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249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难点聚焦核心素养体现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2结合资料,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和特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主要流向。3运用资料或图表分析某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增减、人口迁移的关系。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区域认知:结合材料,认识不同区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综合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产生的影响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人地协调观:正确处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一

2、、人口的迁移1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3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1)国际人口迁移概念: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方向和特点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向从欧洲到美洲、大洋洲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2)国内人口迁移概念:指在一国

3、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阶段和特点a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而迁移。b新中国成立以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原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改革开放政策表现有计划、有组织地人口迁移流量增大;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1)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由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所决定。(2)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若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则人口增长。(3)人口的机械增长: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人口

4、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若迁入率高于迁出率,则人口增长。(4)人口迁移发生在地球上各国、各地区之间,因此其对全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并无影响。全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状况。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2经济因素(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3社会因素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

5、影响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变化(1)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力、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过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使高端技术人员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一、判断题1人口迁移就是人口流动。()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北美均为人口迁入区。()3第二次世界大战

6、以后,人口迁移方向均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4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也是所有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是有利的,但对迁出地是不利的。()答案:1.2.3.4.5.二、选择题6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 km 以上答案:C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的是()A非洲B大洋洲C北美 D拉丁美洲答案:D8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因素 B

7、婚姻家庭因素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答案:C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姓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回答910题。9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因素 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 D文化教育10我国近30多年来,下列省区中姓氏越来越复杂的是()A甘肃省 B河南省C四川省 D广东省解析:第9题,在历史上,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吸引甘肃李姓人向此迁移。第10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因此吸引外省区人口向广东省迁移,故广

8、东省的姓氏变得越来越复杂。答案:9.C10.D人口迁移及其产生的影响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1)1986年前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人口流向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3)四川一直为人口迁出地,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的积极意义有哪些?提示:(1)从东部和中部流向西部和东北两个方向。人口向西部迁移是国家为了进行三线建设,以及改变西部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向东北迁移是为了开发东北的森林、矿产、荒地等。(2)人口由内陆地区流向沿海地区。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

9、展快、就业机会多。(3)缓解人口压力,加强外界联系,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即定居移民为主)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即外籍工人)增多迁出地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迁入地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流向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由拉丁美洲迁往北美;由亚洲迁往大洋洲和北美;由非洲迁往欧洲;由东南亚、南亚迁往西亚;由南欧迁往西欧原因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发现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石油资源的开发影响在客

10、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促进迁入国的经济发展;缓解迁出国人口压力,造成迁出国劳动力、人才流失2.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阶段特点迁移方向迁移原因古代大批迁移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为主;数量少,规模小,频率低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家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自发迁移为主;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省、自治区到沿海

11、城市和工矿地区;从山区迁往平原地区;从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城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协调;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而影响经济发展人口迁移对区域的影响分析方面影响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性别比轻工业区下降,重工业区上升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交通运

12、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年龄结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会使迁出地人口老龄化加重,迁入地人口老龄化减轻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民工潮和民工荒的区分民工潮民工荒地区东部沿海中西部东部沿海中西部原因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高,就业机会多收入低,农村劳动力过剩收入差距缩小,工作环境差产业转移,国家重视“三农”利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缓解民工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的压力,促进农业发展弊犯罪率增加,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增加就业压力,环境质量下降留守儿童教育难,老人负担重工厂停产加剧

13、生态环境的压力(2019石嘴山高一检测)综合考虑省际人口迁移强度和方向,可将我国除港澳台之外的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净流出型活跃区以及非活跃区四种类型。下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各地区人口规模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1依据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三者的变化态势,图中类型的各省级行政区域属于()A净流入型活跃区B平衡型活跃区C净流出型活跃区 D非活跃区2类型各省级行政区域人口的省际迁移使()A总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化水平相对提升C人口属于净迁入区D乡村迁出人口以就地城市化为主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图中类型的省级行政区域包括广东、浙江、上海、

