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高二月考(一)语 文分值: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命题人:一选择题(共6小题,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荤腥(hn) 辖制(xi) 迤逦(y l) 促狭鬼(ji)B. 祈祷(q) 难堪(kn) 怂恿(sng) 央浼(min)C. 讥诮(qio) 怔怔(zhng) 撮合(cu) 安然无恙(yng)D. 滑稽(j) 搓手(cu) 憎恶(zng) 赍发(j)【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促狭鬼”的“狭”应读“xi”。B.“央浼”的“浼”应读“mi”。D.“憎恶”的“憎
2、”应读“zng”。故选C。2.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眄庭柯以怡颜B. 置杯焉则胶C. 志怪者也D. 或棹孤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句意: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B.胶:着地。没有词类活用。句意: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C.志:名词作动词,记载。句意: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D.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句意: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故选B。3. 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复驾言兮焉求B. 去以六月息者也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 而莫之夭阏者【答案】B【解析】
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复驾言兮求焉。句意: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六月息去者也”。句意: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为胡乎遑遑欲之何。句意: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D.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而莫夭阏之。句意:而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它了。故选B。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尝从人事 奚惆怅而独悲 怒而飞 腹犹果然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于时风波未静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4、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关于工作人员录用,培养,调 配,奖罚等工作。句意:过去为官做事。惆怅:古今同义,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句意: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怒:古义,奋起的样子;今义,生气、气愤。句意: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句意: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举世:古今同义,都是指整个世上。句意:世上所有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句意: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不是古今异义词。故选B。5.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犹望一稔B. 辩乎荣辱之境C. 而征一国者D
5、. 汤之问棘也是已【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无通假字。一稔(rn),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句意:只再等上一年。B.“辩”通“辨”,辨别、区分。句意:辨明荣辱的界限。C.“而”通“能”,能力。句意: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D.“已”通“矣”,句末语气词。句意:商汤和棘也有过前面所讲的谈话。故选A。6.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请息交以绝游 奚惆怅而独悲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 相同,相同B. 相同,不同C. 不同,相同D. 不同,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
6、义和用法的能力。交,双重;句意: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交,交往;句意:放弃交往活动,隐居。奚,为什么;句意: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奚,什么;句意: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不同,相同。故选C。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7、?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节选自归去来兮辞)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8、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7.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B.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C.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9、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D.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8.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B. 景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C. 绝云气 绝:穿过。D. 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9. 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B. 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C. 庄子逍遥游中,庄子用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设喻,
10、阐明了“小大之辩”的观点,在文段中能体会到庄子“尚大”的精神追求。D.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楚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10.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答案】7. B 8. B 9. B 10. (1)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2)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3)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解
11、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宁愿在浅而小的水沟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执政者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志愉快。“为所”为固定结构,中间不断开,排除AC;“终身”修饰“不仕”,中间不断开,排除D。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景:通“影”,日光。句意:日光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错误,“帝乡”指仙界,“帝乡不可期”的意思是: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无心”,自然而然地;“岫”
12、,山峰;“还”,飞回巢中。(2)“聊”,姑且;“乘”,顺随;“化”,自然的变化;“奚疑”,即“奚疑”,疑虑什么。(3)“乃今”,如今;“久”,年寿长久;“匹”,攀比。参考译文:()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
13、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早晨出生的菌类不到黑夜就死去,因而不知黑夜与黎明;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因而不知春天与秋天。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
