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上方相应的区域内。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925
2、年,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专业。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书,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但这本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因为那是北宋时代的书。后来,梁思成通过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等一系列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的研究,他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只有6种规格。营造法式里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这句话简单来说,是指一座木结构建筑浑身上下的各种尺寸,其实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大量地
3、生产,然后搬到工地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造的速度。比方,唐长安的皇宫,面积大概3倍于今天的北京故宫,仅10个月时间建成。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真是多快好省。林徽因后来在给梁思成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写的序言中说,像营造法式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的设计,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所在。(摘自王南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密码,有删改)材料二: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
4、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性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的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
5、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地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
6、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既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材料三:现代建筑设计如何来继承和学习传统建筑的理念呢?对于天人合一理念的继承和学习。想要真正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还需要先去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以及建筑中包含的精神来对建筑理念进行区分,然后对其中积极的正面的理念进行吸收。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之所以会有区分,就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建筑理念不能够完全运用到
7、现在的建筑设计当中,但是传统建筑中包含有很多先进的理念,这些理念能够为现代建筑注入活力。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设计的相似、风格的相似,一定要深刻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这样才能够做到形神兼备,也才能够将真正地传统建筑带到众人面前,让所有看到的人都能够通过建筑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说,在了解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特点之后,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也要多去注意如何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这也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建筑本身,还要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在传统建筑中,经常会把最好的建筑放在最里面的位置,外面一般是围墙,这就是传统文化中中庸理念,比较重视内涵,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
8、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这是现代建筑中最缺乏的一项内容。现在的建筑设计风格总是张扬、夸张,希望能够夺人耳目,忽视了建筑的内涵。中庸思想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主要应该集中在不要只注重外观的新奇,要符合建筑本身的运用和内涵;其次是建筑的布局、色彩要协调,每个部分的建筑风格和整体建筑的风格必须是一致的。将中庸理念和现代建筑设计进行结合,可以让建筑既不过分浮夸高调,但也会让人眼前一亮,低调奢华有内涵。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不像衣服,不想穿的时候就可以换,建筑的投资比较大,推倒重来成本较高,所以在建筑设计上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科技的支持下,可以将可持续发
9、展理念进行优化。(摘自郗俊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有删节)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1925年距离北宋李诫近千年之遥,时光太久远,所以他的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B. 独乐寺观音阁木构件成千上万,但只有6种规格,这显露出了营造法式密码。C. 面积很大的唐代长安的皇宫,仅赖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10个月就得以建成。D. 建筑上丰富的“词汇”,如梁、柱、枋、檩、门等等,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希腊、罗马的建筑“文法”只有“五种典范”,中国建筑的“文法”种类比国外多得多。B. 中国建筑“文法
10、”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和灵活性,但拘束性并没限制灵活性,两者相辅相成。C. 现代建筑设计要做到天人合一,需注重建筑本身和其外部的环境,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D. 中国传统建筑外面一般是围墙,最好的建筑放在最里的位置,这体现了重视内涵的中庸理念。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筑“文法”的一项是( )A. 中国古建筑的水泥就是“糯米灰浆”B. “斗栱”是木结构建筑常用的制式C. 古建筑保持立柱和纵横梁组合构架制D. 古代建筑群重左右对称和中轴线原则4. 材料三行文脉络清晰,请进行简析。5. 纵观三则材料,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有哪些? 请你结合材料进行简析。【答案】1. B 2. A 3. A 4.
