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课时作业一、练基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汽,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之效。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我
2、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差强人意B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差强人意C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心满意足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妙笔生花心满意足答案B解析第一处,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根据前文“秦砖汉瓦”,此处选用成语“雕梁画栋”。第二处,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
3、果。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此处是形容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建筑精美,根据“虽没有皇家气象”,此处选用成语“美轮美奂”。第三处,妙笔生花: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根据前文“此联内容很好”,选用成语“妙笔生花”。第四处,差强人意:形容尚能令人满意。心满意足:形容心中非常满意。主语若是令人满意的对象,其前一般要加“令人”,此处没有“令人”,故此处用“差强人意”。故选B。(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对仗之工整,含意之深刻B概括之全面,含意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C对
4、仗之工整,含意之深刻,概括之全面,回味之无穷D概括之全面,含意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本题要按逻辑顺序来排序,应先“概括”,后才知其“含意”,故排除A、C两项。另外,“回味之无穷”是表达效果,一般要排在最后,排除B项。故选D。(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5、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仔细阅读这句话,可发现,这句话病因有两个:一个是成分残缺、一个是逻辑混乱造成的语序不当。是因为“年代久远”,“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这幅咏竹联“已经记不起来了”,排除A、B两项。但是“这副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和前面内容形成转折,排除D项。故选C项。2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作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6、具体指导。答: 答案(示例)“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两人”“两个”;“他”改为“杨先生”;“拜读”改为“看”;“大作”改为“作品”。解析“位”作为量词是敬称,称自己应用“个”“人”;当着对方的面,说“他”有不够恭敬之嫌;“拜读”是敬辞,称自己看别人作品,此处是对方看自己作品,可直接说“看”;“大作”是敬辞,称别人作品,此处称自己作品,应直接用“作品”。3下列各句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运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
7、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答案A解析中心论点表述有误。文章说是“虽曰天命”。二、练模拟4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称为润例或润格。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
8、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C金石:金指铜器,石指石碑等,二者合称金石。研究金石上古文字及有关资料的学问,叫做金石学。D闲章: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内容的印章。常刻吉语、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答案B解析阳文是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5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D四库全书
9、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答案B解析鲁班的姓氏不是鲁,他是姬姓,公输氏,名班,称他“鲁班”是因为他是春秋时鲁国人。6下列对古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答案C解析“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7下列对古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月的初一称
10、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常是作者自谓。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答案A解析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8下列对古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很
11、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D“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答案C解析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9下列对古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
12、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答案C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是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10对古文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C胡床:亦称“交床”“交椅”,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D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答案D解析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11下列对古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中,表时间,中午1
13、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答案A解析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辰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指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12下列对古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司马
14、、司徒、司空。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答案C解析“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帝后的死当称为“崩”。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13下列对古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为基点,中国古代因一人而株连亲属家属的制度,秦时取三族,不问男女少长皆弃市。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答案A解析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业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