14、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商汤问棘的话也是这样的。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斥鴳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不同了。()楚威王听说
15、庄周有才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许诺他让他出任卿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实是厚礼;卿相,确实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时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浅而小的水沟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执政者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志愉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 信寻思万户候,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注
16、】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1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B. “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可以像庄周一样,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C. “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孤独凄凉的故国之思和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聊与绝望。D. “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确,对仗工巧。12. 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17、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1. B 12. 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通过“琴”书”两个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两个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解析】【11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
18、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选项考查的点以及设题的诗句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错误,从诗中来看,“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其中“虽言”“定自”两个词是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这两句应是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
19、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然后要分别概括两首诗中由“琴”和“书”所营造的意境,再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等分析抒发的情感的不同。庾信的这首诗,前两句是说自己当年曾经想为梁朝建功立业,但自从被扣留之后,功业无成,年复一年,忧愁不已。紧接着写“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夜半静谧无声,却有抚琴之音,幽幽琴声诉说着作者无边无际的愁,这是借琴消忧。一个“遍”字,看似写琴声满屋,充斥着整个屋子,实际却在写作者的愁已遍屋了。举目望去,书卷满床,却无睡觉之意,有可能说明作者因愁而无眠,只能看书消愁了。此愁之深之大,可知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意思是跟亲人们
20、谈谈知心话使“我”快乐,弹琴读书能使“我”消除忧愁,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明显是不同的。【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
21、用。(三)名篇名句默写。(共8小题,16分)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用“_,_”表现作者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2)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_,_”两句,极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时的气势,境界雄奇阔大。(3)“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_,_”。(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两句描绘了新旧更替、生机勃勃的景象。(5)杜甫在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诗句是:“_,_。”(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
22、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7)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岛屿高耸的诗句是:“_,_”(8)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春望一诗中所说的“_,_。”【答案】 . 舟遥遥以轻飏 . 风飘飘而吹衣 . 水击三千里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解析】【详解】本
23、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飏、抟、蓬、曛、度、畔、览、澹、竦峙、烽、抵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教头刺配沧州道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薛霸道:“好不晓事,此去沧州二千里有余的路,你这般样走,几时得到?”林冲道:“小人在太尉府里折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董超道:“你自慢慢的走,休听咭咶。”薛霸一路上喃喃咄咄的口里埋冤叫苦,说道:“却是老爷们晦气,撞着你这个魔头。”当晚三个
24、人投村中客店里来。到得房内,两个公人放下棍棒,解下包裹。林冲也把包来解了。不等公人开口,去包里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籴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得醉了,和枷倒在一边。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冼了脚好睡。”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薛霸便道:“我替你洗。”林冲忙道:“使不得。”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得许多。”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道:“不消生受。”薛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
25、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地骂了半夜。林冲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他两个泼了这水,自换些水,去外边洗了脚收拾。睡到四更,同店人都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林冲起来,晕了,吃不得,又走不动。薛霸拿了水火棍,催促动身。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萆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燎浆泡。只得寻觅旧草鞋穿,那里去讨。没奈何,只得把新草鞋穿上。叫店小二算过酒钱,两个公人带了林冲出店,却是五更天气。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薛霸骂道:“走便快走,不走便大棍搠将起来。”林冲道:“上下方便,小人岂敢怠慢,俄延程途?其实
