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一地理试题出题人:李冬梅第卷 单项选择题说明:本卷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处(东经143.190E, 38.230N)发生93月11日发生.0级地震,3月11日 震源深度为24千米3月11日 。1、有关日本此次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B、地震会引发海啸、火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C、震级高、震源浅、次生灾害多,是此次地震破坏程度大的主要原因 D、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地震是可以
2、提前预报的2、地震发生时,东京时间(东九区)应该是:A、2011年3月11日12时46分 B、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C、2011年3月12日13时46分 D、2011年3月10日13时46分3、此次地震还引发核电站泄漏事故,此时地处核电站下风向的人们该如何避险? A、顺着风向撤离 B、逆着风向撤离C、向与风向垂直方向撤离 D、向高处撤离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漫滩平原 D.河流三角洲5.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充足 B.水资源丰富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沙
3、坝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据图回答67题。6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 B流水堆积 C. 洋流搬运 D海浪沉积7 该地区聚落A分布在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B呈点状分散分布C蜿蜒分布于山前 D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8下列有关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山地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B在山区,通常会把交通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9、下列地形成因与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干旱区 B、石笋-流水侵蚀-湿润区C、角峰、U形谷-流水侵蚀-
4、湿润区D、三角洲-流水搬运-干旱区10、有关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入海口地区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地区D各部分均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11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A伸长、加深、展宽 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 D展宽、伸长、加深12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雨热同期,气候优越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便于搬迁和居住A B C D 13、下列地形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造成的是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喜马拉雅山 D珠江三角洲14
5、、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断层构造关系紧密的是A泰山 B喜马拉雅山 C安第斯山 D长江三峡15、下列地理环境中,属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是 A.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B.塔里木盆地的绿洲C.青藏高原上的高山植物区 D.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16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最丰富的是 A.富士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阿尔卑斯山 D.泰山17、自然带成明显南北对称分布的大陆是 A.北美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非洲大陆 D.亚欧大陆18、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苔原带右图显示某山体自然带分布状况,A与B的分界线为雪线,据此回答1921题。19有关该
6、山体自然带由DCB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C此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表现最明显 D此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类似20决定该山体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 山体坡度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纬度位置21、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北半球 南半球 N坡为阳坡 S坡为迎风坡A. B. C. D. 2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剧烈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3、根据以下所给气候资料,判断该地的植被特点是
7、: 1月均温7月均温6至8月降水12月至2月降水年降水量-111970 mm8mm101mmA、根系发达,叶小多刺 B、草高树稀,旱季落叶C、普遍生长着苔藓和地衣 D、根深,树叶坚硬并有蜡质光泽24、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域差异在陆地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B陆地上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C由于各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形成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差异性25、冬季旅行时,最能感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匀的路线是A广州至哈尔滨 B成都至上海 C福州至昆明 D包头至乌鲁木齐26近几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
8、得益于 A自然环境的变迁 B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C文教事业的发展 D政治中心的改变2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学技术水平 B生活消费水平 C社会经济水平 D资源状况28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人口出生率(%)29.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是 A.B.C. D.30.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和日本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 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C.日本的城
9、市人口比重最低 D.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31.进入新世纪,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3233题。 地区总人口(万人)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96130.6380.6036163.216250.5950.0545408.838370.7211.0751180.02670.6071.276159.732.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A. B. C. D.33.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 B. C. D.读某
10、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3435题。 34.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35.按联合国标准,某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3638题。36.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37.示意图
11、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38.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A.中国 B.日本 C.印度D.泰国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3940题。39. 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有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A. B. C. D. 40.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 B. C.
12、 D. 原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一地理答题卷第卷 非选择题登分表:题号4142总分分数乙41(6分)读某区域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乙处山地的成因属于 (背斜、向斜)成山,甲处河流发育在 (背斜、向斜)谷地中。(2)若此区域发现有石油,石油最可能分布在地层中哪一层? 。 (3) 试把下列四种地质活动按形成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岩浆活动,冷却成岩发生褶皱,成山成谷外力作用,雕塑地表接受沉积,形成岩层重新排列: 。42(14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
13、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重要因素。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2)与的自然带类型相同,但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区域对应气候类型是_ _(填具体名称)。(3)C地气候特点是_ _。(4)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的地域分异;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以_变化为基础的。 (5)在左上图中用箭头画出甲风带的风向。 (6)连线题把下列自然带和与其相对应的气候类型用短线连接起来。热 带 荒 漠 带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 带 草 原 带 热带沙漠气
14、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一地理试题答案选择题:DBCAC BDBAC ABCAD BCCDD BCABA BDDCB ABBBB BABBC41(6分)(1) 背斜 向斜 (1分+1分)(2) (2分)(3) 或 (2分)42(14分)(1)整体 (2分)(2)温带海洋性气候 (2分)(3)冬季温和多雨(湿润),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 (共2分,只答对一个季节得1分)(4)赤道到两极 水分 (2分+2分)(5)西南风(略) (2分 )(6)连线题(略) (全对得2分,对23个连线得1分,只连对一个不得分)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