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485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伶官传序1学习掌握下列词:原、恨、其、乃、纳、贼、泣、何其、本、逸豫、忽然。2归纳“与、归、遗”三个多义词的义项。3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4理解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1)例证法。(2)对比论证法。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以散文成就最高,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欧阳文忠集。还编写了两部史书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和新五代史,二书均收入官修的“二十四史”。欧阳修的诗文革新理论与韩愈一脉相承

2、。著名的政治散文有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状物怀人叙事散文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洛阳风土记洛阳牡丹谱洛阳牡丹图,是我国最早的三本有关牡丹的专著。晚年著述六一诗话,多评述北宋诗人的作品,也涉及唐诗。2了解背景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除了写敬新磨善于讽谏外,着重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祸国乱政的史实。这三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得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因而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使朝政日坏。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宠任从马直(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所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射死。北宋王朝建立后

3、,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特权(免役、免税等)。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安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北宋王朝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亡于蒙古族,原因之一都在于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燕王(yn)契丹(

4、q)请其矢(sh)仇雠(chu)所溺(n)伶人(ln)2古今异义(1)其意气之盛意气(2)及其衰也及其(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4)岂非人事哉人事3一词多义(一)虚词(1)(2)(二)实词(1)(2)(3)4词类活用(1)仓皇东出(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一夫夜呼(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间)(3)负而前驱(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在前面)(4)函梁君臣之首(函,名词用作动词,用木匣子装)(5)抑本其成败之迹(本,名词作动词用,探求本原)(6)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形容词用作名词,智勇之人)(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动用法,使兴盛。亡,使动用法,使死亡)5特殊句式(1

5、)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2)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3)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4)盛以锦囊。(状语后置句)(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状语后置句)(6)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省略句)进入课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1第段为什么要详写晋王李克用的遗命?_答:详写晋王的遗命,交代了庄宗以后面临的阻碍之多,阻力之大,说明庄宗继位后必须承担灭梁的任务,还要打击附梁的势力,这是相当艰难的。要完成这些遗命,必须要“尽人事”才能成功,从而印证了作者的观点。2怎样理解庄宗对待其父晋王所与“三矢”的态度?_答:“三矢”代表着晋王所“遗恨”的三件事。庄宗对待“三矢”的态度严

6、肃、郑重,说明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疏忽,因此他能战胜强敌,“告以成功”。这是他能“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尽人事”的表现。3第段中连用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_答:连用问句,增强语势,同时引起读者思考,并将作者的结论寓含于疑问中。4从第段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_答:欧阳修写这篇传记小序,意在发表议论,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从文章结尾“岂独伶人也哉”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这一用意。(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疑难点析1作者写了哪些史实?这些史实是怎样证明中心论点的?这篇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7、,岂非人事哉!”意即盛衰虽然说是有天意的,但也是人自身的作用造成的。作者按照传统,提到天命,但更强调的是人的作用。作者用这一句话作为论点,统摄全文。后文就用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事实来证明这个论点。在叙述庄宗的史实时,写了晋王与梁、燕、契丹的交恶,写了晋王的临终遗言,这都属于后文所说的“忧患”;写了庄宗灭燕、梁之事,这属于后文所谓的“兴国”。写了庄宗在一夫夜呼乱者四应的局势面前,“仓皇东出”“不知所归”“至于泣下”之事。这些事,按时间顺序叙述,按忧患导致“成”和逸豫导致“败”安排,证明了“成”也由于人,“败”也由于人,从而有力地证明了盛和衰都是由于人事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2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结构图解总结中心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应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