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766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六)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12题。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2下列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解析:1.A2.D第1题,长白山天池是典型的火山湖,由火山喷发而成。第2题,火山口附近的岩浆岩遍身气孔,为喷出型玄武岩(浮石是火山爆发的岩浆在空中凝固后胶结成密度较小的石块);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2、的是沉积岩;岩浆岩源于内力作用;大理岩是变质岩。火山活动在时间上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之分。火山喷发会喷出大量的火山砾(渣)、火山灰以及岩浆,颜色呈灰黑色。粗的火山砾(渣)及岩浆会在火山口附近沉积,细小的火山碎屑可以随风飘至远处沉积。下图示意山西省最大盆地大同盆地(远古时期为大同湖)局部区域地质剖面情况。读图,完成34题。3该地地质历史上火山的活跃期有()A1个 B2个C3个 D4个4该地不存在的地质作用是()A火山活动 B岩层断裂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解析:3.D4.B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火山碎屑层有4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则可以判断有4个火山活跃期。第4题,由火山熔岩可以判断,该地经历了

3、火山活动;由湖相沉积层可知,该地有流水堆积;由黄土层可以判断,该地有风力堆积;由图示地质剖面情况判断,该地没有出现过岩层断裂。“蓝窗”曾经是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的著名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如图),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据此完成56题。5“蓝窗”景观属于()A海蚀地貌 B海积地貌C喀斯特地貌 D冰川地貌6造成“蓝窗”景观坍塌的主要动力是()A潮汐 B波浪C冰川 D流水解析:5.A6.B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马耳他是地中海岛国,景点“蓝窗”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据此分析,蓝窗位于

4、海岸边海蚀崖的附近,海水作用比较广泛,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因此判断“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为海水侵蚀。“蓝窗”景观属于海蚀地貌。第6题,“蓝窗”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浪较大,海水侵蚀作用较强,破坏最强。据此判断导致其坍塌的主要动力为波浪,B正确。内蒙古东部赤峰市境内的阿斯哈图石林是世界罕见的“冰川石林”(图1)。该地貌是由坚硬的花岗岩山体受冰川侵蚀、冰川融化的流水侵蚀及风化等作用形成。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沉积物,数字序号代表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78题。7片麻岩由花岗岩受到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它属于图2循环图中

5、的()A乙 B丙C丁 D戊8目前,该地貌景观所受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 BC D解析:7.B8.D第7题,据材料可知,甲、乙、丙、丁、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沉积物。据图2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箭头特点可知,风化物容易被外力搬运到低洼的地方沉积,变为沉积物,即甲为沉积物;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即乙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丁为岩浆,戊为岩浆岩。三类岩石都可以被风化形成风化物。片麻岩属于变质岩,是由花岗岩受到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即由戊变为丙。故选B。第8题,据材料可知,该地貌是由坚硬的花岗岩山体受冰川侵蚀、冰川融化的流水侵蚀及风化等作用形成。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目前,该地貌景观裸露突

6、出于地表,主要受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图中表示风化作用,表示侵蚀、搬运、沉积作用,表示固结成岩作用,形成乙沉积岩。故选D。9甲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乙图是某地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球状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甲图所示区域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并分别说明判断依据。(2)若乙图为甲图O地地表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试简述其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根据甲图岩层形态可知,甲图所示区域经历了地壳运动,依据是沉积岩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岩层发生断裂,错动位移。有岩浆活动,依据是该地形成了岩浆岩。第(2)题,若乙图为甲图O地地表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形成过程先是岩浆

7、侵入,冷却形成花岗岩。后因地壳相对上升,地势抬高,受外力侵蚀,使花岗岩出露地表。花岗岩受外力风化、侵蚀剥落,形成乙图的球状风化地貌景观。答案:(1)地壳运动,依据是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岩层发生断裂;岩浆活动,依据是岩浆活动形成了岩浆岩。(2)岩浆侵入冷却形成花岗岩;地壳相对上升,外力侵蚀使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外力风化侵蚀剥落,形成球状风化地貌。1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不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流水溶蚀造成解析:选D读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

8、误;读图可知,断层顶部存在一个侵蚀面,由此判断断层上覆岩层形成时间晚于断层,断层顶部的砂岩层被岩浆侵入,因此花岗岩的形成要晚于断层顶部砂岩的形成时间,即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高压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错误;读图可知,丙处为石灰岩,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正确。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读图,完成 23 题。2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A侵入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喷出岩3对该景

9、观形成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解析:2.B3.A第2题,据材料可知,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说明该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因此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沉积岩。第3题,据材料可知,该山体呈红褐色,说明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峡谷地貌。所以该景观形成过程: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故选A。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脊部平缓,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

10、冰川区(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46题。4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A中国 B巴西C加拿大 D澳大利亚5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A湖泊 B冰面河C塌陷沉积 D冰下河道6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4.C5.D6.B第4题,由材料可知,蛇形丘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因此该地主要为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的陆地区域,加拿大纬度较高,存在有大陆冰川。第5题,在冰川消融期间,冰融水增多,沿着冰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在隧道中的冰融水流受到上游强大的静水压力,挟带着许多冰碛物不断搬运、堆积,并可逆坡运行,直至冰

11、水堆积物堵塞隧道。当冰体全部融化后,这种隧道堆积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第6题,夏季气温高,冰水流量大,带入湖泊的物质以沙为主,堆积量较大;冬季冰川停止消融,冰水断流,湖泊沉积主要为黏土和有机物,堆积量较小。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材料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当地时间2021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2 000米以上。(1)据图说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指出默拉皮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及判断依据。(3)分别说出图中所属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简述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

12、理意义。解析:第(1)题,据图说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外力作用分析。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经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碎屑物质;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厚度不断增大,逐渐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第(2)题,主要从岩浆的来源分析,岩浆主要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上升穿过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喷出地表,所以波及了地幔和地壳。第(3)题,根据图中箭头的物质转化,指向变质岩为变质作用。指向岩浆,为熔化作用。表示低处岩石抬升,表示地壳上升。表示岩石的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第(4)题,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地表形态的塑造、矿产资源的形成及区域物质、能量传输等方面。地质循环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地质循环使地表发生高低起伏的变化,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岩浆活动和物质搬运等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并促使地表环境不断演化等。答案:(1)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碎屑物质;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2)地幔和地壳;判断依据:岩浆主要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3)为变质作用,为熔化作用,为地壳运动,为风化、侵蚀作用。(4)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并促使地表环境不断演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