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普通高中2012政治学测(政治生活)备考提纲(依据江苏2012年考试说明、人教社2010年11月第2次印刷版制作)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一、国家的根本属性(了解) 国家从起源上讲,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从本质上讲,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考点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之所以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质和它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工农联盟是我国的政权基础。以工农两个阶级的联盟为我国政权的
2、基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工农联盟代表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不但构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实基础,而且表明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充分的民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就不可能对被统治阶级实行强有力的专政;不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就难以得到保障。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大多数人的民主。考点三、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理解)我国人民民主
3、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考点四、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了解)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
4、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政治自由(这一自由主要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公民应当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主要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考点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理解)一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它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二是坚持权利与
5、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这就要求公民、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三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方面,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求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考点六、公民
6、应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一是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二是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三是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四是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我们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五是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
7、要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考点七、民主选举的几种方式(了解)民主选举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等额选举(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差额选举(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考点八、会民参与民主决定的方式(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主要有:第一,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8、,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在作出决策前,决策机关通过多种方式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的过程,也是公民积极参与决定形成的过程。第二,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这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决策机关通过举办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
9、础。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第四,公民还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考点九、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了解)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考点十、发展基层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理解)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
10、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考点十一、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了解)第一,可以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这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第二,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
11、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这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第三,可以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这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第四,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考点十二、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运用)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干扰公务活动。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江
12、苏普通高中2012政治学测(政治生活)备考提纲(依据江苏2012年考试说明、人教社2010年11月第2次印刷版制作)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考点一、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理解)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其职能主要有、一是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二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三是组织社
13、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四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提供诸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等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优化公共环境,防止污染等。考点二、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理解)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具体要求、一是坚持为人
14、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政府及其公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违法失职行为要受到追究。二是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三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考点三、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了解)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
15、诉讼制度等。考点四、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了解)我国已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江苏普通高中2012政治学测(政治生活)备考提纲(依据江苏2012年考试说明、人教社2010年11月第2次印刷版制作)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考点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了解)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
16、家权力机关。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考点二、人大代表的职权(了解)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等。考点三、民主集中制的含义(了解)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其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考点四、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
17、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同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
18、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或模式。考点五、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扰地奋斗。考点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这是因为、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
19、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考点七、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三者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0、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考点八、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
21、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一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考点九、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
22、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考点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民族团结原则。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23、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考点十一、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运用)为什么要珍惜、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
24、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怎样珍惜、巩固和发展?一是珍惜已经形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二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三是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四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六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十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
25、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考点十三、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了解)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公民有信教与不信教的自由;有信哪种宗教的自由;有信同一宗教哪个教派的自由
26、;有何时信教与何时不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一是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二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三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四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江苏普通高中2012政治学测(政治生活)备考提纲(依据江苏2012年考试说明、人教社2010年11月第2次印刷版制作)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考点一、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国
27、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独立性。二个特征紧密相连,只有二者紧密结合,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一是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二是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三是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四是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了驻外的使馆等。主权国家履行的义务:一是不侵犯别国;二是不干涉他国内政;三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考点二、联
28、合国的宗旨(了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论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考点三、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世界裁军、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一个
29、负责任的国家。考点四、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考点五、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运用)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维护
30、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和正义的。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考点六、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了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技是世界各
31、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新科技领域,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绘图,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考点七、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了解)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考点八、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