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语文高考阅读复习专题辅导(诗歌鉴赏2)名师答疑:诗歌鉴赏课外拓展 一、关于新诗的几个概念就中国文学而言,新诗指1919年以后的诗歌。诗歌的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首先,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以及哲理诗三种;其次,可以按照形式的不同分为自由体、格律体、民歌体以及旧体诗四种。分别简介如下:(1)抒情诗,是直接抒发思想感情,以反映社会生活的诗。它的篇幅一般短小,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的结构由作者抒发的感情的脉络联结起来。比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静夜思就是典型的抒情诗。(2)叙事诗,是以刻画人物、描述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诗歌。它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宽广的社会环境。它一方面叙
2、述故事,另一方面又饱含着诗人对故事中人物性格的充沛感情。比如荷马史诗、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是叙事诗。(3)自由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的一种诗体。它在语言上不讲究格律,诗的段数、行数、字数也没有固定的规格。美国诗人惠特曼以他的草叶集,开了自由诗的先河。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的女神也是自由诗。(4)格律诗,是在语言、形式、韵律上有严格要求的诗体。欧洲格律诗的排列大体是一句一行或一句两行,每节有一定行数,每行有一定字数和顿数,起韵、押韵、换韵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我国古典诗歌从唐代起,就有了严格的格律,如律诗、绝句。格律诗的节奏鲜明,音调优美,易于诵唱。现代又形成了新格律诗,如闻一多
3、的死水。(5)民歌体的新诗:有时现代诗人也按照民歌的形式来写诗。如贺敬之的回延安等作品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表达现代人的感情。(6)旧体诗:有些诗歌虽是现代创作的,但其体裁仍沿用旧诗,如陈毅的梅岭三章和毛泽东的诗词作品运用了律诗绝句和词的形式抒写现代人的情怀,形式上仍属旧体诗,但内容上属于现代诗歌。二、关于外国诗歌的常见类别1史诗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一种特殊的叙事诗,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以自己民族的有着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要题材,以人们爱戴的英雄为主要人物,除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外,还夹杂着神话传说”等等特点。如荷马史诗2十四行诗欧洲的一种抒情诗,音译为“商籁体”。本是中世纪民
4、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的诗歌,其格式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共十四行。首创者据说是意大利“西西里诗派”主要诗人连蒂尼。到十四世纪下半期,意大利另一位诗人彼特拉克,继承“西西里诗派”的传统,创造了一种十四行诗的新体“彼特拉克”体,使十四行诗更臻于完美。3悬诗中古阿拉伯文学蒙昧时期七首著名长诗的总称。得名是因为:阿拉伯是个爱好诗歌的民族,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诗歌。在公元五世纪时,每年在麦加都要举行集市活动,各部落诗人赶来朗诵他们的诗,并进行比赛,优胜者的诗抄在麻布上悬挂起来,称做“悬诗”。其形式都是工整的格律诗。4俳句日本古典短诗,原称“俳谐”。是日本中古后期发展
5、起来的民众诗,形式为每首三行,各行的音节数为5、7、5(指日语,译成汉语则不同),共17个音节,不押韵脚。表现刹那间的感受是它的主要内容。多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语言隽永凝练,便于记忆和流传。5鲁拜诗中古波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诗体,原意为“四行诗”。是伊朗的传统诗体,第一、二、四行押韵,第三行一般不押韵,类似于中国的绝句。知识介绍 问:请介绍一下新诗的详细内容和相关知识。答:所谓中国新诗,是指打破古典诗歌固有的形式与内容,接受外国诗歌和本民族文人与民间诗歌的影响,以现代白话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新的诗歌。本章主要讨论中国新诗发展所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体制的变革 中国的旧诗曾经取得过辉煌的
6、成就,但到近代以后,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僵化,陈词滥调充斥诗坛,诗歌离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远。古典诗歌所采用的语言和口语严重脱节,它在格律上的种种限制,对于人们表现日益复杂的生活是一种严重的束缚。所以打破传统诗歌形式,解放诗体成为必然。但是一味的西化,向西方现代诗歌靠拢,也会出现问题,比如句式的欧化和意象的难解。而且由于大量优秀古诗的存在,新诗的成就很难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大部分中国诗人在创作新诗时,对古典诗歌采取的态度都是暧昧不清的,正所谓剪不断,理还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独立的意志 从最早胡适的白话诗,一直到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新生代,中国新诗一直在贯彻一个主题,即强调个人的独立,自尊,平等
