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基础巩固】随着近代工业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据此回答12题。1.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加入到了城市垃圾的行列。这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的特点是()A.数量不断增大 B.品种不断增多C.变化大 D.治理越来越困难解析:第1题,城市垃圾指的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第2题,由材料“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加入到了城市垃圾的行列”可知,城市垃圾的品种不断增多。答案:1.B
2、2.B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34题。3.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台风、寒潮土地荒漠化、盐碱化A. B. C. D.4.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公害病生物物种锐减A. B. C. D.解析:第3题,图示显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把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可能会产生滑坡、泥石流、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地震、台风等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第4题,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
3、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能、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据图可知,箭头b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若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则可能会引起土壤污染、公害病等问题;水土流失、生物物种锐减,属于人类不合理的索取造成的。答案:3.D4.A俄罗斯历史上曾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回答56题。5.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6.当地出现该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放牧 B.过度
4、樵采C.过度开垦 D.过度灌溉解析:第5题,该垦荒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不合理的垦荒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第6题,据材料中“垦荒”可知是过度开垦。答案:5.C6.C7.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空回答图中数码处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林区过度采伐森林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洪灾。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水土流失。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河流净化能力降低。河沙过量开采河床堤岸河岸后退洪水灾害。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海水入侵。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航道变浅。(2)以上环境问题的形成是由(填“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的。(3)为了使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
5、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图中范围内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解析:第(1)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处为山地,林区过度采伐森林使地面缺乏植被保护,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湖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加剧洪灾。图中处属于山坡地,山坡地的森林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如在山坡地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必然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处上游用水量剧增,会导致河流补给量减少,甚至需要从河中调水,河流径流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降低。处过量开采河沙,导致河床河堤破坏和坍塌以致河岸后退,造成洪水外溢,引发水灾。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污染地下
6、淡水资源。处河流径流量减少,流速降低,海水入侵,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海水的顶托下,在河口大量沉积,使河流入海航道变浅。第(2)题,以上这些环境问题的形成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第(3)题,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由第(1)题可知,图中范围内,人类首要的任务是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或山坡地植树造林。城市地下水不能过量开采或利用,夏季地表水及时回灌,补充地下水,尤其是要保护好水源地和水源林,使河流清水长流,增大河流径流量。答案:(1)河湖泥沙淤积砍伐森林减少坍塌地下水水位下降淤积(2)人为(3)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图中范围内人类首要的任务是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或山坡地植树造林。城市地
7、下水不能过量开采或利用,夏季地表水及时回灌,补充地下水,尤其是要保护好水源地和水源林,使河流清水长流,增大河流径流量。【拓展提高】大气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研究表明,气溶胶会加剧近地面12千米处大气边界层(直接受地表影响最强烈的垂直气层)的逆温现象。2018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的“陆地边界层大气污染垂直探测技术”项目,在河北省启动了大气边界层污染加剧观测实验。据此回答89题。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气溶胶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溶胶减少大气中臭氧含量逆温抑制大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逆温增强地面长波辐射A. B. C. D.9.在河北省启动大气边界层污染加剧观
8、测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矿产资源 B.环境质量C.交通条件 D.政策支持解析:第8题,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可以起到类似云层的作用,能阻挡阳光,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溶胶对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影响不大;气溶胶会加剧逆温,逆温抑制大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逆温会导致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减少,使地温降低,从而削弱地面长波辐射,据此分析正确。第9题,由材料可知,此次实验在12月份开始启动,此时为冬季,河北地区进入取暖季,燃煤取暖导致大气中气溶胶颗粒增多,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在河北省启动大气边界层污染加剧观测实验,可以为提高环境质量提供必要的数据。答案:8.
9、C9.B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1011题。省级行政区环境问题类类类类广东四川新疆M10.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分别对应的类别是()A.类、类、类、类B.类、类、类、类C.类、类、类、类D.类、类、类、类11.M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西藏 B.安徽 C.山西 D.黑龙江解析:第10题,广东和四川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酸雨严重,受寒潮影响小,所以类为寒潮,类为酸雨;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所以类为土地荒漠化,则类为水土流失。第11题,M省水土流失严重和受寒潮影响
10、大,应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该省级行政区应位于黄土高原。答案:10.B11.C【挑战创新】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酸雨是因大气中存在过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导致pH低于5.6的大气降水。酸雨属于二次污染物,其环境影响是区域性的。目前在世界范围已形成几大酸雨区,我国西南地区酸雨污染严重,频率高,单场雨pH最低曾达3.35(重庆)和3.41(贵阳),并已蔓延到广东、广西等省级行政区。(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西南地区酸雨的类型,以及该类酸雨的主要成因。(2)北方有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何南方酸雨重于北方?(3)简要说明酸雨对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我国西南地
11、区煤炭资源丰富,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中含硫,硫经过燃烧形成硫氧化物,再在空气中氧化遇水形成硫酸,故我国西南地区多硫酸型酸雨。第(2)题,南方酸雨重于北方的原因需要结合酸雨的形成条件来分析。我国北方气候干燥,相比南方降水少。此外,南方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南方多酸性土壤,北方多碱性土壤。第(3)题,酸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均会造成恶劣的影响。酸雨会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土壤肥力下降;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腐蚀破坏建筑物。答案:(1)硫酸型酸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中含硫,硫经过燃烧形成硫氧化物,再在空气中氧化遇水形成硫酸。(2)北方降水量少,难以形成酸雨;南方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南方多酸性土壤,北方多碱性土壤。(3)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土壤肥力下降;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植物生长;腐蚀破坏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