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251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滚动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活动”是指()A采集渔猎B磨制石器C农业耕作 D饲养动物C农业耕作是采集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符合材料中“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故选C项;采集渔猎、磨制石器和饲养动物均不符合材料中“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信息,A、B、D三项均错误。2孟子梁惠王载:神农,斲(zhuo

2、)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这表明()A我国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简陋B当时中国社会处于新石器时代C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D中国农业是从神农时期出现的A根据材料“斲(zhuo)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耜、耒都是古代中国翻土的农具,也用作农具的统称,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故选A项;B项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排除;材料中不能体现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国农业是从神农时期出现的,排除D项。3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这些谚语反

3、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C注重把握农时 D注重使用肥料A“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表现的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B项错误;注重把握农时、注重使用肥料等符合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C、D两项错误。4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白薯、西红柿、鳄梨、南瓜、菠萝、可可、烟草等农作物和古柯碱、金鸡纳皮等重要药材。材料表明,西欧人早期海外

4、扩张()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C出现了洲际物种大交流D促进了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C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海外扩张导致了新物种的交流,故选C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洲际贸易的范围扩大,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的问题,D项错误。5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A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促进

5、了美洲、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商品流通,丰富了各地人们的生活,A项符合题意。6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这一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世界市场的形成D农作物品种的增多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材料“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可知农业的发展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故选A项。7下图是某一国际组织的徽标。2020年初,非洲蝗虫肆虐,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机,该组织发起一项7 600万美元的筹款计划,希望借助国际社会力量,帮助非洲地区抵御蝗灾。据此可知该国际组织()A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6、际经济新秩序B是协调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国际组织C是非洲国家之间形成的政治、经济联盟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D题图图标是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徽标,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的国际组织,故选D项;A、B、C三项均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无关,排除。8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选项中出现在汉朝的生产工具是()A石锄 B骨耜C耦犁 D曲辕犁C由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赵过推广耦犁,故C项正确。9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与水利的工具发展密切相关,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图一相比,图二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7、)图一图二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D能够利用水力鼓风冶铁C图一、图二工具分别是春秋时期的灌溉工具桔槔、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其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利用人力,后者利用水力,把人力解放出来,故选C项。10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C民营手工业艰难经营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A由“耘田”“绩麻”“儿女”等信息可知,范成大的诗描绘的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故选A项。11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B阻止了外国工业品倾销C形成

8、了近代企业管理模式D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D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工厂制度,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是封建衙门式管理,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官方控制管理大权,不属于近代企业管理模式,C项错误。12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工业革命加快英国的城市化进程B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C农

9、业快速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人口流动A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城市数目在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在提高,可见城市化进程加快,故选A项;圈地运动不是城市化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农村人口走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是农业的发展,C项错误;材料与交通运输无关,D项错误。13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这表明工业革命()A引发了社会的动荡B使民众与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D材料中“最好”与“最坏”“充满希望”与“令

10、人绝望”“什么都有”与“什么也没有”反映了同样形势对不同的人来说完全不一样,可见民众生活差别很大,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动荡,也没有体现经济发展的情况,故A、C两项错误;材料这段话没有提到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C现

11、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反映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故C项正确;A项与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无关,排除;B、D两项均属于近代,排除。15诗人北岛曾经写过一首短诗人生,通篇只有一个字“网”。而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万物互联”始终是一个大亮点。这表明()A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B诗人的预测变为现实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的“网”D世界开始连成了整体A互联网已深入千家万户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诗人的“网”指的是人的生活关系网;

12、C项说法错误,二者不能相互替代;D项说法错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学名别名(部分)原产地传入途径玉米番麦御麦美洲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甘薯番薯金薯美洲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马铃薯洋番薯、荷兰薯、土豆美洲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再从中国台湾传入中国大陆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材料二乾隆五十年,清廷在上谕中说:“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清高宗实录材料三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年度人口数(

13、单位:人)乾隆十年(1745年)169 922 127乾隆二十年(1755年)185 612 881乾隆三十年(1765年)206 993 224乾隆四十年(1775年)264 561 355乾隆五十年(1785年)288 863 974据清高宗实录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4分)(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番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4分)(3)综合以上材料,总结影响农作物物种传播的要素。(3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提到的玉米、甘薯、马铃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

14、传入中国的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大陆。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第(2)问,根据材料二“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材料三中乾隆年间人口大增,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番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第(3)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区域之间的交流;政府的推广;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科技的进步。答案(1)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大陆。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2)

15、影响: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3)要素:区域之间的交流;政府的推广;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科技的进步。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时间历史资料 1517世纪原产美洲的烟草、西红柿、花生、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欧洲、亚洲、非洲,小麦、水稻、甘蔗等物种由欧洲传入美洲1839年英国工厂工人总数为419 560人,其中女工为242 296人 1919年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国际民航客运航线开通 2017年中国“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为1 682 亿元,美国“黑色星期五”当天网购销售额为33.4亿美元 提取