7、。这与中国古诗大量为群体,为国家服务的诗歌有本质的区别,体现了现代精神。 三、智性的生长 古诗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抒情性,讲究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很少把抽象的意志性的东西作为自己的表现内容。而中国现代新诗则有不少诗人如卞之琳,穆旦等在这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 四、叙事的萌发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少有叙事诗,而现代很多诗人如艾青作出了努力,到了当代,则叙事诗一时成为诗坛的主潮。与叙事相伴随的是诗歌的口语化。当然,叙事的过分泛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中国传统诗歌的危机由来已久,但由于人们固守旧体诗的形式而只敢进行局部的零敲碎打,所以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五四时期,诗人从语言出发,从根本上推翻了旧诗的体制,
8、取得了成功。但必须看到,他们对于古典诗歌的颠覆更多地停留在语言的表面形式上,所以成就有限。 一、胡适:且准备擎旗作健儿 胡适首开新诗革命之风,但他的诗歌,基本上还用了旧诗的意境,只是语言变了而已。所以算不上好诗。 二、新潮诗人:在黑夜荒山中摸索 与胡适同期的诗人有刘半农,沈尹默,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等,他们团结在新青年等几本杂志周围,共同开创以白话创作新诗的风气。刘半农对民歌的形式多有借鉴;周作人的小河基本摆脱了旧体诗的影响,被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朱自清的毁灭是新诗草创期不多见的长诗;沈尹默的三弦则较好地将新诗的形式和旧诗的韵律结合起来。 三、小诗运动:一春潺潺的细流 五四时期还掀起
9、一阵小诗运动,可能受到了印度泰戈尔和日本俳句的影响。冰心的小诗清丽脱俗,表现了人性主题下的母爱和童心,很受读者欢迎。宗白华的诗中常有哲学的思考。 四、湖畔诗派:琴声恋着红叶 另一群比较受关注的诗人是“湖畔”诗社四诗人。他们中以汪静之的蕙的风较为有名。湖畔诗人的诗主要反映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抗争,这跟时代的主题是息息相关的。 五四白话新诗对传统的变革最初只停留在形式方面,因而成就有限。而郭沫若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是白话新诗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从主体精神上对传统进行大胆的革新。 一、凤凰涅槃 郭沫若的创作彻底抛弃了传统旧诗词那种专一的对于纯意境的追求,而在飞动和呼啸中传达“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10、他创造的一种囊括万物而又不拘形迹的豪放诗风。他的诗作的基本精神在创造,就象凤凰涅槃一样,在旧的毁灭中寻找再生的能源。女神的思想非常芜杂,爱国主义,泛神论,追求民主等思想闪烁其中,而其创作方法则采用浪漫主义。与其主体精神的释放相比,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也取得巨大突破,在韵脚,诗节,诗行等方面都吸收了古诗的格律特点,为以后新月派的探索开了先声。 二、浪漫主义的升沉 但是郭沫若的个性主义并不坚定,他在女神中的呐喊很大程度上是一时的激情迸发,而缺乏长久的信念。在星空以后的几本诗集中,郭沫若又回到了对传统的怀念。而接下去的前茅空有雄浑的架子,却已经没有五四那种呼啸而行的精神气概了。而象蒋光慈等后起的浪漫主义
11、诗人所写的诗虽然依旧热情澎湃,但却十分空洞。 随着自由体新诗的勃兴,新诗体式因不加节制而趋于散漫,便转而要求便于吟诵的格律化。集中体现这一要求的是新月派的形成 一、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自摩是新月派的主将,他的诗语言鲜亮,色彩清丽,具有流动的质感,让人觉得世上一切都鲜明,灵动。他的诗一般歌颂一种空泛的人生理想,寻求人的尊严和爱情的自由。但他的人生追求,却常常如同一匹拐腿的瘸马,虽然也想冲出黑暗迎接光明,但却始终无法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对于新诗的贡献在于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富于节奏感,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人美的享受。如著名的再别康桥。他的诗有不少都描绘出优美深邃的意境,但给人的震撼力偏
12、弱。 二、绝望的死水 闻一多是新月派中理论和创作全面发展的诗人。他的死水贯彻了自己的理论,以设想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齐而著称于世。闻一多惯于锤炼字句,所以他的诗中有不少警句。从主题上看,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许多诗中都燃烧着炽热的感情,深受人们喜爱,如著名的七子之歌中的一节后来被用作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的颂歌。死水一诗表达了诗人对黑暗腐败的抗争,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但应该看到,闻一多大部分的诗都未能达到他自己理论要求的标准,而且过分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必然使诗句不太自然。 三、“新月”星空下 新月派其他诗人中著名的还有朱湘,孙大雨,陈梦家,林徽音等。
