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435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7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13第13课 张衡传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人物传记第四单元新课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淅川东)人,历史学家。曾任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时,左迁宣城太守。后因受人鼓动欲拥刘义康为帝,事败身死。范晔最大的成就是因在任宣城太守期间不得志,搜集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著成了现存的后汉书,“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范晔擅长写论赞,后汉书中的一些纪论、传论都被誉为名篇。其文笔势纵放,词句绮丽凝练,颇具骈文句法。2文题解读本文是一篇评传,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张衡(78139),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人,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在天文学上,张衡正确指出月球本身不发光,月光是日光的

2、反射;设计并制造了候风地动仪;制成漏水转浑天仪。数学上,著有算罔论。文学作品有二京赋归田赋等。本文记述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三个方面的卓越贡献。3背景探寻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套庸俗经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统治理论,目的是麻痹人民。张衡曾经针对这种谶纬风行于世的现实,勇敢地给皇帝上疏,以为“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并说:“此皆欺世罔俗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4文体知识后汉书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宋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共 195年的史事。与史记汉书三国志

3、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大部分沿袭了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又有所创新,比如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文史专名(1)五经:诗书礼易春秋。(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经传:“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6)史汉:史记汉书的并称。5名句诵读(1)张衡名句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土扶可城墙

4、,积德为厚地。所贵惟贤,所宝惟谷。(2)后汉书名句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基础夯实积累1音形识记属文(zh)连辟(b)中有都柱(d)邓骘(zh)璇机(xun)篆文(zhun)蟾蜍(chn ch)范晔(y)2通假字(1)员径八尺_(2)傍行八道_(3)形似酒尊_(4)一时收禽_3一词多义(1)属衡少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忠之属也()司命之所属()(2)就连辟公府不就()瞬息可就()金就砺则利

5、()(3)因作二京赋,因以讽谏()伺者因此觉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相如因持璧却立()(4)方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欲行,转视积薪后()(5)致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殷勤之意()(6)观观太学()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7)征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旁征博引()(8)施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靡计不施,迄无济()(9)辟连辟公府不就()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唇吻翕辟,不知何词()不辟死伤,不畏众强()4古今异义(1)不好交

6、接俗人古义:_ 今义:_(2)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_ 今义:_(3)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古义:_ 今义:_(4)衡下车,治威严古义:_ 今义:_(5)时国王骄奢古义:_ 今义:_(6)振声激扬古义:_ 今义:_(7)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_ 今义:_(8)举孝廉不行古义:_ 今义:_(9)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_ 今义:_(10)覆盖周密无际古义:_ 今义:_(11)常从容淡静古义:_ 今义:_(12)覆盖周密无际古义:_ 今义:_5词类活用(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2)时天下承平日久()(3)衡少善属文()(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5)妙尽璇机之正()(6)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7、6文言句式(1)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2)被动句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省略句再转复为太史令()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4)状语后置句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验之以事()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5)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2(1)员,通“圆”(2)傍,通“旁”(3)尊,通“樽”(4)禽,通“擒”3(1)动词,连缀 动词,嘱托 名词,类 动词,管属(2)动词,就任 动词,完成 动词,靠近(3)介词,用 介词,因为 介词,经由,通过 连词,于是,就(4)名词,方向 形容词,方圆 副词,正要,将要(5)动词,用,极力 动词,达到 动词,表达,表示(6

8、)动词,游历,游学 名词,景象 名词,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动词,看(7)动词,应验 动词,出征 动词,搜集(8)动词,设置 动词,施加、强加 动词,使用(9)动词,召 动词,驳斥 动词,张开 通“避”躲避4(1)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2)古义:特地征召。今义: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3)古义:方向。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4)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走下车子。(5)古义: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今义:某些君主制国家元首。(6)古义:激越、传扬,在文中指声音激越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7)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

9、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8)古义:不去;不赴任。今义:表示不允许、不答应。(9)古义:汉代官署名。今义:公家的车。(10)古义:没有缝隙。今义:没有边际。(11)古义:稳重,举止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12)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5(1)名词用作动词,递眼色(2)名词用作状语,当时(3)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4)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5)形容词用作动词,研究透了(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6(1)主语承前省略,用语气词“也”来表示判断(2)“举孝廉”是被举荐为孝廉,“辟公府”是被公府征召(3)省略主语“张衡”“不行”“不就”省略主语“张衡”。“连辟公府”是“连

10、辟于公府”的省略,省略“于”(4)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 以事验之 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5)未有之也文本赏析解读1文章开头是如何介绍张衡的情况的?2张衡既然不慕名利,为何又出来做官?3本文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4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1文章开头先按照传记体例,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接着介绍张衡的文学才能、不平凡的求学经历以及渊博的知识。总写张衡的“才”,着重介绍他的学问。句子简洁,叙事完备。2皇帝闻其“术学”才能,亲自征召。所任官职以科技、史学等业务性职务为主,符合其兴趣,可以更方便地从事科学研究。3依据事物内在联系

11、,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材料、尺寸、形状、装饰;机件、内外构造;功能和作用;精确程度及效果;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交代仪器正式使用。4全文三部分,分别着重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一部分的“从容淡静”与第二部分的“不慕当世”;第一部分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三部分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一部分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二部分“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

12、,而不是彼此孤立的。重点难点突破1结构图解张衡传文学:善属文作二京赋,因以讽谏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科学: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政治不慕当世:屡征不就善理政上疏言事出为河间相从容淡静不慕荣利2主旨归纳本文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等方面的才能,重点突出了他一生中辉煌的科学成就,塑造了一个博学多才、从容淡泊、品德高尚的文人学者形象,其间贯串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佩。3文本特色(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张衡一生经历了

