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544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安徽卷).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安徽卷)语 文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卷16题,第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卷7-14题,第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

2、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笔法就是有方法、有规律地用笔锋划、顿出来的线和点的具体表现法的简称。每一个人执笔、下笔的方式方法,执笔的高低、竖立、侧斜、悬肘、悬腕或手腕着纸以及下笔时轻、重、缓、急等等,都有着不同的习惯。这些不同的习惯,必然在笔锋着纸时有着不同的表现,显出不同的笔法特点。笔法形式的特点,大致有正中、偏侧、圆转、方折、虚笔、实笔、顺锋、逆锋等。同一类型

3、的笔法形式,不同的人还有各自的具体特色,不尽相同。同一人的作品,从早岁到晚年,又总有些变化,有的人甚至变得比较厉害;但属于同一人的作品,也总还有一线贯通之处。例如,明代画家吴伟,早年作品有较为工细的白描人物,大异于晚年的泼墨粗放之作;如果仔细捉摸他早年和晚年不同风格的作品,还能看出他的笔法始终是具有跳跃躁动的形式,即使局部比较工细,也不能完全变成含蓄浑穆。因此,依凭笔法的特点鉴别书画的真伪,是最为可靠的。笔法对模仿的人来讲,又是最不容易学得像的东西。每个书画作家,不管技巧高低,经过几十年的操作而逐步形成凝定的笔法特点,换一个人要在一朝一夕之间就把它完全接受过来变为己有,是不大可能的。除了比较工

4、整刻板的线点还容易摹得像以外,稍为放纵流露作者个性的笔法,刻意临摹,必然死板;取其大意,又不能和原作相像。同时,作伪者自己的一套笔法上的习惯特点,在临摹中极容易露出本相来。相反的笔法特性朴拙和精工、滞重和飘逸等等,也很不可能出于一人之手。作伪者如果勉强去临摹和自己的习惯笔法相反的书画,其失败更是注定了的。所以,笔法对作伪者来讲,是最难突破的一关,不像其它方面那么容易作伪。因此我们在鉴别书画时,把笔法放在首要注意的地位。要鉴别笔法,必须有个“样板”作为依据。每个作者早年、中年、晚年和笔法总有些变化,掌握了某人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笔法特点,才能以之认识某人作品的全貌。所以,还要有不同时期的“样板”。但

5、如果碰到孤本无证,那就难以依凭笔法来鉴别了。因此,笔法鉴别也有一定的限度。不过,古画的时代风格(共性),笔法究竟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为它能反映出画家各自的时代特征。鉴定笔法,即使断人比较困难(如孤本),但断代还是有此可能的。笔要依靠墨来体现在纸绢上,绘画还有色彩的施用。同时,墨、色也离不开笔,须三者结合起来谈。例如八大山人经常喜用纸作画,生纸上的水墨容易融洽活泼,能发挥他的笔法生动的特色。但一换熟纸,比如先裱后画的有了厚浆的册页,就大都显得墨色平板呆滞,笔调稍欠活泼了。石涛在生纸上的作品,大都画得比较奔放,笔墨往往显得有些“野气”(也就是“火爆”),和他画在半熟纸上的笔、墨比较鲜润蕴藉的作

6、品,也就不大一样。在这种因纸质不同而使笔墨形态也同时起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如果死扣一种面貌、一个标准,鉴别真伪时就会出偏差。曾见恽寿平题王翬画水墨山水小册,因纸页浆性太重,淡墨发灰,浓墨也不太黑,整个画面显得精神不振,以致有人疑为非真(此册现藏山东省博物馆)。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关于笔、墨对书画作品所起的作用,鉴定时必须一一分析,掌握要领,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然后再下结论。 徐邦达 古书画鉴定概论1下列有关“笔法”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是有方法 、有规律地用笔锋划出来的线和点就可以称作笔法。B笔法形式只有正中、偏侧、圆转、方折、虚笔、实笔、顺锋、逆锋几种。C之所以显出不同的笔法特点是