11、 全文是总分结构,首段提出问题,引出下文。二、三、四是并列段落,从天人合一、中庸、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解答了首段的问题。 5. 建造上有成熟的法式: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中国传统建筑都有一定的“文法”(风格和手法);融合进了天人合一、中庸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时光太久远,所以”原因分析错误,从整个材料一来看,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久远,更在于数据、概念难懂。C项
12、,“仅赖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错误,应该是在于“建筑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的设计”。D项,“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错,梁、柱、枋、檩、门等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而“文法”是指运用这些构件建造时沿用的惯式、法式。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种类比国外多得多”错,文中没有进行种类的对比。用外国的文法典范,意在说明中国古代建筑也有自己的文法或法式。故选A。【3题详
13、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A项,“中国古建筑的水泥就是糯米灰浆”这句讲的是建筑的原料,不属于“文法”。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分析材料三,首段“现代建筑设计如何来继承和学习传统建筑的理念呢?”提出问题,然后从“对于天人合一理念的继承和学习”“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在进行建
14、筑设计时,要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三个角度回答问题,进行并列论证。全文呈总分式结构,层次脉络清晰。【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真是多快好省”概括出答案第一点;根据材料二“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
15、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概括出答案第二点;根据材料三“对于天人合一理念的继承和学习”“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要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概括出答案第三点。【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下面小题。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波洛涅斯:奥菲利娅,你在这儿走走。陛下,我们就去躲起来吧。(向奥菲利娅)你拿这本书去读,他看见你这样用功,就不会疑心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儿了。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国王:(旁白)啊,这句话是太真实了!它在我的良心上抽了多么重的一鞭!涂脂抹粉的娼妇的脸,还不及掩藏在虚伪的言辞后面的我的行为更丑恶。难堪的重负啊!波洛涅斯:我听见他来了。我们退下去吧,陛下。(国王及波洛涅斯下)哈姆莱特上。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
17、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
18、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奥菲利娅:我的好殿下,您这许多天来贵体安好吗?哈姆莱特:谢谢你,很好,很好,很好。奥菲利娅:殿下,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我早就想把它们还给您;请您现在收回去吧。哈姆莱特: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奥菲利娅:殿下,我记得很清楚您把它们送给
19、了我,那时候您还向我说了许多甜言蜜语,使这些东西格外显得贵重;现在它们的芳香已经消散,请您拿回去吧,因为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殿下。哈姆莱特:哈哈!你贞洁吗?奧菲利娅:殿下!哈姆莱特:你美丽吗?奥菲利娅:殿下是什么意思?哈姆莱特: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奥菲利娅:殿下,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哈姆莱特:嗯,真的。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我的确曾经爱过你。奥菲利娅:真的,殿下,您曾经使我相信您爱我。哈姆莱特
20、: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奥菲利娅:那么我真是受了骗了。哈姆莱特:出家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出家去吧。你的父亲呢?奥菲利娅:在家里,殿下。哈姆莱特:把他关起来,让他只好在家里发发傻劲。再会!奥菲利娅:哎哟,天哪
21、!救救他!哈姆莱特: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诅咒送给你做嫁奁: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出家去吧,去;再会!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出家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奥菲利娅: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哈姆莱特: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算了吧,我再也不敢领教了;它已经使我发了狂。我说,我们以后再不要结什么婚了;已经结过婚的,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可以让他们活下去;没有结婚的不准再
22、结婚,出家去吧,去。(下。)奥菲利娅: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国王及波洛涅斯重上。国王:恋爱!他的精神错乱不像是为了恋爱;他说的话虽然有些颠倒,也不像是疯狂。他有些什么心事盘踞在他的灵魂里,我怕它也许会产生危险的结果。为了防止万一,我已经当机立断,决定了一
23、个办法:他必须立刻到英国去,向他们追索延宕未纳的贡物;也许他到海外各国游历一趟以后,时时变换的环境,可以替他排解去这一桩使他神思恍惚的心事。6. 下列对戏剧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国王说,这句话在我的良心上抽了多么重的一鞭,这说明其内心已经悔悟。B. 奥菲利娅见到哈姆莱特就提出退还他送的礼物,说明奥菲利娅对他心灰意冷。C. “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意为“贞洁”与“美丽”不宜兼具。D. 通过几次对话看,哈姆莱特的装疯骗过了奥菲利娅,她认为哈姆莱特确实疯了。7. 下列对戏剧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剧中运用了长篇内心独白,表现了哈姆莱特复杂的
