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第3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2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
2、的政局形势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3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4中共在某次会议上制定的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A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 B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C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D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复行直接
3、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宣言在此强调 ()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个人拥有的政治权利民权与反帝相结合改变国家政体A BC D6“武昌之战,可谓民国史上一大事。然吾人所重视者,尚不在于此后战局如何转移,及吴佩孚地位如何消长,而在唤醒中外,注意于两种新事实及其结论:第一,孙中山所率之革命党,今乃有攻到武汉之武力是也。第二,北洋正统之消灭是也。”“武昌之战”后,国民革命的中心 ()A由珠江流域移到长江流域B由长江流域移到黄河流域C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D由长江上游移到长江中下游71919年孙中山演讲中
4、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下列哪一件事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8从毛泽东的职务变化可以读出中国革命的曲折光辉历程。按其先后顺序,排在第二位的是 ()A作为中央特派委员领导秋收起义B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C被迫辞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职务D被撤去军事指挥权的职责9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战争的推动B南昌起义的爆发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0“山歌越唱
5、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这首民歌最有可能创作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1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票据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红军反“围剿”斗争期间借粮的凭证B南京国民政府向百姓征粮的票据C陕甘宁边区政府向群众借粮的收据D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发放给居民的粮票12红星报曾刊登一份文件,上面记载:“军委纵队党的干部会议完全同意洛甫(即张闻天)同志关于反对五次围剿的总结的报告,一致确认中央政治局的决议。”文件提及的“中央政治局的决议”实际上是()A中共一大决议 B遵义会议决议C中共七大决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二、非选择题(第1
6、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材料2:有些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材料3: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的。在近一个世纪中,“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推向前进。“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请回答:(1)根据材料1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因和特点。(8分)(2)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五四运动“补课”和“起点”的含义? (8分)(3)根据材料3和所学知识,谈谈
7、“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4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中国红军长征记材料2: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长征开始前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
8、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中国红军长征记材料3:1935年2月上旬,中央给陈毅等人拍来电报,大意是:中央政治局开了扩大会议。博古等负责同志的单纯军事观点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这次行动他们要负责。这是严重的失败,但不是政治路线的错误。对于中央的电报,当时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过去的错误的确不是政治上的错误。陈毅说:“我的看法不同。他们在遵义还不能提政治路线,提政治路线党要分裂的,只能提军事上错了。博古错了,让博古下台,这样全党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完成长征。中央主要是政治上的错误,政治上的错误导致了军事上的错误。”三年游击战争回忆请回答: (1)遵义会议着重解决了什么问题?材料
9、1再次强调了什么问题?(4分)(2)据材料3,说明陈毅对于中央来电的理解是否正确。(6分)(3)据上述材料,说明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0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由人民直接行动”,说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A、B、D没有群众基础。答案:C2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蒋介石认为,“二十一条”违背了民心,损害了国民的自信,引发了五四运动,导致了军阀的没落。可以看出,蒋介石充分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答案:A3解析:分析材料可以了解到,梁漱溟支持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赞同学生表达爱国热情,但对于使用暴力破坏法治的做法表示反对。联系各选项,A项
10、符合题意;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D两项说法错误。答案:A4解析:根据内容可知,这是党的“一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会议确定今后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答案:B5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民权”“ 一般平民所共有”“ 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可知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表述错误。答案:A6解析:从“吴佩孚”“北洋正统之消灭”等信息判断“武昌之战”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革命中心由广州即珠江流域转至武汉所处的长江流域。答案:A7解析: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但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此孙中山先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行了
11、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即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所以此题应选D。答案:D8解析:被迫辞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职务是在大革命时期(19241927),排在第一位。作为中央特派委员领导秋收起义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1927年,排在第二位。被撤去军事指挥权的职责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1933年,排在第三位。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是在1949年,排在第四位。所以正确答案为A。答案:A9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根据题干第二个高峰大约是19311934年左右,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革命小高
12、潮。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南昌起义时间是1927年,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建立,时间不符,排除。答案选C。答案:C10解析:由“红色瑞金”,“工农政权”就可以判断出答案为B。答案:B11. 解析:仔细观察图示,可得如下信息:“瑞京”“一九三四年”“红军”“人民委员”“陈潭秋”,综合分析可知A正确。陕甘宁边区是在1937年至1949年之间形成的。计划经济开始于1953年。答案:A12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张闻天”“五次围剿”判断应是在遵义会议上。答案:B二、非选择题13解析:第(1)问根据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以及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的作用回答;第(2)问从五
13、四运动的彻底性以及其历史作用答出含义;第(3)问结合五四运动的过程概括出主旋律。答案:(1)导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挫败,日本获得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性质:反帝爱国运动。特点:“劳工”(无产阶级)在运动后期起了主力军作用。(2)第一次历史巨变指的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第二次历史巨变指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主旋律是指爱国主义精神,还包括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14解析:第(1)问依据
14、材料信息回答。第(2)问着重理解陈毅的原话,中央强调不是政治上的错误是一种策略,中央的意图是维护政治上的团结,陈毅理解了中央意图。第(3)问可以结合遵义会议的意义回答。答案:(1)军事路线问题。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是政治路线错误。(2)正确。陈毅既认识到了军事错误是政治错误造成的,又理解了当时中共中央的意图,其观点是全面、正确的。(3)遵义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实施了着重解决军事问题,维护党的政治团结的策略。中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因此,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