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期中考试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的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中的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
2、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具有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微善,真性情。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或心智锐敏,或性格刚烈,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传承与任意流淌。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待人谦和,且品行坚韧,是
3、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传承与清醒高扬。(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材料二: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但她为人处世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性格,变得十分世故。“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
4、的意义。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于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认为需要药治。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
5、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险恶社会的人。(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材料三:薛宝钗多年来蒙
6、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首先得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玉色蝴蝶,觉得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这固然反映了她的
7、封建正统观念,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的,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的,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王夫人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宽慰王夫人
8、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奸”,并无铁证。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女子之美是各美其美,美得适度,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B红楼女子的美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的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C材料二中,曹雪芹设计出以“冷香丸”治
9、疗宝钗的“热毒”,这是一种精彩的写法。D“冷香丸”对宝钗治疗内热外冷的分裂性格有益,同时对宝钗扭曲真实心性又有害。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理由阐释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的一项是()(3分)。A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B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C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D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3下列说法中,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A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B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C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D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
10、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而不是为了贬损黛玉。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怀揣羊羔的老人李娟太阳完全沉下群山,天色却仍然明亮、清晰。我们出去散步,沿着河岸走了两公里后,四周景物才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便开始往回走。河谷对岸森林密布。河水清澈,宽阔,冰凉刺骨的水汽一阵阵扑面而来。在天边悬了整整一天的白色月亮,已转为金黄色,向群山深处沉去。这时,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声远远传了过来,凄惨又似乎极不情愿。我
11、们循声音爬上河岸边高高的岩石,走进一片深深的草甸。这里有一片沼泽,我们小心地绕着走。前面远远走来一个老人,近了,这才弄清声音的出处原来在她怀里。那个老太太像抱小孩子一样,把它竖起来,一手搂着它的小肚皮,另一只手托着它的小屁股。小羊惨叫连连,不舒服极了,一个劲儿地挣扎。于是老太太就换了姿势,把羊扛到背后,像背包袱一样斜着反背着人家,一只手绕在肩头攥着两只小前蹄,一只手反到背后攥着另外一对后蹄。这下她自己倒轻松了好多,可怜那羊羔更痛苦了,于是叫得也越发不满。我们都笑了,这个又高又壮的老太太我们都认识,她常去我们家小店买东西。是这附近唯一的维族。“怎么了?这是”她乐呵呵地:“它找妈妈嘛,看它哭呢!”
12、回过头来,天色已很暗了,依稀可见老人家的粉红色碎花长裙在深深草丛中晃动。而她绿色的头巾已完全成为黑色。一到冬天,我们店里卖得最快的东西是橡胶奶嘴。冬羔不像春羔易成活,很大程度上得靠人工喂养,人们买奶嘴是喂小羊羔吃奶。家家户户都得预备一些纸箱子给将要出生的羊羔垫窝。常有人打发孩子到我家商店要纸箱子。谁家冬羔产得多,推开他家的门,一眼就看到炕边墙根一排纸箱,每只箱子探出一颗小脑袋。小羊羔真是可爱的小东西。它有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若是小山羊,额头上还会有一抹刘海儿。它的嘴巴粉红而柔软,身子软软的,暖暖的。我们这里有的年轻姑娘在冬天里串门子,会搂上自家的一只小羊羔(就像城里的女孩上街搂宠物狗似的)
13、,一身温柔干净的处子气息,用孩子一样喜悦新奇的小嗓门轻轻交谈。小羊羔们就软软地、乖巧地各自趴在主人香喷喷的臂弯里,互相张望。有的夜里,正围着桌子吃饭呢,这时厚厚的棉布门帘一拱一拱的,像是有人要进来。“是谁?”却又不答。掀开门帘一看,没人,脚下却有动静 一只银灰色小羊羔从我妈脚边快快地、一扭一扭跑了进来,跑到火炉边,晃晃身子,抖落身上的雪屑,熟门熟路走进厨房,把案板架下的白菜扒拉出来,细嚼慢咽。你无法恨它,尽管白菜只剩最后一棵了。只好帮它撕几片叶子,一直等到主人找上门来。有时候,在雪窝里捡到一只,颤颤巍巍地蜷着,就抱回家养一养,到时候自有人找上门来要回去。我们家也养过一只羊。我想它小时候一定特别
14、可爱,否则我妈也不会把它惯成这样 它居然不吃草!只吃麦粒和玉米。你听说过有不吃草的羊吗?我妈说:“幸好不是个人,否则更难对付。”它被圈在小店后面的窗台下。平时静悄悄的,一听到店里有动静,就撕心裂肺地惨叫,还把两条前腿搭在窗台上,嘴巴贴在玻璃上做出哀怨的神情。弄得来买东西的顾客都以为我们怎么虐待它了呢,纷纷指责:“你们就给它一点吃的嘛!”顾客一走,它立刻安静了,从窗台上跳下去。乖乖地卧在自己的小棚里。我妈打开窗户,指着它的鼻子说:“你!你!”然后在其无辜的注视下,无奈地往它堆满了青草的小食盆里再添两把苞谷豆儿。“等着瞧,总有一天我非吃了你不可!”在夏牧场,我们漫山遍野地走,常常与转场的驼队共行一
15、程。这些浩浩荡荡的队伍,载着大大小小的家当,前前后后跟随着羊群,一路上尘土荡天。那些人,他们这样流动的生活似乎比居于百年老宅更为安定。他们平静坦然地行进在路上,怀揣初生的羊羔。母羊冲着自己的孩子着急地咩叫不停,它是整支队伍里最不安、最生气的成员。尽管如此,这样的场景仍是一幅完整的家的画面。初生的小羊羔和初生的婴儿常常被一同放进彩漆摇篮里,挂在骆驼一侧。当骆驼走过身边,随手掀起摇篮上搭着的小毛毯,就有两颗小脑袋一起探出来。还有一个怀抱羊羔的老人,她看起来快要死了,但怀中的羊羔却又小又弱,犹是初生。她衣衫破损,神情安静。脚下一摊血淋淋的痕迹。她站在河边。河水轰鸣,冰雪初融。春天就要到了。我一直在想
