 查士丁尼法典C. 公民大会决议D. 汉谟拉比法典【答案】B【解析】【详解

5、】公元530年,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法官对工商业者在君士坦丁堡的经济纠纷,会依据已经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裁决,B项正确;工商业者的经济纠纷,不能依据封建等级制度裁决,A项错误;6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实行专制统治,首都君士坦丁堡没有公民大会,C项错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法典,不适用于拜占庭帝国,D项错误。6. 下列关于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大学兴起 基督教神权统治 王权始终软弱 市民阶层形成 英国议会产生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中世纪时期,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大学应运而生,而大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为近

6、代大学提供了经验,项正确;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项正确;在西欧封建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工商业也迅速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形成,项正确;1265年孟福尔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项正确。符合题意,D正确;中世纪早期天主教统治欧洲,教权高于王权,后期王权逐步加强,故项错误,ABC排除。7. 每个佃户须为自己分得的份地,付出一定租金和税款。在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主工作,还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虽然领主和佃户属于分隔很大的社会阶级,但是他们都是基督徒。遇到基督盛会,特别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所有居民都要到教堂聚会。上述场景发生在A. 古希腊

7、城邦B. 古罗马城邦C. 中古西欧庄园D. 中古日本庄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给出的“每个佃户须为自己分得的份地,付出定租金和税款。在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主工作,还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虽然领主和佃户属于分隔很大的社会阶级,但是他们都是基督徒”可知以上场景发生在中古西欧。中世纪时,在西欧各地盛行庄园经济。庄园是这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庄园生产者主要是农奴,此外还有自由佃户、雇工和奴仆等。农奴除耕种自己的份地外,还须无偿地为领主耕种自营地。农奴大部分时间要为领主劳动,一般每周3-4天,农忙时增加。农忙时必须优先完成领主自营地的耕作义务。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

8、选C。8. “这个地方交通虽不便利,但有许多鸟类和鱼类资源,而且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从湖底挖出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淤泥非常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部分园地一年可以收获7次。”材料中描述的是A. 阿兹特克文明B. 玛雅文明C. 印加帝国D. 班图人的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浮动园地”,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故A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9. 751年,中国唐朝军队与大食军队发生

9、战争,唐军失败,杜环被俘,他最远可能到达北非。十多年后,杜环回国,他把经历写成经行记。元朝时,汪大渊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北非和东非沿海地区,并在岛夷志略中留下相关记载。材料能证明A. 中国与非洲有了直接交往B. 郑和最先开辟了中国沟通非洲的航路C. 非洲曾被阿拉伯帝国统治D. 书中均能查到印加人农业生产的情况【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汪大渊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北非和东非沿海地区,并在岛夷志略中留下相关记载”说明中国与非洲有了直接的交往。A正确;郑和是在明朝时期到达非洲,B排除;阿拉伯帝国曾统治北部非洲,但没有统治整个非洲,C排除;印加人生活在南美洲,杜环和汪大渊两人没有到

10、过南美洲,书中不可能有相关记载,D排除。故选A。10.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是其根源;后来有观点认为,应当突出宗教的重要作用;又有研究者提出,王室的支持才是其主要原因。据此可知,历史事件A. 不能被正确认识B. 研究视角可以多元C. 只能有一种解释D. 可以随意加以阐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对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说明研究视角可以多元,故B符合题意;历史事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而复杂化,但可以被正确认识,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历史事件可以不只有一种解读,故C不符合题意;历史事件的阐释要科学严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 自16世纪30年代至

11、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B. 封建领主财富急剧增加C.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物价上涨,从事工商业贸易的工商业者收入增加,经济实力增强,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黄金、白银流入欧洲,这是导致欧洲物价上涨的原因,并非其结果,故A项错误。封建领主以地租为生,物价上涨后其地租的收入难以维持原本的贵族生活,他们的收入远比不上工商业者,不存在急剧增加的情况,故B项错误。西班牙等国国内物价上涨,并没有体现各国间贸易的情况,无法得出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故D项

12、错误。12. “以法国为基地的许多知识分子发挥了欧洲史上史无前例的作用,他们引发新的思潮,开启新的学科,一方面发展理性的思维,另一方面容许不同的意见彼此辩论。”材料中“新的思潮”指A. 科技革命B. 文艺复兴C. 宗教改革D. 启蒙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以法国为基地的许多知识分子”“发展理性的思维”可知,“新的思潮”指的是启蒙运动,故选D项;题干信息未体现科技革命,排除A项;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并非理性主义,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宗教改革内容,排除C项。故选D。13. “君主是国家元首,是政府的首脑,是教会的首领,又是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实际上君主并不能直接管理国