13、朱湘的诗追求形式的完美和音调的匀称,风格恬淡平静,十分自然,近于六朝民歌的风格。孙大雨的商籁体诗歌较为成功地把西洋诗的技巧引进过来。林徽音是著名才女,她与徐自摩的恋情曾哄动一时。 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发展常常受到现实的干预,而且西方诗艺和中国本土习惯的融合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现代新诗要在突破传统中走向现代化,语言形式的问题又一次成为相当棘手的事情。 一、朦胧的珠链 李金发是中国象征主义的开山鼻祖,他的诗歌的思想基调十分阴暗悲凉,而在艺术上偏爱用阴冷的色彩,神秘的暗示,新奇的想像,因而迷离恍惚,晦涩难懂。但那种奇幻的美也十分吸引人。他的艺术直觉是敏锐的,常常能触发到常人所不能道的感觉,他惯于使用
14、新奇的想像和比喻来表现复杂微妙的内心感受。但由于他的中文功底很差,用中文来表达象征的寓意时往往意有未逮,他的诗作中杂有相当多的生僻古字和外文词语,而又很难和其他汉字交溶在一起,这也是他的诗难懂的原因之一。和李金发诗风接近的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等人也有类似的毛病。但废名的诗却常常能把象征的意境和古诗词的神韵结合起来,说明一个玄妙的哲理。 二、从雨巷中走出 戴望舒因写了“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该诗以一种悠长的雨巷和带有悲剧色彩的丁香一般的姑娘,构成了一种朦胧的理想化的气氛,以象征来暗示飘忽不定的心态。诗的语言典雅华美,音律和谐,广为传诵。后期他的诗逐渐由追求诗的外在音节转向探往内心的节奏,同时
15、在创作题材上,开始关注更多的社会现实。戴望舒的诗意象浓郁而又不晦涩,所以读者很多 三、距离的组织 卞之琳是现代著名的智性诗人。他的诗歌语言极为精练,讲究句法的组织,在现代汉语白话的基础上汲取文言与欧化句式甚至方言来丰富表达的方式。他还十分擅长营造意境来表达哲理,如著名的断章只有短短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鉓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却传达了十分深邃的哲理。卞之琳的诗风特点是不过分地贴近景物,而将距离拉开,从遥远的角度进行观照,这样往往能得出新奇的结论。 四、“流连光景惜朱颜” 何其芳的诗的形式优美著称,他或许是现代诗人中语言最精美的。他的预言的主体内容就是表
16、现一个年轻人对于爱情的歌颂和感伤。他的诗受到晚唐绝句和五代词风的影响颇深,因而在意境上少有现代的塑造。但他的情感的真挚和语言的华美仍足以动人。 五、抒情圣手 冯至早期的诗多为爱情短诗,他的诗设想奇特,如蛇一诗中用蛇来表达对恋人的相思之情,颇有想像力。冯至的叙事诗在中国现代诗中独树一帜,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贡献。但他的叙事诗中也充满了浪漫感伤的情调,似乎字字从诗人心中流出。鲁迅曾将冯至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四十年代后,冯至的诗加入了更加理性的思考,他的十四行诗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新纪元。 六、带血的歌 九叶诗派在40年代开始创作,但却到80年代才成名。他们的成就在于将现代主义跟现实主义有机契合,
17、并加以创造性的拓展。穆旦(查良铮)是九叶诗人中最杰出的一位。他的诗不仅集中思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而且着力刻画矛盾重重的内心冲突。他摆脱了一般现实主义作者机械模仿现实的创作手法,而追求一种客观化和间接化的效果,设法使意志和情感得到戏剧化的表现。他的诗饱含激情,但又富有深沉的哲理,标志着中国新诗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新诗的发展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在国破家亡的形势下,诗人们不可能对国家民族的困境无动于衷,但是过分地强调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也可能陷入一种口号式的创作。 “属于别一世界” 三十年代左翼作家的创作强调诗歌的大众化和通俗化。殷夫的诗以鲜明的形象和饱满的激情竖起爱的旗帜和恨的丰碑,被鲁迅
18、称为属于别一世界。中国诗歌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革命诗歌社团。蒲风的诗受到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使诗歌成为战斗的武器。臧克家的诗布局严谨,语言纯朴,注意字句的锤炼,给诗歌运动带来良好影响。田间的诗被誉为战斗的诗,注意运用意象和场景的直接描写。 七月流火 艾青的诗以内在的律动传达出整个时代和民族的情绪要求,他完全摆脱了一般革命诗的平庸呐喊,而用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意象来给读者以暗示和启迪。艾青是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但他也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他的诗浸透着一种忧郁意识,于平易中隐隐可见民族的苦难。在艾青的影响下形成的七月诗派重视以自由的形式来描写战争的场面,诗中洋溢着爱国的激情
19、。 从抗战后期到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大地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延安文艺座谈会确定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具体到诗歌方面,即要求诗歌在内容上反映革命,形式上强调诗歌要适应群众的欣赏水平。这直接导致了民歌体和叙事诗的产生。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是其中代表。 建国化的中国诗人的新诗创作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痕迹,表现在诗歌形态上,即是战歌和颂歌的盛行。即对于人民的歌颂和对于敌人的抨击。个人的声音在集体的大合唱中湮没无闻。个人只有在被集体认可时才有意义,这客观上导致了叙事诗的发达。郭小川的一个和八个贺敬之的雷锋之歌是这一时期较有名的诗歌。在这种环境下写出的诗歌,容易粗制