26、是脚疼走不动。”董超道:“我扶着你走便了。”搀着林冲,只得又挨了四五里路。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但见: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都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这座林子有名唤作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今日这两个公人带林冲奔入这林子里来。董超道:走了一五更,走不得十里路程,似此沧州怎地得到?”薛霸道:“我也走不得了,且就林子里歇一歇。”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林冲叫声“阿也!”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只见董超、薛霸说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
27、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林冲道:“上下做甚么?”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薛霸道:“那里信得过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同董超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
28、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有删改)14.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人物豹子头林冲一生曲折辛酸,“林教头刺配沧州道”一节,写他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险些被董超、薛霸杀害故事。B. 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这句“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烘托了董超、薛霸急于杀害林冲,却又不得机会的焦躁和不安。C. “此
29、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这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暗示两个公人也想在这里杀害林冲。D. 本文情节环环相扣。例如,林冲烫伤了双脚之后,董超故意拿出新草鞋让林冲穿,这个情节引出“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也就很自然地为后文两位公人要在野猪林休息这一情节埋下伏笔。15. “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但见: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这几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6. 文中的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
30、塑造这一形象的?请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渲染气氛:烟笼雾锁的猛恶林子,枯蔓层叠,郁郁苍苍,没有日光照进,营造了一种昏暗、凶险的氛围。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的环境,再加上冤魂不断,暗示下文董超和薛霸想在野猪林杀林冲,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6. 林冲是一个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循规蹈矩、坦坦荡荡、懦弱受迫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从包里拿出碎银两,请公人吃酒为让他们多担待自己行路迟缓;被薛霸用滚汤烫脚“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责骂不敢回话。(语言、动作描写)正人君子、循规蹈矩:董超、薛霸说想睡觉怕他走了,要绑
31、他他说“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语言描写)懦弱:被绑之后,泪如雨下,恳求两人放他一条生路。(神态描写)【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B项,环境描写在文章的开头,交代了天气情况,十分炎热,为写林冲的脚伤埋下伏笔,并不是反映董、薛二人的急于杀害林冲而又找不到机会的焦躁和不安。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以下几
32、点,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渲染某种气氛;反映人物个性品格和生活情趣;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的主题。划线句子描写的是野猪林的景物,也就是董、薛二人动手谋害林冲的地方。可以从渲染气氛和推动故事情节等作用入手。【16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人物形象作整体分析和概括,又也结合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具体分析。整体概括的模式是“某某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刻画人物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小说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侧面烘托等。 本题要求
33、从语言、行动、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时,首先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再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分析。语言、动作描写有:“不等公人开口,去包里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籴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他两个泼了这水,自换些水,去外边洗了脚收拾”“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神态描写有:“林冲见说,泪如雨下”。【点睛】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方法。步骤一:仔细审题,明确方向。(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做解释。(2)是
34、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若问的只是“特点”,则略等同于形象特点。步骤二:总体把握,划句分析。确定作者感情倾向是褒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个新坑、3000多年前的丝绸、500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
35、,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B. 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C.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D. 等待着惊
36、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18.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D.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9.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第一处:把“ ”修改为:第一处:把“ ”修改为:【答案】17. C 18. A 19. 第一处:把“古蜀国对我们” 修改为“我们对古蜀国”;第二处:把“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修改为 “而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或
37、“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所填句子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些文物首先是见证历史,守望沧海变迁,然后等待着人们发掘,才能苏醒绽放,最后惊艳世界。据此排除ABD。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沉睡”“醒”赋予了“三星堆”人的情态。A.“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桃花“追逐”杨花,赋予了桃花人的情态。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用典修辞,运用了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C. “兴酣落笔摇五岳,
38、诗成笑傲凌沧洲”运用夸张修辞。落笔可摇动五岳,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运用互文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塞。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有两处错误。第一处:“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主客体颠倒,应是“我们对古蜀国知之甚少”;第二处:“在中”“让”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删掉其一。20. 从下列各句的备选成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相应横线处。(1)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_,不敢越雷池步。(阿谀奉承 亦步亦趋)(2)张秉贵22年来,没有对顾客发过一次火,红过一次脸,