13、家,而是由一个从议会中多数党的首领中产生的首相,来直接管理国家。”这段文字表述的是A. 君主专制B. 君主立宪制C. 联邦制D. 民主共和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其中内阁首相负责的是国家的行政事务,因此B正确,A排除;联邦制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关系,C排除;民主共和制下无君主,D排除。故选B。14.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德意志革命”的直接结果是A. 奠定了欧洲和平的基础B. 结束了德国的政治分裂C. 推翻了德国君主制度D. 改善了德国与法国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

14、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这一举动对德国而言具有革命性的功能,因为其结束德国长期的政治分裂,极大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德意志革命”只是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欧洲和平的基础的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德意志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德意志革命”打败了法国,并在法国的凡尔赛宫举行德意志建国仪式,这对法国人而言是极大的耻辱,此举只会恶化两国关系,不会改善二者的关系,排除。15.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A. 科

15、学和技术紧密结合B. 垄断组织形成并发展C. 世界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D. 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选A;垄断组织形成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属于生产力的发展,排除B;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不属于生产力的发展,排除C;D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的显著特点,排除D。【点睛】16. 对如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英国棉手织工场工人和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统计图A. 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 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

16、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 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 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英国棉手织工场工人和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统计图”以及材料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此时英国正在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工人数量大增,故C项正确,排除BD项;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棉手织工场工人应该是减少,排除A。17. 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 世纪初亚洲革命虽告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亚洲觉醒”主要是指( )A. 资产阶级

17、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B. 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C. 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D. 亚洲国家意识到联合斗争的重要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指的是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故选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首先在欧洲到来,排除A;多数亚洲国家还是资产阶级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排除B;20世纪初的亚洲国家没有实现联合斗争,排除D。故选C。18. 马克思、恩格斯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与之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A. 揭露了

18、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B.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 明确指出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D.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评论中“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是想阐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者企图通过与资产阶级合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他们想要提出应该与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而不是与资产阶级妥协,故选择C。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内容。19. 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A. 社会契约论B. 共产党宣

19、言C. 物种起源D. 战争与和平【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中强调的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号召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因此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20. 以下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这时列强扩张以资本输出为主,对外瓜分殖民地,C项符合题意;早期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国家带着武器手工业品从亚非拉美地区用武力掠夺金银和劳动力。不符合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征,故A

20、错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国家向亚非拉美地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不符合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征,故B错误。二战后,西方国家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科技,从亚非拉美地区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D错误。21. 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A. 导致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B. 否决了各国在非洲的势力范围C. 使非洲完全沦为了欧洲殖民地D. 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1884年欧洲列强

21、通过柏林会议协议,强调“占领方为有效”和“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体现出柏林会议的实质是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导致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故A正确,排除B项;C项“完全”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欧洲列强在争夺非洲上异常激烈,矛盾不可能得到解决,排除D项。22. 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材料意在说明,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A. 欧洲国家起了主导作用B. 欧洲和亚非拉国家均受益C. 欧洲和亚非拉作用相同D. 亚非拉国家起了关键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新航路开

22、辟后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亚非拉的许多地区成了欧洲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直接推动了欧洲生产的发展,故D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弗兰克林本人强调的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而AB是从欧洲对世界的影响来说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从人类相互的影响来说的,不符题意,排除。23.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A. 1916年,德、法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B. 1917,美、中两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C.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D. 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

23、论属于对历史史实进行的结论评价,其中C是对一战的评价,属于史论,符合题意;ABD均属于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C。24.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性质的有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A. B. C. D. 【答案】D【解析】首先明确巴黎和会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两项体现了其分赃性,而则是对战败国的处置,排除ABC,故本题答案选D项。25. 绥靖主义者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二战”前对绥靖政策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A. 苏台德区被割占

24、B. 法国战败投降C. 苏德战争爆发D. 日本偷袭珍珠港【答案】B【解析】题干中丘吉尔的话表示他们奉行的绥靖政策最终会给自己带来极大危险。联系所学知识,二战前,在法西斯肆意侵略扩张之时,奉行绥靖政策的主要是英法,但一味地牺牲小国来自保使得法西斯势力更加猖獗。最终,德军进攻法国,法国战败投降,这验证了丘吉尔的推断,故答案为B。苏台德区被割占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排除A;苏联没有推行绥靖政策,排除C;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1941年12月,是二战期间,排除D。26. 从下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表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

25、8日4年8个月零8天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17天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26天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16天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协同作战的结果 中国人民最早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 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中国战场反法西斯战争坚持的时间最长,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正确;正确,

