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案4 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温馨提示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特点。在小说阅读答题训练中也存在着有别于其他文体而附着于小说独立、独特艺术之中的答题方法。这就是广大师生摸索出来的“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希望考生能掌握这种方法,对你的答题会有所帮助。一、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阐释 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是小说构成的四要素,也是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小说的命题重点也正是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展开的。当我们透过林林总总的答题步骤和方法而试图寻找小说答题的规律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小说的答题也是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展开的。抓住了这四个关键词,可以迅速切入思路,保
2、证基本不遗漏要点,因此,称之为“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那么具体如何运用呢?(一)人物形象题 例题“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016全国丙卷第11题(2)题 答案 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意思对即可)解析 第点是从“我”自身人物形象方面答题,第点是从情节方面答题,第点是从衬托他人形象方面答题。这样,分析人物形象作用题主要是从情节和人物两级概念答题的。(二)情节结构题 例题 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
3、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015安徽卷第14题)答案(示例)(1)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生机勃勃,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2)艺术手法上,所描绘的蓑衣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象征了新时期农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征了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的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达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3)思想内容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事物的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4)情感表现上,将小格的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小格对达子的佩服、信赖与
4、朦胧的爱意。(5)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丰满。小格纯朴勤劳而又自尊敏感,结尾隐含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的一面。(6)艺术结构上,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结尾照应小说标题,并与前文对蓑衣的多处描写和达子的编蓑衣的建议形成呼应,同时使读者心中对小格的未来充满想象。解析 答案提供了六种不同的角度,其中(3)(5)(6)分别是从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角度答题的,运用了四级概念中的三种。(三)环境描写题 例题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013新课标全国卷第11题(4)题 答案 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峡谷
5、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自然形象,与骑手一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所以峡谷的描写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形象塑造上看,峡谷是骑手的主要活动空间,所以峡谷的描写对塑造骑手形象、表现骑手性格起着关键作用;从艺术表现上看,峡谷的描写,使人与物有机融合,峡谷的原始沉静与骑手的孤独沉默相辅相成,互为比照映衬,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从思想内涵上看,峡谷 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情,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解析 第点是从环境自身角度答题的,第点分别是从人物形象、主题角度答题的。运用了四级概念中的人物、环境、主题三种。(四)主题题 例题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
