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926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粤教版必修三).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粤教版必修三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 第一单元本单元包括参考阅读、活动指引和点击链接三部分。参考阅读的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山记以优美的自然风景为载体,向读者详细介绍了黄山的自然景物,同时又对现代社会的优越给以热情的歌颂。巩乃斯的马表现出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以他古老的生活方式告诉世人,将自己融于自然,自己的心灵就会像美丽的瓦尔登湖一样,生活得平静、自在、坦然、简单而又不苍白。 本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自然、亲近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感受和欣赏自然的能力水平; 2.掌握各种描写技巧,学习游记体裁

2、的写作方法; 3.品味优美散文的精彩语言和片段。分析优美语言之所以优美的原因,了解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并针对优美语段加强诵读。单元活动建议: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1)研究课题:走进自然(2)研究对象: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虫鱼鸟兽、风土人情(3)研究过程1.确定研究小组。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自然风物生存状态研究小组:了解本地最具特色自然风物的现实状态。人与自然研究小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一鸟一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经济与自然未来研究小组:走进大自然,用你的调查判断社会经济对自然产生的影响。关爱自然研究小组:有多少绿色可以重来,有多少关爱值得期待,身边何时不见了自然呢喃。给身

3、边物种排排队,有多少失去和即将失去,它们变化会给你带来不适吗?2.各个小组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内容包括研究目、研究方式、研究时间、研究措施、研究成果呈现方式等等。课题研究,要从明确研究目入手。研究中学生眼中自然,就是要了解中学生对自然认识和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自然美、感受自然美、歌咏自然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把自然美和人文结合起来。研究方式主要是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等。研究时间为课外。研究成果呈现方式:小论文交流,歌颂身边自然风物散文展示,自然风光摄影图片展览,“关爱自然从身边做起”主题演讲等。3.研究准备。进行研究培训,聘请辅导老师,阅读有关书籍专业知识方面书籍、调查方面书籍,制定各种表格4.

4、研究开展。研究措施:到野外考察,感受自然风光;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咨询有关专家;收集相关图片和影视资料等。对收集各类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结论,结集向全校展示。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把成果向社会展示。二、还可以开展其它活动。1.组织朗诵会:选派同学朗诵本单元三篇课文的精彩段落,或选择较为优秀的描写自然风光的名篇名段,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情感交流; 2.举办演讲竞赛:围绕“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情感”等话题展开演讲; 3.故事大观园:讲讲身边发生的或听到的有关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爱恨情仇的故事。 教师应注意将各项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使各个环节有序而丰富,同时指导学生积累活动的素材与成果。第二单元

5、本单元学习科学小品文。本单元围绕“科学改变世界和人类”这一主题,选编了五篇科学小品,其中包括说数、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寂静的春大等三篇“基本阅读”和这个世界的音乐、足不出户知天下等两篇“扩展阅读”。这几篇课文,让我们看到科学世界的丰富和科学智慧的光辉。首先,它从正面展示了科学的伟大力量,如说数通过数的发展史展示了科学智慧在开拓人类知识领域方面的巨大作用,展示了人类智慧对宇宙规律永不停歇的追求;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举例说明的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神奇的超低温现象,展示了科学在探究自然奥秘方面的无穷魅力;足不出户知天下则以乐观的态度,阐述了信息高速公路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方面的美好前景。

6、其次,它从反面对科学的影响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如寂静的春天说明“污染”是人类对环境的“最可怕的破坏”,审视化学药品滥用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这个世界的音乐通过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类、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阐释人与万物生命中创造本能的同一性;两篇课文都对人类自以为是自然万物的主宰的傲慢心态进行了批判。这两个方面一正一反,构成了目前人类对科学的辩证认识与思考,表明人类社会单纯地偏向任何一面的行为都是片面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让学生更多的阅读一些科普作品,从而培养科学兴趣,增强科学素养。2.理解并掌握科学小品文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各种

7、方法来说明抽象的事理。3.引导学生深入领会“科学改变世界和人类”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4.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有用的信息,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提高科普文章的阅读能力。5.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第三单元本单元的文体是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这些文章取材广泛,风格各异。鲁迅先生的药是冷峻地描写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是幽默地叙述小人物的梦想与追求,表现出作者对小人物的同情和不切实际的爱慕虚荣的批判。刘心武的等待散场和德国作家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的差别则通过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和小故事来表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孙犁的荷花

8、淀是诗意地抒写战争中普通人家的家国情怀,在作品中,“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达到了“完美统一”。王蒙的春之声借用“意识流”的创作方法,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这些作品,往往都截取横断面来表现生活,迅速地把握时代脉搏,“以局部透视整体,于瞬间凝结永恒,以简单显示丰富”。阅读这些小说,就要随同作者去走进不同的时代,去认识时代风云变化中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去感受平凡人物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本单元选编了五课共六篇文章,文体是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学习本单元,要掌握短篇小说的阅读方法。阅读短篇小说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分析情节 2分析环境3分析人物 4分析主题 5分析语言

9、学习本单元要把握好二个目标。一是阅读与鉴赏整体目标1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2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4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5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二是小说阅读探究目标1在了解作品写作的社会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情节结构,剖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10、,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把握作品的主题,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染力。2紧扣小说体裁特点,通过对人物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分析,了解作品的倾向性。3了解课文线索设置及其在结构安排、表情达意上所起的作用,学习课文综合运用人物描写手段刻画人物形象、通过环境烘托人物心理、渲染气氛、表现主题的方法。重点是把握巧妙的构思和细致的描写,领略作品语言的独特魅力。4在阅读活动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进行再创造,进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阅读兴趣。第四单元这个单元学习唐诗、宋词、元曲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它们共同涵养了我们民族的性格和情趣,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11、。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成为了古代诗歌艺术高度成熟的硕果,她继承和完善了五言、七言古体诗,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格律体,扩大了诗的表现力,佳作纷呈,名家辈出,把中国古典诗歌推向了极致。清康熙年间由彭定求等人编写的全唐诗共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多人,但这还只是一部分。除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外,其他无数诗人像漫天星斗。唐代诗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大致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人称“诗佛”的王维、与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清新、淡雅、恬静,长于写景,如王维的诗就有“诗中有画”之称。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表现了清幽明净的自

12、然美,格调清新灵动,富有生活气息。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称“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与高适、岑参等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他们的诗歌描写塞外奇异的风光,抒写将士乐观豪迈的精神和他们征戍生活中复杂的情感,充满了浪漫色彩。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将边塞特有的景观和将士的豪情结合在一起,色彩效果与英勇顽强的士兵形象交相辉映,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古战场图,气象雄浑。有“诗圣”之称的杜甫继承和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而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到衰这个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被称为“诗史”。其诗句含蓄蕴藉、凝练准确、形象生动,加之忧国忧民的情感,

13、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登高写作者登高望远的感慨,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郁闷和悲哀,全诗感情沉郁苍凉,境界雄浑开阔,形式上也达到了律诗的颠峰,是一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世之作。刘禹锡的诗以雄浑爽朗、清新自然著称,后人誉为“诗豪”,石头城全诗用自然景物烘托石头城,用自然界的永恒来反衬石头城的变化,暗示王朝的变迁,以凄凉的基调寄寓国运衰微的感慨。李商隐的无题诗音调和谐婉转,对仗工整,遣词用字十分讲究,形成了他独特的典雅华丽的风格。锦瑟是最为人们喜爱的一首诗,具有别具一格的特殊感染力,人们深为诗歌塑造的艺术境界及情调氛围所吸引,深为诗人那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所赞叹。有“诗仙”之称的

14、李白是继承屈原之后的又一个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诗中那生动、明净、华美、自然的语言,天衣无缝的夸张,奇特的想象以及动人的神话、传说的运用,形成了他“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蜀道难是一篇体现了李白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杰作。此篇以飘逸奔放的语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蜀地山川的神奇壮观,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和惊人的艺术技巧。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中唐的最高成就。他的诗平实浅显,通俗易懂,音律和谐,抒情诗意随笔到,情真意切,叙事诗形象生动,描写细致。琵琶行是一首体制宏伟、艺术精妙、在我国诗歌史上极为罕见的长篇叙事诗。宋词、元曲是

15、古典诗歌的变体,分别是宋元文学的主流。北宋初期,晏殊、欧阳修等均有创作,但仍因袭五代余风,北宋中叶,词的创作得到发展,题材不但扩大,风格逐步提高,最后和诗文一样欣欣向荣起来。词起于唐而盛于宋。南唐后主李煜,以惨切的遭遇和深邃的家国之思,扩大乐词的内容,加深了词的意境。虞美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词至柳永一变。柳永是北宋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是“婉约”词派的早期代表。他用铺叙的手法写复杂曲折的情志,变小令为慢词,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的词善于由外界景物的感受写到内心世界的抒发。雨霖铃就把冷落清秋景色和“自古伤离别”的多情紧密地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境界,从而更为缠绵悱恻地表达了

