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473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总述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思想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

2、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考点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政治一、夏商西周时期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2.分封制:确保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以同姓亲族分封为主体,有效地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3.宗法制:以血缘为依据,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效地规范了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对中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今天仍能见到它的影子。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与兼并战争,宗法分封制度

3、的原则遭到破坏;秦灭六国。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2.中央政府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3.地方行政机构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机构。四、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1.中央集权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并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2.君主专制的强化: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3.选官制度:察举制、举孝廉。考向一重要历史概念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典例1(2015江苏高考)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

4、(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考向二论从史出秦汉中央权力运行模式典例2(2015天津高考)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宗法制对后世的重要影响(1)封建政治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5、(2)社会习俗促进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及宗祠家庙的建立。民间的尊宗敬祖、认宗归祖、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受到影响。(3)思想观念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忠孝之士。宗法制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阻碍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考点二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经济一、远古时代1.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6、是刀耕火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2.先民们已经学会了养蚕和缫丝等技术。二、商周时期1.农业: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土地制度:井田制。2.手工业:“工商食官”制;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三、春秋战国时期1.农业: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和耕作方法不断改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农政策开始出现。2.手工业:官营(主导)、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冶铁、丝织业发展较快。3.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始出现。四、秦朝时

7、期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的经济交流。五、两汉时期1.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漕渠等水利工程。2.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得“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3.商业: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海陆丝绸之路。考向一小农经济的形成与特点典例3(2015新课标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

8、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考向二秦汉土地兼并的史料印证典例4(2015上海高考)“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C.汉武帝时代的情况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综合分析小农经济的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1)政治: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2)政策: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

9、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统治阶级能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3)科技: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领域,如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从而使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中国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无法发展为近代科技。(4)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5)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

10、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6)家庭伦理:小农经济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同时也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考点三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文化一、春秋战国时期1.思想:老子“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仁”“礼”儒家思想体系形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了现存最早星表石氏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3.文字、文学艺术:商代汉字完整体系形成;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体的代表是离骚;帛画人物龙凤图等。二、秦朝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三、两汉时期1.思想:由

11、“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2.科技: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科技论著。3.文学:汉赋集中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成就。考向一史料的分类与信息获取典例5(2015江苏高考)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考向二史料信息的获取与应用民本思想典例6(2015

12、山东高考)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1.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1)都谈论了“人性”:即人性是什么,孔子的“仁”包含了对人性的看法,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说”,荀子提出“性恶论”。(2)都主张以德、礼治国: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孟子要求统治者“以德服人、争取民心”,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3)先秦儒家思想用人性论论证统治的合理性,即以“德”“礼”治国,主张人应该先“仁义”后“礼”,达到这个境界才有“德”。2.汉代新儒学与先秦时期儒学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汉代新儒学增加了以下内容:“天

13、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理论,神化王权,强调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大一统”思想,并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等思想。(2)联系:先秦儒家宣扬的“礼”“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因此被历代统治者推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考点四本阶段综合贯通性热考问题春秋至秦汉时期社会转型的特征典例7(2014天津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

14、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

15、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和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其主要表现:(1)政治上:诸侯争霸和各国纷纷推行的变法打破了旧的统治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郡县制开始出现,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封建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加强。(2)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确立。(3)思想上:“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树立传统历史文化的自信典例8(2015天津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

16、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儒、法、道、墨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学派及代表主张特点道家(老子)无为、小国寡民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儒家(孔子)“仁”、克己复礼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儒家(孟子、荀子)“仁政”“仁义”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的要求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

17、渴望社会安定法家(韩非)主张改革、“君主集权”、法治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双线排查通史排查真题对点题组一先秦时期的政治1.(2015安徽高考)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2.(2015重庆高考)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

18、气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度题组二先秦经济的发展3.(2014上海高考)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题组三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4.(2015新课标全国卷)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题组四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2015新课标全国卷)

19、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6.(2015新课标全国卷)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7.(2015安徽高考)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

20、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题组五秦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8.(2015天津高考)“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9.(2014重庆高考)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

