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案2 赏析小说形象 分类点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阅读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命题特点。2.学习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分类点拨 类题一 概括人物形象 阅读鉴赏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鞋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
2、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阅读导引 1.刘庆邦的小说擅长从人物心理描写来建构整部作品,有评论家在解读鞋时指出:“小说的心理容量大大超过了小说的故事容量,我们对主人公心灵世界的窥探也明显多于对外部言行的观照。”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思路:首先审题,题干中透露的信息是鞋的突出特色是以心理描写来表现小说人物的“心灵世界”。然后,结合文本来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首先确认是否赞同,然后从文本中筛选出心理描写的文字,然后据此来分析人物的“心灵世界”。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她把那个人
3、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合适吗?”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你疼我也疼。”答案:鞋是作者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创作作品的典型。他通过意识冲突、梦境、人物言行、景物衬托等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细致描摹,把健康善
4、良,纯真的生命状态展示出来。比如守明做小鞋的情节是典型的心理描写。守明希望用“小鞋”来牵挂住“那个人”,也希望那个人可以带着自己的思念出门。特别是后面守明在心里和那个人的对话,因为鞋小夹疼了脚,那个人的脚却连着守明的心。守明幻想的那个人的柔情和自己的娇羞,细腻地把主人公清纯可爱的形象,以及少女的青春萌动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个人问她哪里疼。“我心疼。”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5、。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有的话,不知喜欢什么样的 2.守明想到新娘子,为什么叹气,鼻子酸酸的?答题思路:这是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内 心,从而塑造人物,解答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情节,扣住主人公的主要性格和小说主旨。答案:对未来生活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
6、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个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那个人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 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3.小说写守明设想男人试鞋的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心理?答题思路:小说情节的设计往往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守明为那个男人做一双鞋是遵循习俗,鞋就寄托了守明对男人的情感,“试鞋”其实
7、也是双方的试探,合不合脚也是暗喻了俩人合不合适。“男人试鞋”的情节全是守明的设想,男人的神态,俩人的对话,俩人的动作表现无不透露出守明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憧憬。答案:对爱情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的甜蜜而又复杂的心理。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
8、把手握一握。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4.高考原题。(1)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思考一:小说“以鞋为中心”是如何体现的?(做鞋是当地的老规矩、习俗,也是小说反映时代的特点。守明按照习俗给男方做鞋,设想给他做双小鞋,想象男方穿鞋的窘态及试鞋的情景。后来约会时送鞋。所有的情节都是以“鞋”为线索来贯穿的。)思考二:“鞋”寄托了守明什么样的感情色彩?(做双小鞋,不让男人走得远,透露出对他的关
9、心;想象男方穿鞋的窘态以及跟男方约会时试鞋的情景,透露出向往爱情的守明复杂而甜蜜的心理。)答案:做鞋是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的特点;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鞋是情感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 母亲。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后记: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
10、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 起她。(2)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思考一:文末后记写了哪些 内容?(“我”在农村老家的对象给自己做鞋,工作后退回伤害了那位姑娘,“我”愧疚一辈子。)思考二:请比较“后记”与正文的情节、人物等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后记”围绕“鞋”写人叙事与小说的正文相似;“后记”中的“我”与小说中的“那个人”很相似;“后记”中我的辜负、愧疚与正文流露出的感情基本一致。)答案:观点一:“
11、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既然题为“后记”,当然不能算作小说的一部分;小说写的男主角是“那个人”,而“后记”则是写作者自己,二者不是同一人;小说中并没写“那个人”和守明后来的情况,不能断定他们后来就一定会如“后记”中“我”的遭遇。观点二:“后记”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的情节和“后记”有相似之处;小说中的“那个人”和“后记”中的“我”情况也很相似;小说中的不少地方暗示女主人公守明的遭遇和“后记”中“那个姑娘”的情况很相像;小说流露出的感情和“后记”中我的感情一致。【真题呈现】小说鞋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回答此题,要从文本对人物心理活