24、心理,这是本剧特色之一。B. 哈姆莱特为了保护奥菲利娅而故意忍痛说粗话疏离她,大大增强了戏剧效果。C. 本剧善用衬托手法,这既表现在正反面形象之间,也表现在同类人物之间。D. 本戏剧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而其人物对话的个性化色彩也较为突出。8. “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集中反映了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请你写出其中的内心冲突。9. 哈姆莱特是疯狂的,但又是清醒的,剧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你进行简析。【答案】6. D 7. C 8. 是苟且生存下去,还是报仇以毁灭。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的苦难。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可以从此消失,还是仍然做梦,使我们踌躇顾虑。 9. 他的疯狂表现在:当面
25、否定送过奥菲利娅礼物;刚说曾爱过奥菲利娅,又说没爱过她;劝奥菲利娅出家;让奥菲利娅把她爹关起来,待在家里发发傻劲。他的清醒表现在:认清了陛下的人性险恶;反复思索自己以后该怎么办;否定爱奥菲利娅,是想保护她不受他的影响;让奥菲利娅的爹待在家里,是希望他免于宫廷的争斗。【解析】【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已经悔悟”错,只是内心独白,不能说明“其内心已经悔悟”。B项,“说明奥菲利
26、娅对他心灰意冷”错误。退还他送的礼物,是想试探他的心迹。C项,“不宜兼具”错,他的意思是不能利用贞洁、美丽,或美丽与贞洁相互利用,去换取名利。故选D。【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戏剧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戏剧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本剧善用衬托手法”错误。应该是对比手法。本剧善用对比手法,既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选C。【8题详解】本
27、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集中反映了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请你写出其中的内心冲突”,需要理解这段独白的含义,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概括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这段独白是哈姆雷特王子发现母亲和叔叔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且两人早有奸情之后的。此时的他痛苦、疑惑,对人生充满怀疑,觉得人活着没有意义,自杀更好,可又对死亡很恐惧,不知人死后会不会下地狱。所以在这段独白里,他非常犹豫,思考着是该“生存还是毁灭”。内心的矛盾为是苟且生存下去,还是报仇以毁灭。结合“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
28、们扫清”分析,内心的冲突为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结合“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分析,内心的矛盾为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可以从此消失,还是仍然做梦,使我们踌躇顾虑。【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哈姆莱特是疯狂的,但又是清醒的,剧中是如何体现的?请
29、你进行简析”,需要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疯狂”的表现,“清醒”的表现等。结合“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分析,当面否定送过奥菲利娅礼物是疯狂的表现。结合“我的确曾经爱过你”“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没有结婚的不准再结婚,出家去吧”分析,刚说曾爱过奥菲利娅,又说没爱过她,是疯狂的表现。否定爱奥菲利娅,是想保护她不受他的影响,也是他清醒的表现。结合“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出家去吧。你的父亲呢”“在家里,殿下”“把他关起来,让他只好在家里发发傻劲。再会”等分析,让奥菲利娅把她爹关
30、起来,待在家里发发傻劲,是疯狂的表现。但也是希望他免于宫廷的争斗,也是清醒的表现。结合“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分析,认清了人性险恶,思索自己以后该怎么办等,也是哈姆莱特清醒的表现。【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31、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齐宣)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
32、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2)(齐宣)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
33、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
34、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3)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注释】唐、虞、三代: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B.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
35、/七篇C.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D.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这里就是诗经,诗经也叫诗诗三百,儒家经书之一。B. 钧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而锱铢是相对很小的重量单位。C. 北海,古人认为天下有四个大海,北海居其一,指齐国北边的大海。D. 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太学”一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宣王富有一定的同情心。通过对话可以看出,齐宣王很同情禽兽,但不大同情老百姓,不能分清轻重、长短。B. 齐宣王先听
36、进劝谏后又悔而弃之。齐宣王好像谦恭,能听从孟子劝谏,但最终没能采用孟子主张,也没有任用他。C. 孟子的社会理想是美好的。孟子把其社会理想描述为: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 当时的诸侯国多崇尚攻伐。秦楚魏齐等国皆务于合从连衡,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而这与孟子的主张背道而驰。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2)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14. “唐、虞、三代的德政”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进行概括。【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等到(他们)犯了罪
