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972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丰台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联考高二语文(A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都无误的一组是A. 迤逦(y l) 喝彩 锱铢必较(z) 没精打采B. 怂恿(sng yng) 簪笏 叨陪鲤对(to) 清泌肺腑C. 瘦削(xio) 央浼 乳臭未干(xi) 鬼鬼崇崇D. 拮据(j) 绵密 一蹴而就(c) 哀声叹气【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此类题对常用字的易错音形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和字形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B、“怂恿(

2、sng yng)”的“怂”读音错误,应为“sng ”;“清泌肺腑”的“泌”错误,应为“沁”。C、“瘦削(xio)”读音错误,应为“xu”;“鬼鬼崇崇”的“崇”错误,应为“祟”。D、“拮据(j)”读音错误,应为“j”。故选A。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阿Q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 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 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爱的嫩芽是细弱的, 长起来的时候,它 强大无比,所以必须精心呵护。A. 原形 留连 只要/就B. 原型 留连 只有/才C. 原形 留恋 只要

3、/就D. 原型 留恋 只有/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语境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用什么词一定要结合语境、对象、身份、场合等等。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的人。留连:留恋不让,舍不得离去的情态;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只要/就:表充足的条件;只有/才:表必需的条件。第一句指阿Q这个人物的类型,而且是文学作品中的,用“原型”;第二句中主要强调舍不得离去,用“留连”;第三句“长起来”“强大无比”是条件关系,综合选择B项。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4、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邱老师热爱教育、工作负责,对班上的事情,锱铢必较,深受学生喜爱。B. 及时的反馈、正确的引导,可以让民意得到良好的疏通,长此以往,民意与立法互动的渠道将更通畅,各种民意诉求的表达也将更趋理性。C. 小悦在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的独唱,细腻婉转,回肠荡气,被评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D. 阔别二十余载的我们,竟然在长沙的岳麓书院萍水相逢,这真是一大乐事啊!【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回肠断气: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一般用以形容音乐、文章等感人之极。A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含贬义,多形容

5、对于吝啬或气量小。B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D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与“阔别二十余载”矛盾。回肠荡气:意思是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常用以形容音乐、文章感人极深,极为动人。【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

6、用法的积累。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作者分别是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曹雪芹。B.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属于诗文之序。古人宴集时,常一同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C. 晦,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朔,则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D.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他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著作、科举

7、、姓名、宗法等,外国的一般是名家名著及文学流派。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朔、晦对应内容错误。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故选C。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 。 。 。 。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A. B. C D

8、.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根据提出论点,证明论点的思路,先确定俗滥的观点,再列举西施和东施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故先后;在内容上与西施和东施相吻合的应为;句式上承接“滥调”的是。所以选D。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逍遥游庄周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

9、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

10、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此小大之辩也 辩:区别B. 行比一乡 比:合C. 绝云气 绝:直上穿过D. 犹有所待者也 待:等待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农人告余以春及B. 且适南冥也 穷且益坚C. 汤之问棘也是已 之二虫又何知D. 我腾跃而上 夫列子御风而行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然后图南A. 德合一君B. 乐琴书以消忧C. 襟三江而

11、带五湖D. 则刘病日笃9.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彼且恶乎待哉A. 彼且奚适也B.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C.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0.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A.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B.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C.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D.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11.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12. 用斜线(/)为链接材料中划线句子断句。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链接材料】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

12、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3. 请简要说明庄子为什么拒绝楚威王的招聘。【答案】6. D 7. D 8. B 9. C 10. B 11. 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 12.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13. 被聘用会受到束缚,失去

13、自由,不符合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所以他拒绝了招聘。【解析】【6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D项,“待:等待”错误。犹有所待者也:还是有所凭借的。待,凭借。故选D。【7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所给句子的含义,然后对应相关虚词的用法准确辨析。A、第一个“以”是介词,因为;第二个“以”是介词,把。B、第一

14、个“且”是“将要”;第二个“且”是尚,还,表示进一层。C、第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为代词,这。D、两个“而”都表示修饰。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辨析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词类活用的归类,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分析。例句“南”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向南飞。A、“合”,使动用法,“使满意”。B、“琴”,名词活用动词,“弹琴”。C、“襟”,意动用法,“以为襟”。D、“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故选B。【9题详解】

1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熟知各类句式的特点和判断方法,结合句意辨析。例句句式为宾语前置,他还凭借什么呢!C项,状语后置句,急于星火,于星火急,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故选C。【10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能力。古今异义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在解释古今异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A、“众人”,句中意为“普通人”;今意,大家。B、“自视”,古今同义,自己看待自己C、“猖狂”,句中意思是谓随心所欲,无所束缚;今意,狂妄而放肆。D、“成立”,句中意思是成人自立;今意,创立,建立。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