21、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题组六秦汉时期的文化10.(2015广东高考)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 B.隶书C.行书 D.草书11.(2015江苏高考)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

22、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模块排查模拟题组政治模块题组1.(2015郑州六县联考)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2.(2015济宁五校联考)和讯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某些省区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预计至2020年全国将有两千多万人面临择偶难题。从源头考虑,上述观念的形成当首推()A.中央集权制的存在B.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C.经济生活条件的

23、改善D.古代法律不完善的误导经济模块题组3.(2015合肥七校联考)回顾历史,中国农民以勤劳勇敢著称,他们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曾经创造和支撑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大的群体,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却长期处于受剥削、受欺压的弱势地位,其根本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封闭、分散和缺乏组织性B.地主阶级拥有武装力量,对农民进行镇压C.国家政权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D.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4.(2015沈阳检测)2015年是农历羊年。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而又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生肖”形象,与此文化现象的形成联系最密切的历史因素是()

24、A.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传入影响B.中国大河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C.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长期影响的反映D.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的结果5.(2015日照调研)人民网:“5 000年中国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C.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文化模块题组6.(2015洛阳检测)“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全社会力量”,古代中国政府“多以德规范人的思维和思想”“以礼规范人的行为”。以下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中不能体现上述功能的主张是(

25、)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为政以德,为国以礼C.“天人感应”“大一统”D.“天下为主,君为客”7.(2015郑州二次联考)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荀子提出“人之性恶”综合非选题8.(2015新泰一中期中)2015年5月人民论坛提出:“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当代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弘扬民族优

26、秀文化遗产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文化政策。下列是百家争鸣时期有关“和”的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儒家的论述有: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材料二道家的论述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

27、于道。”“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材料三墨家的论述有: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1)诸子百家关于“和”的论述涉及了哪些方面?在实现“和”的途径方面有哪些不同?(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当时的思想家为什么不约而同地倡导“和”?这种主张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有哪些?答案精析第一部分通史专题整合专题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考向聚焦典例1找关键点材料中的“诸侯、诸伯、诸子”等均为我国古代爵位制度

28、下的等级称谓,礼记成书于春秋时期,为儒学经典之一,由此可确定答案应选分封制。干扰排除三公九卿、郡县制、郡国并行制等制度均为秦汉时期的制度,晚于春秋时期,由此可排除B、C、D项。答案A典例2紧扣题眼“群臣议定宰相领衔皇帝裁决”是材料的题眼所在,客观描述了秦汉时期中央机构的权力运行模式,有利于皇帝集权的同时,又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干扰排除材料所描述的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答案D典例3找关键点“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9口人”是题眼所在

29、,隐含着战国时期农耕技术的进步,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形成的意义,体现的是典型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经营模式。干扰排除立足材料信息判断备选项是关键,B、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铁农具的使用是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可排除C。答案A典例4找关键点“州郡”与“田亩连于方国”是解题得分的关键,前者“州”始现于东汉,后者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干扰排除A、B、C项内容均早于东汉时期,均与题意不符。答案D典例5运用史识掌握史料的分类及不同史料的史学价值是解题的关键,琅邪石刻与淮南子分别为一手和二手史料,使用文学作品印证研究历史应判断其真伪,谨慎使用。干扰排除A项不能体现“差异”的要求;B项淮南子不适

30、于历史记述,D项淮南子是文学作品,不足以作为历史研究的凭证。答案C典例6信息获取材料中的“当于民监”是题眼所在,强调统治者施政举措应把百姓的利益与民监作为可否的标准,与以民为本的内涵一致,故选C,其它备选项均与材料内涵不一致。答案C典例7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紧扣材料对“农商”的重视程度来概括;第三小问,从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直接归纳“措施”,“目的”根据材料二的信息来分析归纳出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盐铁官营、货币官铸、物价管理等角度来分析。答案(1)态度:孟子:农商平

31、等;商鞅:重农抑商。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典例8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一中“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可知,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两方面的品质:一是注重自我修养,二是具有经世济民情怀。孔子生在春秋末期,一个政治动乱、礼崩乐坏的时代,他的政治抱负就是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克己

