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江苏省考试说明】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2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近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12008年第23题考查斯大林体制和苏联赫鲁晓夫改革2.2009年第17题考查对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32010年第23题考查苏联新经济政策及苏联工业化4.2011年第16题考查斯大林体制的弊端52012年第17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6. 2012年第19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重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评价 (1)从特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
2、争环境和物资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2)从经济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3)从消极作用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史料】重点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作用1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
3、义的丰富和发展。2实质史料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导读:史料表明列宁等人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新”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作用史料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它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导读:史料主要说明了新经济政策实行后产生的积极效果。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
4、政权巩固。重点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影响1形成史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文选下卷导读:史料表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走上了与西方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史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导读:史料表
5、明苏联牺牲农业来实现工业化的政策。这种政策促进工业发展,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行工业化;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史料】3影响(1)积极影响:暂时适应了战争与革命的需要,有效地调动了苏联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苏联免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同时抓住时机,大量引进先进技
6、术和装备,使苏联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2)消极影响:没有处理好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了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没有处理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危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难点一 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比较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原 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激化;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特 点在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和发展私人资本主要内容改革:整顿
7、财政金融复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复兴工业。开展“蓝鹰运动”。调节农业生产救济: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粮税: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私营: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贸易: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作用及影响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
8、到巩固思考: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罗斯福新政意在发展共产主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提示:不正确。(1)新经济政策并未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最终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虽然采取了利于工人利益的措施,但其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稳定资本主义社会秩序。难点二斯大林模式的启示(1)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3)注意调动地
9、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精选例题】1、 (2012江苏单科,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2、 (2012福建文综,22)下表是
10、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 5277 3607 290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3、 (2012广东文综,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4、ks5u2014安徽卷 列宁指
11、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5、 ks5u2014全国大纲卷 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6、ks5u2014江苏卷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
12、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7、ks5u2014新课标全国卷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8、ks5u2014福建卷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