16、离别情绪。词至苏轼又一变。苏轼在我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才气纵横,作诗文之余,而作词曲,创立了“豪放派”,扩展了词的领域,使词和诗一样可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词的诗化和散文化是他的大胆尝试,他的词语言清新朴素,流利畅达。他最善于把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结构动荡跳跃。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是豪放派中的杰作。李清照是南宋词人的杰出代表。她的词婉约清新。她只是把一些寻常的习用语,随手拈来,度入音律,炼句既精巧又平淡自然,表情达意都能曲尽其妙。声声慢表达词人晚年寡居时的孤独、凄凉的生活感受,作者用巧妙自然的铺叙手法,把情和景概括得极其突出和深刻。豪放的风格

17、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中,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辛弃疾是一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有将相之才的爱国志士。他的词豪放遒劲,慷慨纵横,以其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和充沛的创作才力,多样的艺术风格,开拓了词的境界,唱出了处在民族危难当中的一个英雄豪杰人物的奋发激热的情怀,使词这一种文学形式获得了空前的艺术力量,这也是辛弃疾的词不朽之所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交织这深沉的时代悲哀和个人身世的感慨。婉约派在南宋中期以后也有长足的发展。以姜夔等人为代表。姜夔宗周邦彦为师,其词讲究音律,锤字炼句,又以清刚、高雅、峻峭胜之。扬州慢描绘了经过战火洗礼的萧条景象,抒发心中的万端感慨,寄托了作者的“黍离之悲”。

18、元曲在文学史上是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的,是元代文学的主流。就地域而论,有北曲和南曲之分;就使用而论,有散曲和杂剧之别。散曲没有故事情节,只是抒发诗人的情感,适用于清唱。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小令只是一个曲牌,如蟾宫曲叹世四块玉别情。套数又名套曲,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相连组成一套叫做套数,全套无论长短,都必须一韵到底,曲子排列有一定的顺序,如哨遍高祖还乡。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注意不同作家作品的时代特点,初步领会到不同时代产生的不同情味。从军行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充满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昂扬之气;登高是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作品,其中充满了愁苦的味道;陆游的书愤是南宋时期民族处于苦

19、难之中的作品,基调悲愤。第二,要分清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的体裁特点和流派风格。如唐诗有律诗、绝句、乐府等,还有山水田园、边塞等分别,词有豪放与婉约之别,曲有散曲和杂剧之别,散曲又有小令和套数之别,掌握了这些特点,便于我们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思想。第三,学会反复吟诵作品,熟读背诵,展开联想想象,探究诗歌的意境,掌握诗词曲中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第四,本单元“点击链接”中的中国古典诗歌诗词格律初步介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史和一些基本特征,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实例来加深理解。第五,本单元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平时要抽时间阅读这些作品,最好能多背诵一些,提高自己的古典诗歌方面的素养。鉴赏知识指导一、关于

20、格律诗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诗。其字数、句数、节数、平仄音调、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有变化,也要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格律诗常见的形式有律诗和绝句。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则,也可以称为格律诗。格律诗对格律要求十分严格。它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每个句子都要讲平仄;二是如果是律诗要运用对仗;三是绝句和律诗的句数和字数都是固定的,律诗一般为八句,超过八句的叫长律,也叫排律。如果是五律就是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如果是七律就是每句七个字,每首八句;绝句必须为四句,如果是五绝就是每句五个字,每首四句,如果是七绝就是每句七个字,每首四句。一般情况下,格律诗的一、三、五字平仄不论,二、四、六字平仄分

21、明。此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要讲究对仗的,且一联中出句和对句须平仄相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出句须平仄相粘。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古体诗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杜甫羌村三首)七言诗:成熟于唐代(杜甫闻官兵收复河南河北) 诗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等名称 近体诗(形成于唐) 绝句 五言绝句(王之焕登鹳鹊楼中国古典诗歌 七言绝句(王昌龄从军行) 律诗 五言律诗(王维山居秋暝) 七言律诗(杜甫登高)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散曲 小令(短小的曲子蟾宫曲叹世) 曲(又称“词余”) 套数(散套哨

22、遍高祖还乡) 戏剧 杂剧 传奇三、怎样鉴赏古典诗歌(1)表达方式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

23、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2)修辞手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

24、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

25、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

26、”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认识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如“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3)表现手法衬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27、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亿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如“

2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

29、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想当年,金

30、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

31、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

32、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杜甫漫成一首),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诗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

33、急行军,另一方面势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直接抒情: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间接抒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

34、,寄托作者的心志。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1关于词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曲词”、“乐府”、“乐章”、“歌词”等。词按字数的多少分类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大类。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分类又分成几种:全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二段的叫“双调”,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衔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过片”

35、。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换头”或“过变”。依照已有的词调写的叫“填词”或“依声填词”,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自度曲”,扬州慢属后一类。词常见有“令”、“引”、“近”、“慢”的分别,“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引歌,“近”又称“近拍”,相当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

36、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婉约与豪放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明张綖:“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当以婉约为主。”清王士禎加以补充道:“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见花草蒙拾)这些从宏观角度概括宋词中两种主要艺术风格,而以秦观、李清照和苏轼、辛弃疾分别为其代表作者。两种概念本身有着相当的模糊性,两者相互关系也是辩证的,并非壁垒分明。宋代词人之分派乃后人参照其代表作品的主要特色而作大概的归纳,不是说其作品都是清一色,不妨碍他们创作或欣赏多种艺术风格,尤其大作家往往是多面手,更不是说婉约、豪放之外,词坛别无其他艺术风格存在。“婉约”一词,按诸诂训,“婉”“约”两字都有“美”“曲

37、”之意。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义为缠束,引伸为精炼、隐约、微妙。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 “婉约”之名颇能概括一大类词的特色。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因之,形成一种观念,词就应是这个样子的。北宋中期时人曾说:苏轼的“以诗为词”为“要非本色”(见陈师道后山诗话);秦观“诗似小词”,苏轼“小词似诗”(见王直方诗话)。“本色”“小词”之论当属婉约派的主张。李清照“别是一家”说中

38、认为只有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始能知之”(词论),反映她所崇尚也是婉约一宗,虽然贺铸以至李清照都有并不婉约之作。宋末沈义父乐府指迷标举的作词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可说是对婉约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及宋末周密、张炎等一些词章。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豪放”一词其义自明。宋初李煜的“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浪淘沙),已见豪气。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也是“

39、沉雄似张巡五言”。正式高举豪放旗帜的是苏轼。他有意识地在当时盛行柔婉之风的词坛别开生面。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中抒写自己“亲射虎,看孙郎”的豪迈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与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及“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壮词”先后映辉。豪放之作在词坛振起雄风,注入词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唱出当时时代的最强音。然而可以看到,苏轼的审美观念认为:“短长肥瘦各有态”,“淡妆浓抹总相宜”,“端庄杂流丽,风健含婀娜”。他是崇尚自由而不拘一格的。总之宋词中婉约、豪放两种风格流派的灿烂存在,两者中词人又各有不同的个性特色,加上兼综两格而独自名家如姜

40、夔的“清空骚雅”等等,使词坛呈现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还应看到,两种风格既有区别的一面,也有互补的一面。上乘词作的风格即有偏胜,往往豪放而含蕴深婉,并非一味叫嚣,力竭声嘶;婉约而清新流畅、隐有豪气潜转,不是半吞半吐,萎弱不振。辛弃疾沁园春云:“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董士锡说秦观词云:“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终不能到。”(介存斋论词杂著引)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说:秦观、晏几道“谈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刘过词为辛弃疾词“附庸”,“然得其豪放,未得其婉转”。可见峥嵘生妩媚、平易清浅而深致永味,乃辛弃疾、秦观等豪放、婉约词的极致。教材分析山居秋暝一、语篇整体赏析这首山水名篇,通过对

41、秋天薄暮景色的描绘,展示出和平、美丽、恬静山村的无穷魅力,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既点题,又反映了诗人的一种审美感受。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42、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啊!诗人自己也是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一些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

43、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明月、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