16、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誉,称赞;加,更加;劝,奋勉;非,责难;沮,沮丧;定,认清;分,界限;辩,通“辨”,辨明;境,分际;斯;这样。【1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17、“独乎”固定结构,表反问,后面断开;“养食之数岁”,动补结构,意思完整,后面断开;“衣以文绣”状语后置加省略,“以文绣衣之”,意思完整,后面断开;“以入太庙”,动宾结构,后面断开;“当是之时”,介宾短语,“在这个时候”,后面断开;“虽欲为孤豚”动宾结构,独立成句,后面断开。【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段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熟读文段,理解文意,按要求答题。根据文意“衣以文绣,以入太庙”,意思是给它披巾挂彩,牵到祭祀的大庙屠宰了充当祭品。这在庄子看来是种束缚。“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意思是我宁愿在泥塘里自寻快乐,也不愿受国君的约束。“以快吾志焉”,以享受我“绝对自由”的状态

18、。整合以上内容,得出庄子不愿出仕的原因。【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注意体现句式和实词的各种用法及活用类型。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参考译文: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是一天。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商汤问棘的话也是这样

19、的:“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不同了。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

20、,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拼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驾轻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去追求。这样虽然免了步行,还是有所凭借的。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邀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逍遥游节选楚威王听说庄子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去请他做相国。

21、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很厚重的利益呵;卿相,令人尊敬的爵位呀。可你没见过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巾挂彩,牵到祭祀的大庙屠宰了充当祭品。到了那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它做得到吗?你们赶快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在泥塘里自寻快乐,也不愿受国君的约束,一辈子不做官,才能欢快淋漓地释放我的志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节选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22、14. 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的首句中“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即离别之歌。B. 第四句写出了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C. 第六句写的是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D. 全诗善于炼句,为后人所称道,且叙事、写景、抒情交织,由景生情,引人共鸣。15. 尾联表达的思想内容与下列哪一个选项的意思接近?A.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B.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C.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D.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16. 品析

23、颈联中“催”字的妙处。【答案】14. A 15. C 16. 答案示例:“催”为” 催促”之意,运用了拟人手法,潼关树叶的枯黄催促寒气日重一日,深秋为添置衣服,京城捣衣声到晚上更多。形象生动地营造了寒气逼人的气氛,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A项,“即作者李颀”错误。“

24、游子”是离家远行的人,诗中是作者送魏万,魏万要远行,游子应指魏万。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斟酌诗句意思,比照题干要求和选项,分析得出正确答案。诗歌尾联的意思是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要珍惜时光。A、“不如学也”,谈坐而思不如起而学,强调不能光空想不学习。B、强调“志”的重要。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D、“寒后知松柏”,讲患难见品格。故选C。【16题详解】此题考查诗歌语言鉴赏能力中炼字能力。答题时先确定词性,再看是否用了修辞,结合诗句解

25、释,最后说表达效果。“催”为动词,故用了拟人的手法,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为后句写捣衣声做了铺垫。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和送别对应,悲情难耐。【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诗歌鉴赏中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手法。答题时注意分角度考虑,防止丢点。17.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借云、鸟两种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由的

26、渴望,对家园的眷恋。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互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 _。”陈情表一文中, 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两句是:“_, _”。逍遥游一文,虽然想象奇特,笔法夸张,但逻辑推理十分严密。比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_;适百里者,_;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答案】 (1). 云无心以出岫 (2). 鸟倦飞而知还 (3). 渔舟唱晚 (4). 响穷彭蠡之滨 (5). 本图宦达 (6). 不矜名节 (7). 腹犹果然 (8). 宿舂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

27、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岫、倦、渔、蠡、滨、宦、矜、犹、舂。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榕树,生命进行曲我时常思念着故乡的灵魂,榕树。记得有人问我:你追求过怎样美丽的灵魂?我说,榕树。榕树,我的永恒的爱恋。几乎是整个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我都在观赏这种洋溢着生命的大树。我的生命里积淀着榕树的碧叶。小时候我迷恋过一棵倔强的小榕树。它就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

28、屋后的一块浑圆形的岩石上进行。大约三年时光,我一直追随着它的足迹,注视着它那平衡而坚实的脚步。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缝的哪一处破芽而出,只看到它从缝穴里伸展出来的最初的嫩枝。这棵嫩枝在岩石的悬崖上,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开拓着本没有路的路,本没有前方的前方。当它发现岩石上的小坑洼处有一点薄薄的尘土,就果断地在那里扎下了根,扎下一个营寨,然后又向前伸延,迈进,不倦地继续寻找着前方险峻的路,险峻的希望。更使我惊讶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柔韧的银丝朝下生长,直至亲吻到地平面上的小草。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

