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B.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 南方人口增多【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局面,故A正确;B的说法绝对化;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2、与材料无关。2.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的“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等处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黄河流域及中原地区的统治,故B项正确;解决粮食供应只是次要目的,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视角是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不是防范少数民族骚扰,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革除保守势力干扰确实是迁都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
3、,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3. 孝文帝迁都后,有“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其中“塞下”应是( )A. 洛阳B. 长安C. 平城D. 建康【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迁都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时期把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故“塞下”应是洛阳,A项正确;B项是西安,排除;C项是北魏原来的都城山西大同,排除;D项是南京,排除。故选A。4.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
4、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江南地区开发B. 北方战乱频繁C. 经济重心南移D. 民族交融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北方不断战乱,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故B正确;A、C、D所述都是北民南迁的影响,排除。5.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朝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 高昌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业B. 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C.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D. 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唐设安西都护府统治高昌后土地买卖文书减少,说明
5、土地自由买卖被唐政府限制,反映当时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土地买卖,故D正确。材料中体现不了高昌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故A错误;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故B错误;土地买卖文书减少并不能说明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故C错误。【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抓住土地买卖问题和安西都护府设置后唐朝统治政策是否能得以推行的影响。6. 唐代诗人卢照邻有诗评武则天“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仪刑赤县,演教椒闱。陶钧万国,丹青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中有“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元代叶颙唐武则天
6、传樵云独唱卷四中有“天人共愤世皆嫌,垂拱焉能二十年?谁信裙钗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据以上关于武则天的评价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武则天A. 当政推动社会繁荣B. 治国才能值得肯定C. 当政有违儒家伦理D. 有虚怀纳谏的胸襟【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河洲在咏,风化攸归”“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谁信裙钗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等信息可以看出,诗人们高度肯定武则天的治国才能。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社会状况,排除A项;C项观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材料肯定的是武则天的治国才能,没有反映具有虚怀纳谏的胸襟,排除D项。7. 中国通史记载:唐(太宗)平
7、东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酋长担任都督等职,。吐谷浑平定以后,仍以慕容氏为可汗。后来又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可汗”。据此可见唐太宗A. 意在解决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B. 未建立有效管辖民族地区的地方制度C. 处理民族方式是武力与怀柔相分离D. 为统一多民族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主要意思是:唐太宗平定东突厥之后,设立置羁縻府州,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等一系列的少数民族政策。唐太宗的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地区管辖制度,故B错误;在平定东突厥之后,设立羁縻府州,
8、是武力与怀柔政策相结合的措施,故C错误;上述材料主要是对唐太宗少数民族政策的描述,未涉及统一多民族建立的有关信息点,故D排除。8. 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A. 杜牧B. 孟浩然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确定材料内容中唐诗的特点,然后再依据四位唐朝诗人诗风特点来排除错误项,最后再依据诗人生活的时间来确定正确的答案。杜牧是晚唐诗人,在时间上与材料内容不符,所以排除。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而材料内容是史实的真
9、实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杜甫诗的特点,在时间上也相符合。白居易在时间不符合,他出生在安史之乱后。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唐诗的发展9. 赋税制度是古代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关于魏晋时期的租调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 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B. 按户征收粮或绢帛C. 保证了农民充足的劳动生产时间D.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晋时期的租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按户征收粮或绢帛,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但租调制下成年男子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因此不能保证农民充足的劳