44、,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发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二、写作特点赏析1动静结合,诗中有画。苏轼说:“味摩洁之画,画中有诗。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本诗就是“诗中有画”的一个典型例子。首联点明了季节(“秋”),时间(“晚”),地点(“空山”)、天气(“新雨后”),为画面定好了基本色调和轮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联的景物描写,动静相衬,视听相兼,俯仰结合,具备了

45、画的各项要素,的确具有画的特点,写出了山居民间日常生活图景,不但画意盎然,且洋溢着诗人陶醉其中的愉悦之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2.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王维在音乐方面有极高造诣,他的诗也有音调和谐、节奏铿锵,富于音乐性的突出特点;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联,前者用二二一节奏句式,后者再用二一二节奏句式,造成了音节上的节奏变化。颔联中的动词“照”“和”“流”用在句末,颈联中的动词“归”和“下”用在句中,不只是避免了句式的重复,而且使诗歌音调和谐铿锵,读来朗朗上口。从军行(之四)一、语篇整体赏析一、二两句,写出边塞的荒凉艰苦,写景壮阔悲凉。首先展现的是广阔地域的画面:

46、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

47、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

48、“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

49、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二、写作特点赏析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的首联写景,境界阔大。写景之中渗透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有将士们对国家边防形势的关注,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责任感、自豪感,有边疆生活的艰苦与孤寂等,所以,景色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2.语言凝练。精练是王昌龄七绝的一大特点。本诗仅仅二十八个字,却包含很丰富的内容。边塞景色

50、的荒凉,孤城戍守的艰苦、漫长,战争的频繁和残酷,将士的豪情和壮志,以及思归之情等,都浓缩在短短几句诗中,内涵极其丰富。登高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

51、、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

52、“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

53、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

54、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二、写作特点赏析1.格律精严,行文富于变化。全诗把博大深沉的感情纳入严格的七律之中,同时又注意前后行文的变化。首联写景“起”,着重刻画眼前具象,形、色、态俱备,境界高阔,气象宏大,气氛悲凉。颔联“承”上写景,重在渲染气氛。颈联“转”,表现情感,无限悲

55、凉之意,溢于言表。尾联以哀病愁苦的形象结束。全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结构严谨。全诗四联对仗,而且句中还有对,对仗非常工整精美。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诗歌的情感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全都表现了出来,体现出“沉郁”的特点。语言刚健遒劲,音调铿锵有力,章法曲折变化,则又突出了“顿挫”的风格。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石头城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诗一开始,就营造出苍莽悲凉的氛围。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

56、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寻味。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曾经是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或已的地方,“旧时月”是它的见证。然而繁华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凉了。末句的“还”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有许多东西已经

57、一去不返了。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二、写作特点赏析1.景中寓情,言外见意。全诗句句写景,以沉寂的群山,悲凉的涛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石头城的没落荒芜,暗示六朝一去不返,寄予诗人对山川萧条、人生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2.拟人手法的运用。石头城诗历史遗迹,后重无言,诗人登临怀古,如何才能将它写得生动传神,感人至深?作者选取了两个情绪化得意象江潮和江月。江潮激烈地拍打城墙,无人欣赏而落寂退去,江月不知人事

58、变迁,依旧从东方升起,江潮有意,江月多情,而无情的却是历史的沧桑和人的命运锦瑟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首联两句,因瑟起兴。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

59、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在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

60、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二、写作

61、特点赏析1.托物起兴,抒情委婉含蓄。诗歌通过吟咏“锦瑟“这个物象的今昔古今变化,暗示世事的沧桑,委婉地倾诉了作者年华流逝的伤痛,自身遭遇的悲哀之情,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锦瑟多弦,暗示作者思绪的纷繁,情感的复杂。诗歌寄托很深,意蕴也很丰富,富有艺术魅力。2.语言清丽。诗歌开头写诗人听瑟的演奏,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话语清空如话,但能使人想象出音调的凄婉悲哀来。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其中有翩翩而飞的蝴蝶,有声声哀鸣的杜鹃,有鲛人的泪光珠光,有晴空下升腾的玉气,这些浓郁的抒情氛围和丰富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蜀道难李白的思想“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

62、长”(韩愈调张籍)。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他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李白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四川)渡过的,这是李白读书习剑、学道漫游的时期。他“五岁诵六甲(泛指道教典籍),十岁观百家(泛指各派的学说)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学习内容十分广泛,不拘于儒学一家。他曾师从“任侠有气,善为横纵学”的赵蕤,对形成他的纵横家思想、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诗风有所影响。李白豪放不羁,从小接受的就不是严格正统的儒家教育,又有习剑任侠、学道求仙的经历,所以他的思想极其驳杂矛盾:“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龚自珍最录李

63、白集)这在历代诗人中,也是极为突出的。年少时的博学,导致了他思想的复杂,但儒家思想对他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安社稷”、“济苍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的政治抱负,并为这理想而奋斗一生,最终未能实现这一抱负。这在他早年的诗歌可看出这一理想:“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大鹏赋),“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送外甥郑灌从军)。他被放还山后,他仍高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直至临终绝笔,他虽已如大鹏“中天摧兮力不济”,却还坚信其“余风激兮万世”。可见他的抱负气概,老而不衰。儒家思想造就了李白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当他

64、直面现实的人生和生活现实时“俯视洛阳川”,看到“茫茫走胡兵,流血涂草莱,豺狼尽冠缨”(西上莲花山)的情景,痛心疾首。安史之乱升化了他的爱国主义热情,而且给了他几十年等待寻觅而不得的施展抱负才能的机会。在参加平叛军队后所写的诗歌都充满着昂扬的爱国激情:“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这些诗歌既有高昂奋发的盛唐时代精神,又有李白豪迈自信的个性特征。李白的儒家思想,经自身变形走样,已带有他鲜明的个性色彩。他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对不世之功的渴求以及

65、他为达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游说干谒方式,都有纵横家的印记。李白拥有一腔热血和一身才艺,却不能得以施展,这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李白一生为理想而奋斗,却失败得一次比一次惨,这是因为他志在安社稷、济苍生,而玄宗却需要歌功颂德,点缀升平;他致力于勘乱杀敌,而肃宗却专心于剪除异己,兄弟戕贼。他在诗中愤怒地抗议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扼杀:“我不弃世人,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天宝末期社会政治的黑暗和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理想屡遭挫折,失败打击接踵而至,所以李白的诗歌交织着自信与绝望、追求与颓放、眷念与怨恨、崇高与庸俗等思想感情的复杂矛盾,代

66、表作有行路难三首、梁园吟、将进酒等。它们曲折地反映出时代的矛盾,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可以这样说,儒家思想造就了李白,让李白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这也是他继承了先秦时“忧国忧民”的传统和屈原的风范。爱国和爱民都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不同点在于屈原是为忠君而爱国,而李白则是为爱国而爱国。正是这一点,才让李白敢于讥讽玄宗、肃宗二位皇帝,才敢于傲睨权贵,蔑视封建等级。道教鼓吹的神仙世界,投合李白热爱自由、向往自然的性格。现实生活的黑暗龌龊使他更强烈地幻想和追求美好的神仙世界。道教给李白安上了精骛八极、神游四方的想象翅膀,使他的诗歌增加了恍惚飘逸、光怪陆离的神异浪漫色彩。“李太白古风两卷,近七十篇,身欲

67、为神仙者,殆十三四”(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一),并非夸张。学道问仙是李白求官入仕的“终南捷径”;仕途失意,被放还山后,则是他傲世自高、排遣愤懑的方式。道教和道家思想不仅渗透了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也直接影响了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飘逸,也是后人赞誉李白为“诗仙”的一个原因。李白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创作风格受庄子散文风格的影响比较大,这与道家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李白驳杂的思想和用藏出处的矛盾,都统一在“功成身退”的理想当中。儒家的用世与道家的出世、道教的求仙;纵横农技汲汲于功名与侠义之士的不矜其功、羞伐其德,都统一在“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赠卫尉张卿其二)的理想中。这既合于老子“功遂身退”和全身

68、远祸的思想,又符合扶危济弱、不图报答的侠义行为准则;既能施展他的才能抱负,实现他的自身价值,又能保持他价格的独立和个性的自由。蜀道难一、语篇整体赏析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从“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象一首乐曲的

69、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为什么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呢?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又一段落。这一段极写山势的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标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诗人不但把夸张和

70、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下面再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

71、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如果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象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

72、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在十分惊险的气氛中,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

73、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

74、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

75、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所以殷璠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引自唐诗鉴赏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写作特点赏析(l)大胆的夸张诗人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蜀地山川的雄伟奇险得到了充分体现。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艰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写山的高峻,“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入万壑雷”写急流瀑布。写

