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 读 释 疑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请你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了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放下农具守候树桩等待兔子再次折颈而死,最后落得个一无所获。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把课文读通顺。借助注释、插图,了解课文大意。再读课文,抓住人物行为,读懂故事,结合实际,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从而懂得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的道理。最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耕者:耕,耕田种地的意思;者,是“的人”的意思。耕者指农夫。株:树桩。国家 人物 地点 景物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句意:宋国人中有个农夫。他的田地中有一个树桩。兔走触株,
2、折颈而死。走:跑。“走、触、折”三个动词交代了兔子触桩而亡的过程。句意:(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故事 起因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故事 经过 释:放下。因:于是。冀:希望。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复:再。“冀复得兔”写出了农夫盼望天天能捡到兔子的心理,体现了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想法。句意:于是,那个农夫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兔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自己。为:被。句意:兔子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故事 结果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这是课后第2题哦!点拨:先把课文读懂,然后结合生
3、活实际,分析一下原因。参考答案: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这当作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一无所获。所以被宋国人笑话。方法:文言文中的词语很多是单个字的,我们需要根据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等来理解。运用:如课文第2句话中的“株”,我们根据注释知道“株”的意思是“树桩”,观察文中插图,我们知道树桩就是树被砍伐后留在地上直立的一小段,这样我们就理解了“株”的意思。语文要素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总想着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寄希望于意外,否则最终只会一事无成。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守株待兔”故事中的“耕者
4、”。比如,有一次我没认真复习,最后成绩却很不错,之后就想着不用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但接下来的一次考试成绩很差,妈妈为此批评了我。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心存侥幸、只想着不劳而获是错误的,因为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勤奋努力。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守株待兔”的理解。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这是课后第1题哦!点拨:把课文读通顺,要注意四点:1.借助课文注音或查字典,读准每个字的发音;2.借助注释猜测并联系上下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3.听范读录音或者老师示范朗读,关注停顿;4.反复朗读,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朗读停顿为“因/
5、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应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这是课后第3题哦!参考答案:坐车人把方向弄反了,朋友好心提醒,他却还在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来辩驳。坐车人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做的事与现实背道而驰,不符合客观实际;朋友提出意见,他却固执己见,不听劝告,这都是他错的地方。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守 株 待 兔 想要不劳而获 终究一无所获 经过:守株待兔,一事无成 结果:兔不可复得,身为宋国笑 本课通过写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死,最后一无所获被人耻笑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侥幸心理不可取 宋国的农夫守株待兔,结果田地荒芜,被人笑话。这个故事虽短小,道理却说得明白透彻:幸福的果实是等不来的,抱有侥幸心理,不努力,不付出,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的幻想上,最后得到的也只能是失望。我们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