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016全国乙卷第11题(2)题 答案 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解析 该题四个答题要点,点是从人物形象角度答题的,点是从主题角度答题的,涉及人物、主题两级概念。当然,其他标题类题目有的也会涉及情节、环境两级概念。小结 答人物题,首先要从人物自身的正面和侧面描写考虑,其次要考虑人物所处的环境、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表现。答情节题,往往要考虑情节本身、人物、主题三方面的作用。其中情节是主要的。答主题题,往往要从主要人物、人物关系入手,
7、还要考虑到情节的推进、社会环境的设计等。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的精髓在于:该题涉及哪个概念,先从自身概念角度答题,如是环境题,就先从环境角度答题;如是情节题,就先从情节角度答题。然后再从其余三个概念角度考虑答题。这种答题法只是提供思考的角度,不可模式化、机械化。二、结合答案揣摩该法的运用 试题一 小说的结尾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原文林中遇险记见学案11“自学在前”)答案 呼应前文,揭示谜底,杀的是鸡;使小说的情节出人意料,曲折生动;表现了主人一家的热情慷慨、体贴周到,丰富了人物形象;留给读者想象和回味的余地。思考 该题涉及四级概念中的哪一个?()答案用到了四级概念中的哪些?()情节结构情节结构、
8、人物形象答案 试题二 有人认为小说结尾两段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原文一茶杯温暖见学案11“自学在前”)答案(示例一)不可以删去。理由:从情节结构上说:结尾写余秘书替乡长退还礼品时牛大头的感激心理,呼应了上文黄乡长的“激动”与牛大头的“温暖”心理,使情节结构更完整。从人物形象上说:结尾写黄乡长让余秘书退还礼品,反衬黄乡长的清廉;写牛大头的感激,突出了黄乡长给他带来的温暖,强化了黄乡长亲民、爱民的形象。从主题意蕴上说:结尾写余秘书退还牛大头礼品的场景,起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的作用,揭示了标题“一茶杯温暖”的丰富蕴涵,赞扬了体恤民情、风清气正的基层干部形象。从表达
9、效果上说:结尾特写余秘书“撵”着送还礼品,以及牛大头的眼里滚出的“泪水”,这些细节描写使小说结尾更具视觉形象的冲击力;同时,“泪水”与前文的“吵闹”形成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示例二)可以删去。理由:从情节结构上说:小说至“匆匆赶路的牛大头心里突感一阵阵温暖,是那大茶杯的水送来的温暖吗?”为止,首尾呼应,故事的叙述已经完整。从人物形象上说:以黄乡长的“激动”和牛大头的“温暖”收尾,已经完整地呈现了牛大头与黄乡长两人的情感演变过程,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从主题意蕴上说:小说以“匆匆赶路的牛大头心里突感一阵阵温暖,是那大茶杯的水送来的温暖吗?”结尾,突出黄乡长平易近人、体恤民情而给牛大头带来的
10、温暖。从表达效果上说:以黄乡长和牛大头两个人的反思结尾,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思考 该题涉及四级概念中的哪一个?()答案用到了四级概念中的哪些?()试题三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山河草木、对人、对生活都充满感情,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汪曾祺作品的这种人性美。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原文看水见学案12“借题发挥”)答案 因人性之美的观照,自然呈现出宁静优美的状貌:澄澈温柔的月光,幽幽摇拂着的绿草,透明宁静的天空,温静流淌的渠水无不映照着人性之美。主人公小吕的形象闪耀着人性之美的光辉:小吕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他内心纯净,富有责任感,也细腻温柔地感受着生活,这些都是可贵的人性之美。答案 情
11、节结构情节、人物、主题人性之美体现在情节的平和舒缓之中:情节波澜不惊,没有大起大落的紧张繁复,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中娓娓道来。小说彰显出的真善美的主题即是人性美的具体体现:小说的一物一景,一人一事,无不展现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追求。思考 该题涉及四级概念中的哪一个?()答案用到了四级概念中的哪些?()主题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答案 试题四 本文题为“江一鹤”,但写汪遇农的文字远多于江一鹤,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这样安排的作用。(原文江一鹤见学案10“借题发挥”)答案 人物刻画上:表面上重点写汪遇农,实质上是为了写江一鹤,以汪遇农的艺术追求折射江一鹤的艺术造诣。手法刻画上: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避免
12、平铺直叙,体现出作者的艺术匠心,使小说更有张力。情节安排上:实写(明写)汪遇农,虚写(暗写)江一鹤,虚实结合(双线交织),使笔法摇曳生姿。主题表达上:开始写江一鹤学艺有成,然后笔锋一转,写汪遇农学艺历程,最后二人合为一线,写汪遇农在江一鹤指点下领悟绘画真谛,巧妙突出主题真正高妙的艺术一定是浑然天成的,必须脱离名缰利锁,独创一格。思考 该题涉及四级概念中的哪一个?()答案用到了四级概念中的哪些?()试题五 文章第四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原文苦命人见学案10“自学在前”)答案 写出了冬天阴冷、昏暗的特点,渲染了悲凉的氛围;暗示了芳汀失业后处境的艰难、内心的凄凉;为下文芳汀受到德纳第夫妇欺骗的情