16、材料信息,围绕“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释须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结合题干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历史信息的分析归纳,首先紧扣“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确定自己的论题,可以从世界市场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分析归纳,其次结合新航路开辟、科技革命的影响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答案示例:论题: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社会生活变迁;社会生活变迁推动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阐释: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推动玉米、小麦等作物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17、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等发生很大改变,中美等国的大型网络购物活动,促进了全球化市场的发展。综上所述,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在古代,“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民食问题事关政权稳固。据礼记记载,周朝禁止出售不成熟的根食和水果等;汉代,干肉腐坏变质出售致病,商贩及监管者“与盗同法”。唐律疏议规定,明知脯肉已经变质而不及时焚毁构成的刑事犯罪将受重罚,“其有害心,故与尊长食,欲令死者,亦准谋杀条论;施于卑贱致死,依故杀法”。宋刑统要求食品行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由行会对食品质量负责;

18、明嘉靖时,“发现猪羊肉灌水,及米麦等插(掺)和沙土货卖者,杖八十”。摘编自蒲丽娟、王伟政治伦理视域下的古代食品安全治理及启示材料二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成“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组织对食品种养、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等环节的治理。1982年11月,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通过。1981年,卫生部制定了食品卫生标准研发五年规划,陆续发布了80多项标准。1984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准制定。摘编自胡颖廉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演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食品安全治理的特点和目的。(6分)(2

19、)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食品安全治理的意义。(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一“民人以食为天”可以得出将食品问题上升到了天理的高度;通过材料一“周朝禁止出售不成熟的根食和水果等”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食品问题;通过材料一“唐律疏议规定 将受重罚”可以得出以法律来规范食品安全;通过材料一“要求食品行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体现出政府监管与民间监管相结合;第二小问,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从市场秩序、政府统治等方面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二“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食品卫生标准研发五年规划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准制定”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食品治理体系、人民群众健康、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等

20、方面回答。答案(1)特点:将食品安全上升到人伦天理;统治者高度重视;以法律强制力严格规范;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目的:规范市场秩序,稳固统治。(2)意义: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规范和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

21、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1)列举工业革命中“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的成就各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6分)(2)“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请分别以工业革命和材料二反映的那次科技革命为例加以说明,并就“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谈谈你的认识。(6分)解析第(1)问,“动力的革命”结合蒸汽机作答,“运输的革命”结合火车和蒸汽轮船作答。影响结合材料信息“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作答。第(2)问,说明结合工业革命的消极影

22、响和新科技革命成就的消极影响分析。认识为开放性题目,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动力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运输革命: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的轮船。影响: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2)负面影响:工业革命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新科技革命: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荒废学业;高科技犯罪;色情传播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者,可酌情得分)认识:开放性答题,涉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网络文明安全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近代以来技术革命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很容易使人产生技

23、术决定论。当然,任何形式的技术决定论都不会简单地把新技术看作是推动社会发展唯一的因素。所谓技术决定论,实际上是那种把技术看作与社会文化并立的独立的力量,在这一类型的研究中,典型的方法是从探讨社会需求开始,并考察它如何传递到科学技术内部。整个机制可以结合为科学(或技术发明)从研究到应用直至取得经济效益的转化链。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理论受到众多质疑,认为其忽略了社会、体制、经济以及文化等力量对技术的形塑和影响作用。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技术决定论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事实准确,逻辑得当)解析本题要求非常明确,就是谈谈对技术决定论的认识,其实这

24、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以认为技术决定论是正确的,也可认为是错误的,例如,如果坚持前者主要利用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进行论述。答案示例一:观点:技术决定论是错误的,技术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独立的力量。这一观点忽略了社会、体制、经济以及文化等力量对技术的形塑和影响作用,工业革命的发生是种种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等手段实现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自由劳动力。英国手工工场发展的结果,使技术分工更加精细,出现了高度熟练的技

25、术工人,为发明机器创造了物质前提。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工业革命的蓬勃展开起到极大的鼓动作用,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英国棉纺织业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传统的阻碍,具有良好的技术革新环境,所以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新兴的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开始。英国是在如此丰富的各种因素的结合下,促成了持续的技术发展过程,可见把技术看作与社会文化并立的独立的力量是错误的。示例二:观点:技术决定论是正确的,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独立的力量。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不能适应广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技术改革成为迫切需要。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将织布效率提高一倍,

26、造成织与纺的矛盾。随后手摇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的不断发明和改进,出现棉纱过剩。这又推动了水力织布机的发明,使棉纺织工业整个系统都实现了机械化。原来的动力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形势,瓦特经过改进制成了联动式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英国各个工业部门机械化,在交通运输业上开动火车和汽船等。工业革命的过程是发明促进发明,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工作机到发动机,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最后形成一个机器生产的完整体系。英国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英国生产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最强的国家。综上所述,技术是推动英国进步的独立力量,所以技术决定论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