29、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的生命线。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这是一支铁流似的生命凯旋曲。正是这支无声、无畏的歌,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榕树的生命进行曲还有种更超常的旋律。那是我在一次砍柴时体验到的。我曾经在无意中砍伤过榕树还活着的青枝,被我误认为是死枝的生枝。就在我的斧头砍下、提起的一刹那,它立即喷涌出雪白的乳汁也许不是乳,而是血总之,白色的生命之泉,神速地注入伤口,盖住伤痕,而且很快就凝固,伤痕也随之愈合。榕树这种生命之泉,这样果断,这样机敏,这样迅速地履行它的天职,真叫人感慨不已。难怪榕

30、树能够那么快地治好自己的创伤,继续壮大它那郁郁葱葱的事业。我还看到惊动我故乡的大风暴,那是雷霆与闪电助阵的大风暴,榕树在风暴中是那样从容不迫,它那钢铁一样的躯干,镇定地屹立着,而它的枝叶摇曳着,有的被折断了。但是在风暴过后,我看到那些被打入地里的青枝,有的竟依随着泥土,独自重新萌动,复苏逝去的绿色。这失去母体的生命,不仅没有饥饿而死,而且执着地把自己发展成一个新的母体。我还看到一次更撼动人心的生的壮观。那是在一次空前的劫难中,有一棵榕树被狂风击倒了。于是,一个奇迹因此发生了。这棵被击倒的大树,并没有从此走向死亡,而是倒伏在地上,倔强地呼吸着,继续着生命的另一种道路。它那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

31、,一半还残留在地下。残留在地下的那一半,负起它生命的全部使命,继续勇敢地演奏着它的生命进行曲。我看到,绿芽在这倒下的身躯里,纷纷崛起,接着,又长出新的嫩枝和嫩叶。青春,在这受难的生命中继续繁衍;琴键,在倒下的琴体中继续跳动。这种倒伏的生命与不倒伏的灵魂浑然一体的奇迹,这种在风暴中失败而最终又在风暴中胜利的力量,使我意识到,真正伟大的生命,是不会死亡的!即使被击倒在地狱里,它也会在地母伟大的怀中继续歌唱!我常常思念着故乡的灵魂,榕树。我常常思念着故乡的那一支生命的进行曲,榕树。我点燃一支心香,祝愿这伟大的生命之曲,长久地在我故乡明丽的土地上歌唱。我祝福一切正直的胸脯里,都有一支巍峨的歌,都有一支

32、峥嵘的进行曲,都有一棵榕树。(取材于刘再复的同名散文,有删改)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 文章以思念故乡的榕树为起笔和结笔,首尾照应,寓情于景,寄托了深沉浓重的乡思。B. 第段描写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小榕树的形象,记录了它的生长过程。C. 榕树能果断机敏地履行愈合伤痕、治疗创伤的天职,壮大郁郁葱葱的事业,令人感慨。D. 文中写了岩石、悬崖、风暴、雷霆、闪电、狂风,以险恶的生存环境衬托出榕树的顽强。E. 作者祝愿榕树在故乡明丽的土地上长久生长,希望一切正直的人都能记住故乡的榕树。19. 作者说“我的生命里积淀着榕树的碧叶”,“榕树的碧叶”的含义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

33、面?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20. “进行曲”是一种旋律雄劲刚健、节奏坚定有力的乐曲。文中将榕树比喻为“生命进行曲”,请简要分析这个比喻在全文中的作用。21. 文中“真正伟大的生命,是不会死亡的”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200字左右)【答案】18. BD 19. “榕树的碧叶”的含义是“榕树的精神品格”。具体体现:在艰苦的环境中,从不放弃希望,无畏、顽强、坚韧,不断突破,奋发进取,战胜困难。受到伤害时,果断、机敏地自我保护和自我修复。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能够从容不迫,坚守自我;遭遇摧折时,能够顽强坚持,百折不挠。即便遭到再重大的挫折,仍然保持顽强的精神

34、,永不言败,传承信念。 20. 本文将榕树比作旋律雄劲刚健、节奏坚定有力的生命进行曲,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榕树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寄托了作者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人生信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这个比喻作为文章的题目,形象鲜明,引起阅读兴趣。这个比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21. 作者感悟:真正伟大的生命无论遭遇多大的磨难,都会保持顽强的精神,能够继续生存、繁衍和传承。【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比较多,有内容的概括,有技巧的分析,有语言的品味,有主旨的体悟。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各选项考查的方向,然