16、,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吧?有着更为丰富、喜悦的生命内容。至少我所知道的羊,于牧人而言,不仅作为食物而存在,更是为了“不孤独”而存在。还有那些善良的,那些有希望的,那些温和的,那些正忍耐的我所能感觉到的这一切与羊羔有关的美德,以我无法说出的方式汇聚成海,浸渍山野,无处不在。我不相信这样的生活也能被改变,我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方式有一天会消失。(选自李娟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画横线处看似矛盾,实则表现了牧区人民坚守劳作传统,逐水逐草而居,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勇敢和智慧。B文中描绘的两位老人以及“我”的
17、母亲,都表现出对小羊的呵护和喜爱,都不仅仅是把小羊当做牲畜来看待。C我妈指着它的鼻子说:“你!你!”是指责小羊太贪吃,可又舍不得饿着它,只好往它的小食盆里添苞谷豆儿。D文章结尾处,表现作者对牧区地域情感的认同与眷恋,十分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并且不希望这种生活方式被改变。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讲述第一位老人的故事时,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好奇。B写我们家养过一只羊时,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旨在表现小羊聪明狡猾又可爱。C文章构思十分巧妙,两位怀揣小羊羔的老人形象,一起一止,贯穿全文,深化主题。D作者对第二位老人怀抱小羊形象的描写,看似
18、冷静,实则对比强烈,充满艺术张力。8文章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作者说“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你如何理解?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嗟乎!师道之不
19、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
20、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材料二: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
21、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B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C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D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11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22、是( )(3分)A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乐师是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指各种工匠。B韩愈,字退之。古人讲究有名有字,名和字既有区别又有意义上的联系。旧有“幼名冠字”之说,意即古人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年二十行冠礼而后取字。C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中,唐朝的两位学者分别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D六艺经传,师说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易已经失传许久。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12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体现了老师的职责。韩愈的这个观点,被视为
23、对老师的经典定义。B“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一句用一个叹词,表明作者对当时不从师学习的风气的感叹。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引用士大夫的话,写出了其荒谬,带有讽刺意味。D师说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13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4分)(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分)14韩愈传中,韩愈在“为文”上体现出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二) 古代诗歌阅
24、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注: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15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A 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 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
25、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 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D 本诗情感炽烈。作者将收复失地的快意抒发得酣畅淋漓,但同时也暗含着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16.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借此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试分析。(6分)(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曹操短歌行里用“ , ”的疑问来喻指人才难求。(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展现迷离恍惚、道路弯曲不定的世界的两句诗是“ , ”。(3)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
26、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20世纪以来,不断发生的违背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的种种事件令人痛心。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是否能够生存发展,环境急剧恶化、局部冲突不断、贫富差距拉大、过度追求物质享乐等等,这不能不促使人们警觉:地球怎么了?未来路在何方?是继续沿着彼此对抗、唯物质享乐是求的旧路走下去,还是改弦易辙,走上包容和谐、互尊互利的康庄大道?这是急需全人类共同思考的现实命题,也是不同文明共同面
27、对的严峻挑战。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大会2016年明确提出:我们尊重不同文明,我们向往天下大同,我们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世界和未来,大会发出开展不同文明间的互动和交流的倡议,最终目标是推动构建“_”“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湮没了对精神的追求,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缺乏_导致彼此不信任,造成了世界的不平静。这样,现实离人类的美好理想渐行渐远。在当下这样一个大格局大_的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国际的挑战、中外对比的现状启示我们,中华文化的弘扬已经到了_的时候,应该自觉地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人类社会秩序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28、是()(3分)A 20世纪以来,种种不断发生的违背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规律的事件令人痛心。B 20世纪以来,种种不断发生的违背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的事件令人痛心。C 20世纪以来,不断发生违背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规律的种种事件令人痛心。D 20世纪以来,令人痛心的违背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的种种事件不断发生。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化要有自信和勇气,要敢于直面大国霸权主义,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B中华文化要有自信和勇气,要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敢于直面大国霸权主义C中华文化要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要敢于直面大国霸权主义,要有自信和勇气D中