7、和每一个人执笔、下笔的方式方法,笔锋着纸时有着不同的表现密切相关的。D同一类型的笔法形式,虽然不同的人有各自的具体特色,但大致相同。2下列对“笔法的鉴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画作家,经过几十年的操作而逐步形成凝定的笔法特点,对模仿的人来讲,是最不容易学得像的东西。B相反的笔法特性朴拙和精工、滞重和飘逸等等,也很不可能出于一人之手。所以作伪者如果勉强去临摹和自己的习惯笔法相反的书画,其失败更是注定了的。C笔法在形成古画的时代风格(共性)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它能反映出画家各自的时代特征。D在鉴别书画时,把笔法放在首要注意的地位是因为不同人的笔法特点不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通过笔法鉴别。3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推断正确的一项(3分) A明代画家,吴伟早年作品,有较为工细的白描人物,晚年的作品泼墨粗放,前后作品的笔法没有共同点。B恽寿平题王翬画水墨山水小册,纸页浆性太重,淡墨发灰,浓墨也不太黑,整个画面显得精神不振,因此可以断定是赝品。C墨色平板呆滞,笔调稍欠活泼的书画作品肯定不是八大山人的作品。D石涛作品,大都画得比较奔放,笔墨往往显得有些“野气”,但是也有笔、墨比较鲜润蕴藉的作品。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

9、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10、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学规俾守之 俾:颁布B会浙东大饥 会:适逢C有短朱熹者 短:诋毁D家故贫 故:一向5下列各组句子

11、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天之上何物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B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复以纳粟人未推赏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而道统之传始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他少年得志,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B朱熹非常注重教育。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只身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D朱熹认为圣

12、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掌握其内在规律,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4分)译文: (2)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3分)译文: (3)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3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8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透过它可以推知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主人公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3分) 9“秋逼暗虫通夕响”

13、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一小题)(5分)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此去经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14、, 。主人何为言少钱,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白将进酒)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看望 德海格兰特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

15、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

16、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

17、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

18、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

19、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11小说第三段(“她在接待室里提着它出门”)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6分) 1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6分)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3分) 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3分) 13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 14.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8分)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第卷(表达题 共84分)四、(24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渔樵/礁石 园

20、圃/果脯 恪守/溘然长逝B拘泥/亲昵 嘈杂/糟糕 坎坷/百舸争流C霎时/刹那 同胞/褒贬 弹劾/言简意赅D瞻仰/赡养 肄业/肆虐 谬误/未雨绸缪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上海“大鲨鱼队”老板姚明身高2.29厘米,即使在素有“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他的身高也是出类拔萃的。B这一届金鸡奖究竟鹿死谁手,直到颁奖大会开始的前一分钟,人们仍不知道。C“躲猫猫”、“钓鱼执法”、“欺实码”、“六连号”、“楼XX” “赌球”2009年负面热点真是蔚为大观啊!D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得是百里挑一的。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调查发现:

21、学生总是“睡不醒”与教室的空气质量有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供应不足是孩子们的主要原因。B检查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C那天,下着小雨,林虹独自一人去美术馆看展览,正好遇到初中同学顾晓莹跟她学画的胡絜青老师。D老李吃力地托着被淹的孩子的身体,老林也奋力游去抓住孩子的手腕,他俩合力将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孩子 终于托出了水面。18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1)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

22、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3)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简要回答:(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_ (2)鲁迅侧重的是_ (3)歌德侧重的是_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_ 19根据下面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上文组成协调完整的一段话。(4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着眼于雄壮、大气的美,其实,离我们最近,最能触动我们心灵的却往往是那些细微处的美: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 , 。20.