37、,随后加以处罚他们,这是陷害百姓呀。哪有仁爱的君主执政,却做出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2)齐威王和齐宣王重用孙膑和田忌这类人,使各诸侯国都向东来朝拜齐国。 14. 执政者富有同情之心,恩既及禽兽,又善推其所为;明君在位要制民之产,这是重要的物质基础;修治礼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不崇尚攻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
38、焉、耳、则这些关键词。首先“七篇”是作孟子的定语,定语后置,中间不用断开,可排除AB。比较CD两项,“序”和“述”都是动词,其后的“诗书”和“仲尼之意”都是名词和名词性词组,根据句子构成方式,“序诗书”和“述仲尼之意”都是动宾结构,句子结构完整,所以中间要断开,可排除D项。原文标点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大意是:孟子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 诗经尚书,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
39、、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太学一样。”理解错误。庠序是地方开设的学校,太学是朝廷开设的,两者不一样。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齐宣王先听劝谏后又悔而弃之”不当,齐宣王表面上虽并没有否定孟子的主张,但他真正想听取的还是攻伐性的“霸道”,并没有听进去孟子的“王道
40、”,所以“先听劝谏”理解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及陷于罪:省略句,及(之)陷于罪;从而:接着就;刑:名词作动词,处罚;是罔民也:判断句,“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焉:哪里。句意: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加以处罚他们,这是陷害百姓呀。哪有仁爱的君主执政,却做出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第二句得分点:之:代词,这;徒:类;
41、东面:脸朝东;朝:朝拜。句意:齐威王和齐宣王重用孙膑和田忌这类人,使各诸侯国都向东来朝拜齐国。1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筛选答题区间,然后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最后组织答案。题干要求分析“唐、虞、三代的德政”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第一则文言文中的“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
42、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可知“德政”表现在执政者要富有同情之心,恩既及禽兽,又善推其所为。根据第二则文言文中“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
43、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导百姓。头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老年人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称王于天下的,是不曾有过这样的事。可知要实现仁政,有两点要做到,一是要制民之产,这是重要的物质基础;二是修治礼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根据第三则文言文中“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此时,正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他游说的那些国家都觉得(孟子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可知当时诸侯国推崇的“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是孟子
44、不认同的,所以“德政”还表现在不崇尚攻伐。【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1)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
45、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齐宣王)说:“不相信。”“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保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
46、是不能干。”(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弯腰作揖,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
47、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2)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孟子道:“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却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之士才做得到。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使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
48、什么干不出来的。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呢?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然后要求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现在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绵袄了;鸡
49、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一家一户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闹饥荒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叮咛他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年老的人穿丝绵、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也不至于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以实现王道,那决不可能。”(3)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他通晓儒家治国之道以后,便去游说齐宣王,但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大梁,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见解迂阔而不切实际。当时,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军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