29、华文化要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要有自信和勇气,要敢于直面大国霸权主义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和光同尘沟通演化刻不容缓B和而不同沟通演变刻不容缓C和光同尘勾通演变迫在眉睫D和而不同勾通演化迫在眉睫(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大家常挂在嘴边。饭后适当散散步,对于大多数健康的人来说,有助放松心情,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所以一直被视为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不过,。正确的做法是,饭后不要马上散步,最好饭后休息二三十分钟,再开始散步较为适宜。如果饭后马上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
30、液供应就相应减少,对于一些体质较差甚至是多病的人来说,最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在北方的冬季,有些人在餐厅进餐时吃得红光满面,大汗淋漓,如果饭后匆忙离开,在外面瑟瑟的寒风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容易引起风寒头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脏的供血负担。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建议“饭后百步走”。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见余雯出了大门,英子忙催促道:“我们快走吧,要迟到了!”B何老师对他说:“要记住,我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C既然我们话不投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是各回各家吧!D对我们的警告,请不要置若罔闻,要积极配
31、合,而不是逃避。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丘论语)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B2A3C4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进行论证,最后总结
32、全文。主体部分运用例证法,论证了“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有可商榷”这一观点,进而证明曹雪芹塑造宝钗这一形象的特点与成功。主体两段都运用让步思维和转折思维来证明论点,先承认对方的观点有道理,再转而阐述其观点的不合理性,以退为进,说理严密。文章论证时有破有立,既批驳了“指责宝钗奸”这一不合理的观点,又树立起“宝钗性格是复杂的”“作者塑造宝钗的成功性”的观点。5从创作原则看,红楼梦是要塑造“真的人物”,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从写作手法看,红楼梦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
33、【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红楼女子的美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的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错误。原文材料第4段说“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指的是“有些女子”和“另一些女子”,选项范围扩大。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材料二第2段说“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性格,变得十分世故”,这不是胡菊人先生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第3段说“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的内容在第4段。故选A。3
3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C,“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错误。材料三第3段说“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三第1段说“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先明确观点,再在后面分开论述,最后一段总结,故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两个“比如”:“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这是典型的举例论
35、证。主体两段都运用假设论证方法,先承认对方的观点有道理,再转而阐述其观点的不合理性,以退为进,说理严密。文章论证时有破有立。如“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属于作者要驳倒的观点,“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属于立论。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三则材料分析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分析角度紧扣众人的评说中思考,从人物的真实性思考,如材料一说“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美的世界”,这是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角度。从读者审美角度思考,如材料二说“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而
36、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可见立场不同,评价不同。可从作者创作手法思考,如材料三说“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可见作者使用的手法也影响了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可综合这些分析作答。6.C(3分)(妈妈怪小羊故意在顾客面前做出受委屈的样子,让顾客以为我们虐待它了。)7.B(3分)(写了我妈把小羊当孩子看,和小羊“斗智斗勇”的温馨场景,旨在表现以我妈为代表的牧区人们珍爱生命、淳朴善良的美德。)8(4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描绘了游牧地区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为故事发生创设了静谧温馨的环境,(1分)烘托了
37、人物形象,(1分)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1分)深化作品主题。(1分)9(6分)牧区小羊有着更为丰富、喜悦的生命内容。游牧地区的小羊不被视为牲畜,而被视为家庭成员,像孩子一样被陪伴依赖,被爱被呵护。小羊被视为平等的生命被尊重。小羊被人们看作生命的延续,寄托着生命的希望。(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满分)10. D 11.D(失传许久的是乐) 12. D(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错)13.见课内翻译,1个分句,建议1分。14、不拘一格(或不拘俗套或不拘偶对),敢于创新(或敢于独树一帜), 务反近体 15. D 16. 尾句描写寒食节时朝陵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通过联想方式,想象朝陵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欢快的场面;(3分)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故土收复、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的美好愿景。(3分)17. (1)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2)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3)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18.C 19. A 20. B21.D22.饭后散步也有讲究 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 室内外温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