39、态度总是那么_。(和蔼可亲 高高在上)(3)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_。(浅尝辄止 一蹴而就)【答案】 . 亦步亦趋 . 和蔼可亲 . 浅尝辄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1)“阿谀奉承”: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含贬义。语境中强调是“不能跟在权威后面”,所以应选择“亦步亦趋”。(2)“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高高在上”:原指地位高,现在
40、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语境中“没有对顾客发过一次火,红过一次脸”,强调态度温和,所以应选择“和蔼可亲”。(3)“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一蹴而就”:踏一步就会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语境中强调马克思在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研究的很深入透彻而不只是皮毛,所以应选择“浅尝辄止”。五作文(60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在这场伟大的保家卫国战争中,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毛岸英还有很多无名战士,长眠在朝鲜
41、的土地上;活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们,彭德怀、孙桃芳、王海、李延年默默奉献,不计荣辱,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复兴奋斗一生。材料二:2021年,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电影金刚川长津湖等影视剧热播。上甘岭、金刚川大桥、长津湖,一个个地名,一场场战役,一个个英雄,让无数观众感动泪目。例如宁可冻死也要坚守阵地的冰雕连;靠着一把炒面(不是现在的炒面,是和出的面疙瘩直接炒)吃一把雪的战士,用落后于敌人的武器装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打出了军威国威!材料三:抗美援朝精神内涵: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
42、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进入高二后,有同学畏难,有同学懒散,有同学迷茫,许多同学进入了学习的倦怠期。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时代精神,以“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汲取青春前行力量”或“步英雄足迹,走好青春之路”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帮助同学们明确目标,提振精神,更好地投入学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汲取知行合一的力量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43、,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要以英雄为榜样,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汲取知行合一的力量。 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就是传承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高二,正是应该奋力学习的阶段,但有些同学却行事懒散,对学习提不起兴趣。70年前,有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多少英雄儿女为祖国和平事业而浴血奋战,最终长眠他乡;70年后,有茫茫大海孤岛上的守岛战士,有寒冷缺氧雪山哨所的普通一兵,有抗洪抢险一线的钢铁军人,有面对死神淡然说出“让我来”的排雷英雄总有那么多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们,为我们默默守护。如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我们怎能不加倍努力,将来
44、用自己的所学所会报效祖国呢?同学们,我们要将懒散抛之脑后,要树立竭尽所学报效国家的信念,要以奋斗的激情、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个人力量。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就要心怀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应对困难。乐观主义是“虽九死而不悔”的自信。红军战士面对茫茫雪山、草地泥沼,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始终心怀坚定的道路自信。一如袁隆平攻坚克难路上“禾下乘凉”的自信与乐观,学习路上,科学路上,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很多困难与坎坷,但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面对困难,至少我们可以在战术上藐视它,然后寻求解决方案。其
45、实,学习也一样。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如果一直持畏难心理,可能这些难题永远都无法解开。但如果迎难而上,像战士一样去和困难战斗,我们迟早会解开难题,战胜自己。 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就是传承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以医者仁心,呼吁人们没事别出门,耄耋之年的他却连夜坐高铁驰往武汉,成为最美“逆行者”;面对武汉各医院医护人员短缺的状况,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自愿组成医疗队,高喊“中国必胜”的口号驰援武汉。在高二也许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过无数次迷茫,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不知道如何释放自己的压力.其
46、实,未来的路就在脚下,也在我们的心里。作为学生,我们无须忧虑太多,只管好好学习就是,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将来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成就绚烂人生。作为一名高二学生,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树立目标,坚定信念,不畏艰难,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汲取知行合一的力量,沿着英雄的光荣足迹,一路勇往直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关键句:“抗美援朝精神内涵”,此句诠释的内容是文章立意的方向,是对材料一、二中列举的具体事例的深化和升华,给出了写作的精神导向和主题意蕴。第一则材料介绍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史实,列举了其中的一些抗战英雄
47、;第二则材料介绍了当前热播的有关抗美援朝影视作品,列举了其中的一些经典战役和场景;第三则材料具体分析了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题干给出了明确的情境,要求针对部分同学对待学习的倦怠、懒散、迷茫等消极情绪,以抗美援朝精神来鼓励他们的斗志、激发他们的热情,让青春学子在困难、挫折面前振作起来,以饱满的激情、磅礴的力量来奋斗、担当。在抗美援朝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雄们浴血奋战、抵御侵略、乐观积极、勇于牺牲,而新时代青年则要以英雄为榜样,以抗美援朝精神为武器,克服负面情绪、激励自我、乐于挑战,昂扬进取。写作时,要认识到题目要求中的“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汲取青春前行力量”和“步英雄足迹,走好青春之路”两个主题的精神内涵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切入点、侧重点略有不同。前者可从谈论抗美援朝的精神内涵入手,进而鼓励青年传承、发扬这种精神,并以此攻克难关,焕发青春勇力;后者可从谈论英雄事迹入手,以英雄为榜样,进而论述青年应如何学习英雄、致敬未来。但两者都必须强调抗美援朝的精神实质,要具体地提出青年的做法。最后,要注意议论文的要求。立意:1.不畏艰苦,克服困难。2.以青春之躯,彰显爱国之美。3.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汲取青春前行力量。4.以英雄为榜样,书奋斗之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