14、北京、新疆,除新疆外,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新疆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因此图中类型最可能为净流入型活跃区。第2题,据图可知,类型各省级行政区域总人口变化为负值,故总人口减少,A项错误;城市人口变化不大,总人口和乡村人口减少,属于人口净迁出区,故城市化水平相对提高,B项正确,C项错误;据图可知,这些省级行政区域城市人口变化不大,不可能以就地城市化为主,D项错误。答案:1.A2.B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们曾在20世纪5070年代,支边支内、上山下

15、乡。曾经如火如荼的青春,伴随着朝阳蓬勃向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那一时期人们参与这场特殊的人口迁移的心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民工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孔雀东南飞”是形象的比喻。材料二下图是2018年2月12日中国人口迁移的真实大数据。(1)改革开放后,“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人口迁移集中在哪些地区?(3)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经济因素,务工经商。(2)不均衡。集中在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和地区间经济发

16、展差异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土壤及土地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大庆油田

17、的开发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中国汶川新城镇的建设2.经济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经济发展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取得美国国籍的留学人员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3.社会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文化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大学生在大学学习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

18、要作用军嫂随军政治政策国家对人口迁移有关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20世纪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社会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一战”“二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

19、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2019北京高一检测)自然条件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的分布,短期内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读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空间流动成本图,回答12题。1据图可知()A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大,流动成本较高B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进行调配,将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C土地资源开发受地形

20、影响,技术水平提高将吸引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D气候资源分布有一定规律,人口会长期集中分布在温暖的中低纬地区2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资源C经济收入 D婚姻家庭解析:第1题,温暖的中低纬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利于人类与生物的生存,因此人口较密集;据图可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小,流动成本较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量低,因此调水不会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第2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量人口流入东部沿海地区,主要目的是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就业机会,因而主要影响因素为

21、经济因素。答案:1.D2.C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人口迁移统计图是根据不同区域人口迁移变动数据而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迁出、迁入率(如图1);另外也有坐标图(如图2),它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迁出率和迁入率,它显示静止的人口迁移状况。1看坐标轴,明确表示的含义图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迁入人口比重,纵坐标表示的是迁出人口比重。2比较人口迁出数量图中贵州省迁出人口比重稍大于四川省,但四川省人口基数远比贵州省多,故贵州省迁出人口数少于四川省。3比较人口迁入数量图中上海市迁入人口比重约为24%、

22、广东省迁入人口比重约为14%,但广东省人口总数远多于上海市人口总数,故广东省人口迁入多于上海市。4比较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浙江省和江苏省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比较图中数据可知,浙江省机械人口增长远大于江苏省,故浙江省的人口增长率大于江苏省。5结合省级区域间人口迁移,判断老龄化、城市化水平人口迁移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加快迁出区老龄化进程、延缓迁入区老龄化进程;人口迁移使迁出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而影响经济发展;同时会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2019武汉联考)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

23、。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13题。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丁两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

24、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乙表示广东;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丁表示云南。故B正确。第2题,甲表示北京,丙表示河南,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A正确。第3题,乙表示广东。1995年以前,广东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升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答案:1.B2.A3.C 对点练一人口迁移及其产生的影响(2019合肥质检)下图示意京、蜀、浙、新四个省级行

25、政区2010年常住人口总数及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据此回答12 题。1图中分别代表()A京、蜀、浙、新B京、浙、蜀、新C浙、京、蜀、新 D浙、蜀、新、京220052010年四省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是()A加快省区老龄化进程,减轻了养老负担B缓解省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C加强省区与外省交流,促进了资源开发D缓解省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解析:第1题,图中人口总数少,人口迁入率高,是北京。人口总数较大,迁入率高,应是沿海发达地区省份,是浙江。人口总数最多,人口以迁出为主,说明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是四川。人口总数少,迁移率小,是新疆。故分别代