35、后有针对性地分析。A、“寓情于景”应为“托物言志”,本文主旨也并非“深沉浓重的乡思”。C、“能果断机敏地履行愈合伤痕、治疗创伤的天职”错误。能果断机敏地履行愈合伤痕、治疗创伤的天职的不是榕树,而是榕树枝伤口喷涌出的“雪白的乳汁”。E、“希望一切正直的人都能记住故乡的榕树”不符合文意,文章结尾的意思是希望榕树的精神能在故乡长存,祝愿一切正直的人都有榕树那样的顽强坚韧、百折不挠的精神。故选B、D。【19题详解】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还原语境,结合上下文全面把握语句意思,再按照要求分析得出答案。“榕树的碧叶”积淀在生命里,指的是由“迅速地履行它的天职、执着地把自己发展成一

36、个新的母体;青春,在这受难的生命中继续繁衍琴键,在倒下的琴体中继续跳动”等句子体现的抽象的“榕树的精神品格”。具体体现,就是文中描述的榕树的各种状态。“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缓慢地跋涉,攀登伸延,迈进,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白色的生命之泉,神速地注入伤口,盖住伤痕,而且很快就凝固,伤痕也随之愈合榕树这种生命之泉,这样果断,这样机敏,这样迅速地履行它的天职,真叫人感慨不已”;“ 那是雷霆与闪电助阵的大风暴,榕树在风暴中是那样从容不迫,它那钢铁一样的躯干,镇定地屹立着,被折断独自重新萌动”;“空前的劫难中倔强地呼吸着,那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还残留

37、在地下青春,在这受难的生命中继续繁衍”。整合概括以上四种状态,得出答案。【20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重点语句作用的能力。本句属于题目的一部分,题目的作用一般和散文的形神有关,“形”,也就是艺术构思,多是全文的线索,“神”也就是主旨。本文将榕树比喻为“生命进行曲”,意在突出榕树生命的雄劲刚健、坚定有力。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榕树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寄托了作者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人生信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文章的题目,以生命进行曲比喻榕树,形象鲜明,又具有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这个比喻在文中反复提到,各部分内容都围绕它展开,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

38、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熟读文句,结合语境揣摩作者的感悟,再谈自己的感受。“真正伟大的生命,是不会死亡的”,是作者书写榕树的顽强坚毅、百折不挠后生发的感慨,后一句接“即使被击倒在地狱里,它也会在地母伟大的怀中继续歌唱”!从而能解读出作者感悟到真正伟大的生命无论遭遇多大的磨难,都不会妥协,而是会保持顽强的精神,继续生存、繁衍和传承。联系现实谈自己的感悟,可以举例,能承受打击,愈挫愈勇最终取得成就的人都可以作为例子。比如史铁生,巴金,他们历尽人生磨难,最终都战胜了苦难,留给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人走了,灯还亮着。【点睛】散文阅读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很重要,而作者的行

39、文思路又是为一定的主旨服务的。因此把文章的各部分层次区分出来,把各部分的大意概括出来,然后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就能发现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在此基础上各题解答就容易得多了。五、作文(50分)22.根据要求作文。“读”是一种投入的状态,是心与心坦诚的面对,是发自肺腑的交流,是一种智慧式的领悟。文字可“读”,自然可“读”,人物可“读”;庄子读“大鹏”,陶渊明“读”园田,霍金“读”宇宙,鲁迅“读”人性“读”使心灵饱满充盈,使思想提升飞跃,使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

40、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读自然我们是自然的孩子。丰富多情的大自然,洗净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见到生命的真实与绮丽,质朴和永恒。蒙蒙水汽,四野穹庐,那人荡着轻舟,起伏在灵动的清水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用缠绵的音色呼唤着伊人,心似风铃,此起彼落,叩敲着,微震着。他与自然贴得最近,他熟悉那寥寥的绿原, 展翅的苍鹰,正是这自然的一切 赋予他诚挚的心灵,智慧的歌声。诗经这动人的智慧在自然中酿成,它的轻灵在自然的指纹中流动, 也流淌在人们的血液中, 让我们成为大地的儿女。自然,告诉我智慧和圣洁之所在。在一片被黄昏涂抹的山坳里,云倏忽往来。 庄子立