12、动、行为动作和语言等的描写以及一些细节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中捕捉信息。比如文本中对主人公守明在做鞋看到鞋样时对男方的想象、按照原样做鞋表现守明的朴素、善良;甜蜜设想试鞋的情景是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担心男人走远说明守明内心的不安。答案:第一问,守明是一个有着朴素、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性格必须有朴素、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四个方面,中心语是“农村青年女性形象”)第二问,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两个方面要点)常见命题 1.作品中的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2.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3.小说的某一情
13、节,表现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请简要概括小说中主人公身上寄托的社会意义。答题步骤 1.熟悉故事情节,认识人物的基本特点,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2.找出文中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文字,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3.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揣摩环境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来源,分析人物的社会意义。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 评价。答题模板 组织语言表达模式一般是:是一个的人物形象。情节写出的什么特点。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方法突破 类题二
14、分析人物心理 阅读鉴赏 (2013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问题。圣诞夜的歌声 匈牙利约卡伊莫尔 城里住着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匠。他每天拼命赚钱,却一直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家中隔年就有新生命呱呱坠地。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妻子不幸离开人世,撇下他孤零零地给孩子喂饭、穿衣。分面包时,一次得切下三片!给孩子们做鞋时,一下就要做三双!养家糊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阅读导引 1.面对富人的诱惑,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孩子们的表现?反映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答题思路:原文是这样写的:“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围裙,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开这位富
15、有的老爷。”主要写了孩子们的神情、动作、心理,表现了他们的恐惧。答案:主要采用了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反映了孩子恐惧和不愿意离开自己家的心理。2.作者写亚诺什还钱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他什么样的 心理?答题思路:锁定筛选区间,亚诺什还钱时连续使用了 “踢”“打”“翻”“跑”等动词,主要用了动作描写,这些动词可以看出他动作的迅速与决心的坚定。答案:动作描写。表现了他还钱的坚定决心。圣诞节那天,披着飘飘洒洒的雪花,靴匠去给客户送靴子。奔忙了一天的他,很晚才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店铺里的玩具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他禁不住想:过节了,得给孩子们买些礼物。买三份,花销太大;只买一份,又不公平。
16、想来想去,他决定送给孩子们一件特别的圣诞礼物!“孩子们,都到这儿来!”亚诺什到家后招呼道。孩子们一个搂住他的脖子,一个扑到他怀里,他又把最小的抱在膝上。“知道吗?今天是圣诞节!今晚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非常好听的歌,这是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圣歌。歌声轻盈,调子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温馨的夜晚,小天使们美妙的歌声,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老爷。他一个人住着九个房间,第一个房间用来闲坐,第二个睡觉,
17、第三个用餐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此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楼下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到靴匠家。“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是的,老爷。您有什么吩咐?”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哦,你有这么多孩子!”“是的,老爷。唱歌,嘴多声音大。”“吃起饭来,恐怕嘴更多吧。听着,亚诺什,我给你带来了好运把你的孩子送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成为有钱的老爷。”3.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 妙处。答题思路:首先分析结尾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两个方面作答。结尾主要写了富有老爷的疑惑,通过对其内心的挖掘,揭示主题
18、,与开头“穷靴匠”“养家糊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也形成对比。答案:结尾写富有老爷的 困惑,衣食富足,但是不快 乐,深化了主题;同时与开 头“穷靴匠”的叹息形成 对比。亚诺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谁能不动心呢?他的孩子将成为老爷!这些乖巧可爱的孩子,该过上好日子啊!给!为什么拒绝呢?可选谁呢?他喃喃自语:“老大,听话懂事,长大会有出息的;老二是个女孩,送给老爷不好;老小,是妻子豁命生下的,怎能送人?”可怜的亚诺什嘴唇直哆嗦,几乎哭着说:“谁想离开这儿,坐漂亮马车?吃好吃的东西?谁想去,就站出来吧”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围裙,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