10、动生产时间。故选C,排除ABD。10. “(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 是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 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C. 充分的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D. 君相权矛盾得以解决【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可知,三省六部制度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故C项正确;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度是为了限制相权,加强皇权,不可能有效限制皇权,故B项
11、错误;三省六部制度虽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没有解决两者的矛盾,故D项错误。11.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A. “调”是指缴纳一定量的谷物B. “租”是指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C. “庸”是指缴纳一定的银子代役D. 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保证【答案】D【解析】【详解】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D选项符合题意。租即田租,每年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谷物,A选项错误。调指的每年定期缴纳一定的绢布,B选项错误。庸则是力役,百姓定期向
12、官府服力役,C选项排除。12. 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A. 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 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C. 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 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而导致赋税的改革,而不是赋税改革缓解土地兼并,故排除A项;根据“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可知土地制度的变化影响了赋税制度的变化,故选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政府增收的途径,故排除C
13、项;是由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而不是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故排除D项。【点睛】均田制是建立在政府掌握大量无主土地的基础上的,土地兼并减少了政府手中掌握的土地,从而最终导致均田制的崩溃和赋税制度的改革。13. 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B.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C.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D.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设立通判监督知州,B符合题意,故选B;结合所学可知,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下,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武将带兵打仗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
14、ACD都是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14. 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这说明A.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B.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C. 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D. 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外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C正确;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表明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一次胜利也不能说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外危机。因此,AB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故选C。15. 面对新法,光州司
15、法参军郑侠在献上流民图的同时,又上书言:“天旱由王安石所致,若罢安石,天必雨。”司马光也认为废除新法,“雨必沾洽”。这说明新法在实施过程中A. 出现用人不当现象B. 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C. 群众强烈不满新法的推行D. 新法违背了自然规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天旱由王安石所致,若罢安石,天必雨”体现的是保守派对王安石变法的攻击,这主要是因为新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触犯了守旧派的既得利益,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用人不当的说法,A选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群众不满新法的实施,反观变法的内容可以新法有很大一部分保护了广大农民的阶级的利益,C选项排除;新法违背了自然规律的说法明显错误,D选项排除。1
16、6. 元史地理志中说:“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表述错误的是()A. 现河北省是中央直接管理的“腹里”B. 行省是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C. 元朝在全国共设立10个行中书省D 宣政院辖地拥有高度自治权【答案】D【解析】【详解】宣政院是元朝统治时期设立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其辖地置于中央的控制之下,故D错误;ABC符合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的史实,故排除。17.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
17、“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 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 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答案】D【解析】【详解】行省制度下长官会出现“泛滥咨禀”,后来实行“必合咨禀”主要目的是避免应决不决的现象,是为了加大地方权力,体现出行省制度下中央集权和高效行政兼顾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让地方决策权加大,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A错误;材料不是扩大地方自主权,是决策方式的问题,B错误;材料不是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错误。18.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一书中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