32、复礼”,匡正社会秩序。答案(1)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双线排查通史排查真题对点1A根据关键信息“魏太子下车,向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受到诸侯国的重用,故A项符合题意。B项士人轻视功名利禄与题意相悖,故排除。C、D两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2B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不说苟且附和别人的话,不做苟且讨好别人的事,这对于整顿官场风气有着很大的帮助,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都得不到体现。3A“炎帝传说不是信史”是材料的核心信息,炎帝相关事迹没有文字

33、记载,仅属于口述史料范畴(传说),不可以作为论证传说所涉历史事例的第一手资料,但可以作为民俗史、文学史等研究的重要史料,排除B、C、D三项;对炎帝在农业领域贡献的相关传说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答案选A。4C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A项错误;儒家主张逐步改良政治,B项错误;儒学以维护等级秩序为目标,D项错误。5A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

34、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6C据题干情境,主要反映了两汉时期皇帝重用自己的舅舅、外祖父,封侯或辅佐年幼的皇帝执政,导致了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汉代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的结果,故选C项。外戚有时本身就被任命为宰相,故依靠外戚抑制相权说法错误,排除A项;“家天下”观念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故B项错误;汉武帝后,王国问题基本解决,故D项错误。7C根据材料“推举六名孝廉”可知,题干考查察举制,察举制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

35、举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人才可以由地方官员举荐,所以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符合九品中正制,而不符合察举制,故排除。由“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可知,察举制有一定的弊端,故选C。8B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种粒”“下通足窍”“且行且摇”,由此判断是播种工具耧车,故选B。A、D两项是耕作工具,排除;C项是灌溉工具,排除。9DA项表述错误,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由材料中“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可知,材料所述的是中国与中亚的联系,故B项错误、D项正确;西域在两汉时期是指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以及更远的地方,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立,确

36、立了中央政府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故C项错误。10B题干材料的意思:奏事繁多,小篆复杂难写,因而让隶人修改形成新字体。结合所学知识,隶书是由小篆演化而来,故选B项,排除A项。行书和草书与篆书无关,排除C、D项。11C道家的无为思想在汉初盛行,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赋宣扬的是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模块排查模拟题组1A从材料“北房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可以看出当时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宗法制下的等级观念。因此答案为A项。而B、C、

37、D项在材料中均无体现。2B备选项只有“宗法血缘关系”与题干中“观念因素”的要求一致,故选B项。3A分散的小农经济结构是公共意识缺乏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本质是封闭性和分散性,这种封闭性和分散性不利于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培养,民众很难产生主人翁意识,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4B文化现象是政治、经济等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视角分析,可知答案在B与C两项中选择,而儒家思想从内涵上从属于农耕文明,排除C项,故选B项。5C活字印刷出现于宋元时期,与唐玄奘生活的唐初时间不符。6D“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与材料中“服务于统治秩序”的主旨立意不符,故答案为D。7C由

38、材料中“地方”“诸侯”等关键词可知儒家思想的精神实质侧重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防止地方权力过大。“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排除A项。“民贵君轻”强调的是君民关系,排除B项。“人之性恶”强调的是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排除D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大一统”,与防止地方势力膨胀的精神实质一致,故选C项。8(1)主要涉及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家庭和谐、国家和平、思想文化方面“和”的不同等。在实现“和”的途径方面,儒家倡导“仁”和“仁政”,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墨家主张“兼爱”。(2)当时思想家倡导“和”的社会原因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人们要求和平稳定的

39、社会环境;奴隶制瓦解,各国统治者都在寻找治理国家的方法;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加深,对不同思想文化的态度趋于包容。这种主张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有:各诸侯国进行争霸战争,而且地主阶级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不可能实行“仁政”或“无为而治”;而墨家的“兼爱”思想代表了平民百姓的主张,所以不可能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因此,各位思想家所提出的“和”的主张无法实现。解析第(1)问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归类,而非简单地归纳材料内容,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如“治其国”“齐其家”“修其身”“正其心”。第(2)问则应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要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