76、到蜀地的历史则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写到人的惊恐则是“使人听此凋朱颜!”无论是写山写本写情写事,都运用了艺术的夸张。这些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山水形象的最突出的本质特征,充分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感受。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夸张这个放大镜里,得到非常鲜明、突出和生动的表现。这就是艺术的夸张。(2)奇特的想像诗人的想像力是非常奇特的,诗中各种形象事物、甚至动作细节都是纵横变幻、层出不穷、出人意外。“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些细节描写靠的是惊人的想像!为了说明山的高大,他的想像到“六龙回日”,把太阳和高山联系了起来。有时诗人站立在群山之上:“连峰上天不盈

77、尺。”有时他又回到了悠久遥远的历史岁月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万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他的想像忽而在高山,忽而在深谷,忽而想到月夜,忽向想到白昼。正是借助这种丰富、自由而又奇特的艺术想像,诗人在广阔的大地中找到最适合于表现蜀道山川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六龙回日、黄鹤之飞等等生活现象,并已把它们融合在自己的诗篇中,来表现主题,使自己的诗篇产生了一种神奇飞腾的气势。(3)语言形式的变化多样李白充分运用了乐府古诗这种诗歌体裁不要求有固定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自由采取适当的语言形式等特点,使诗的语言形式更加自由活泼。诗歌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了

78、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变化频频,灵活多样;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诗的前半部分多用长句,蜀道的高山险川被夸张地表现出来,气势奔放畅达。后半部分写到剑阁的险恶环境时,多用四字短句,跳荡有力,惊恐的情绪在这种语言节奏中得以表现。语言形式的变化多端,表现了不同形象和不同情绪。诗人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正是在这种纵横崛崎的语言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琵琶行一、语篇整体赏析白居易的琵琶行早在作者生前,已经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后,一直传诵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

79、命力。如“序”中所说,诗里所写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工听一位长安故倡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诗人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偶遇琵琶女的经过。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

80、就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近邀相见”了。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

81、的难言之痛的。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么”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

82、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徐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进,

83、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在曲终之后,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

84、“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

85、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我”的诉说,反转

86、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二、写作特点赏析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是本诗的显著特点。本诗是一篇长篇叙事诗,在叙事的过程中。宇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琵琶女深挚而隽永的同情。诗人很善于刻画对方的心理活动,而在刻画对方的心理的时候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例如邀请琵琶女相见的几句:“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把一个女子的迟疑

87、、腼腆,既难忍独守空船的寂寞,又不便在夜间与陌生人相会的矛盾心情,十分细致地刻画出来了。又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这些叙述都使人感到诗人对这女子是很理解、很体贴、很同情的。诗人穿插的景物描写也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感情的作用。借“枫叶获花秋瑟瑟”抒写惜别之情,借“绕船月明江水寒”抒写琵琶女的孤单与寂寞,借“黄芦苦竹绕宅生”抒写谪居卧病的凄苦与无聊都是诗中画龙点睛之笔。叙事富于详略虚实的变化,脉络分明,曲折生动。诗从秋夜送客写起,由“举杯欲饮无管弦”引出琵琶声和琵琶女,这些过程都写得比较简单。第二段音乐描写,一共用了

88、二十二句,写得很详尽,把曲调的变化、弹奏的技巧、曲中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再下面又是简单的交代和过渡,只用四句诗说明音乐的效果和琵琶女放拔插弦、整顿衣裳的动作,便转到琵琶女叙述自己的身世。这一段又是二十二句,写得比较详细,特别是她在长安的欢乐生活,连细节都写出来了。接着是诗人的自述,贬谪以前在长安的生活一字不提,着重写谪居浔阳一年来的寂寞。在这一段话里,反复三次诉说没有悦耳的音乐,至于其他种种的细节则一概从略了。在诗人这番话的感动下,琵琶女作了第二次演奏。关于这次演奏诗人改用略写、虚写,只用了凄凄不似向前声”这样一句话便交代了过去,随即结束全诗。对音乐的描写尤有独到之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

89、捉的,如何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呢?这是描写音乐时常常遇到的一个困难。但这个困难在白居易笔下似乎并不存在,他写得那样灵活,那样自如,使人读着他的诗仿佛听到了音乐一般。他是怎样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呢比喻,用一连串比喻反复形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诗句都是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玉相击的声音模拟琵琶这种乐器的音响效果,真是再恰切不过了,人们常以珠圆玉润形容歌声的婉转,“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珠玉,也给人以圆润

90、之感,使人联想到乐曲的和谐。写弹者与听者的感情交流。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忧愁暗恨生”、“满座重闻皆掩泣”等等,都让人感到那琵琶声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听者的共鸣。像这样声情结合,以情绘声,显然比单纯客观地描写效果要好。不仅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如“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来衬托有声的。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特别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传导出乐曲休止、间歇时,那种余音袅袅、令人浮想联翩的艺术审美感受,揭示了“有无相生”的审美规律,是传颂千古的名句。宋词四首柳永(约987一1053)

91、,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宋代崇安(个福建崇安)人。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早年生活放浪,仕途长期不得志,多次应试进士不第。到了晚年才考上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电四”;又因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柳永是北宋的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的词作创调之多,超过其他同人,而且大都为长调。从他开始,慢词始盛,打破了令词垄断词坛的局面,使词体的发展进人一个新阶段。柳永长期置身于歌楼妓馆,与歌歧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写男女风情、反映歌妓等下层市民生活的词作被多。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

92、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

93、士,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李清照自小就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18岁与宰相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是一位金石专家,夫妻两人志同道合,一方面进行文学创作,一方面从事学术研究。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于宋高宗建炎元年( 11 27)南下,辗转江南。后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孤苦零丁,在杭州、金华一带漂泊,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李清照的词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离情别绪,反映她少女、少妇优越闲适的生活和闺房相思的情怀;后期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词作多写故土之思与身世之感,风格也变得低回婉转,凄苦深沉。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李清照集漱玉词辑本传世。

94、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宋代词坛上,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在词人中,他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闯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

95、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喜泰三年(1203),辛弃疾64岁退居江西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佗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

96、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佗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雨霖铃一、语篇整体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通过这种描写,十分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离别给予青年男女的爱情以多么沉重的打击。这首词正是爱恋歌妓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感情交织着的作品,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是写别后的情景。开首三句,如果简单看成叙事,好象只从送别的时间、地点说起,而其实,既没有象后面的“清秋节”明确

97、指出时间,也没有象后面的“都门”明确指出地点。如果简单看成写景,也好象只在对着长亭的当儿,听到寒蝉在叫,看到骤雨刚停,而其实,不仅声音、形象中有异样的情味,即呆对着的长亭也不是单纯的建筑物。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应该说,这主要是抒情,是融情入景,是即景抒情,从抒情写景中可以看出时间和地点,不能简单作叙事或写景理解。“都门帐饮无绪”两句是实写不忍别又不能不别的情况。“都门”是指汴京门外。北宋自赵匡胤称帝那年(960)起就建都在汴京,即东京。“帐饮”是沿用向来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的词语,不要呆看

98、,在小馆子饯行也是同样的意义。“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留恋处”,花庵词选作“方留恋处”,意更明显。“兰舟”是用木兰刻成的船。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

99、。就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的活动过程来说,这样集中的刻画这种形象是有必要的,因为作者主要情思的表现是放在后面的层层设想上,不可能在这方面做过多的描述。以上都是实写当时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字一直贯注到下半片别后心情的描写。“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烟波”是波面象轻烟笼罩着,是愁人的景象。“暮霭”是傍晚的云气。“沉沉”是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从汴河南下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所以说“楚天阔”。这两句是由当前情景过渡到以后情景的写法,也是融情入境、即景抒情的写法。时间接近黄昏,景色模糊了,而离别的情绪也是黯淡的。作者在这种景色中,那暗淡的情绪就变得越发黯淡了,更何况渺茫的前程?