18、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A. 树立皇帝的权威B. 发展思想文化C.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D. 消灭异端邪说【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体现的是作者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巩固统治,C正确,ABD排除。故选C。19. 秦代严格以律例断案,汉代以春秋为断案的主要依据,俗称“春秋决狱”。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汉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D.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属于儒家经典,汉代以春秋作为断案的主要依据,说明了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力增强,结
19、合所学可知,这与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密切相关,故D正确;宗法血缘制度、仁政理念、汉民族文化共同体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代以春秋为断案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西汉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史实分析解答。20. 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表述,不正确的是A.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B. 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C. 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答案】D【解析】【详解】史记是纪传体通史,D描述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A、B、C对于史记的描述是准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20、21. 在中国象棋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A. 商纣和周武王B. 夏桀和商汤C. 秦二世和陈胜D. 项羽和刘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汉之争”的对阵双方是项羽和刘邦,故D正确;商纣和周武王是牧野之战的对阵双方,故A错误;夏桀和商汤是商汤灭夏的双方,故B错误;秦二世和陈胜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22. 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刑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21、,秦始皇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对皇帝负责,故答案为B项;A项丞相是皇帝的高级助手,主管行政,排除;C项太尉主管全国军事,排除;D项刑部是唐朝时期设立的,主管刑罚工作,排除。23.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A. 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强调的是郡县制对统一对民族国家的维护
22、,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24.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221年”“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指的是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故选B;分封制在公元前221年已经瓦解,故排除A;君主专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明朝采取八股取士,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25
23、. 某学者指出,秦代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A. 官僚的选拔方式B. 皇权的至高无上C. 三公九卿各司其职D. 疆域规模的扩大【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的显著不同是官员的选拔方式,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二、综合题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24、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经周颂我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诗经周颂我将所蕴含的主要意义。综合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解析】(1)据材料一“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
25、,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再据材料一“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稳固统治方面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是歌颂周文王的功德。再结合所学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知识即可从家国一体等方面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代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三省的轴心在“尚
26、书都省”,门下、内史省的长官只能作为“参掌朝政”的辅助。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如果在实际过程中发生分歧异议,皇帝就成为当然的最高裁定者。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朱元璋压缩中书省正官和掾属编制、废行中书省、扩充六部官制、皇太子预政,采取各种措施侵夺宰相的知情权、用人权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改革。胡惟庸党案促使其下定决心,对宰相制度“斩草除根”。朱元璋废相之后,六部尚书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六部由宰相之下属变为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分理
27、庶务,事权分散,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论明朝宰相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确立(1)根据材料一,说明与隋代相比唐代三省体制的不同及其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归纳朱元璋对宰相制度的改变。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答案】(1)不同:隋代尚书省处于主导地位,而唐代三省互相分工,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影响:三省地位平等,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2)改变:先有步骤地削弱相权,后废除了宰相制度,进而提升了六部的地位。趋势:相权不断被分散和削弱,乃至最终宰相职位被取消。【解析】【详解】第(1)问,“不同”,依据材料一信息“隋代尚书令事无不
28、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三省的轴心在尚书都省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得出:隋代尚书省处于主导地位,而唐代三省互相分工。“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三省相互牵制,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等角度分析。第(2)问,“改变”,依据材料二信息“朱元璋采取各种措施侵夺宰相的知情权、用人权等朱元璋废相之后,六部尚书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六部由宰相之下属变为由皇帝直接指挥”归纳得出:先有步骤地削弱相权,后废除了宰相制度,进而提升了六部的地位。“发展趋势”,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相权不断被分散和削弱,乃至最终宰相职位被取消的角