19、开这位富有的老爷。“不行,老爷。不行啊!我不能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您,我们得在一起”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歌了。作为补偿,他给靴匠1 000本戈,随后回到楼上去继续他的无聊时光。4.高考原题。(1)文中画线部分都提到“歌声”,概括说明其不同的含义及重复出现的作用。思考一:两处“歌声”的含义是什么?(亚诺什一家单纯的节日快乐;亲情受考验后的快乐。)思考二:题目是“圣诞夜的歌声”,请结合文本思考两处歌声的作用。(前后呼应,情节跌宕起伏,更好地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答案:含义:第一处“歌声”体现出亚诺什一家单纯的节日快乐;第二处“歌声”体现出他们的亲情经受考验后的快乐。作用:可使情节跌宕,前 后呼
20、应,人物鲜活,更能彰显 主题。亚诺什小心翼翼地将钱锁进箱子,藏好钥匙,内心五味杂陈。孩子们噘着嘴,不说话。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亚诺什坐下,又习惯性地做起靴子来。拿着皮料,他裁着,削着,不知不觉又哼起那首歌。似乎有微弱的声音在应和?抬头一看,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正围着他小声哼唱。他一脚踢开椅子,打开木箱,翻出那1 000本戈,三步两步跑到楼上。“老爷,请收回您的钱,让我们唱吧!我们高兴,这比1 000本戈重要啊”没等富人反应过来,亚诺什就将钞票放到桌上,转身跑回了家。他挨个亲吻孩子,屋里重新响起了优美而纯净的歌声(2)小说结尾写到亚诺什心存歉疚。他是否应该还钱?请结合作品加以解说
21、,并谈谈给你的启示。思考一:亚诺什心存歉疚的原因是什么?(圣诞节,除了歌声,孩子们应该也得有点儿奶酪和香肠。)思考二:你认为亚诺什把钱还回去换得了什么?(穷人的尊严,真正的精神上的快乐。)唱着唱着,望着简陋的厨房,想起锅里的白水煮土豆,亚诺什又为把钱送还感到一丝歉疚。圣诞节,除了歌声,孩子们是不是也得有点儿奶酪和香肠呢?孩子们的歌声很快淹没了他的不安。富有的老爷在第九个房间里来回踱步,思忖着,诧异着,在这个世界上,别人究竟寻到了什么快乐?(有删改)答案:观点一:亚诺什不该把钱送回去。他本来可以用这笔钱给孩子们买些可吃可玩的圣诞礼物,仅有歌声的圣诞节是不完满的。观点二:亚诺什应该把钱送回去。快乐
22、是钱买不来的,穷人也有尊严,靴匠不应该以牺牲一家人的快乐为代价而接受施舍。观点三:亚诺什可以采取变通的方法。例如他可以邀请富人跟他们一家一起唱歌过节。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快乐是较为圆满的。【真题呈现】结合文中的内容,分析富人与亚诺什一家交涉的心理变化。(6分)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心理变化”四个字,这四个字提示要结合文本,通过分析富人的言行变化,概括出富人在交涉过程中的言行中体现的不同心理活动。富人跟亚诺什一家交涉时,他“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哦,你有这么多的孩子!”见到孩子后动了恻隐之心,打算收养一个;但他在表达善意的时候,他表现了居高临下的心理;被拒绝后“富人无奈”“思忖”“
23、诧异”。答案:因感到被打扰而愤怒的富人见到孩子后动了恻隐之心,产生了打破孤独的冲动;在表达善意的时候他表现得居高临下;遭到拒绝后,他感到无奈、失望、困惑。方法突破 常见命题 1.作品中的某一心理描写对于刻画的性格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小说中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3.小说的某一情节,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理?4.小说中人物对待有不同的态度,请简要分析。答题方法 1.审题时要明确从哪个角度考查人物心理。2.明确小说刻画人物心理的主要方法有:(1)心理概述;(2)内心独白;(3)梦境和幻觉;(4)借助环境衬托心理,既有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的正衬,也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的反衬;(5)通过刻画人物的神
24、态、语言、动作等综合手法来暗示和表现人物心理。3.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有时还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情景来分析。人物的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都要与其所表现出的心理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答题模板 组织语言表达模式一般是:情节写出的什么心理特点,表现了的性格,起到了作用。类题三 其他形象 阅读鉴赏 (2014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安娜之死 俄列夫托尔斯泰 在火车进站的时候,安娜夹在一群乘客中间下了车。她想着,如果没有回信就准备再乘车往前走。她拦住一个挑夫,打听有没有一个从渥伦斯基伯爵那里带信来的车夫。她正询问时,那个面色红润、神情愉快、穿着一件挂着表链的时
25、髦外套、显然很得意那么顺利就完成了使命的车夫米哈伊尔,走上来交给她一封信。她撕开信,还没有看,她的心就绞痛起来。阅读导引 1.请以安娜之死为例,简要分析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答题思路:首先要找出小说中写了哪些次要人物,然后结合文本从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主要人物、揭示小说主题等几个方面分析。答案:次要人物必不可少,在小说中起到如下作用:一是牵线搭桥,推动情节。比如本文中的车夫米哈伊尔,带来了渥伦斯基的信,也带来了主人公安娜的绝望。二是侧面衬托,个性鲜明。比如第六段中描写安娜周围人,用周围人的表现来侧面衬托安娜的恍惚、敏感、神经质状态。三是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安娜自杀后,写一个正在铁轨上干活的矮小
26、的农民,咕噜了句什么,渲染了安娜之死的悲剧氛围。“很抱歉,那封信没有交到我手里。十点钟我就回来。”渥伦斯基字迹潦草地写道。“是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含着恶意的微笑自言 自语。“好,你回家去吧,”她轻轻地对米哈伊尔说。她说得很轻,因为她的心脏的急促跳动使她透不过气来。“不,我不让你折磨我了,”她想,既不是威胁他,也不是威胁她自己,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她顺着月台走过去,走过了车站。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旁边走过。站长走过来,问她乘车不乘车。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她想,沿着月台越走越远了。她在月台尽头停下来。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