41、在屋檐下,看涛生云灭。飘飞的雨,只一线,划过庄子的眼睛,便染绿了南国的千山万壑。在自然的怀抱中生长,庄子有超脱的浩然之气。他对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抱有慈悲之心。他从不以人的标准来要求万物具备应有的用途。他尊重自然,也逍遥于自然。他是个老顽童,从一个村庄抵达另一个村庄,如同一条溪流碰碰另一条溪流的脸和鼻孔。他化为鲲遨游于云海之间。他化为鹏,展翅于苍穹之上。 他逍遥而自由地活着, 而这一切都是自然赋予他的。自然,告诉我浩然和辽阔之所在。他也曾经拥有“大济苍生”之志,但是现实的苦闷让他远走高飞,归隐山林。“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他快乐于园田,纵使耕植很劳累,但他总与满足和自在相伴。自然教会他高

42、洁, 在自然中,他看到了自己本真的影子,他在自然中也显出真实。他在自然中感受着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 体会着人生最本真的意义。 他就是陶渊明, 隐逸的大诗人。 也许他无法释怀官场的黑暗,于是,他“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但是自然给他希望。 他也感受到“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的乐趣。 他在自然中陶冶情操,让身心放松,感受着园田农夫的潇洒自在。自然,告诉我高洁和博大之所在。读自然,我们的思绪变得缤纷而绚丽。我们畅想纯洁、逍遥、广博、浩然,这些在自然中应有尽有。我们要获得心灵的明净,便要回归自然。我们欣赏花开,听飞鸟掠过天空的声音。听懂水流,观赏春花秋月。在这浑浑噩噩,匆匆忙忙的世界中,有

43、时候我们需要静静伫立在池边,只是听听那池音,听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们的心是纯洁的,透明的。我们能以一种善良提炼出世界的光芒,提炼出折射在一花一叶上给我们的启迪,在自然的原始意味中,蕴含的是一种逍遥的境界。自然是生命的本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决定了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等的技巧至关重要。1、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2、正确理解话题的含义;3、拟题要匠心独运;4、作文时要能大胆想象,要具有创造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审题】题干三个主句,分别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读”“什么可读”以及“读的意义”。由此可以分析,“读”可以是客观性的动作,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感悟、交流,更可以是

44、人生活的一种境界。既然“读”的定义如此广泛,那么,世间万物皆可以为我所“读”。而“读”也成为了生活、生命中的一个固有的部分。作文时,首先需要对“读”有个人独到的认识,有了这个根基,一切熟悉的生活都可以“读”,只要能够在“读”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搭建合理、稳固的桥梁,那么,文章的写作就“只有好不好,没有行不行”。参考立意:读书能提升自己;品读人生,找到方向;品读自然,找到生命本源;品读社会,让人睿智;品读他人,学习榜样。例文分析:文章文字清新淡雅,细腻超然。将对自然的感触融进了对诗经、庄子、陶潜的解读中。深刻领悟到“在自然的原始意味中,蕴含的是一种逍遥的境界”。属上品文,有“真意趣”。可用素材:1

45、、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力量,是人生之必需。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以便将来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读书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兴趣的阅读,才可以生活丰富多彩。2、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小学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各种各样的“闲书”,从爸爸妈妈给订阅的儿童杂志,到一些文学名著,我都照单全收.即使是上中学以后,也是依然爱读书,也要在繁忙间隙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些许的休憩。拿起一本喜爱的书籍,就好像随手推开一扇窗户,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这

46、风景或粗犷豪放,或细腻委婉,或雄伟磅礴,或感人肺腑,令我浑然忘却了学习中的烦恼与不快,仿佛排徊在青山绿水之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挥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3、人生如一本厚厚的大书,等待着人们亲手去书写,也等待着人们细细去阅读、去品味。人生这本书可能不像小说那样情节跌宕起伏,不像散文那样优美深刻,也不像诗歌那样抽象晦涩,它的内容只是些平凡的人和事,甚至平淡得如一杯白开水。但只要你细细品读,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于是,孔子从师于不同的学者,如郯子,苌弘等,甚至从两小儿辩日小事中了解到看问题角度不同所得的答案也不同的道理。曹怀东、朱熹平两位教授从前人的研究中获得启发,最终证明了“世界七大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只要善于品读,每个人都能给人启迪,哪怕是广场上卖唱的乞丐,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品读他人,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学习。5、爱迪生品读那一千多次失败,最终成功地发明电灯;越王勾践品读丧国的失败与苦涩,卧薪尝胆,一举灭吴,一雪前辱;兰斯阿姆斯特朗品读癌症的痛苦,却变得更加坚强,不仅战胜了病魔,更回到了深爱的自行车赛场。失败与痛苦是一种磨砺,一种考验,让真金在火炼中焕发光彩,让凤凰在浴火中涅编织自己的人生.。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