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398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68页
2012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九单元第37课时.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 37 课时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回扣基础构建网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生物的个体。2种群的特征包括、和。同种所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二、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1)概念: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是最基本的参数。(2)测定方法:和。2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的比率。意义:种群大小和的重要因素。种群结构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总数决定种群密度3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的比率。意义: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4年龄结构(1)概念:一个种群中的个体数量的比例。(2)

2、分类增长型:老年个体,幼年个体,种群密度将。稳定型:各年龄段个体比例,密度较。衰退型:较多;幼年个体较少,密度将。(3)意义: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总数决定各年龄段较少较多越来越大相当稳定中老年个体越来越大预测5性别比例(1)概念: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数量的比例。(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种群密度。雌雄个性影响判一判(1)同一物种可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2)1 000 个人的村庄一年出生 10 个小孩,则出生率为 10/(1 00010)100%。提示(1)对。(2)错,10/1 000100%1%。(3)对。三、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1.数学模型(1)“J”型曲线产生条

3、件:食物和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特点:种群数量增长。(2)“S”型曲线产生条件:资源的条件。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 值)后将停止增长。充裕适宜持续有限2.影响因素(1)决定因素:、迁入率和迁出率。(2)环境因素:气候、食物、空间、天敌、传染病、人类活动等。出生率和死亡率提示 画一画 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练一练 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 t0t2 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 t2 时种群的数量为 K,则

4、在 t1 时种群的数量为 K/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t2 时D.在 t1t2 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B解析 将增长速率曲线转换成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应为“S”型增长,从 t0t2 种群数量一直增长,且捕捞最佳时期为 t1 即 K/2 时。构建知识网络 突破考点提炼方法 考点一 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图解(2)析图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除图中影响因素外,气候、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

5、改变。2.种群年龄结构图析解读(1)模式图图解种群年龄组成情况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所属类型A幼年多,老年少增加增长型B各年龄段比例适中波动稳定型C幼年少,老年多降低衰退型 析图提醒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成,还与气候、食物、天敌有关,譬如遇到剧烈的气候变化,可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此外,种群数量还与迁入率、迁出率直接相关。(2)曲线图图解析图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3)统计图图解下图 A、B 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表示年龄,横轴表示各年龄段人口

6、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析图a.男女比例在各个年龄段接近 11。b.A 国家各个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c.B 国家幼年个体特别多,老年个体少,应为增长型。d.B 国家若需要控制人口,则最有效的措施是计划生育,而且几十年后可能面临老龄化问题。(4)柱形图图解特别提醒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3.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4.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5.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6.性别比例中,多于的如蚂蚁等;多于的如人工控制的种群牛、鸡等。析图图 A 中幼年

7、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为衰退型。图 B 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为增长型。图 C 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对位训练1.(2010海南生物,17)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年龄期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期成年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衰退型,乙是增长型,丙是稳定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年龄组成及特点。由表可见,甲种群幼年数量较多,老年个体数量较少,为增长型;乙种群各年龄段个体数量基本相当,为稳定型;丙

8、种群老年个体较多,而幼年个体数较少,为衰退型。提示 据幼年、老年个体数量去判断。答案 A2.如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为()解析 从该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中可看出:该种群年幼的个体数非常多,年老的个体数相对比较少,属于增长型。而外来物种入侵后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即年幼个体被天敌捕食的几率远大于其他个体,导致该年龄段的个体数大量减少,从而改变了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由增长型向衰退型转变。答案 A考点二“J”型和“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前提条件(判断依据)若出现以下五种

9、情况即可判断为“J”型曲线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条件下;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外来物种入侵早期阶段;无环境阻力状况。(2)公式:NtN0t(N0 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 为时间,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若 1,种群密度增大,为增长型种群;1,种群密度减小,为衰退型种群;1,数量不变,为稳定型种群)。(3)曲线及解读曲线 1解读:a.横坐标:时间,纵坐标:个体数;b.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理想条件);c.特点:无 K 值,持续增加;d.影响因素:N0(即起始数量),值。曲线 2解读:a.横坐标:时间;纵坐标:种群增长率;b.特点:保持相对稳定。(2

10、.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达到 K 值不再增加的原因: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最终达到平衡。(2)曲线及解读曲线 1解读:a.横坐标:时间,纵坐标:个体数;b.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有限;c.特点:有最大值 K 值,K/2时斜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大。曲线 2解读:a.横坐标:时间,纵坐标:种群增长速率;b.特点: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变为 0(即 K 值时),t1 对应 K/2 值,t2 对应 K 值。曲线 3解读:a.横坐标:种群数量,纵坐标:出生率或死亡率;b.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在 B 点时差值最大,为 K/2值;D 点时

11、0,为 K 值。(3)K 值含义: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 值)以后保持稳定。灭鼠捕鱼K/2(最大增长速率)灭鼠后,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这时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改变环境,降低K值,使之不适合鼠生存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4.K 值变动的示意图(1)同一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 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密