100、于是就把所有的景色都涂上了更加黯淡的色彩,复加以必要的扩张,说“千里”,说“沉沉楚天阔”。这么一来,给予读者的感觉就不光是自然的景色,更深刻的是这种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下片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是特提,是说道理,是把一时的、特殊的情况说成永恒的、普遍的情况。词学批评家刘体仁曾这么说过:“中调、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不欲明粘。”我们从这两句词中可以体会出这种道理。说全脱吗?不是。分明是说“伤离别”,又是“清秋节”,和这词的表现是一致的。说全粘吗?也不是。分明是说“自古”怎样怎样,不限于这个场合。这样的写法,用文艺理论上惯用的话来说,那就是作者有意识的把自己的私

101、情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提出来了,说明在冷落的清秋的时候这种难堪的离情,凡是多情的人都会具有的。这种把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提高到一般的合情合理的现象,也就扩大了这首词的意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历来为人所称诵的句子。就词义看,是紧接上面“念去去千里烟波”两句而来,是深一层的想念,想到今夜酒醒的时候,不见心爱的人,只对着岸上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微明,这情景是多么难受。这也是情景交融的写法。为什么特别为人们所爱赏,甚至有人拿这两句词来代表柳词呢?这两句的好处怕还是在于集中了许多触动离愁的东西来表现他这次的愁怀。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削减愁怀的,酒醒就无异愁醒。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

102、的愁,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排遣了。 “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时的景象,这时一切景象都特别凄清,难以感受。古代要赶远程的行人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动身,因而也常常在这个时候送别。至于杨柳和别情有关,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历来都是这样看法,“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杨柳和离别似乎已成为具有必然性的联系了。两句词里集中写了那么多最能触动离愁的东西,又写的异常鲜明生动。应该说,这是它感动了许多人的主要原因(柳永这次离别虽然是傍晚,但他这两句接触到了一般的情况,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不能认为他自相矛盾)。“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是更深一层推想到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情况。只从“

103、良辰好景”和“千种风情”这种特别美好的场合中来说明光景等于虚设,风情与谁共语,那平常日子的难捱就更不消说了。这是一种简练的写法,在意(内容)不在笔(字句)。“良辰好景”是值得欣赏流连的,离开了相爱的人,也就没有心情去欣赏流连,这“良辰美景”不是等于虚设吗?二、写作特点赏析1.融情入景的写法“寒蝉凄切”应作一句读,因为这写的是送别的大环境,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植柳,“高柳乱蝉嘶”,所以这句正是写柳上蝉鸣,而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自然会触动离情。这实际上已经点明了主旨,下面接着说“对长亭晚”,意思就更确定了,因为“长亭”在唐宋时期已经被当作离别地

104、点的通称。词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这正是融情入景的写法。2.虚实相济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读完下片再回过头来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些话的内涵了。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的确是难舍难分啊!3.巧妙的过渡长调的过渡最不容易,既不能“全脱”,又不能“明粘”。这首词上

105、片的歇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真是既不“全脱”又不“明粘”。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家称这类句子为“换头”,意思是跟上片的起拍句字数不一样),也承接得巧妙: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是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些自慰的意思;忽然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开拓了诗的境界,下面再说别后生活的设想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语篇整体赏析这首词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名篇。它和苏轼著名散文前赤壁赋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

106、月。当时,作者四十七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多了。苏轼此次被贬,是“乌台诗案”造成的后果。元丰二年(1079),新党何大正、舒檀等人说苏轼以诗文谤讪朝政,八月苏轼被捕入狱,同时牵连多人,造成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幸得张方平、范稹等人极力营救,才于十二月底出狱,贬往黄州。由于作者在政治上遭受到一次严重的挫折和打击,思想异常苦闷,于是便常常在登山临水和凭吊古迹之中来寻求解脱。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忘情于政治,有时因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诱发,他便无法保持内心的暂时平静。他的热情,他的理想,他的牢骚不平,往往要通过文学这一喷火口,火山爆发式地喷薄出来。这首念奴娇就是这一思想感情冲击下的产物。这首词描绘了赤壁

107、附近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以及对老大无为的感叹。上片写景,由景入情,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开篇两句,大气包举,笼罩全篇,反映出作者的主导思想:历史上的“风流人物”都免不了要被浪花“淘尽”,更何况无声无息的碌碌凡夫!无穷的兴亡之叹、高唱入云。次二句以精炼的笔墨点出时代、人物、地点,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好铺垫。“人道是”三字,既烘托出古战场家喻户晓,世代相传的声名,又暗中交待这个“赤壁”并非当年廛战之地,只是人们的传说而已。“乱石穿空”三句,是诗人目击的奇险风光,大有令人魄动魂惊之势。那穿空的石壁、拍岸的惊涛、如雪的浪花,都似乎是在向后代显示当时的威烈,诉说着当年

108、“英雄人物”所建树的辉煌业绩。这三句,有仰视之所见,有俯视之所得;有远景,有近景;有色彩,有涛声。全词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景色,但却写得意态纵横,精神饱满。古战场的声势被和盘托出,渗透到全篇的每一角落,只待人物出场了。“江山如画”两句,承上启下。下片以“遥想”二字紧承“周郎赤壁”与“多少豪杰”过渡巧妙自然。这一阕可分两段。从“遥想”到“樯橹灰飞烟灭”, 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对敌的雄姿,抒发作者赞佩向往之情。作者抓住某些具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从“故国神游”到结尾,又是一层。在这五句里,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游”,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某种虚无主义态度。“人生如

109、梦”一类的感慨,本来是整个封建社会中惯用的陈辞滥调。不仅苏轼如此,在其他许多文人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当然需要批判对待。但是,就本篇来说,贯穿始终的并不是“人生如梦”的 悲慨,而是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对建功立业等远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牢骚和愤慨。总的来看,这首词的基调是健康向上的。本词的艺术成就很高。最突出的一点是它创造性地刻画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此之前,作为词这一新兴的文体形式,主要用来描写男女风情及羁旅闲愁。柳永词的内容虽已有所扩展,但幅度有限。苏轼进一步开拓和扩大了宋词的新路。他不仅大量填写长调,而且以诗为词,用词来写景、咏物、抒情、叙事、说理、刻画人物。这首词就是刻画

110、历史人物的名篇。因为词的篇幅短小,容量有限,它不可能象小说、戏曲那样在广阔的背景上展开描写。所以这首词紧密结合抒情这一特点,以极其精炼的笔墨,采取正面刻画(“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等)、侧面陪衬(“人道是”、“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等)与反面烘托(“墙橹灰飞烟灭”等)的手法,把抒情、叙事、写景、咏史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用墨不多,而形象生动。全词笔力雄健,风格豪迈,不愧是豪放词的首创,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据南宋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日: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

111、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段故事说明,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柳永词与苏轼词在风格上的明显不同了。二、写作特点赏析1.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之前,也曾因“乌台诗案”他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复杂心情。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但格调是豪壮的。豪壮情调首先来自于对赤壁景物的描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

112、的向往。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们的遗迹,这就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最景仰的英雄,这里先埋伏一笔,接着就来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词人写到这里,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然后用慨叹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豪壮情调还来自于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称,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表明了词人对他的景仰;到下片再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英雄形象就变得格外鲜明了。一开始就提到“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人的深

113、意在:一是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敌方的战船烧成灰烬。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啊!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词的最后一层似乎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

114、种含义,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固足已使人生悲,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2.烘托和映衬 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映衬是烘托的一种,一方面是以乙托甲,但反过来甲也具有托乙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形势,是作者亲眼所见,虚景则是火

115、烧曹营,是作者的想象,二者相互衬托,是谓虚实相济;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这首词波澜起伏而章法严整,跟作者巧妙地运用这两种表现技巧有关。声声慢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上片主要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迭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词人写作此词时,已是形单影只,孤身飘零,生活一下子从幸福的颠峰跌入痛苦的深渊,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人已是多么相像啊,它让作者的身心一时

116、都难以承受。于是只有借酒驱寒,借酒浇愁。“三杯两盏谈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欲以酒暖身,借酒浇愁,可是酒的滋味却又那么淡。“淡酒”无力,是酒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正当作者独自对酒伤心伤神之时,猛然间抬头看到南飞的大雁,再细看,那大雁不就是曾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而今大雁依旧,人却不是那两人了,也不会再有什么书信捎来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满地黄花堆积。憔

117、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话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在过去是有丈夫为她摘花,但是在这残秋之季,作者所见、所感却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可如今又由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丈夫不在了,只能看着它一朵朵、一瓣瓣地悄然凋落,多像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

118、作者不能自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面对这种情形,怎能用一个愁字写得尽呢!这是对前文的概括。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痛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二、写作特点赏析1.巧用叠字开头连下七组叠字,声情并茂,堪称创举。十四字分三层意思:第一层写外在动作,第二层写所处环境气氛,第三层写内心感受。这样的开头,把诗人哀愁忧伤、惆怅迷茫的内心感受和凄清寂寞的外在环境融为一体,真切地反映了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给全词定了基调,而且铿锵有力,如珠走玉盘。真是别出心裁,出奇制胜。2.语言浅俗自然“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这次第”,是宋代口语。

