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过关检测( 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A级达标检测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广泛生长着一片片不起眼的生物类群,这些类群被称为生物结皮。齿肋赤藓是生物结皮的主要植物,其依靠独特的叶子顶端芒尖,以垫状丛生的生长方式在沙漠表面生长。一旦水分充足,齿肋赤藓就会快速从休眠中的黑色复苏成嫩绿色,成为“荒漠中的绿毯”。下图示意齿肋赤藓景观。据此完成13题。1齿肋赤藓以垫状丛生的生长方式在沙漠表面生长,是因为垫状丛生的生长方式能()A减少沙丘移动 B增加土壤有机质C减少水分散失 D降低风蚀影响2齿肋赤藓在休眠前夕,叶子顶端芒尖最重要的功能是()A吸收空气中的水汽 B反射太阳
2、强光照射C减少雨滴飞溅 D防备动物食用3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可看到齿肋赤藓快速复苏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1.C2.A3.A第1题,水源是植物在沙漠中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垫状丛生的生长方式能减少水分蒸发和散失,利于齿肋赤藓维持生长。而A、B、D三项均属于齿肋赤藓生长带来的生态效益,不是维持其生长的条件。第2题,根据材料“一旦水分充足,齿肋赤藓就会快速从休眠中的黑色复苏成嫩绿色”可知,齿肋赤藓休眠是因为缺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进入夏季后,白天气温高,蒸发大。夜晚气温较低,水汽易在叶子顶端芒尖遇冷凝结成水滴。第3题,从文字材料可知,齿肋赤藓成为“荒漠中的绿毯”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充
3、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春季气温回升,西风把来自海洋的水汽带入该地区,形成降水,从而出现“荒漠中的绿毯”。森林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由林冠截留能力、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土壤蓄水能力等各部分所组成(如下图所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方流域森林的林冠截留能力、土壤蓄水能力约是北方流域的二倍;而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则相反。据此完成45题。4南方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较北方小,这是因为南方()A枯落物分解较快 B山地多,平地少C林冠截留雨水多 D常绿林,不落叶5北方土壤蓄水能力较南方弱,最主要原因是()A枯枝落叶少 B平原广大,地势较低平C林冠截留少 D土壤质地疏松,粒径大解析:4.A5.D第4
4、题,南方地区气温高,枯落物分解较快,地面枯落物积存少;南方和北方都可能存在山地和平地;林冠截留雨水与持水能力关系小;常绿林也落叶。第5题,北方枯枝落叶积存量大;北方土壤质地疏松,粒径大,蓄水能力差;土壤蓄水能力与地形、林冠截留关系不大。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完成67题。6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7甲、乙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解析:6.B7.A第6题,图中
5、显示,沿X方向,植被由荒漠变成森林,说明降水逐渐增加;沿Y方向,植被由热带荒漠变为温带荒漠,说明热量逐渐减少。第7题,图中甲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所在地区降水比热带荒漠地区多,气温比温带草原地区高,故甲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热带草原。同理,可以推断出乙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加拿大落基山南段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2020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到加拿大旅行考察。读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810题。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温尼伯的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苔原带 D冰原带9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依次过渡为()A森林
6、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草原B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C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D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10游客继续西行至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莱斯布里奇景观不同,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基础是()A热量 B地形C水分 D洋流解析:8.B9.C10.C第8题,图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显示,温尼伯为较高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第9题,北美洲落基山以东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因此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降水越来越少,植被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第10题,温哥华位于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被山地抬升形成迎风坡降水,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因此
7、降水丰沛;而莱斯布里奇处于背风坡,降水少。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113题。11该山地位于()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12甲地的植被应为()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13与北坡相比,南坡()A水土流失较严重 B自然带数目较多C年降水量较小 D气温垂直递减率更大解析:11.B12.D13.A第11题,该山地南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偏高,应为北半球的山地,同时该山地基带植被为针阔混交林,说明该山地位于中纬度地区,故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第1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该山地基带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则甲地植
8、被应为针叶林。第13题,南坡冰川位置低,说明该坡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严重。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博斯腾湖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淡水湖(见下图),其所在地年降水量不足70 mm,蒸发量却在1 800 mm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方向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解析:第(1)题,博斯腾湖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淡水湖,因所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故降水不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博斯腾湖周边的高大山脉有较多的积雪和冰川,故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第(2)题,适宜
9、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因此湖泊西北方向拥有面积广阔的芦苇地。芦苇为鱼群提供饵料,为飞鸟提供栖息地,使湖区出现“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的景象。同时,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生长提供肥料。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积雪、冰川。(2)适宜的湖泊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为鱼群提供饵料,为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生长提供肥料。B级素能演练地冰花也称“霜柱”,冬季夜晚,当气温低于0 ,风速较小时,温暖的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会产生凇结,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有时连成一片,宛似雪地金针菇。下图为地冰花景观图,图中
10、白色部分为地冰花。据此完成12题。1地冰花形成的土壤条件是()A干燥而紧密 B土壤温度低C潮湿而松散 D土壤水分少2地冰花与霜的形成不同,原因是()A风力大小不同 B水汽来源不同C温度高低不同 D阴晴状况不同解析:1.C2.B第1题,根据材料“冬季夜晚,当气温低于0 ,风速较小时,温暖的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会产生凇结”可知,土壤条件需要潮湿而松散。第2题,根椐材料分析,形成地冰花的水汽来自土壤层内部;而霜则是大气中的水汽在寒冷地表凝结。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北纬42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3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
11、范围为()A62N68N B52N58NC50N54N D52N62N4从低纬向高纬,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解析:3.B4.C第3题,读图,图中针叶林分布范围在42N以北1 1001 800 km。纬度差1,距离相差约110 km,可计算出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为52N58N。第4题,针叶林在一定的适宜温度环境下生长,从低纬向高纬,山麓地带的气温不断降低,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也逐渐降低。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贾维斯岛位于太平洋的中部,岛上多大风,海拔最高处仅为7 m,地表多为沙质土壤,生长有极为稀疏低矮的灌木植被,珊瑚礁环
12、绕周边,但最近太平洋异常的水温使这里成了“珊瑚坟场”。图1示意该岛地理位置,图2示意该岛平均各月晴天天数。(1)分析贾维斯岛气候干旱的原因。(2)生态习性是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固有适应属性。推测贾维斯岛上植被的生态习性。(3)简析这里形成“珊瑚坟场”的原因。解析:第(1)题,贾维斯岛气候干旱的原因,结合两图从纬度、气温、蒸发等方面分析。第(2)题,根据岛屿环境特征:炎热干旱、沙质土壤、多大风天气,分析植被特点。第(3)题,该岛屿位于热带地区,岛屿周围浅海有大量珊瑚生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该海域水温异常,导致大量珊瑚死亡。答案:(1)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晴天天数多,日照强烈;多大风天气,地表蒸发旺盛;岛屿地势低平,水汽难以抬升形成降水。(2)该岛处于热带,植被耐高温;岛上气候干旱,植被耐旱;植物多生长在沙质土壤中,植被耐贫瘠;岛上多大风天气,植被抗大风。(3)该岛屿位于热带地区,周围有大量珊瑚生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该海域水温异常,导致大量珊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