13、东汉章帝、和帝、殇帝、安帝和顺帝五个时期。虽时间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看,文章以记叙为主。第四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2)注重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对其在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进行了重点详写。在介绍张衡在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文章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对其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3)惜墨如金,语言极其简练。“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概括了张衡学习的各个方面:方法、内容

14、、成就、精神。真可谓用墨精当,能收海于勺,缩龙成寸。作者先叙张衡的学习,为下文叙述他多个方面的才能奠定了基础。“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了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透过简练的文字,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雅的学者形象,一位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能吏形象跃然纸上。1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答:_答案 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写张衡的: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答:_答案 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

15、之情。”“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3如何看待张衡“诡对而出”,全身避祸,进而意欲归隐的做法及想法?答:_答案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一般都有较浓的政治情结,“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读书人的理想追求。可是由于政治黑暗,他们的抱负往往难以实现。现实使他们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事原则。政治较清明,可以

16、出仕,否则只有归隐山林,隐居田园。因此,张衡“诡对而出”,全身避祸,意欲归隐,表现了他善于审时度势,为人精明,头脑清醒。他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一旦政局好转,他会积极出仕,并做出令乱臣贼子胆寒的惊人之举,由后文写他任河间相的政绩可见一斑。4课文是如何描述候风地动仪的?答:_答案 文章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顺序精彩介绍制造时间阳嘉元年名称候风地动仪材料以精铜铸成外形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17、。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作者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实例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推广应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高考考点对接积累古代文化知识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具体来看,高考考查的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服饰器物、历法刑罚、古代音乐等。考生在复习备考官职制度方面的文化常识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平时接触到的文

18、言文中出现的官职制度的相关知识,通过翻阅资料查清来龙去脉;二是阅读相关文章,把握有关古代官职制度方面的知识等。在张衡传中,涉及很多“官礼”方面的名词,比如涉及选官制度的“举孝廉”“辟公府”,以及升迁官职的“迁”和古代的官职“太史令”“侍中”“尚书”“相”等,这些名词,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时有出现,是以“识记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方式出现的。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因此,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对官职制度方面常用的识记方法有以下几种:1分类串记法串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察举制、征辟制。汉代,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就是由地方长官(多为郡守、国相)在他们各自管辖

19、的地区内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征辟,主要包括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辞除两种方式。征辟一般对被辟除者的资历不限制,只看才学,是当时一种比较自由的仕宦途径。(2)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能、有见识的官员任命为所在州郡的“中正”官。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品”就是等第,分为九等,主要依据士人的家世资历和德才来评定。(3)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乡试,

20、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举后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统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就像一个鼎的三只足,所以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若干名,统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2联想记忆法记

21、忆官职变动任、拜、除、征迁、擢、拔调、出、徙 罢、黜、免授官职提升官职调动官职免除官职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

22、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

23、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24、/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 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意。其次,根据语法特征断句。解答此类题,可对比各选项的不同之处,用排除法。“芝坐爽下狱”意思是“鲁芝也受到曹爽牵连而被关入监牢”,中间不可断开,排除 A 项和 D 项。“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是对称句式,中间要断开,排除 B 项。故选 C 项。答案 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

25、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解析 对于文化知识类题目,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顺利完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本意思进行推断。C.践:踩,践踏。阼: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践阼”指古代帝王即位。答案 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

26、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解析 B“蜀地饱受侵扰”错误,原文是“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意思是“天水郡与蜀汉相邻,常被蜀军侵扰掠夺”,被侵扰的是天水郡,而不是蜀地。答案 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译文:_(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译文:_解析(1)以:凭借。率:率领。以为:作为。先驱:先锋

27、。(2)以:因为。履正:行为端正。素:一向,平素。“为”后省略“之”。作:建造。答案(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参考译文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郿县人。(鲁芝家族)世代有美名,是西州的大户人家。他的父亲被郭氾谋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州,专心研究经史典籍。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郭淮)将他举荐为孝廉,并提升为郎中。其后,(鲁芝)担任骑都尉、参军事、兼摄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尚书郎。曹真亲自督促关右军务时,(鲁芝)

28、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去世后,宣帝(司马懿)接替曹真任职,就推举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鲁芝)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与蜀汉相邻,常被蜀军侵扰掠夺,人口不断减少,盗贼到处都是,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重新创建城邑和街市,几年时间,以前的景象全都恢复了。后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德行,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任天水太守)。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大将军曹爽辅政后,任用(鲁芝)为司马。鲁芝多有正直的言论和高明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又率领手下强行打开城门,斩杀守关的将领,奔驰而出去找曹爽,并劝曹爽说:“将军您处在执掌朝政(伊周

29、:指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牵黄犬(指过悠闲自得的日子),又怎么可能呢!如果挟制天子保住许昌,倚仗帝王的威仪征召天下的军队,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就是想去东市被杀头,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鲁芝也受到曹爽牵连而被关入监牢,论罪当死,但他始终不申辩是非曲直,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欣赏他,赦免没有杀他。不久,(鲁芝)又被起用为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叛乱被平定以后,(鲁芝)调任大尚书,掌管刑法。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调(鲁芝)为镇东将军,晋升爵位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芝(知道后,)借口年迈辞官,请求告老让位,十多次向朝廷上奏章,最后被征召为光禄大夫,位列特进(官职名,地位同三公),赐给随行吏卒,允许在家门前放上行马(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羊祜升任车骑将军时,曾请求让职于鲁芝,他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年迈听命,却始终在尽为臣之礼,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超越了他(坐这么高的位子),怎么满足天下人的期望呢!”武帝没有听从。鲁芝便是如此受人敬重。泰始九年,鲁芝去世,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他恸哭,赐谥号“贞”,赐坟地百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