27、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高声谈笑着,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她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到月台边上。一辆货车驶近了,月台震撼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2.作者详细刻画了车夫米哈伊尔的外貌和神态,有什么用意?答题思路:紧扣人物外貌神态分析人物性格,同时,分析次要人物与主人公的关系,阐明其在小说情节和揭示主题方面的作用。答案:车夫米哈伊尔“面色红润、神情愉快、穿着一件挂着表链的时髦外套、显然很得意那么顺利就完成了使命”,目的是反衬安娜的绝望。3.第段写到安娜为什么会突然间回忆起和渥伦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答题思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的出现,往往是衬托主要人物的,解答本题
28、要注意分析这一情节对于主人公的侧面衬托作用。答案:绝望使安娜想用同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想从中得到解脱。突然间她回忆起和渥伦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她醒悟到她该怎么办了。她迈着迅速而轻盈的步伐走下从水塔通到铁轨的台阶,直到匆匆开过来的火车那儿才停下来。她凝视着车厢下面,凝视着螺旋推进器、锁链和缓缓开来的第一节车的大铁轮,试着衡量前轮和后轮的中心点,估计中心点对着她的时间。“到那里去!”她自言自语,望着投到布满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车辆的阴影。“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摆脱我自己!”4.高考原题。(1)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 意蕴。思考一:“蜡烛”这一物象有
29、什么特点?(燃烧时能够照亮黑暗;但是生命短促,慢慢会燃尽。“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到消失的过程。)思考二:“蜡烛”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安娜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对安娜之死用蜡烛的燃烧来总结,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答案:“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到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她想倒在开到她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车轮中间。但是她因为从臂上往下取小红皮包而耽搁了,已经太晚了;车厢中心开过去了。她不得不等待下一节车厢。一种仿佛她准备入浴时所体会到的
30、心情袭上了她的心头,于是她画了个十字。这种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她心中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它过去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她面前。但是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开过来的第二节车厢的车轮,车轮与车轮之间的中心点刚一和她对正了,她就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着地投到车厢下面,她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但又扑通跪了下去。就在这一刹那,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觉得无力挣扎。一个
31、正在铁轨上干活的矮小的农民,咕噜了句什么。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选自安娜卡列尼娜,周扬、谢素台译,有删改)(2)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 意义?思考一:请找出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心理描写的语句。(“她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但又扑通跪了下去”;“就在这一刹那,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觉得无力挣扎。”
32、)思考二:作者为什么用如此多的笔墨写安娜卧轨自杀时的心理?(表明安娜之死的偶然性,渲染悲剧意味)答案: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真题呈现】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解析:解答此题得审好题,“特点”是“描写的特点”,而不是“周围人的特点”;“作用”既可理解为描写的作用,也可是周围人的作用。描写次要人物的目的是为刻画主要人物服务的。先是“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其次是“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再是“几个太太和孩子”“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其实其他人的表现都是自然而正常的,只是
33、安娜心理在作怪。用周围的人表现来衬托安娜的恍惚、敏感、神经质状态。答案: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特点有主观、客观两个要点)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方法突破 其他形象指的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外的次要人物和小说中的物象。常见命题 1.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有人认为是,你认为呢?2.小说中次要人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3.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小说中的对于刻画主人公起到了什么作用?5.物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方法 1.找到描写次要人物(物象)的文字,概括形象特点(内在、外在);2.点明关系(相似性、相反性,矛盾双方的关系,放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分析);3.明确手法(衬托、烘托、映衬、对比、反衬、自比、象征、托物言志等);4.对主人公、主旨的作用(自身的意义和作用,对主要人物有烘托、对比、反衬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或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暗示社会环境或补充深化主旨);5.结构上作用(承上启下、铺垫、线索等)。答题模板 这类题型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要注意分条分点表述,分析时要做到立足文本、点面结合、有理有据,力求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点击进入对点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