50、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齐宣王重用孙膑和田忌这类人,使各诸侯国都向东来朝拜齐国。此时,正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他游说的那些国家都觉得(孟子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孟子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尚书,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乙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51、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15.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首联虚实结合,蕴含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早闻盛名却暮年才见,表面写喜悦之情,却意含抱负难酬之意。B. “近中秋”看似平淡,却有多重作用:交代节令时间,又便下文写月;此时月明,又呼应下阙 “孤光自照”之意。C. 通过两诗的题目和诗句可知,两诗作者观察洞庭湖景色的角度有所不同:前者登楼俯瞰,后者荡舟平视。D. “不知今夕何夕”与赤壁赋里的
52、“不知东方之既白”都写了诗人饮醉后宠辱皆忘之状,皆有曲终奏雅之效。16. 两诗都写到洞庭湖的恢弘之气,而由此抒发的诗人感情一样吗?请加以简析。【答案】15. D 16. 不一样。甲诗作者由洞庭湖的壮阔恢宏,联想到自身的病老之悲,进而抒发了对国家安危和时局动荡的忧思,有着心系天下的胸怀。乙诗通过“悠然、妙处”抒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而“肝肺皆冰雪、稳泛、独啸”等则彰显了他磊落的襟怀,以及虽受冷落却依然超脱的气度。【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
53、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中,D项,“都写了诗人饮醉后”不当,后者是赞叹夜色美好,沉醉其中,并没有饮酒。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这是一道对比阅读题,要求比较诗人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不一样,然后分别指出两首诗的感情即可。甲诗中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对洞庭湖浩瀚无边的描写。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从而引出颈联和尾联的抒情,三联直抒胸臆,多年战乱和漂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
54、,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尾联提到国事,并为之涕泗纵横,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所以甲诗通过描写洞庭湖的恢弘之气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乙诗中上阙重在写景,描写了洞庭夜月空阔、高远的意境,最后一句用“悠然、妙处”抒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而下阙重在抒情。换头“应念岭表经年”三句,反顾词人的心路历程。词人借助月光自照,虽然仕途失意却光明磊落。“肝胆皆冰雪”一句,既与上阕“表里俱澄澈”相照应,又显示出词人的心胸坦荡,襟怀洒落。“尽挹西江”,这是借用佛教禅宗“一口吸尽西江水”来形容豪饮的气概。“细斟北斗”,是把天上的星斗想象为人间
55、的酒器,用来慢慢地斟酒畅饮。这种幻觉中的意象,显示词人早已把人间的宠辱、荣华富贵抛之九霄云外。“扣舷”二句作为全篇的结尾,把读者的思绪也一同拉到了物我两忘的超尘绝俗的境地。所以乙诗通过描写洞庭湖的恢弘之气抒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以及磊落的襟怀和超脱的气度。【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
56、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写够六句即可。(1)通过研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我们看到已到天命之年的子路欲治理的是中等“千乘之国”,但他的态度让孔子不悦,因为 “_,_”,只有年近不惑的曾皙的言谈得到孔子的称赞。(2)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竭诚相待而不傲物远人的句子是“_,_”。(3)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最终也走向了灭亡,其原因是“_,_”。【答案】 (1). 为国以礼 (2). 其言不让 (3).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4).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 盖
57、失强援 (6). 不能独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竭诚”“傲”“援”,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过去五年,中国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从2013年的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全球排名从第20
58、位升至第17位。蓝鲸一号、天眼、大飞机、国产航母,让国人自豪,让世界赞叹。而这些( )的成就背后,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力量的独有优势。中国的创新机制,如同细密如织的神经网络和血管,正不断滋养着中国的经济之躯。重要的是中国有制造重器的另一种重器中国独有的制度沃土,正( )起最持久、最深层的创新力量。携带着小乌龟的飞行器已进入云端,全球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在飞翔蓝天,一流的高压输电技术正争宠世间,中国的芯片靶材制造已让人惊叹,年产18季蔬菜的生产线正风光无限。这一个个大国重器的精彩亮相,使中国成为全球创新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18. 下列各项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的一项是
59、( )A. 支撑举世瞩目汇聚B. 支撑 举世闻名会聚C. 支柱举世瞩目会聚D. 支柱 举世闻名汇聚19. 下面的课文文句与文中横线上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B. “哦,这真是一群强盗!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C. “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D. “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20.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可以写成“争宠世界的有一流的高压输电技术,中国的芯片靶材制造也让世人惊叹”,但不如原文表达效果好,为什么?请你结合语境进行简析。【答案】1
60、8. A 19. C 20. 原句好。原句是整句,句式整齐,连贯顺畅,音韵和谐。【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支撑:顶住压力使不倒塌。支持局面使不崩溃。作动词或名词。支柱:起支撑作用的柱子,比喻中坚力量。作名词。语境说的是创新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战略中起到支持局面使经济不崩溃的作用,故选用“支撑”。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结合语境中的“蓝鲸一号、天眼、大飞机、国产航母,让国人自