26、反法西斯战争世界主要国家都参与其中,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取得了胜利;正确,从时间上看,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从1931年就开始了,因此最早进行的。从表格中无法获得“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这样的历史信息,这是外因。因此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考点:二战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1939年至1945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一次全球规模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中国战场在1931年开始算时间最长。二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7. “这一新政府像沙皇专制政权在3月时

27、那样,孤立无助地崩溃了。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一土地和面包。同样,也不愿意结束战争。”材料中的“新政府”是A. 罗曼诺夫王朝B. 工兵代表苏维埃C. 独立国家联合体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继续参加一战,没有满足国内人民“要和平”“要土地”的要求,最终被十月革命推翻,故“这一新政府”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D符合题意;沙皇专制政权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代的罗曼诺夫王朝,故A不符合题意;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人民的利益,不可能拒绝考虑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一土地和面包,故B不符合题意;独立国

28、家联合体是由前苏联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进行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8. 1921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卢布。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786个。这说明苏俄A. 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B. 新经济政策成果明显C.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D. 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数据来看,这一时期苏俄经济有所发展,从材料时间来看,这一时期苏俄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主要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B正确;当时苏俄是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A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在斯大林执政时

29、期,排除。故选B。29. “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黑色人种居住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的大陆。”这块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赢得独立是在A. 20世纪初期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C. 20世纪六七十年代D. 20世纪90年代【答案】C【解析】【详解】“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黑色人种居住的大陆”可知,这是非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大部分国家独立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C正确;20世纪初期、二战前的非洲仍处于被殖民状态,排除AB;1990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在这之前,非洲大部分国家已经独立,排除D。30. 针

30、对“美国-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此项政策苏联采取应是:A. 马歇尔计划B. 成立北约C. 成立经互会D. 成立华约组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可知苏联反对的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为此苏联在经济提出经济互助委员会,C选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的政策,A选项排除。北约是美国在军事上的对抗,B选项排除。华约是苏联针

31、对北约提出的措施,D选项排除。31.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 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 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 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 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答案】A【解析】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故本题应选A项;德国分裂属于冷战,故排除B项;华约诞生于1955年,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C项;德国于1990年实现统一,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D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美苏冷战。32. 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周

32、恩来总理致电祝贺:“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这表明A. 中国已经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B. 不结盟运动建立起国际政治新秩序C. 不结盟运动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D. 中国与不结盟运动拥有共同的诉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都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因此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故D项正确。33.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

33、来。”为此,南斯拉夫A. 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B.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D. 建设“福利国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1950年颁制关于劳动集体管理国营经济企业和高级经济联合组织的基本法规定由企业全体就业人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的工人委员会代表社会,根据国家经济计划,以及振兴法律、法规确定的权利义务对企业进行管理;宣布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实行工人自治。从1953 年起,又把自治范围扩展到教育、科学、文化、保健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实行社会自治。1964 年以后,进一步减弱联邦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扩大企业以

34、及共和国和自治省的自主权,实行经济的分散化管理,把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定为南斯拉夫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A正确;南斯拉夫并未实行市场经济,依然是计划经济,排除B;新经济体制,全称“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的新体制”。它是柯西金于1965年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所作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同年10月,苏联政府批准了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正式决定推行新经济体制,排除C;“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排除D。34.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

35、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苏联撤销几个全联盟部,设立地方经济行政区来进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上述举措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但是不可能从根本突破,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经济所有制问题,故D项错误。35. 历史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列图片反映出共同的经济特征是()A. 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

36、济发展B. 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C. 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D. 能源与交通业全由国家经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三幅图片中 “国营”即国有化,体现了西方国家干预的经济思想,而“市场经济”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市场局面,二者均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既有国家干预也有自由竞争,故C项正确;图片信息不能说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局面,排除A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未转型为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全由国家经济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36. 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

37、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A. 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B 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C. 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D. 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答案】A【解析】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而不再是蓝领、白领这么简单的分化,说明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下,社会分工更加多元了,所以影响到了社会结构变化,故选A;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题干体现的是社会阶层的分化,而不是流动,故排除D。37. 1950年,美国制造业的产量占10个主要工业国家总产量的62%,1965年这个比例降到50%。在世界制成品出口总额中,美国的份额也从1953年的30%下降到1965年的16

38、%。导致以上变化的因素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 欧洲走向联合推动经济复兴“滞胀”冲击了美国经济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迅猛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制造业份额的下降主要是受到西欧的冲击,同时日本战后崛起也对美国的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C项正确;所处的时间是70年代,故排除ABD项。38. 下面是反映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漫画颠倒黑白,图中文字为“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B.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C. 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D. 美国力图构建单极世界【答案】C【解析】由