20、滥造,而且严重缺乏个性。 50年代以后,大陆本土的诗歌处于严重的停滞状态,而海峡对岸的台湾诗人却迸发出强烈的创作激情。他们对中国新诗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们对于现代诗歌的借鉴已经达到相当深入的程度,并且在将现代诗歌本土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独来独往一匹狼 纪弦是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始作俑者,曾经制定了现代派的“六大信条”,他继承了大陆二三十年代象征派和现代派的诗风,在台湾掀起一个现代主义的高潮。他的诗作狂野不羁,有一种天地之间独来独往的气势。狼之独步飞的意志生之箭等是他的代表作。他擅长在日常生活中捕捉诗意,并注重锤炼字句,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不过他也时有幽默风趣的诗作,而在字里行间又流露出
21、深沉的悲哀。 二、美丽的错误 郑愁予以怀乡诗出名,其诗风哀婉流丽,如错误一诗以春闺的误会对应旅人的漂泊情怀,蕴含了浓浓的乡愁。而题目实际上也暗寓着对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担忧。其他如老水手船长的独步如雾起时也是如此。郑愁予的诗跟古典诗的意境十分接近,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的古典诗人。 余光中是台湾现当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兼容中西,变化多端,成就很大。但就其核心而言,乡愁可谓是他创作的主旋律。他的诗歌中有非常多的古典意象,湘江楚水,秦月汉关,都表明了他对故土的热爱和眷念。他早期创作格律诗受到新月派的影响,多写个人的浪漫情怀,中期则大张现代主义旗帜,到了后期,又复归于现实主义,因此他的诗歌历程可以看作是
22、台湾现代诗歌发展的缩影。他的诗擅用各种修辞手法,并且很重视韵律和节奏,不少歌都被谱成歌曲传唱。 三、诗人之镜 洛夫与余光中被并称为台湾诗坛的双子星座,但他的诗风跟余光中炯然不同。他认为诗歌是个人生命的体验,主要表现人的潜意识和内心冲突,他对传统采取一种反抗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诗歌观。代表作石室之死亡十分晦涩,主要用西方的精神分析学说来探讨人类的命运和价值。他使用了许多西方现代诗歌的手法,认为诗作应该依赖于心灵的自动表现,而不必在乎逻辑和语法的约束。七十年代后,他的诗风有回归现实的趋向,尝试以现代精神来观照历史传统。 朦胧诗的崛起可以说是共和国诞生后诗歌的最重大事件。一大批优秀的诗歌
23、青年,用一种跟前人迥乎不同的语言,驱歌着理想与爱情,呼喊着自由与真诚,他们的诗曾一度被认为是晦涩,但时至今日,他们作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创造者的地位却已经奠定下来。但是朦胧诗的发展不久就被更年轻的一种诗风所扼制,因此朦胧诗的崛起就如人们对它们的称呼一样,短暂而朦胧,只是昙花一现。 一、奔涌的暗流 六十年代当全国人们普遍被政治气候所压迫时,一群诗歌少年开始新诗的探索。郭路生(食指)的诗的相信未来曾被广大知青传抄。七十年代这些热爱诗歌的青年开展地下活动,定期交流诗作,许多以后的知名诗人由此诞生。如食指,北岛,芒克,江河,严力等。1978年底,今天诞生,意示着新的诗风即将浮出水面。 二、自由的抗争 北岛
24、是朦胧诗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作品表现出对自由和民主的强烈需求,诗风凝重,语句犀利,具有非常强的概括性。他的回答被誉为是一代人的心声。他的诗歌最大的特色在于具有如岩石一般坚韧的质地,许多警句式的诗行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憾。 三、情感的呼唤 舒婷是新时期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朦胧诗人。她的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呼喊人的真诚和包容。致橡树表达了女性独立的决心。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炽热情感。她的诗带有传统女性温情的调子,但又具备现代女性的刚强气质。 四、寻找光明 顾城被称作是“童话诗人”,他的诗歌简单,纯洁,却又能一针见血,直指人心。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25、,传诵一时。他似乎是用孩童的眼睛去看待万事万物,希望寻找他心目中的纯美境界。但这种诗风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旦他对寻找陷入痴迷,他就很难自拔,因而也会丧失诗歌本应有的智性的光辉。 五、太阳的反光 在朦胧诗的其他诗人中。杨炼,江河两人的诗歌具有明显的史诗意识,追求历史与时代感觉的融合。杨炼的半坡幽居降临节等系列组诗对文化有强烈的自主性追求,江河的太阳和它的反光用宁静,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命和宇宙相辉映的图景。此外如梁小斌,王小妮,严力,也都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诗歌。 朦胧诗的兴盛只维系了短短几年,一群更加年青的诗人便又登上诗坛。而且各种流派,理论纷至沓来,一时间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八十
26、年代中期以后的诗歌呈现出无序的混乱状态,并且渐渐变得无法控制。新生代对于诗歌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们彻底地把诗歌从政治,哲学等因素中救赎出来,变成独立的个体。或者正因如此,诗神也禁不住翩然起舞,狂欢不止。但是诗歌的过于泛滥和缺乏标准已经开始出现苗头,这意味着诗歌的黄金时代已近结束。 一、“潮水已经漫到脚下” 朦胧诗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旧的诗歌秩序,而长期受压抑的诗人不约而同地嘣发起出创造之泉,特别是一些接触到西方现代诗歌的年青诗人,他们的诗歌观念的更新可谓一日千里。1984年前后,出现了pass北岛,舒婷的口号,经过几年的蕴酿,1986年,深圳青年报和诗歌报合作举办了现代诗群体大展,一共展出了57个诗