119、以家常情,写心中事、身边景,发肺腑情,似是信手拈来,但语浅意深,显得非常自然真挚。3.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梧桐、急风、细雨、飞雁、黄花等,作为秋(愁)情的衬托,情景映衬,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辛弃疾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他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饱含着这样深厚的内容。词的上阕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

120、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分为两层。“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舞谢歌台”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是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

121、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1165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词的下阕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第一层:“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

122、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

123、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藉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庸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佛狸洞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三句是第三层。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

124、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二、写作特点赏析词中用典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辛词中用典很多,内容大多跟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特别是这首永遇乐,除了回顾作者四十三年前南下归宋经历

125、那一层之外,全属用典。历来的评家对此颇有不同看法。词的上片不是用史家的方式评论历史人物,而是借历史人物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词人既已来到当时的抗战前线,渴望自己能实现恢复中原的宿愿,他对曾经在这个地方成就了大业的英雄怀着景仰的感情,是极为自然的事,其中也含着用英雄们的业绩鼓励、鞭策自己的意思。这样写,可谓蕴藉极深。其次,词中也有一条明显的叙事、抒情的线索:词人知道这个地方在三国孙权时代曾经出现过繁华的景象,想去探寻它的遗迹,然而没有见到,昔日的“舞榭歌台”已经荡然无存,这使他感慨万千;可是他看到了在“斜阳草树”掩映下的刘裕的故居,这时他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幅当年刘裕誓师北伐的图景来,他为刘裕“气吞万

126、里如虎”的形象而激动不已。这样写在艺术上是极为成功的,无可指责。词的下片描绘一幅令人沮丧的历史图景:宋文帝元嘉年间王玄谟“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这是词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的仗。上片既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的基本方针,也是极其自然的。这是诗词中常用的讽喻手法,因为当时执政的韩侂胄急于事功,主张立即出兵,词人这样写,含有委婉劝阻的作用,不可跟政论混为一谈。再下一件事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长江边的瓜步山上建行宫,词人借此表示: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不迅速谋求恢复,后果将不堪设想。词人将这番意思艺术地融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幅图景里,颇能发人深思。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

127、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地、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综观全词,用典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那些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词人的思想感情也使人觉得触手可及。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这是辛词用典的一大特点。诗词三首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中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中表达了一个行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这首诗,让人们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

128、的爱国之心。他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陆游。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频频向宋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陆游从小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

129、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作为一名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或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

130、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

131、婉约派。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正因为他托身权贵门下,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

132、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虞美人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熟悉的一篇。相传后主于生日(七月七日)晚,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虞美人,可说是后

133、主的绝命词了。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了反而心烦,他劈头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好奇!然而,从后主处境设身处地去想,他对人生已经绝望,遂不觉厌春花秋月之无尽无休,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见。后主面对春花秋月之无尽时,不由感叹人的生命却随着每一度花谢月缺而长逝不返。于是转而向人发问:“往事知多少?”一下转到社会现实中了。“往事”,自然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国当皇帝的时候,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 ,都已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他深深叹惋人

134、生之短暂无常。“小楼昨夜又东风”,缩笔吞咽。“又东风”点明他归来后又过一年。时光在不断消逝,引起他无限感慨。感慨什么呢?“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放笔呼号,是一声深沉的浩叹。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阑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表现出后主任情纵性,无所顾忌的个性,和他那种纯真而深挚的感情。“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他遥望南国慨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传出物是人

135、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亡国之音哀以思”,由于亡国,李煜由一国之主,跌落为阶下囚,他失去了欢乐,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悔恨,他的追思,他对家国和自己一生变化的痛苦的尝味。以上六句的章法是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如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多少“往事”的短暂无常相对比。第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又东风”三字翻回头与首句“春花”“何时了”相呼应,而与第四句“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第四句“不堪回首”又呼应第二句“往事知多少”。下面五、六两句,又以“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在这六句中,“何时了”“

136、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曲传出。最后,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在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了。九字句,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

137、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这最后两句也是以问答出之,加倍突出 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后呼后应,流走自如的地步。显然,这首词是经过精心结构的,通篇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结合成谐和协调的艺术整体。在李煜之前,还没有任何词人能在结构艺术上达到这样高的成就。所以王国维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惟李后主降来后之作及水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可见李煜的艺术成就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感之深,故能发之深,是感情本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王国维说得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

138、血书者也。”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词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这个特色在这首虞美人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以致使李煜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夜)李煜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吗!(选自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二、写作特点赏析1.起伏跌宕的笔法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

139、实景。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作者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作者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片。一开始又是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作者想象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深沉啊!2.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这首词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读着它,令人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

140、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这种写法,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书愤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句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

141、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元年,主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他

142、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

143、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愤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惘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别的。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佗胄起兵抗金,他还跃跃欲试。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

144、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书愤之“愤”,实在是愤中含悲,愤中含忧,愤中有报国之义。二、写作特点赏析1.豪壮之中流露愤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用具体的形象概括当年的战场生活,这里是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坚定意志的具体表现,气概豪壮。尽管如此,他却仍然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壮志未酬,鬓发先已斑,这就不能不使人想想,问题在哪里?这样,就把那些投降派的阻挠和干扰,从字里行间表现出来了。同此“长城空自许”的悲愤,就能够特别强烈地震撼人心。2.对比手法的运用昔日的浩气壮举与今日的颓衰年迈对比,感慨岁月无情,壮志难酬;诸葛亮的积极进取与当今权臣的苟且误国对比,表现作者怀古伤今的悲愤和无奈。这

145、些使诗人的感情跌宕起伏,形成波澜,冲击读者的心灵,引起强烈的共鸣。扬州慢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扬州自隋唐以来,即处于大运河和长江航运的枢纽地位,也是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商业发达,市肆繁华。宋朝在这一带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治所。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等城,烧杀掳掠,此后仍然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1161),隆兴二年(1164),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烽火连年,扬州自然受到影响。淳熙三年(1176)冬至这一天,在一场大雪之后,姜夔路过扬州。他说:“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

146、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繁华的城市已变为一片断井颓垣。姜夔看到山河残破,不禁产生了诗经黍离所反映的情感。他自比为周代的大夫,在西周颠覆之后,看见宗庙宫室的废墟上长满了庄稼,心里感到悲痛。 姜夔在小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今,指眼前的扬州;昔,指杜牧笔下的扬州。姜夔用对比、衬托的方法,描绘出扬州的荒凉景象。这座富庶的城市,楼阁林立,丝管纷纷,但到姜夔前来游历时已经面目全非。上阕说:“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淮左,指淮南东路。竹西,指竹西亭,在蜀岗上禅智寺附近。词中首先指出扬州是淮南的著名都城,而竹西亭又是景色宜人的去处,衬托出姜夔在开始的旅程中驻马暂停

147、,本来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来观赏古城的。但实际情况却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当年垂柳夹道、春风弥漫的十里街衢,如今却是一片自生的荠菜和野麦,青色无限。这又衬托出,这里的居民大都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几乎看不到人们活动的迹象。“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兵。”“胡马”,指金朝的骑兵。“窥江”,指两次打到长江北岸。从此以后,扬州也只剩下荒废的池塘和高耸的古树,而劫后幸存的人们至今感到愤恨,不愿再提起这种残暴的战争。姜夔有这样的体验;凡是有创巨痛深经历的人,常常不愿意提起这种经历,因为怕引起痛苦的回忆,自己的心灵重新受到一次折磨。“犹厌言兵”,表示对这种战争的极端憎恶,这一句话刻划出创巨痛深的

148、人们的复杂心理状态。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清角,指发音凄凉的号角。戍楼上号角吹出的使人感到阵阵寒意的声浪,震荡着空城。号角的声音更显出这座空城的可怕的寂静。作者的痛苦心情层层增添,达到了高潮。下阕说:“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郎即指杜牧。姜夔认为他具有极高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但料想他如今重来,看到古城的沧桑变化,也必定大吃一惊。这几句衬托出,扬州所遭受的破坏远远超出姜夔的意料,因而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下来。“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上引杜牧赠别诗中有“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以初春枝头的豆蔻花比喻美丽的少女。杜牧的另一首遣怀诗说:“落魄江湖载酒

149、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青楼,指妓馆。杜牧的这两首诗是写他的才华和作诗的表达能力。姜夔对这时复杂的情感,自己认为已经不能表达了,即使杜牧重来,也难以为他表达出来。姜夔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这场灾难,但心情同样是创巨痛深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二十四桥也见于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桥名。当年的明月夜,有多少人在桥上赏月,不时听到美人吹箫的声音,而今桥仍然存在,水中微波正环绕着月影荡漾,但冰冷的月亮却默默无声。还有谁来欣赏月光!多么寂寞的月亮!“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可怜桥边的

