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齐鲁名校协作体联考)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教育的内容,如六艺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贵族文化的下移()A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B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D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解析:选D。据材料“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结合所学可知贵族文化的下移能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故D项正确。2(2019广安诊断)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A思想内涵的丰
2、富性B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治国措施的深刻性 D传播阶层的广泛性解析:选A。材料“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说明孔子弟子对其思想做出不同解释,反映出孔子思想内涵丰富,故A项正确。3(2019三明模拟)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解析:选D。根据材料“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可知,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诸子百家都在试图运用自己的学术主张来服
3、务于现实政治,故D项正确。4(2019重庆名校联盟联考)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A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B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C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D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以及荀子三位思想家都注重道德修养在个体价值中的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封建社会不可能也从来就未实现过所谓的独立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社会和谐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材料中根本就没有对所谓诸侯国君的相关
4、提及,而且这种表述也根本不符合常识和逻辑,故D项错误。5(2019福州高三质测)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而晋文公在践土之盟时要周襄王承认自己的霸业,孔子因此认为“晋文公谲(欺诈、玩弄手段)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这反映了孔子()A维护西周礼制秩序 B反对诸侯争霸战争C宣扬三纲五常伦理 D推崇齐桓公式霸业解析:选A。由材料中孔子对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不同评价可知,孔子反对诸侯对周王权威的冲击,这体现了其维护西周礼制秩序的思想,故A项正确。B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C项是董仲舒提出的,故排除;材料中孔子对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做法虽然并未像对晋文公那样批判,但是这也不能说明孔子推崇齐桓公式
5、的霸业,排除D项。6(2019宣城期末)史载,孟子到过齐、宋、滕、鲁、魏诸国,所游说的诸侯达数十人,出游之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并且在齐国位列客卿,可见其声势之浩大,地位之隆宠。材料表明()A孟子学说符合诸侯意愿 B儒学思想成为时代主流C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D士在战国时代十分活跃解析:选D。孟子的学说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符合诸侯的意愿,故A项错误;儒学思想成为时代主流是在西汉武帝时,故B项错误;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以得出士在战国时代十分活跃,故D项正确。7(2019周口期末)战国某学派提出:“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
6、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这一思想在当时()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B推动了各国的变法运动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D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解析:选C。材料该学派主张“绝圣弃智”,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故A项错误;B项是法家思想的影响,与道家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C项正确;D项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与道家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8(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有学者认为:“昔日维系社会之纲纪逐渐失效,且诸侯强大之事实,与攻伐兼并,互为因果。侵略与自卫皆有待于富强。于是君权之扩张遂同时成为政治上之需要与目的,而政治思想亦
7、趋于尊君国任法术之途径矣。”这一观点可以说明()A法家思想兴起的客观背景B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动机C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必然D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解析:选A。由材料“君权之扩张遂同时成为政治上之需要与目的,而政治思想亦趋于尊君国任法术之途径矣”可知加强君权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法家思想兴起的客观背景,故A项正确。9(2019中原名校质评)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法者所以爱民”“以刑去刑”“至德复立”。这表明商鞅在思想上()A坚持“礼法”并重 B强调“轻罪重罚”C认为圣君行仁义于天下 D与儒家思想相通相容解析:选D。材料中商鞅主张“至德复立”,
8、重视“德”而非“礼”,故A项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与刑罚的程度“轻罪重罚”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而不仅仅是实行仁义、以德治国,故C项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与儒家思想主张德治具有相通之处,故D项正确。10(2019乌鲁木齐模拟)“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这一主张属于()A“仁爱”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C“礼治”的思想 D“尚贤”的思想解析:选B。“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强调以普世的爱对待周围的人,故A项错误;“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强调对所有人的爱,属于“兼爱
