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情景激趣引航右面是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一个封面,反映的是中国“文革”时期的情景。疯狂的人群,疯狂的时代,一个封面记载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文革”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造成了怎样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内容。新知识预习探究学习目标1.课程标准(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2)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2.学习要点(1)以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为例,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2)识记 198
2、2 年宪法、“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基层民主选举等重要史实。(3)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吸取“文化大革命”教训等角度,理解建立和健全民主与法制的必要性和艰巨性。(4)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制建设的史实,归纳我国法律制度逐渐完备的过程,理解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新知预习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原因(1)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2)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2危害(1)在全国性无政府状态下,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2)全国出现一元化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社会秩序极端混乱。(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
3、协商制度遭到了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4)各级党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问题探究1 如何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提示: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依法治国,杜绝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等。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成就(1)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2)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3)法制建设颁布1982年宪法并多次修订。相继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4)依法治
4、国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连同以前通过的行政诉讼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三、基层民主选举1地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2依据(1)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2)1998年11月,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实践(1)从1988年至2003年初,全国大多数省份完成了三到四轮村委会、居委会的换届选举。(2)在农村,以民主选
5、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展。4意义:这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问题探究2 自确立“民告官”制度的20年来,广东省共审结了行政诉讼案件54029件,从1990年的不到700宗到2009年超过了5200多宗,增长了7倍多。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提示: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的通过,为“民告官”提供了法律保障。思维导图新课堂互动探究主题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史料应用材料一 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6、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规定:这场运动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材料二 红卫兵抄家1966年上海“一月革命风暴”请分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建设践踏的表现。3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答案】1.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阶级斗争不断扩大化。2对人的生命财产的侵犯;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于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民主政治制度中断。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7、和社会主义法制。重点聚焦要点 从“文化大革命”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角度认识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之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渐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被削弱和破坏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制形同虚设。民主法制遭到破坏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也使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难从历史传统看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上民主化建设的潮流都使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显得更加必
8、要 典例精析例1“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下列后果中危害最大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B公检法无法正常工作C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引发社会动乱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迫终止【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召开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的权利没有得到行使,这是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最大破坏的表现。【答案】A知识拓展“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跟踪练习1“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突出地表明了()
9、A国家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刘少奇身为国家主席,竟然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表明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答案】A跟踪练习2“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民主的含义被歪曲,A项正确。其余选项说法错误。【答案】A主题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
10、设的成就史料应用材料一 2012年7月湖南省永州市公民首次列席人大常委会材料二 图1图2请分析: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都取得了哪些进步?2材料二图1表明新时期党和政府重视民族工作的举措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3材料二图2中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成就的依据是什么?这一成就的取得说明什么?【答案】1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加强基层民主建设。2举措: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意义: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
11、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3依据: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说明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重点聚焦要点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逐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巩固新中国政权、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使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国家建设事业和社会发展遭受巨大损失。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平反冤假错案,改进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修订宪法;健全法律体系;将
12、依法治国正式写进宪法,积极推进城乡基层选举。我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典例精析例2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下列有关新中国在法制建设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B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民法为核心D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可用正向思维法解答。本题考查新中国法制建设成就。A、B、D三项说法正确
13、;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故C项不正确。【答案】C误区警示理解“法制”和“法治”的区别。(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各项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依法治国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其他领域都有法可依。(3)一字之差表明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跟踪练习3 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民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举措有()建立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A B C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结论。前面三项是新中国成立前后逐渐确立的,实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举措。【答案】C跟踪练习4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最基础的一环是()A推进基层民主选举B平反冤假错案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在进一步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基层群众民主权利的落实与实施,这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答案】A新思维随堂自测1学者张鸣说:“整个中国,在文革十年,
15、整了上亿人,整死几百万人,把国民经济搞到崩溃的边缘,其中在运动中,很多人即使不是凶手,也做过帮凶,罪魁祸首却只有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那几个人”他要阐明的是()A“文革”灾难深重B“文革”使普通民众丧失理性C对“文革”的清查反思不够D林彪、“四人帮”是“文革”罪魁祸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革的认识。依据材料“很多人即使不是凶手,也做过帮凶,罪魁祸首却只有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那几个人”可知C项正确。所以应选C。【答案】C2“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各民主党派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斗。这些现象反映当时()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B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C多党合作
16、制度一度停止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解析】本题考查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解。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各项法律都成为一纸空文,法制无法落实,民主也被中断。人民代表大会无法运转,保障不了人民民主。故最佳答案为A。【答案】A3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民告官”的新规:从2015年1月起,居民打行政官司,若担心所在区县地方保护,可以申请选择该辖区以外法院审理案件。为我国“民告官”提供法律保证的是()A选举法B民事诉讼法C刑事诉讼法 D行政诉讼法【解析】行政诉讼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够正确、及时地审理行政案件,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所以为我国“民
17、告官”提供法律保证的是行政诉讼法。其他选项不涉及民告官的官司。【答案】D4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1988年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解析】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新中国诞生于1949年,故A错误;“文革”是发生在19661976年,而1975年召开了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故B错误;表格中所述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并不是一直持续平稳发展的,故排除D;由表
18、格中每次人民代表大会的时间间隔可以知道,从1978年开始一直是间隔5年,据此可以推断出C符合题意。【答案】C5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我国82年宪法在修订过程中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而不是以1975年或以1978年宪法为基础,是因为70年代的宪法受到文革
19、时期“左”倾思想的影响,A项表述本身不正确,C项中要注意文革时修订宪法并未违背社会主义原则,主要是破坏了民主法制,D项材料未体现。【答案】B6“现在做村官太累了,过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任务做好就行了。现在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更得对老百姓负责。”与以上变化有关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村官”反映的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与以上变化有关的只能是C。【答
20、案】C7“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B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依据所学可知,“铲除专制政治的事件”应是辛亥革命;“现代民主政治奠基”应是新中国的成立
21、;“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应是“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分析选项,B项对应正确,所以应选B。【答案】B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是()A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B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D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之后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选项包含了A、B,所以答案选D。C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
22、【答案】D新视点名师讲座综合探究【探究素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史料1“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探究问题】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探究思路】材料中邓小平对过去“文化大革命”所犯的错误进行了否定,对未来的民主、法制要加强建设。【探究结论】从“文化大革命”使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及党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此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也使民
23、主法制建设的任务变得异常艰巨。【探究素材】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史料2 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探究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实现的“民主增量”主要有哪些。2请指出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探究思路】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人大代表比例的增加,反映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探究结论】1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健全法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1)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依法治国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