150、红芍药,仍然每年盛开,还有谁来欣赏呢?多么寂寞的芍药!物尚如此,人何以堪,悲痛的心情又达到一个高潮。本词层次清晰,语意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谴责,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二、写作特点赏析1.以景现情,化景物为情思“淮左名都”,说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会;“竹西佳处”,使人联想到唐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是写词人想象中扬州昔日繁华的图景。“春风十里”,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中自然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胡马窥江”表示对侵略者的愤恨,以“废池

151、乔木,犹厌言兵”揭露侵略者给扬州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词人对扬州人民的同情和感时伤世的意绪。最后用听觉细节“清角吹寒”渲染凄清的氛围,点明扬州已成一座“空城”,初步写出了词人的“黍离悲”。再用“二十四桥”“红芍药花”等景物,衬托当今扬州的衰败。二十四桥在唐代曾是游人荟萃之地,杜牧曾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形容那里的欢乐图景,然而今日却是满目凄凉,使人不忍目睹;桥边的红芍药花无知而开,让人更觉辛酸。这是化景物为情思的写法。2.化用前人诗境入词境化用前人诗句是词中用典的又一种方式,化用的目的是加深词中意境,促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化用前人诗句也有多种方式,可以借用原句或在原句基础上

152、改动一字或数字,可以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可以化用诗句或整首诗的意境。这首诗既有借用词语,又化用了词中意境,包括“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语,全出自杜牧以扬州生活为主题的七言绝句。用杜牧诗句中的意象所蕴涵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之意,来与今日的扬州形成比衬,极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元曲三首元代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那就是曲。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以曲辞为主的一种综合艺术。元代杂剧作家约有二百人,他们的创作活动以公元1300年为分界线,大致可以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市),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杂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白朴、王实甫、康进之、高文秀、

153、纪君祥等约三十人。这一时期作品数量很多,内容丰富,其中有的提示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暴露了社会黑暗,有的对人民的反抗精神给予热情的歌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最杰出的是大戏剧家关汉卿。关汉卿一生共创作了六十三个剧本,多方面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关汉卿多以深刻细腻的笔触写男女情爱和离愁别恨。他尤其擅长描写妇女形象,同情他们在封建制度下的不幸遭遇,歌颂她们的不屈斗争。窦娥冤是他最优秀的剧本之一,其他如救风尘、望江亭、调风月、单刀会等剧作也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富有现实意义,他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代表元杂剧最高成就的另一部佳作是王实甫的西厢记。这部作品以反封建礼教的鲜明主题,以生动细腻的

154、形象刻画和华美的语言,博得人们的广泛称赏,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其他如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等剧作也都著名。元杂居中的后期创作由北南移,以杭州为创作中心。后期杂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和前期相比,已逐渐趋于衰微。这一时期,作家脱离人民脱离现实的情况日益严重,失去了前期战斗的光彩,不少作家过多追求音律辞藻,在表现形式上也失去了前期质朴活泼的本色美。后期杂剧作家成就较高的有郑光祖、宫天挺、乔吉、秦简夫等人。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显示了对自由婚姻的热烈追求,全剧充满浪漫气息,是后期杰出的作品。其他如乔吉的两世姻缘、宫天挺的范张鸡黍等剧作也有一定的影响。杂剧创作

155、一直延续到明、清,但始终不能出现元代的创作盛况,优秀的作品也比较少。散曲在元代是韵文的主体。元散曲作家可考姓名的有二千多人,和杂剧创作相似,元散曲的创作大略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著名的散曲作家大都是杂剧作家,比较重要的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刘致、睢景臣等人,他们的作品大多通俗畅晓,具有曲的本色,其中马致远的散曲成就居全元之首。他第一个把愤世厌世之情写入散曲中,双调夜行船秋思是他传世的代表作。他的另一首写景小令天净沙秋思以二十八字刻画出一幅动人的天涯行照图,堪称千古绝唱。其他散曲作家的创作也各有千秋。关汉卿多以深刻细腻的笔触写男女情爱和离愁别恨。白朴的作品以抒情写景的小令尤为出色。刘致创作的两篇

156、长套端正好上高监司反映了现实内容,并扩大了散曲的题材范围。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以诙谐的语言嘲弄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他们的创作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影响。后期出现了较多专写散曲的作家,作品也由前期的俚俗质朴转向高雅华美。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张可久和乔吉,他们的作品注重音调的和美、辞藻的雕琢,已经很少有曲子的特色了。明清散曲作家也很多,但总的说来,作品缺乏新鲜的内容,没有太大的成就。其中比较突出的作家在明代有王磐、陈铎、冯惟敏、薛论道等人。他们的作品能程度不同地接触现实,并且能显示出自己的创作个性。蟾宫曲叹世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马致远是牢骚最盛的一位,也是宣泄牢骚的技巧最高的一位。

157、就如这首蟾宫曲,既名之为叹世,自然意在抒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但终其篇无一字针砭当世,而只是罗列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借助读者对历史的联想来体味作者的意图;通过“咏史”达到“叹世”的目的,这种借古喻今的曲笔,可以容纳作者更深的心迹和底蕴,也正是作者技巧的高明的表现。且看他对历史是如何撷取,又是如何评说的。咸阳,是当时秦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形势又极为险要,凭此天险即可足当数倍于我之敌,故有“百二”之称。百二,或谓二之于百,或谓百之于二百,皆言天险可以凭借之意,因此,“百二”也就成了山河险固的同义语,“咸阳百二山河”也就成了当年楚汉相争的焦点。不过,对于这样一场为推翻暴秦统治而进行的历史大搏斗,作者却

158、以“两字功名;几阵干戈”轻轻带过,仿佛是无足轻重的功名之争。评点江山,口气虽大,透露出来的却是对历史的虚无主义态度。“项废东吴”,指的是项梁与项羽叔侄二人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杀会稽郡守而起兵的故事。会稽郡治在吴(今江苏吴县),历来泛称东吴,故有此说。“刘兴西蜀”,指的是刘项共同推翻秦朝后,刘邦受封汉王,占据巴蜀和汉中,他以此为基地,与项羽展开了为期五年的楚汉之争,并最终战胜了项羽。所谓“度东吴”和“兴西蜀”,乃为了对仗的工整而举例,意在标明刘项成就的事业,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壮丽的一页,极为有力的一跃。但是作者却把它说成是瞬息幻灭的南柯一梦,认为于世无补。这就进一步表明了他的虚无史观。下面又说起

159、了韩信的故事。韩信是“汉兴三杰”之一,与萧何、张良齐名,在歼灭项羽主力的战斗中屡建奇勋,受封齐王。后因有人告他谋反,汉高祖刘邦以随游云梦之名,召而执之,贬作淮阴候。继而为吕后所杀。“证果”一词本佛家语,指悟道有得,元杂剧中多用作应验、结果的意思。“兀的般证果”,即(直落得)这样的结果。用结果得祸把当初的建功立业也一古脑否定了。至于蒯通(即蒯彻,避汉武帝名讳而为通),乃韩信幕下辩士,曾劝韩信莫听高祖之命,索性起兵叛汉,韩不从,终遭祸。蒯料知自身亦不能免,遂假装疯魔逃遁,但仍为刘邦所执。刘邦原欲烹之,但为蒯通历数韩信“十罪三愚”,实为之评功摆好所感动,最后还是赦免了他。所以作者说蒯通说的不是疯活,

160、不过,真话也不能免韩信一死。反映的仍是功业无用,不足立身的观点。用得最为巧妙的还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成语。他显然是对前引楚汉故事的呼应,而句型合乎曲谱的要求,韵脚又与全曲所用“歌戈”韵相应,镶嵌得真是天衣无缝,这种成语的引用,给人以贴切而俏皮的美感。不过,它的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一语双关,承上启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引申义已成为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种人情反复的讽喻。用这句成语导引出“醉了由他”这样一种超然物外、不问是非的情态,就显得十分自然了。褒贬历史常为的是褒贬现实。作者从历史故事的征引中生发出的叹世的感喟,也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反映在本曲中的这种世道无常、人生如梦的低沉情调,可

161、常见于马致远的曲作中。其强烈若此,意味着在他的生命旅程中似曾经历过大的蹭蹬、大的波折。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二、写作特点赏析1.通俗平白、简洁明快的语言特点。曲子采用的文字,接近当时的口语,没有难懂的地方,使人一看就懂,如“两字功名,几阵干戈”等。在历数历史事实的时候,没有大量的铺排,利用了“南柯一梦”“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成语,自然就达到了叹世的目的。2.短小精悍,概括性强。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否定,对许多说不清是非功过的现实政治表示了反感,语言明快,如飞流入涧,一泻千里,表现了豪放派元曲作家的风格。四块玉别情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此曲用代言体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结构到音情都有值