23、 把下列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准确地重现了。答: 五、(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财经大学胡连生教授说,现在少数学生中存在的迷恋网络、虚度光阴、不求上进等现象,从根本上讲,都是责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现

24、。一个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任的学生,怎么会承担对集体、国家和事业的责任?中国青年报上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一文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会真正把自我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季羡林老人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恐怕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

25、符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安徽卷)语文参考答案一、(9分)1(3分) C2(3分) D 3(3分) D 二、(32分)4.(3分)A A项“俾”正确的意思是“使,让”。5.(3分)C C项“以”都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A项前一个“何”作定语,什么;后一个“何”作谓语,为什么?B项前一个“与”是介词;后一个“与”是连词。D项前一个“而”表因果关系,后一个“而”表递进关系。6.(3分)D D项中不是“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而是“含混隐晦”。7.(10分) (1)(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 “若”“是

26、”“非”各1分,省略句及倒装句翻译通顺1分,共4分)(2)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 每句1分,共3分)(3)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 每句1分,语意正确、句子通常1分,共3分)8.(3分)诗中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1分)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2分)9.(5分)照应诗题(1分);表现秋虫呜叫时间之长(1分);暗示思妇(主人公)彻夜不眠(1分);衬托思妇(主人公)离情萦怀和难耐的寂寞(2分) 10.(5分) (1)都

27、门帐饮无绪 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杨柳岸晓风残月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2)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斗酒十千恣欢谑 径须沽取对君酌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三、(25分)11.(6分)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裕;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伏笔)。(每点3分,共6分)12.(6分)(1)心理描写。表现了培德的紧张不安,怕母亲丢了自己的面子。(2)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母亲为自己来看望儿子,却让他因此而丢面子而窘迫(手足无措),有些心凉气恼。(每点3分,共6分。手法1分,心情2分)13.(5分)拒绝吃蛋糕希望母亲早点离开,回房间看见蛋糕自

28、责羞愧,与齐姆森一起吃蛋糕担心消除,内心转向平静。(答出3点得4分,答出4点得5分,每点应包括情节及心情。)14.(8分) 形象特点:彬彬有礼(有教养),成熟懂事,渴望母爱。(共2分)作用:怕齐姆森瞧不起母亲,培德才要母亲赶紧离开;齐姆森责备自己、跟自己分吃蛋糕,才让培德轻松一些。齐姆森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作者用齐姆森仁厚来反衬培德的虚荣,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作者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抛弃虚荣,珍惜亲情。(共6分,每点2分)四、(24分)15.(3分)D A恪/溘 B泥/昵 C胞/褒 每组读音相同。16.(3分) D A“出类拔萃”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人,不是

29、身高;B应改为“花落谁家”,“鹿死谁手”是不知政权落在谁的手里之意,现也指不知谁取得最后胜利,获奖用该词不妥;C对象错误,“蔚为大观”,会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D百里挑一,一百个中挑出一个。形容极为优秀、难得的人或物。17.(3分)B A项宾语中心语“原因”之前定语残缺,造成表义不完整。可在“主要原因”之前加上“嗜睡”或“睡不醒”作定语。C项,“她”是指代“林虹”,还是“顾晓莹”,或是胡絜青老师?林虹到底遇见了两个人,还是一个人?都不清楚。D项在动词短语“托出水面”前有三个状语“合力”、“终于”、“将孩子”,但全放乱了。应将最后一个分句改为“他俩终于将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孩子合力托出了水面”。18(

30、7分) (1)共同点:要注重积累材料。(1分)(2)积累要长期坚持。(3)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4)要多积、广积材料。(共同点1分,其余三点每点2分,意对即可,共7分) 19.(4分) 示例: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美是闪烁在朝阳下的一滴露珠,美是埋藏在心灵深处的一次感动。(句式一致,内容是关于“细微之美”2分,连贯、顺畅,语言优美2分,共4分)20.(4分) 五、(60分)21、作文(60分)(略)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

31、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

32、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要求他当天轻车前往就任。(然而)又因为朝廷对南康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朱熹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朱熹就任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蠲:jun)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

33、皇上对王淮曰:“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朱熹在考中进士后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一起吃饭。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的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