61、豪,让世界赞叹”理解,此处强调的是中国科技进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故选用“举世瞩目”。汇聚:聚集。会聚:成群地聚集。结合语境中的“这一个个大国重器的精彩亮相”分析,此处说的是创新力量在中国大地上聚集,故选用“汇聚”。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判定修辞手法能力。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高考中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定、评价以及运用的能力。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A项,拟人。B项,谐音双关。C项,比喻。D项,猜测性类比,没有修辞格。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
62、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回答时,回答时,首先要回答“原句好”或者“改句不好”,然后指出原句与改句哪些地方不同,最后分析出原句好在哪里,并指出改写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不如原句的地方,最后得出结论是“原句好”或“改句不好”。考核谁能首先要回答“原句好”。其理由是:比较这两个句子发现,原句采用主谓结构,采用整句,句式整齐,这样就使语意连贯、顺畅,音韵和谐。改句是把原句的主语“一流的高压输电技术”改为句子的宾语,把谓语部分的“正争宠世间”改为定语“争宠世界的”,但是语境强调的是“输电技术正争宠世间
63、”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而改句“争宠世界的有一流的高压输电技术”表达的是有这样一件事情,至于现在这件事处于何种情况,不知道。所以,无论是从强调的语意 ,还是句从式的使用等方面看,还是原句好。【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
64、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1.请对下面的文字进行压缩,保留主要意思,写成一句话,不超过40字。有人说,这个时代的标志之一是“人以群分”。但再细分的群仍然是“群”,集体的共识不可能在相互孤立中找到,沟通的能力更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发展。过好“新集体生活”,不仅需要遵守规则,更需要建立凝聚共识的气氛,做一个开放包容的“传播主体”。张口闭口“脑残”,动不动就“拉黑”,只会不断强化坐井观天者的夜郎自大,无益于让我们结成的“新集体”进化成和谐共生、健康有为的有机体。(选自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答案】要过好“新集体生活”,我们就要遵守规则,凝聚共识,开放包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
65、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可采用摘句法,就是摘取最能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的语句作段意,所摘取的语句主要是中心句、重点句和过渡句。用摘句法概括段意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看看所摘的句子能不能准确、精练地概括段意;二是如果所摘的句子较长,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但不能改变原意。通过通读语段,可知材料中的“过好新集体生活,不仅需要遵守规则,更需要建立凝聚共识的气氛,做一个开放包容的传播主体。”这句话是中心句,再根据字数要求进行压缩,保留关键词:新集体生活、遵守规则、凝聚共识、开放包容,最后组织成句即可。22.阅读下面红楼梦中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题帕三绝(其二)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
66、点与斑斑。请概述林黛玉写题帕三绝前的相关情节,并写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当时宝玉挨了打,怕黛玉担心,便让晴雯以送两块旧帕为借口去看黛玉。黛玉大受感动,含泪题诗。本诗通过“偷潸”“无心”“难拂拭”等形象地抒发了她的担忧与思念之情。【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题干要求“请概述林黛玉写题帕三绝前的相关情节,并写出这首诗抒发了
67、诗人怎样的情感”,需要结合平时的积累概述题帕三绝前的相关情节。题帕三绝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打,怕黛玉担心,故以让晴雯送两块旧帕为借口,让黛玉放心。黛玉由此大受感动,一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旧帕上题了这三首诗。“抛珠滚玉”是形容眼泪;“镇日”就是“整日”“整天”。抛珠滚玉般的泪水只能偷偷地流,整天的没有心思整天的愁。枕头和袖边也不能把泪水都擦完,任凭这泪水把枕袖打得斑斑点点。着重写泪深。通过“偷潸”“无心”“难拂拭”等,偷偷流泪,没有心思,难以擦完的泪水等,形象地抒发了担忧与思念之情。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
68、“珍爱生命,文明行路”主题班会上,大家就交通信号灯展开了讨论。有人说绿灯最重要,毕竟一路畅通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有人说红灯最重要,保障安全才是马路上至高无上的准则;也有人说黄灯才是最重要的,路口的交通事故大多数发生在绿灯向红灯转换的时候,如果没有黄灯的警示,交通事故将会成倍增加 你作为这次班会的主持人,需要在最后对大家的发言做一个总结。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完成这篇发言稿,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认识交通信号灯,珍爱生命,文明出行同学们:刚才大家的发言都有道理。交通信号灯,道
69、路更有秩序,社会更文明。拿一二线城市来说,这些地方,经济高度发达,商业贸易往来极其频繁。有了交通信号灯,使得行人和车辆之间产生一种默契,一种规则。即使车辆多,人多,但是,一切都会井然有序的进行着,车辆舒畅地穿梭于城市的交通轨道,人们自由自在地在街道上行驶着,充分展示了该城市一种文明的风貌。作为一名中学生,倡导“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的交通习惯,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每一种交通信号灯都有不同的作用。我们要非常了解这些信号灯的功能和含意,这样在遇到不同的交通灯时,我们才能做到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下面由我总结一下各种不同交通信号灯的意思。交通
70、信号灯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灯组成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灯、绿灯、黄灯。绿灯信号是准许通行信号。按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和行人通行。所以,绿灯最重要,它能够保障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一路畅通无阻。黄灯信号的含义介于绿灯信号和红灯信号之间,既有不准通行的一面,又有准许通行的一面。黄灯亮时,警告驾驶人和行人通行时间已经结束,马上就要转换为红灯,应将车停在停止线后面,行人也不要进入人行横道。但车辆如因距离过近不便停车而越过停止线时,可以继续通行。已在人行横道内的行人要视来车情况,或尽快通过,或原地不动,或退回原处。所以,黄灯很重要。路口的