162、得称道之处。曲从别后说起,口气虽平易,然送别的当时,既觉“难舍”,过后思量,心绪自然无法平静。说“相思”只“一点”,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就绝。这就强调了别情缠绵的一面,比起强调别情的沉重那一面,似乎更合情理,此即所谓藕(偶)断丝(思)连。“凭栏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二重意味:首先点明季节为暮春(杨花如雪)时候,此时节容易动人离思,句中或许还含有“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那种暗示别时情景的意味;二是点明处所系有栏杆处,当是高楼;与此同时也就点明了女主人公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她在楼头站了许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时时“拂

163、”。 “杨花雪”这一造语甚奇异,它比“杨花似雪”或“如雪的杨花”的说法,更具有感性色彩,手法接近“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中的“香腮雪”。末尾三句“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分明是别时景象,它与前数句的关系不甚确定。可有多种解会:一种是作顺承看,女主人公既在“凭栏”,不免由望中情人的去路而引起神伤,“溪又斜,山又遮”乃客路光景,“人去也”则完全是痛定思痛口吻。这一解类乎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的意境。另一种是作逆挽看,可认为作者在章法上作了倒叙腾挪,使得作品结构不直致,结尾有余韵,近乎小山词所谓“从别后,忆相逢”(晏几道)的写法。而这两种解会还可以融合,因为那倒

164、叙也可以看作是女主人公的追忆。这种“多义”现象包含着一个创作奥秘。接受美学认为,学欣赏是一种补充性的确定动,读者须用自己的想像填作品的未定点和空白。此曲妙,就在于作者在关键处巧设了这样的未定点和空白,而使作品具有多义性和启发性,令人百读不厌。二、写作特点赏析1.表现手法多样。这支小令分为两个层次,写法不同。前三句 是一层,写离别相思之情,用直接抒情的方式。第二层,以景衬情,景中含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境界雄浑,耐人寻味。这是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艺术效果非常好。2.语言浅近平易。散曲有“街市小令”的特征,语言通俗浅易。如“相思”只“一点”,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能绝,强调了别情缠绵的一面,比起强

165、调沉重来说,合情合理,容易理解。写情景的语言,更是诗情画意,读来韵味悠长。一、语篇整体赏析高祖还乡鉴赏这套散曲的审美效果,应该说有赖于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我”。“我”字虽然出现在第五曲,实是贯串始终的。请看:首曲写驾到之前,“我”之所见。社长不寻常地奔走告示人民穷于应付,但也忍不住地“又言”、“都说”私下议论;另一些惯于见风使舵的人,已经乔装打扮执盘抱酒,路旁迎候;形形色色反映得可调客观、真实,但也流露出几分厌烦与讥讽。二至四曲,写车驾已到,“我”以“不曾见”的眼光一观察,以自己的理解与语言一描述。庄严肃穆的仪仗、侍卫,变成了离奇滑稽、莫名其妙的大杂烩,怪人怪物“大作怪”的丑剧。而皇帝呢?虽未出

166、场,却已经无可辩驳地沦为这丑剧中的一角,可见作者用心之巧。“我”说得滔滔不绝,“一本正经”,实是“老母鸡变鸭”面目全非,却又是歪打正着,因为堂皇与丑恶、羊头与狗肉,本来就是封建统治者的两面。“无知与智慧”、“正经与诙谐”,如此奇妙地统一,实在出人意料,令人忍俊不禁。什么衣锦还乡、君临天下的威风,统统在笑声中化为乌有。第五曲,“我”看到“大汉”下车,先是目空一切,转眼又挪身相扶,狂傲与作态熟练地集于一身,这瞬间的虚伪与奸滑出逃不过他的目光(这又是一处伏笔)。冤家路窄,抬头一看,原来弄得全村不宁迎来的却是早已领教过的家伙,可气可恶?“险气破我胸脯”,一面结束了迎驾、接驾,一面开启了下文。六七两曲,

167、“我”在怒气难平之下,直数其人的根底、劣迹,嗜酒贪杯、强索暗偷、欠债不还,实是一个地道的痞子,无赖!如果说这是以往的刘三,那么眼前呢?且听下曲。结尾一曲,“我”的话进退跌宕,尤为奇妙。(你既是这么有权有势)欠我的钱粮就从公差赋税中扣除掉,不是易如反掌吗?再说,(赖了多年,人家没把你咋的)今天就说是刘三回乡,又有谁会揪住你不放?凭什么要搞改名换姓的鬼把戏叫什么汉高祖,莫非想压根儿不认帐了变来变去还是个无赖!一派“糊涂”言,皇帝不成形。听者捧腹大笑,刘三无言以对。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一场轰轰烈烈的“高祖还乡”不过为“我”提供了一个笑骂的舞台,戏的灵魂与效果全出于“我”,奇思妙想,令人惊叹。“我”,当

168、然只能说是一个乡民的艺术形象。同样,作品中的“刘邦”也有虚构的成分。据史记高祖本纪所言,早年的刘帮是做过亭长,有过“好酒及色”、撒泼扯谎的行径;但此一时彼一时。司马迁写西汉十二年(前195)高祖还乡,那真是盛大的、欢乐的聚会,临别时尤“复留止,张饮三日”。可睢景臣采用了有舍有取和取其事而又反其事的手法,从而使“刘邦”的无赖一以惯之,其大胆的创意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一创意更新奇可贵的价值,还在于把嘲弄的锋芒直指君王,这在身处皇权至尊的社会中,其敢于“犯上”的勇气可谓空前。高祖还乡的情节是有特色的。曲的开头“我”的眼中所见形形色色、清清楚楚,喜剧性并不在“我”,而在周围的人和事。二至四曲,才转向”不

169、曾见”,情节也就在“不识而识”中展开。第五曲,又由“不识”而变为“认得”,情节急转。第六七两曲,是主、转之后的直下,将“认得”二字,在明确无误的数落中得以充实。最后又以“认得”刘三,而转到“不识”汉高祖为何意,妙笔点题,收束全篇。这种”识与不识”、“清醒与糊涂”的反复交替,既写活了人物,丰富了形象,也使得故事情节生活化、真实化、戏剧化,因而嘻笑怒骂也就自成妙文了。从人物到情节、从题材到主题,无不表现出它的“新奇”之处。当然,这一奇作的出现自有其现实生活的土壤和时代精神的需求。但是,不可否认,在它不朽的艺术光芒中,是深深地凝聚了不凡的胆识、智慧与创造的才华。二、写作特点赏析1.粗犷朴野、幽默泼辣

170、的艺术风格。睢景臣的高祖还乡的艺术风格是粗犷朴野、幽默泼辣,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由于文章风格的需要,它故意通过一个质朴、天真、无所畏惧的农民的所见、所感、所言、所行来揭示“高祖还乡”的盛举。吓人壮胆的仪仗,在质朴的农民的眼里、心里不可理解,“村民”并不懂得什么“仪仗队”,他们更不认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只好依据自己的生活知识加以形容了;这样写,就剥光了堂皇富丽的外衣,在荒唐可笑中显示了辛辣讽刺和意味深长。而要揭本质,就不得不把“村民”写成有钱、有粮、有地、有房的富裕户了,这样写,完全是为了揭露无赖刘三老底的需要。睢景臣的高祖还乡虽是文人之作,但元曲广泛吸取了民间养料,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

171、;全文的大量口语、俚语都说明了这一点。这样写,不但真实地传出人物的感情,使人感到声音笑貌如在眼前,而且这样揭刘三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通俗风趣的语言特点。语言的主要特色有两点,一是通俗性。通俗性是元曲的“本色”特征。凌蒙初在谭曲杂剳中说:“自成一家言谓之本鱼,使上而御前,下而愚民,取其一听而无不了然快意。”这里强调的是通俗,要求人人都听得懂。该曲这一特点是很鲜明的。全曲俗语、口语用得很多。如(1)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幺大户。(2)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肥。(3)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4)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5)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充分运用农民口语,能真实地传达出人物的感情,使人感到音容笑貌如在眼前。二是趣味性。语言的趣味性表现在用语很形象、描摹生动风趣。如“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常言俗字,扭作曲子,点铁成金,信是妙手。”本篇曲用常言俗字达到了点铁成金的水平,增添了曲子的民间性、通俗性,给读者以诙谐感和轻松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