26、表京、浙、蜀、新,B对。第2题,20052010年四省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有减轻省区老龄化进程,不会减轻养老负担,A错;加重省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B错;加强省区与外省交流,有利于促进迁入地的资源开发,C错;缓解省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D对。答案:1.B2.D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40%左右,下图为该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浙江省 B重庆市C河南省 D上海市4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有明显相关性的是()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甲解析:第3题,重庆市、河南省的人口迁出数量大于人口迁入

27、数量;浙江省人口基数大,在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所占比例达不到40%;故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上海市。第4题,丁为04岁的婴幼儿,丙为2529岁的青年,多为04岁婴幼儿父母,迁移人口中有不少婴幼儿随父母生活。答案:3.D4.C 对点练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019赣州高一期末)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的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A工资水平 B房价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6下列关于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与沿海差异较

28、大的工资水平A BC D解析:第5题,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教育资源丰富,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且空间距离越近越有利于促成人口就近迁往城市。由此判断A、C、D三项都对迁入人口规模的影响较大。房价对迁入人口规模的影响较小,故选B。第6题,图示信息显示西藏迁入人口规模较大,且工资水平较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人口迁入;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也是吸引部分人口迁入的重要因素。故选A。答案:5.B6.A 基础巩固 (2019定远重点中学期中)读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中人口比例变化图,回答12题。1关于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人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南人口增加量最大B江西人口减

29、少最明显C湖北人口变幅较大D湖南人口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2外来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B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进程C彻底缓解了地区就业压力D加重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河南人口比例增加量最大,不是人口增加量大,A错;江西人口在增加,比例减小,B错;江苏人口变幅较大,C错;湖南人口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D对。第2题,外来人口对上海来说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缓解了人口老龄化进程,不能彻底缓解地区就业压力,会加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答案:1.D2.C下图为19802005年我国人口迁出、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3200020

30、05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东移,最可能原因是()A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C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D东北传统工业区振兴4引起图中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原因是()A经济水平差异B交通、通信发展C国家政策D技术水平高低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20002005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在(30N,115E)附近,反映出人口主要由西部向东部迁移,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人口吸引力大,C项正确。第4题,由图可知,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主要原因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项正确;交通、通信发展,国家政策,技术水平

31、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相对较小。答案:3.C4.A(2019淮南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统计分布图,图例1、2、3依次表示迁出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读图,回答56题。5影响图示区域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农业现代化水平C交通条件D耕地日益减少6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等地区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较少,其原因是()A农村人口比例很低,已没有可供迁出的农业人口B农村人口比例较高,大多已通过建设新农村的途径加以解决C农村人口比例较低,大多已通过省(市)内人口迁移的方式转化为城市人口D农村人口比例很高,大多已通过就地实施工业化的途径进行人口转化解析:第5题,目前,影响

32、我国农村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与耕地减少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但这部分劳动力也可能就地转化。如果本地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无法就地转化,就会大量向外地流动。第6题,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均为我国经济较发达、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农村人口比重低,大部分就地转化为城市人口。答案:5.A6.C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绘制的江苏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双选)()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8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双选)()A缓和了该

33、市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解析:第7题,从图中的统计结果可知,该地主要迁入人口的年龄集中在1544岁,以青壮年为主,其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第8题,人口的迁入对迁入地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加了城市的被抚养人口数量,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答案:7.BC8.CD9(2019长春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之比,正值反映人口净迁入,负值反映人口净迁出。下图为我国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人口

34、净迁移率分布图。(1)分析乙、丙两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净迁移率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2)指出人口净迁移对甲省级行政区域的有利影响。答案:(1)乙省级行政区域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自然资源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较高,吸引人口大量迁入;而丙省级行政区域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居民收入水平不高,人口大量迁出。(2)增加劳动力供给,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能力提升北京市2016年常住外来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5.1万人,这是18年来首次出现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情况。据此回答12题。1影响2016年北京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B交通C