71、交通事故大多数发生在绿灯向红灯转换的时候,如果没有黄灯的警示,交通事故将会成倍增加。红灯信号是带有强制意义的禁行信号,遇此信号时,被禁行车辆须停在停止线以外,被禁行的行人须在人行道边等候放行。机动车等候放行时,不准熄火,不准开车门,各种车辆驾驶员不准离开车辆。自行车左转弯不准推车从路口外边绕行,直行不准用右转弯方法绕行。所以,红灯很重要,它能保障我们的生命部首伤害。所以,每一种交通信号灯的作用都很大,对我们安全出行都很重要。我们要做一名“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的文明交通参与者。行人横过马路时不闯红灯,黄灯亮时不争道抢行,红灯亮时停止前行,静静等待,绿灯亮时快速行。这样,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的出
72、行习惯,我们的安全和生命就多了保障。愿我们共同的努力,携起手来,摈弃闯红灯、抢黄灯的陋习,文明出行,让交通更通畅,生命更安全。谢谢大家!【解析】【详解】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要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以班会的主持人的身份对大家的发言做一个总结,要求写一篇发言稿。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读懂交通信号灯,提高人们文明交通意识,规范交通行为,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珍爱生命,文明行路”,在此中心话题的指引
73、下进行立意作文。审题过程:本次作文是由材料+写作要求组成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申请材料。材料的主题是“珍爱生命,文明行路”,还有同学们对三种不同的交通信号灯的重要性有自己不同看法,并各自说出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那种交通灯的理由。写作要求考生以主持人的身份作总结发言,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其实,每一种交通灯都在发挥着自己不同的作用,严格遵守这些交通信号灯出行,这会给我们的生命多了安全保障。文明要尊重交通信号灯,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珍爱生命。所以,作为主持人的发言,要肯定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都有道理,但是要指出其看法不能偏颇,要全面了解每一种信号灯的不同作用,要明确每一种交通信号灯对文明出行、珍爱
74、生命都很重要。参考立意:认识不同的交通信号灯,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安全出行,珍爱生命;遵守每一种交通信号灯的意义对我们的生命安全都很重要;行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我们要认清不同的交通信号灯,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安全出行,珍爱生命”这一中心论点,接着介绍不同交通信号灯的意思是不同的,然后阐述每一种信号灯都很重要,严格遵守交通灯的指挥是文明出行、珍爱生命的保障。结合现实中乱闯红灯现象,重申中心论点。最后以呼吁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信号灯的指挥
75、来总结全文。参考素材:在十字路口,四面都悬挂着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红绿灯是国际统一的交通信号灯。红灯是停止信号,绿灯是通行信号。交叉路口,几个方向来的车都汇集在这儿,有的要直行,有的要拐弯,到底让谁先走,这就是要听从红绿灯指挥。红灯亮,禁止直行或左转弯,在不碍行人和车辆情况下,允许车辆右转弯;绿灯亮,准许车辆直行或转弯;黄灯亮,停在路口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内,已经继续通行;黄灯闪烁时,警告车辆注意安全。2012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472.7万起,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0.4万余起,造成59997人死亡、224327人受伤。其中有709名小学生和615名中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
76、分别占全国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18%和1.03%;有3494名小学生和3451名中学生因交通事故受伤,分别占全国交通事故受伤人数的1.56%和1.54%。行人闯红灯的危害:1妨碍交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2容易引发事故,危及他人和自身的生命安全。对行人闯红灯的处罚措施:1批评教育,让其意识到闯红灯的危害性;2当场给予警告并罚款。安全出行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交通安全连着千家万户。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需要我们每位同学养成良好的文明安全意识和文明行车意识,全社会迫切需要形成“车让人,让出文明;车让车,让出安全;人让人,让出和谐”的文明交通氛围,交通安全是家庭幸福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对交通法规
77、的忽视就是对安全的忽视、就是对生命的忽视。交通安全,需要我们大家对交通法规的自觉遵守、对交通秩序的自觉维护和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些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世界上最珍爱的莫过于生命,而生命对每个人却只有一次。生命是如此珍贵,需要我们时时珍惜。让我们每个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惜和尊重我们彼此的生命,让我们安全出行,共同撑起一片生命的晴空。一部指导安全行车的 交通法规并不是一纸简单的文字规定,它是人们从长期的交通实践中由几代人乃至数十代人的经验与血的教
78、训中孕育而成,是指导每个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宝贵财富,从广义上说,交通法规是每个交通参与者的宝贵财富。有一句交通安全宣传语说得好:“交通法规生命之友”。交通法规的作用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做一名“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的文明交通倡导者。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即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按序排队通行、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自觉遵守交通信号灯等文明交通行为。从自身做起、从出行做起、从现在做起,做文明人、走文明路、行文明车,当文明交通的宣传使者,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共同创建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
79、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