13、节埋下了伏笔;暗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思考 该题涉及四级概念中的哪一个?()答案用到了四级概念中的哪些?()答案 情节或人物人物、情节、主题环境环境、情节、人物三、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运用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逆 归 陈力娇 大罗勒密河和小罗勒密河的汇集处,水深齐腰,宽五十米。开拓民遣返的人流走到这里,望着江水黯然神伤。这一行人有千名之多,他们要去葫芦岛,从那里乘船返回日本。日本战败了,政府不管他们了,他们就像没妈的孩子,拼死也要找到母亲的乳头。风大水急,没有船只。他们只好把一根长绳拴在两岸的树上,然后捋着绳子过河,风把长绳吹成月牙,站不稳的人若抓不住,瞬间就被河水冲走了。加
14、滕代子很幸运,她抱着孩子到达了对岸,和剩余的七八百人继续赶路。刚走了半个小时,前方传来枪声,他们吓得躲进了树林,也就是一根烟的功夫,一群人跑了过来,他们手里提着枪,身上流着血,细看是他们的同胞关东军,他们与苏军接了火,被打得溃逃下来。为首的是坂元,坂元看到林子里这么多开拓民,眼睛一亮,命令他的兵,扔掉帽子,扯掉领章和肩牌,扮成开拓民躲在他们之中。加滕代子瞅准空隙,来到坂元身边,她制止坂元:你们不能这样,不能和我们混在一起,中国人不杀开拓民,可他们会杀你们。坂元眼露凶光,恶狠狠地回道,中国人不杀你们,可苏联红军不认你们,只要是日本人,谁都逃不过。加滕代子不退步:我们是老百姓,你们是刽子手,我们来
15、满洲,是政府逼来的,你们呢?坂元不愿和加滕代子啰嗦,他的肩膀还流着血,就四下里找卫生员包扎,顺便丢给加滕代子一句话,要死大家一起死,什么开拓民,还不一样来喝中国人的血?天暗了下来,走了一天路的开拓民都饿了,背上的孩子们开始哭闹起来,吃奶的婴儿更不饶人,他们已将母亲的奶头吮破,恨不得吞下去。坂元靠着树干假寐,他在估算战情,孩子们的吵闹让他心里不静,更要命的是会暴露目标,北面的炮声越来越近 坂元不耐烦了,他气急败坏,指着加滕代子怀里的孩子吼道,别让他哭!可是怎么能制止住,孩子们的哭声就像手雷,一个炸都跟着炸,顿时无数张小嘴,把树林都吵翻了。他们太饿了,母亲的乳头似干柴棒,他们已经忍无可忍了。离坂元
16、不远的一棵树下,一名妇女怀里的孩子哭得最响,坂元怒气冲冲对警卫兵说,去,把他弄死!警卫兵去了,可他下不了手,站在那里迟疑一会儿,他跑了回来,向坂元敬礼:报告,那是个健壮的孩子!坂元火了,起身给了他一个耳光,然后自己冲到那妇女跟前,下最后通牒,他指着孩子对妇女说,如果他不死,你就得死;如果你不死,全团的人都得死,你选择!妇女没有选择,她把孩子抱得更紧,惊恐的双眼,瞪得又大又直。坂元一挥手,又过来一个士兵,士兵不敢怠慢,在坂元的注视下,抢过那个孩子,举过头顶,但是这当儿,他还是犹豫了一下,手抖了,孩子落地时,力量轻了些,孩子没死,没死的孩子哭声越发不依不饶了。坂元骂了声叭嘎,拾起孩子,甩三节棍一样
17、,把他掼在树干上。全场的人都闭上了眼睛,他们听到噗的一声,孩子没声了。其他抱着孩子的妇女,急忙用奶头堵紧孩子的嘴,唯恐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可这只是暂时的,就像有谁在暗中操纵,一分钟后,孩子们集体的哭声更加嘹亮,如进军的号角一般,把坂元的腿都吓软了。他抽出战刀,命令警卫兵传递下去,有孩子的妇女,都集中到林中的空地上,集中处置。妇女们都来了,她们都紧紧地搂住自己的孩子。坂元命令她们分帮坐好,八个人一堆儿,坐成十五个圈。然后由他开始训话。坂元说,大家都听好了,想活命的,就亲自动手送你们的孩子上路,不想活命的,就随你们的孩子一起去死,决不能让你们这些人影响了全体,大日本皇军是以帝国利益为重的!没有人吭
18、声,孩子们的哭声变成了抽泣。起风了,树叶一阵阵摇晃,鸟儿预感到厄运来临,轰然起飞,寻找别的栖息地去了。还是加滕代子先说了话,她把孩子放在另一位妇女的怀里,一步一步向坂元走来,她跪在地上,恳求坂元:就近找个村屯吧,把孩子们寄养给中国的老百姓,他们是仁善的,他们不会坐视不管的!坂元的眼睛瞪得瓦亮,像两把尖刀,刺向加滕代子,他抬起他的大皮靴,瞬间把加滕代子踹倒,嘴里凶狠地吐出,叭嘎!他这话一出口,加滕代子就知道完了,没希望了。但是她没有服输,她死也要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她高扬着声音对坂元和卫兵们喊,你们不接受他们的恩赐,实则是你们对他们作孽太深,多少中国人死在你们的枪口之下?你们还要杀同胞!加滕代子的
19、话音刚落,一颗颗手榴弹甩在妇女和孩子们中间,浓重的烟雾腾空而起,大块大块的尸体夹杂在火光中,瞬间他们都变成了冤魂,碎肉挂在树上,对着日本呜咽 答案 答案 突出表现了开拓民的艰难处境,他们多日受饥挨饿,吃奶的孩子无奶水可吃;加剧了矛盾,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孩子们因饥饿难耐的阵阵哭声增加了坂元的恐惧,促使了他的对开拓民的残杀行动。1.小说多次写到“孩子哭闹”的情节,请简析这样写的作用。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1)妇女没有选择,她把孩子抱得更紧,惊恐的双眼,瞪得又大又直。答案(2)起风了,树叶一阵阵摇晃,鸟儿预感到厄运来临,轰然起飞,寻找别的栖息地去了。答案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凸
20、显了妇女不愿失去孩子及怕失去孩子的恐惧心理,反衬了日本军人的残暴。答案 环境描写,渲染了肃杀的氛围,衬托了坂元的残忍,暗示了开拓民即将面临一场灾难。3.加滕代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 答案 她勇敢无畏,立场分明,她阻止坂元率领的日军化装成开拓民;她善良睿智,当坂元要杀孩子们时,她第一个站出来恳求坂元把孩子们寄养给中国百姓,她以善良之心知道中国百姓是仁善的;她具有强烈的正义感,憎恶残暴,临死痛斥坂元。4.坂元为制止孩子们的哭声,起初不敢动用枪械而是将孩子摔死,但后来却不惜用手榴弹将孩子和妇女炸死。情节这样安排似乎不合情理,请予以探究。答案 答案 符合人性发展的逻辑,坂元被孩子们哭声以及加滕代子的阻止和痛斥激怒,使其丧失了理智,兽性大发,从而无所顾忌,充分突显了其人性恶的一面。符合作者情节设计的逻辑,暗示爆炸声必将引来苏军,坂元集团会招致覆灭的命运。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有助于深化主题,引发人们对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