35、环境D政策2外来常住人口的减少,有利于北京()A外迁第二产业B疏解非首都职能C促进产业升级D缓解人口老龄化解析:第1题,近年来由于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控制人口,制定了相应的人口疏解计划,如北京市政府迁往通州,D项正确。第2题,外来常住人口的减少,有利于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B项正确;外迁第二产业是外来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人口减少造成产业外迁,因果关系颠倒,A项错误;首都的主要职能是政治职能和文化职能,不是产业升级,C项错误;人口外迁不能缓解北京老龄化现象,D项错误。答案:1.D2.B(2019石家庄高一期末)读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概率比较图,回答34题。3从2000年的概率数据来看,主要的人口迁

36、入省级行政区域是()A广东、浙江、上海和北京B广东、浙江、河北和北京C广东、北京、四川和浙江D广东、浙江、山东和海南4从2010年的概率数据来看,我国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域出现变化,其中人口迁入明显减少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北京B上海C广东D福建解析:第3题,人口迁移概率越大,人口迁入越多。据图可知,广东、浙江、上海和北京等经济发达的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概率大,人口迁入多。第4题,2010年与2000年相比,人口迁移概率相差越大,人口迁入变化越大;人口迁移概率下降得越多,人口迁入减少越明显。据图可知,广东省人口迁入明显减少。答案:3.A4.C由婚姻引起的人们居住地的变动称为婚姻迁移,是人口迁

37、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下表,回答56题。结婚时期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低山地区近距离(5 km)婚迁比例/%平均婚迁距离/km近距离(5 km)婚迁比例/%平均婚迁距离/km近距离(5 km)婚迁比例/%平均婚迁距离/km19501959年68.899.2650.7210.4021.059.7919601969年64.7029.3451.588.6443.1813.7119701979年60.1316.7549.4516.1241.4111.3619801989年66.2913.8045.1713.8436.9718.4619901999年52.0323.8448.7617.1748.2121.32

38、2000年后46.4337.5530.9639.1734.6844.285.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婚迁距离在各个时期均存在较明显差异,表中显示(双选)()A平均婚迁距离平原地区均大于丘陵地区B平均婚迁距离低山地区均小于丘陵地区C各时期近距离婚迁比例平原地区均最大D2000年前近距离婚迁比例低山地区小于丘陵地区62000年后,各区域的平均婚迁距离均比之前大,与其原因无关的有(双选)()A居民文化程度的提升B农业人口比重增大C交通和通信业的发展D人口密度的不断提高解析:第5题,根据表中数值可知,不同区域婚迁距离在各个时期均存在较明显差异,表中显示平均婚迁距离平原地区有的时期小于丘陵地区,A项错误。平均

39、婚迁距离低山地区有的时期大于丘陵地区,B项错误。各时期近距离婚迁比例平原地区均最大,C项正确。2000年前,近距离婚迁比例低山地区小于丘陵地区,D项正确。第6题,2000年后,各区域的平均婚迁距离均比之前大,主要与居民文化程度的提升,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大,交通和通信业的发展等因素有关。人口密度的不断提高与平均婚迁距离增大无关,故选B、D。答案:5.CD6.BD人口迁移差额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读下图,回答78题。7四地中可能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是()AA地和B地BA地和C地CB地和C地DB地和D地8D地人口迁移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是()A经济落后B政策因素C社会因素D环境变迁解析

40、: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两地的人口迁移差额都为正值,因而可能为发达国家。第8题,D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可能为发展中国家,其人口迁移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为经济落后,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迁出。答案:7.A8.A9(2019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月考)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人口问题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影响。读图回答问题。(1)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状况。(2)请分别说明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3)请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问题。解析:(

41、1)由图可以看出,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2)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量有关,户籍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可从人口迁移和自然增长两方面分析。(3)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弥补了上海市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的增加,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繁荣)。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表现在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加大了就业、教育、住房及交通的压力;增加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的难度,社会问题突出。答案:(1)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2)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是外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户籍人口变化不大的原因是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呈负增长)。(3)积极影响:弥补了上海市劳动力不足(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繁荣)。带来的问题:加大了就业、教育、住房及交通的压力;增加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的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