27、歌群体的宣言,新生代似乎在一夜之间就突破了朦胧诗刚刚建立起来的地位,开始抢班夺权。新生代诗歌内部的流派之多,风格之异,成分之杂,堪称空前绝后。而其中影响最大者,当推“非非”诗派和“他们”诗派。 二、建造巴别塔 “非非”诗派是新生代中理论与创作并重的一大诗歌流派。他们表达的是一种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认为对任何文化资源必须进行消解,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和解构主义的观念十分接近。“非非”主义作为诗歌中的现代主义,对于传统的诗学观如“文以载道”作了彻底的清理,坚持诗歌的个性原则,认为诗歌不应该依赖于非艺术的因素(如政治,道德等),这对于新诗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他们始终无法解决一个悖论,即一旦文化被完全
28、消解,则他们诗歌的意义也就完全被抹杀。从创作上看,非非有一些好诗呈现了语言的自由言说状态,达到了近乎纯诗的境界。 三、诗到语言为止 非非诗派的信念是清理文化资源,而“他们”则立足于探索个人对于世界的瞬间具体反应,他们提出的口号是:诗到语言为止,认为诗歌的语言是与个人的生命状态密切相关的。没有个人的具体活动,也就没有语言,更没有诗。他们在反文化上与非非是殊途同归的,但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非非反文化是一种文化姿态上的反抗,是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的情感上的对立。但非非的理论和创作仍然给人一种文化的感觉。而他们则从具体的生活方式上却反抗文化,这客观上导致了诗歌的口语化和叙事化。由于他们诗派的一些中坚分子如
29、韩东、于坚等人后来在九十年代依旧十分活跃,“他们”诗派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四、重建精神家园 在他们和非非对文化采取冷漠态度的同时,有另一批诗人则开始重建精神家园的努力,最突出的代表是海子。这位天才早逝的诗人以其惊人的创造力,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篇。其代表作亚洲铜打钟土地充满了对土地和乡村的情感,而其构思庞大,意象精美,海子可以称得上是最后一个吸引大批读者的当代名诗人。海子的诗中浸透了他对文化的思索,他的短诗脍炙人口,而其对史诗的探索也令人敬佩。 五、黑夜的意识 中国新诗发展到当代,才出现了女性主义的创作群体。这些女诗人前期以舒婷为代表,而新生代出现后,则出现了更多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如翟永明
30、,陆忆敏,唐亚平,林雪,伊蕾等。女性长期以来处于被压制的地位,犹如漫无边际的黑夜。而一旦给她们以光线,她们顿时就散发出耀眼的光辉。新生代的女性诗人已经不满足于象舒婷那样追求女性和男性的并肩而立,她们要求的是完全的独立。 解题技巧 问:怎样理解现代诗词答:一、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
31、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例如: 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但作者决不会是在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作者显然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B两项都是错误在不懂得这种技法。C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懂得以
32、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描绘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见答案应为D。 二、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与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例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
33、。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爱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A、照飘树B、弄吹片C、拨刷伞D、射掠团 细品全诗,可知:a处,主语是“阳光”,宾语是“眼帘”,“弄”字显然不当,据下文“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可知ab两处用的是拟人法,“照”和“射”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a处应选“拨”。“飘、吹、掠”也都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b处应选“刷”。c处,“团”字与“松阴”搭配不当,“树”和“片”与“撑”字
34、搭配不当。只有“伞”字,既能与“撑”搭配,又能与“庇护”搭配。比较四个选项,答案当为C。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 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仍以闻一多先生的也许(葬歌)为例(原诗见上): 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天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