12、度回到一定范围内。(2)环境遭受破坏,K 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 值会上升。5.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也可表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被淘汰的部分。对位训练3.(2010山东理综,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 K/2 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 K/2 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提示 控制有害动物越早越好;K/2 是最佳捕捞时期;K 值时数量最多,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人和其他生物不同,可制定政策控制人口数量。解析 本题考查了出生率、死

13、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及应用。有害动物在繁殖初期或幼龄时控制最有效,也就是说在种群密度较小时控制最有效;图示揭示了种群密度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但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自行有效地进行调控人口密度,因此不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种群密度虽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在 K/2 值时捕捞鱼类有利于可持续生产,但要获得最大日捕获量,则在 K 值时更为合适。答案 C4.如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图中曲线的标号与下列各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种群数量最大的点 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 该种群迁入后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从哪一点开

14、始 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捕获后种群数量应该在图中的哪一点AbacdBdcbaCdbcbDcadc解析 K 值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当曲线斜率最大时,即 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时,即为明显偏离“J”型增长曲线时;捕获量应该以剩余量等于 K/2 时为标准,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答案 C考点三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名称标志重捕法样方法显微计数法取样器取样法对象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个体,如鼠、鸟、鱼等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蚜虫、跳蝻)和虫卵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或血细胞)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

15、法)的小动物过程捕获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环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地段确定样方设计计数记录表计数统计计算种群培养抽样到计数板显微计数计算样器确定取样准备取地点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分类统计和分析计算标记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设各样2、n3nm,则种群密度群密度若小格体积为1 mm3,则1 mL中个体数103稀释倍数境重捕计算估(计数板计数)计方的种群密度分别为n1、n密度种注意问题(考点)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不能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 m2、灌木16 m2、草本1 m2;样方数量不易太少;

16、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为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该实验需要重复但不需对照自身前后已形成;浓度过大需做稀释处理,但最后计算时需考虑稀释倍数;吸取前需振荡摇匀;计数板使用:先盖盖玻片吸培养液滴盖玻片边缘自行渗入吸去多余培养液片刻后待沉降到室的底部观察计数;压线计数规则:计数左、上两线及夹角处,同样方法取样器质地、大小视具体土壤而定;诱虫器上方用热光灯,因昆虫有趋湿、趋暗、辟高温特性;70%洒精杀死并防小动物腐烂,起保存作用;吸虫器中的纱布防止将小虫吸走;取样时标记好取样时间和地点,不知道小动物名称应记为“等鉴定XXX”,并记录其特征提醒 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17、,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如下图。注: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椭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椭圆形样方的一条直径。教材挖掘:样方法探究种群密度实验;显微计数法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取样器取样法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以上三个实验为新增实验,由于不易操作,教师学生容易忽视,但近两年考题较多,因此要引起足够重视,主要考点总结如上表。对位训练5.(2010海南生物,18)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 100 hm2的草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计

18、 1 个 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 1 m2 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 1 m2 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提示 调查某双子叶植物一般用样方法,不是全部统计;注意该方法取样的数目不能太少且要求随机取样。解析 本题考查样方法调查生物种群密度。该草地上全部个体数全部统计难度较大;只选取一个样方的数目进行调查不具有代表性;选择样方要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不能只选取植物密集的地块。答案C6.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田鼠数量、

19、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 天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 125 只/hm2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 23D.此调查方法可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解析 该地区田鼠的总数量505010250(只),由于样方大小是 2 hm2,所以该地区田鼠的种群密度是 125 只/hm2。田鼠的性别比例(/)(2832)/(2218)32。第二次捕

20、捉标记田鼠的难度比第一次要大,所以第二次捕捉标记田鼠的数目要比理论数据小,计算出来的种群密度要比实际数值高。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和调查。答案 A方法体验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1.样方法:样方的获取随机取样(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样方的大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样方的数量不能太少,计算时应去掉特别悬殊的数据,并求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2.标志重捕法: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有大的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生理活动,不易脱落。3.显微计数法:计算时不要忘记稀释倍数的计算。典例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21、。(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 该 样 方 中 该 种 植 物 进 行 计 数 时,应 记 录 的 数 目 是_。(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 50 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 4 h 后稀释 10 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 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_小时。(4)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小,因此,我们

22、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 X 轴,每次捕获数为 Y 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 X 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块田地里(120 平方米)连续捕虫 8 次,得到下表数据:依数据可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_只/平方米。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_。捕获次数12345678每次捕获数(Y)7263443223171615捕获积累数(Y)72135179211234251267282解析(1)计数时,若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界上,只计样方相邻两个边上的个体。(2)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重捕

23、个体数 标志个体数重捕中所含标志数故种群个体数 N16020010,N3 200。(3)50 个细菌经 4 h 后产生了 8010 个细菌,即 1 个16 个,细菌分裂次数为 4 次(2416),故该细菌分裂周期为 1 h。(4)利用所得数据在坐标系中作直线,直线向右延伸,跟 X 轴相交,得到种群估计数为 360,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为 3 只/m2。答案(1)8 株(2)3 200 尾(3)1(4)3 可能有外来昆虫的迁入易错警示对个体、种群、群落的特征理解不准确,对种群、群落的含义理解不准确典例 1 下列关于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种群和个体一样,有性别、年龄等特征B.

