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貌的观察一、单项选择题1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A)A高度和坡度 B海拔和相对高度 C地形和地貌 D山脉和河流解析: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图完成23题。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2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C)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解析:图中曲线显示,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是 040随坡度的加大,侵蚀强度加大;4090随坡度加大,侵蚀强度减弱。3坡
2、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D)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解析:坡面上侵蚀强度受坡度、径流量、流速、地表植被覆盖度等影响。坡度大, 受雨面积小,径流量小,因而侵蚀程度低。读我国某山地丘陵区土壤材料,该地全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读图回答46题。4该山地丘陵区最可能位于(B)A四川盆地 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 D珠江三角洲解析:根据所给材料可知,该地全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可以得出本地区处于我国的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
3、洲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5影响该地土壤厚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B与坡度呈正相关C与坡面光照呈正相关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土壤厚度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与坡度呈负相关,绝大多数样本土壤厚度阴坡比阳坡大,因此与坡面光照呈负相关,故A项正确,B项、C项均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土壤厚度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6造成阳坡与阴坡土壤厚度不同的原因是(A)A阴坡的水分蒸发量较小B阳坡植被生长状况好C阳坡土壤水分状况好D阴坡坡度更大解析:A项,本地区阴坡气温比较低,水分蒸发量比较少,植被覆盖好
4、,水土流失比较少,故A项正确。B项,根据材料可知,阳坡土壤厚度浅,植被生长状况差,故B项错误。C项,阳坡太阳辐射强,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少,故C项错误。D项,根据图C可知,坡度越小,土壤厚度越大,阴坡土壤厚度大于阳坡,因此阳坡坡度更大,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如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根据图示信息完成78题。7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A)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C850米、299米 D799米、501米解析: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等高距为100米,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a山顶外圈的等高线数值为900,a的高度是9001 00
5、0米,C、D项错误。陡崖处有4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可计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是300500米,B项错误,A项正确。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B两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69米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Db地可见“V”形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解析:水向低处流,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判断,河流先向西南流,再向正西流,A项错误。结合前面分析,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70170米,可能为169米,B项正确。陡崖处没有河流,不能观赏到瀑布景观,C项错误。b地流经山地,可见“V”形峡谷,c地位于山麓,可见河流冲积扇,D项错误。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
6、、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911题。9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B)A河漫滩 B冲积扇C三角洲 D侵蚀平原解析:P区域的等高线图显示:在河流出山口附近形成了扇状的堆积地貌,应属于冲积扇地貌。10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C)A1月 B3月 C7月 D10月解析:根据图中30纬度、西侧沿海自南向北的洋流、山麓地区的常绿林等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其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区域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由于地形的限制,使得地中海气候只分布于沿海地区),P处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其东侧上游的高山冰雪融水(容易错判为降水补给,从该处的植被、等高线分布等
7、判断可以排错),在7月份为其冬季,温度较低,冰雪融化量较少,从而导致该段河流流量较小,沉积作用最显著。11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B)A甲地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按“取水方便”可以排除甲、丁;按 “地势平坦、无水患洪灾”可以排除丙。乙地靠近河流上游、等高线分布稀疏,地势较平坦,较满足聚落选址原则。二、综合题12如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2)图中规划中的铁路在甲、乙、丙、丁四处的布局是否合理?若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3)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在该区域进行野外考察
8、,发现地的植被比地的要茂密高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4)该地理学习小组计划晚上在地露营。请你分析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答案:(1)自西北向东南流。从等高线分布来看,该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2)铁路在甲处布局合理,在乙、丙、丁处布局不合理。乙处地势较平坦,铁路线应走直线;丙处铁路线经过聚落中心,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丁处铁路线与多条等高线相交,坡度较大。(3)地位于阳坡,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壤相对肥沃。(4)不合理。地位于山谷出口处,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雨时容易发生山洪等水文灾害。解析:第(1)题,判断河流
9、流向的依据一般有两个:一是等高线弯曲方向;二是总体地势的分布。在本题中还要特别注意指向标。第(2)题,在地势平坦的地区铁路要尽量走直线,山区的铁路线应尽量与等高线平行以减小坡度;为减少铁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铁路尽量不要穿过聚落中心。第(3)题,原因应主要从光照、水分、地势、土壤等方面分析。第(4)题,野外露营地的选择应主要从安全方面考虑,地位于山谷出口处,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山洪等水文灾害。13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
10、点。(最少四点)(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答案:(1)自东向西。3到4.2之间(3T4.2)。(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3)海拔在300400米;位于山麓谷地中;有河流经过;白水河北岸;谷口朝南。(答出其中四点即可)(4)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所以两路线设计欠公平。(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解析:(1)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和相对高差的计算。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判
11、断,图中东部海拔高,且支流较多,为上游地区,则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导致两村温差的原因是地势因素,先算出两地高差,根据海拔相差100米气温相差0.6计算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2)考查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描述,可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高低起伏等方面分析。图中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50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河谷地势较低。(3)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比较两村的位置特点,可从村庄与地形地势、河流等的相对位置归纳。比如两地海拔相近,河流流经,均位于河谷地带和河流北岸等。(4)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路线的规划,登山线路的选择要考虑坡度。坡度的陡缓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从图中可以看出,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所以两路线设计欠公平。