35、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爱、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A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 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C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 D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第小题考查的是对诗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有些考生知道闻一多是个民主主义战士,知道他的诗集死水内容多抨击黑暗现实,因而在做题时不加考虑地选择B项。这是不正确的。本题题干已经提示: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天折而作。即是为亡女而作,抒发的就一定是哀痛之情。所以答案应为A。 第小题考查的是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依据上面对诗歌
36、的分析,B项不正确。诗中有比拟,但不是这些事物都用于比拟了,A项以偏概全,也不正确。D项“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表现主旨偏离太远。只有C项与悼念亡女紧相联系,是正确的。 四、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象辩真伪。 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试时宜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来。例如(1999年高考语文第10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看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
37、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合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我爱这土地一诗是艾青
38、在抗战时期的名作,四个选项分别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等,其中C、D两项,一说“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一说“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构成明显的矛盾项,必有一误。答题时便可从此入手,细作分辨。读诗可知,“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的特点是“爱这土地”,诗题已很明确。至于诗中写到“鸟”,是对“我”拟物,以丰富“我”的形象,“鸟”不是全诗的形象。再说,这最后两句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根据这一形象特点,我们就不难判断D项为不恰当的了。 总之,在应试中,只要我们因题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技法、现代诗歌的赏析题就
39、会自如应付了。 巩固训练 1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喝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爱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941年12月8日 A、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叙事诗,诗人通过对“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等对象的歌唱,抒发了对
40、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 B、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他深情的歌喉。 C、最后一节,诗人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两相呼应。 D、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充分显示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 2对下列短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坚壁 田间 狗强盗,来,我告诉你: 你要问我么:“枪,弹药,埋在哪儿?” “枪,弹药,统统埋在我的心里!” 1943年6月作 注:“坚壁清野”是抗战时期,我军民对付日军“三光”政策的方法之一。指把粮食、枪弹等埋藏起
41、来,不让敌人得到。 A开头直呼“狗强盗”,三个字把“我”烈火般的愤怒和仇恨倾泄无遗。 B“你要问我么:枪,弹药,埋在哪儿”这个设问表示“我”已把敌人看透了,突出了“我”的自信,敌人的气急败坏。 C“来,我告诉你”几句,是“我”面对敌人搜查时的嘲弄斥责之词,也是全民抗战的真实写照。 D全诗采用虚拟手法塑造了“我”的形象,而对敌人却有意冷落,不费笔墨,表现了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蔑视和仇恨。 3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 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诗的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参考答案:1A(主要是“叙事诗”一说有误,应为“抒情诗”) 2D(未句分析有误。一是这里的敌人指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国民党反动派;二是作者这样剪裁的目的,主要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广阔天地,强化诗作的表现力。) 3C(正面的角度应指嗅觉和触觉,无有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