29、度回答。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陈胜,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少年时为人做雇工,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戍边军中的领队)”。刘邦,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项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世代为楚将,陈胜、吴广起义后,和他的叔叔项梁杀死会稽郡守,响应起义。材料二 (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自陈胜起事到秦亡,起义军始终被称为“关东盗”,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根据材料一,分析刘邦和项羽在身份上与陈胜、吴广有什么不同。项梁和项
30、羽为何会响应陈胜、吴广起义?(2)材料二中李斯建议焚烧除秦之外六国之书的目的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概括秦末农民战争在地域上的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答案】(1)不同:陈胜、吴广是农民,刘邦是基层官吏,项羽是旧贵族。原因:项梁和项羽是楚国旧贵族,对秦怀有仇恨。(2)消灭六国文化,厉行文化专制,钳制思想,巩固统一。(3)特点:都发生在关东地区,关中地区未发生反秦斗争。原因:秦灭六国后,用自己相对落后的秦文化兼并和统一先进的六国文化,激起了六国民众和贵族的强烈不满,导致了关东地区反秦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的第一段可知陈胜、吴广是农民,
31、据第二段可知刘邦是基层官吏,据第三段可知项羽是旧贵族;第二小问,据第三段可知项梁、项羽为楚国旧贵族,对秦怀有仇恨。(2)据材料“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李斯建议焚书的目的是文化专制,巩固统一。(3)第一小问,据材料“起义军始终被称为关东盗,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直接得出;第二小问,主要从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冲突的角度进行分析。29. 考古的探究。材料一:汉武帝去世之后,霍光通过种种阴谋手段,逐个清除了本来一同顾命朝政的桑弘羊、上官桀等人,达到了独揽权柄的目的。昭帝没有子嗣继承皇位,他改而选择了昌邑王刘贺。在南昌海昏侯墓葬中
32、出土的“昌邑九年造”漆器,刘贺被册立为昌邑王十三年后,赶上昭帝去世。在霍光的主持下,朝臣迎立刘贺,继承大汉王朝的帝位。但仅仅即位二十七天之后,就以“行淫乱”的罪名,废除其帝位,赐归敌国。至宣帝元康三年四月,宣帝下诏,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材料二:文物保护组组长告诉记者,从主墓的西回廊出土了大量的简牍,针对这些出土的简牍,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在出土的木牍中发现了海昏侯写给当时皇帝的奏章副本。据考古人员透露,该奏章的开头部分写有“臣某”等字样,墓主人的身份指向很明确。材料三:经历5年挖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迄今已出土1万多件文物,包括车马坑、数以千计的竹筒和近百版未牍、两架编钟、一架编磬、大量
33、全银、包金、鎏金车马器、乐器和图案精美的漆器。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架)为帝,三堵(架)为王”。(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推测霍光的身份并解释能够任意废立武帝之孙刘贺的原因。(2)结合材料判断,哪些信息可以证明墓的主人为刘贺?【答案】(1)霍光应该是“中朝”(“内朝”)权臣。汉武帝为削弱相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形成了宫廷决策核心“中朝”(内朝)。霍光作为“中朝”(“内朝”)权臣独揽权柄操纵朝廷完全可能。同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武帝之孙刘贺作为王或侯已无力与中央对抗了。(2)南昌海昏侯墓葬中出土的“昌邑九年造”漆器。即应制作于昌邑王初
34、立九年之际。木牍中发现了海昏侯写给当时皇帝奏章副本,如果奏章副本中的皇帝年号等信息正确,那么墓主人的身份就十分明确。出土文物中有“两架编钟、一架编磬”,此墓葬的规格符合周礼中的礼乐制度“三堵(架)为王”,说明了墓主身份高于“候”。【解析】(1)本题依据材料一“汉武帝去世之后,霍光通过种种阴谋手段,逐个清除了本来一同顾命朝政的桑弘羊、上官桀等人,达到了独揽权柄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外朝”制度推测霍光的身份是“中朝”(“内朝”)权臣。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方面解释霍光能够任意废立武帝之孙刘贺的原因。(2)本题结合材料一“昌邑九年造”、材料二“海昏侯写给当时皇帝的奏章副
35、本”、材料三“两架编钟、一架编磬”、“三堵(架)为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漆器的制作、木牍中的奏章副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周礼的规定等方面判断出哪些信息可以证明墓的主人为刘贺。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摘编自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材料二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1)材料一中秦始皇和汉
36、武帝“统一思想”分别指的什么事件?其实质是什么?谈谈你对文中所说的“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的认识。(2)材料二为什么说“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用史实说明你对在“经营统一”方面“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的理解。【答案】(1)事件:“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文化专制主义。认识:秦始皇为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统治,利用法家思想,推行严刑峻法。以“焚书坑儒”禁锢人民思想,加快秦朝灭亡,也为后世提供深刻教训。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大一统巩固政治大一统。儒学成为官学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但抹杀了其他思想的自由发展,不利于长远发展。(2
37、)原因:秦始皇终结了封邦建国体制,开创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时代。说明:秦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郡县制最终取代分封制。秦修长城,逐匈奴;汉武帝三次出击匈奴,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秦始皇“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加速秦的灭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效地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后为加强思想专制,实行了焚书坑儒;汉武帝时期为满足大一统的需要,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采取的措施都旨在统一思想,实质均为文化专制。第三小问,从秦暴政而亡的角度分析秦始皇失败,从思想一统维护了政治统一的角度分析汉武帝成功。(2)第一小问,从终结分封,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角度阐述;第二小问,联系秦、汉初地方体制、开疆拓土、统一思想的相关史实阐述“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重在体现汉代对秦这些方面的继承或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