39、材料“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可知苏联已经解体,故排除AB;美国针对俄罗斯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但由试图缓解两国关系,说明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故选C;D不符合题意,排除。39. 多年的全球化趋势造就了一个形式上的“地球村”,却没有建立起深度有效的全球治理结构。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世界布满了国际游戏参与者试图重构全球秩序的“先手棋”,材料中的“先手棋”说明A. 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B. 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C. 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中虽然叙述了美国在全球化趋势下,强权、霸

40、权犹在,但更多国家都在参与重构全球秩序,表明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D正确;A说法比较片面;B与史实和材料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地区冲突,C不正确。40. 据联合国统计,距今10年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有36个,5年前增至42个,现在则进一步增加到50个。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经济发展无法改变贫困现象B. 跨国公司严重威胁各国民族经济C. 经济全球化拉大了贫富差距D. 世界银行未能起到发展援助作用【答案】C【解析】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拉大,不发达的国家增多,而不是表现经济发展无法改变贫困现象,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跨国公司,且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跨国公司严重威胁各国民族经

41、济”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增多,表明各国间的贫富差距正在一步拉大,故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到世界银行,且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依靠外部的援助而能实现的,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41. 历史在我们的理解中流动,历史解释就是创造性地重新理解历史。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历史解释须依据史料。归纳材料甲的主张。结合材料乙,判断这些主张是否实现,并说明理由。(2)历史解释须揭示历史事件间因果关系。据下列文字和图片材料,指出日本与印度对待欧洲文明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并分析导致两国相同目的的主要原因。(3)历史解释须表达自己的见解。据下列材料,概括建立联合国的主要目的。综合上述材

42、料,写出你对世界发展演变的主要观点。【答案】(1)人生而且始终自由平等;组建政府是为保障财产、安全等权利。没有。工人阶级遭受压迫、奴役。(2)态度:日本学习;印度反对。目的:赢得民族独立。原因:列强侵略;民族意识觉醒。(3)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观点:维护自由、安全等权利逐渐成为世界共识;民族独立是保障人权的前提。【解析】【详解】(1)根据“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可得出人生而且始终自由平等;根据“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可得出组建政府是为保障财产、安全等权利。结合所学可得出没有。根据所学可得出工人阶级遭受压迫、奴役。(2)态度:根据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可得出日本学习;根据材料可得出

43、印度反对。目的:结合所学可得出是为了赢得民族独立。原因:根据所学得出列强侵略;民族意识觉醒。(3)根据“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可得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观点:根据所学可从维护自由、安全等权利逐渐成为世界共识、民族独立是保障人权的前提等方面概括。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

44、、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45、(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答案】(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2)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命运:成为黑奴;命运悲惨【解析】【详解】(1)“传播路径”,依据材料一信息“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并结合所

46、学知识得出:美洲欧洲欧美之外。“重大转折”,依据所学知识从地理大发现、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等角度分析。(2)“重要途径”,根据所学知识从殖民掠夺、屠戮、黑奴贸易、不平等贸易等角度分析。“命运”,依据材料二信息“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得出:成为黑奴、命运悲惨等。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40年,英国史学家兼文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伦敦做了轰动一时的“英雄崇拜”演讲。他宣称,人类既往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伟人的历史。他们是人类的领袖,是传奇人物,广义而言是开创者。他列出了六类英雄

47、及代表人物(见下表),认为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如英雄气概、独创精神、高尚品德等。卡莱尔以此控诉当时社会的空虚和庸碌无为,批判制度的腐败,希望再次出现巨人般的英雄。结合所学时代背景,评析卡莱尔的“英雄观”。(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卡莱尔的英雄观在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深受欧洲社会变革的影响。随着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改变。经过18、19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进一步发展,欧美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实现了

48、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卡莱尔肯定了欧洲历史转折时期各领域、各阶层的杰出人物的历史贡献,如文化领域的但丁、莎士比亚;宗教改革领域的马丁路德、约翰诺克斯;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约翰逊、彭斯;政治领域的克伦威尔、拿破仑;抨击了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回应了时代的要求,为时代确立了新的英雄标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他过分夸大了英雄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他的英雄观。【解析】【详解】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从多角度进行概括。根据“人类既往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伟人的历史。他们是人类的领袖,是传奇人物,广义而言是开创者。”可概括得出卡莱尔的英雄观在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深受欧洲社会变革的影响。论述时可从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入手分析,强调个人的作用与历史发展的关系。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个人英雄主义并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进程,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英雄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