24、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不同地域的相同种群组成一个群落错因分析 对种群和群落的物种组成把握不准确,尤其是结合某一具体种群或群落的时候,分不清“某种生物”和“某类生物”的区别,如“鲫鱼”和“鱼”的关系。解析 种群是一个整体,不具有个体的一些特征如性别,相反,个体也不具备种群密度、死亡率等种群的特征;群落是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由不同种类的种群组成。答案 BC(3)群落概念的理解及判断2 个要素:“同一区域”和“所有生物”。2 个准则:第一,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全部生物全部植物、动物、微生物;第二,各种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的必然的联

25、系,如菜市场上各种生物并不构成群落。纠错笔记(1)个体、种群及群落均具有不同的特征。个体具有性别、年龄等特征;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特征;而群落具有丰富度、群落结构和演替等特征。(2)种群概念的理解及判断2 个要素:“同种”和“全部”。2 个条件:“时间”和“空间”,也就是在一定区域,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2 个观点:第一,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第二,从进化学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基因库的最小单位。对两种种群增长曲线分析不到位典例 2(2010浙

26、江理综,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 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 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 b 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 段相似D.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 段相似错因分析 在分析“J”型、“S”型曲线时要考虑环境因素,分析数学方程式模型时要理解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解析 a 点时,若环境因素发生变化,

27、可影响种群的个体数量,但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仍符合“S”型增长。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则因存在生存斗争,死亡率也将会随之升高,故种群个体数量不会大幅超过 b 点。天敌的大量捕食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下降趋势与 bc 段相似。年龄组成变动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变动,但无论增加还是减少,其种群个体数量始终会在 K 值上下波动,变化过程与 cd 段相似。答案A纠错笔记(1)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增长速率曲线不同:把握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时,要从增长条件、增长率变化、有无 K 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把握。“J”型增长是在一种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界中的“J”型增长往往是短时期的,如一个物种迁入一个新的环境后的短期内的增

28、长。大多数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型增长。(2)“增长率”是否就是曲线的斜率:增长率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个体数/初始个体数;增长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个体数/时间。其实,在种群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并不等于曲线的斜率,只有增长速率才等于曲线的斜率。“J”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变,但其增长速率(等于曲线的斜率)却逐渐增大。“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先不变后下降,其增长速率(相当于曲线斜率)是先增后减。(3)“S”型增长曲线的开始部分是不是“J”型增长曲线?答案是否定的,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是先不变后下降,而“J”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J”型增长曲线是

29、一种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如有些种群迁入一个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理想环境,迁入后种群数量马上就会呈指数形式增长,不存在适应过程;而“S”型增长曲线的前段是种群对新环境的一个适应阶段,始终存在环境阻力。检测落实体验成功 题组一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C.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解析 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2.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B.C.

30、D.C 解析 增长率横坐标的出生率数值纵坐标的死亡率数值。的差值即增长率最大。题组二 种群密度的调查3.下 列 有 关 调 查 动 物 种 群 密 度 方 法 的 叙 述,正 确 的 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解析 跳蝻活动范围很小,一般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

31、,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答案C 4.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数量特征的核心是种群密度,不同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法不一样。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 个鼠笼,放置 1 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 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初次捕获并标记只数(M)重捕只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只数(m)32364(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

32、(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答案(1)NMn/m(2)144 高题组三 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5.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和仪器包括()A.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试管、载玻片B.无菌肉汤培养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试管、滴管C.马铃薯培养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试管、滴管D.无菌肉汤培养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试管、载玻片B解析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来统计酵母菌的数量,因此不需

33、要用载玻片;培养液有肉汤培养液和马铃薯培养液,但必须是无菌的。6.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如果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按 a 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和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 a 曲线方式增长。(2)除上述影响外,在一定环境中,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子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_的影响,生物因子有_和_等。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按b 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 K 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_。(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即该种群的_和_、_和_。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答案(1)生活资源(食物)空间 种内斗争(2)阳光、温度、水分 捕食 竞争 零(3)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解析 解答本题的重点是理解环境阻力,其主要包括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对食物和空间的争夺加剧、疾病蔓延、捕食者因捕食对象的增多而增多等,从而导致该种群的死亡率升高、出生率降低,最终使种群数量趋向平衡。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