9、”;故B项正确;“礼治”强调贵贱有序,故C项错误;“尚贤”强调对贤能的推崇,故D项错误。11(2019太原名校高三定时训练)据史书记载:孔子死后,其弟子散游于各诸侯国,儒家学派内部逐渐分为八派;墨子死后,墨家学派也分为楚墨的邓陵子(游侠派)、齐墨的相夫子(辩论派)、秦墨的相里勤(游仕派)三派。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各派学说不断发展革新B经济体制影响学术进步C文化融合的趋势增强D政治分裂阻碍文化发展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关键信息“孔子死后,其弟子散游于各诸侯国”“儒家学派分为八派”“墨家学派也分为楚墨齐墨秦墨”推理出儒家、墨家分裂成多个派别的原因在于它们的思想在广泛的传播过程中与各
10、地原有思想相融合,C项正确。材料信息只反映了儒家、墨家的发展情况,其他学派的发展情况无从得知,A项错误,排除;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思想文化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D两项。12(2019宜宾模拟)西周王室吸取殷商“暴民而亡”的教训,提出了一套“天命”观。他们认为,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种思想()A实现了西周统治权力高度集中B解决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C打破了神权对王权统治的困扰D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解析:选D。题干主要论述西周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重视“德”,在实际行动中要“保民”,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故D项
11、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9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庄子的无为政治思想承传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和老子都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所讲的“无为”主要是个政治概念,引申为一种治国之术,主张统治者不妄为,不扰民,清静自然。到了庄子,无为思想则以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为主要特色,“无为”思想渐渐脱去它的治世之义,演绎为一种无为适性的隐逸思想。材料二“自由放任”一词一般被认为是由17世纪中叶法国商人勒让德尔所创,他在回答法国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柯尔培尔提出的问题“何为保护法国商业的最佳手段”时,答之以“自由放任,允许通行”。1747年,魁奈在动物经济论第二版中,从自然法的观点也提出“自由放
12、任”的主张。这一主张经过早期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阐述、补充,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流派自由放任学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老庄的“无为思想”和西方“自由放任”学说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家学派中的“无为思想”与西方“自由放任”学说的相似之处; 指出这两种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的相似作用。解析:(1)老庄学说出现背景根据材料一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来叙述;西方“自由放任”学说的背景则应联系17、18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现象进行总结。(2)第一小问相似之处,根据材料一“主张统治者不妄为,不扰民,清静自然”和材料二“何为保护法国商业的最
13、佳手段时,答之以自由放任,允许通行”分析作答;第二小问相似作用,根据材料一“统治者不妄为,不扰民,清静自然”、材料二“从自然法的观点也提出自由放任的主张”及材料一“无为思想渐渐脱去它的治世之义,演绎为一种无为适性的隐逸思想”、材料二“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流派自由放任学说”分析作答。答案:(1)无为思想背景: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国家分裂,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统治者残酷剥削,民不聊生,社会呈现出无序、混乱状态。西方“自由放任”学说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重商主义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扩张的需要。(2)相似之处:均主张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均
14、主张应限制政府的职能与作用;均主张给国家人民发展的自由权(减少对经济及民众生活的干预)。相似作用:使企业或个人获得自由,增强企业或个人的活力;利于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对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其他思想(学说)的产生发展有一定影响。14(2019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当时引起人们思索的问题有: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等。约公元前6世纪前后,整个文明核心区到处都在提出、探讨以上这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古典时代伟大的哲学、宗教和社会体系。这些体系的代言人中国的
15、孔子、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都是同时代的人,这并非偶然之事。因为上述地区,都遇上了同样的动乱和挑战,只是各自做出的回答极为不同,从而,各自的发展方向也明显不同。 整理自全球通史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如:根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前后,整个文明核心区到处都在提出、探讨以上这样的问题”“中国的孔子、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都遇上了同样的动乱和挑战,只是各自做出的回答极为不同”,可以拟定论题:公元前6世纪前后,中国与希腊面对动乱与挑战,做出了不同的回
16、答。其次,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与希腊两个角度论证这种不同。最后,就所论证的论题作简要的总结。答案:示例 论题:公元前6世纪前后中国和希腊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阐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出现了“百家争鸣”,其中儒学代表自己阶层的利益,提出“仁政”和“德治”的主张,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力图使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这种思想逐渐发展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古代希腊的一些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越来越关注“人”本身,出现了智者学派,他们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主题,以人的眼光考察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这种思想成为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