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488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一种报时信号。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 B宋代不重视商业发展C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出现了倒退 D宋代城市管理更加严格2、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

2、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科举制度的实行 城市商业的繁荣 印刷技术的应用 中外交流的扩大A B C D3、镇市是连接城市、乡村的贸易点。宋代,政府开始在镇市设置“监镇”,负责管理税收和维持治安。北宋神宗时期,全国镇市已达一千八百多个。据此可知宋代( )A.城乡二元结构受到冲击 B.镇市的经济地位日益显著C.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加强 D.地方税收主要依赖于镇市4、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

3、 )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D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5、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柜坊、飞钱开始问世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A. B. C. D.6、班固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汉书食货志)对上

4、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政府实行工商皆本政策 B.体现农商皆本的经济思想C.班固反对以商为本政策 D.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动摇了7、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据材料判断宋朝(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商税总量超过农税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商业发展不受监管8、据统计,在清代,1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约一半是府或省治所在地,较大的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材料体现了A清代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兴盛 B市、

5、镇成为朝廷维护统治的政治中心C清朝政府对商业发展高度重视 D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城市化水平9、16世纪末期,由于中国经济的规模以及消费市场集中于各级政治中心,无论中国人的描述还是外国人的描述,大城市给人的印象总是富庶的。下列说法与材料符合的是A.大多数城市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团体C.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国内贸易有巨大突破10、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两则材料表明( )A“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B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C草市的发展经历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

6、府开支的需要11、清代的驿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乐平到柏平驿,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驿,八十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这表明( )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B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弛12、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

7、共计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时期,吴国最初出于军事需要,在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秦以后,改建了邗沟新道,为以后大运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隋代为了转运江淮地区粮草,加强东北地区边防,解决北伐高丽转运粮草的需要,隋炀帝开凿永济渠,重修江南河,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达今天的京津地区,南达太湖流域,沟通河、海、淮、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运河,成为中国东部地区南北交通的最重要通道。这不仅使运河沿途城市经济发展,唐代的东都洛阳、北宋汴京、南宋临安都处于这个运河之上,而且大运河也成为维系唐宋政治中心正常运转的生命线。元初,

8、河北永济渠不能完全通航,向东南转运粮草受限。为此,元代修筑从山东东平至临清的会通河,又在通州与大都修凿通惠河,形成一条南起杭州经入大都,长达1500余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运河修成后,漕运十分发达,岁运粮米在500万担以上,沿岸通州、临清、济宁等商业发达,成为著名的经济都会。大运河明清两朝多次维护,对江淮间南河进行了治理。运河漕运十分繁忙,在运河上的漕船经常在11775艘以上。1855年,黄河决口,黄淮分离,而淮河下游河漕淤塞,淮南运道受到较大的影响。1874年,漕船由海轮代替。1900年,漕运全罢,海运河运全部废止。至此通行了1200多年的漕运宣告结束,运河的长途运输走向衰落。 据蓝勇中国历史地

9、理学(1)依据材料概括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程的三个主要阶段,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元代重修运河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后京杭运河衰落的原因。概括指出京杭大运河对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14、阅读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表(部分)年份总计(包)从广州出口从上

10、海出口数量(包)百分比(%)数量(包)百分比(%)19431 7871 787100184513 2206 78751.36 43348.7184618 7463 55419.015 19281.0185362 8964 5777.358 31992.7185679 19679 196100 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1)结合材料一,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B 4、D 5、D 6、B 7、C 8、B 9、B 10、C 11、C 12、

11、B二、非选择题13.(1)阶段:春秋时期;隋朝;元朝。条件:国家统一的完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2)原因:汽车、铁路、轮船海运等现代交通工具和现代运输方式的兴起;河道的淤塞。作用:经济和文化方面,连接五大水系,成为贯通南北的交通动脉,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原和南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政治方面,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力量;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4.(1)影响: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2)情况:生丝出口量逐年增长;生丝由广州出口为主转向上海出口为主。共同原因:五口通商(上海开埠);上海具有区位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